實驗校文化建設現狀研究
時間:2022-12-12 04:35:15
導語:實驗校文化建設現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專家指導是行知實驗校發展的風向標,由于行知實驗校特殊的定位,要求實驗校的發展應與陶研理論的發展相互配合,通過專家指導將最新的陶研理論應用于實踐教育活動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能在實際的教學中檢驗理論的正確性,同時也能進一步促進陶研理論的深入研究。因此專家指導不僅是促進行知實驗校不斷突破的有力保證,也是行知實驗校不斷發展的充分養料。然而目前福建省大部分行知實驗校都缺乏經常性的專家理論指導,有專家指導也只是短暫的考察,而并非真正意義上結對子的實踐與理論互助,大多情況下,理論研究與實踐教學活動脫離,各為其政,導致理論研究水平與實際教育水平不符,最終造成理論研究淪為紙上談兵,而實際教學又缺乏科學指導的局面。同時,當下福建省行知實驗校的交流匱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校與家庭的溝通不足;二是校際之間的交流欠缺。家校溝通不足帶來的問題是學校不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情況,會出現一些學生在校表現良好回家卻判若兩人的現象,在校的假象將會誤導教師的判斷進而失去學陶的真實意義。而校際交流欠缺則造成經驗分享失去平臺,成功的經驗難以相互借鑒,失敗的教訓也無法相互啟示,這成為提高和發展福建省行知實驗校整體水平的巨大障礙。
(一)確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新目標
針對行知實驗校“建設模式雷同,辦學特色不夠突出”這一問題,建議各類行知實驗校確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新目標,以此強化校園文化的辦學特色,打破定式的格局。具體說來,就是要求盡量多的行知實驗校能結合地區優勢,發展特長之處,創造其他行知實驗校無法實現的條件,以此保障自身校園文化建設的獨特性。例如寧德市柘榮縣柘榮中學的“百草園”,就成為了其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發展起來的特色校園文化。而對于大部分行知實驗校都具有的共同特色,要求各類行知實驗校能不斷深入,挖掘獨特亮點,形成特色傳統,追求“特中特”,實現“新中新”。例如在大多數學校都舉辦類似的學陶活動時,能找到突破創新之處,將相同的活動辦出不同的風味,以此形成獨有的校園文化特色。
(二)開辟物質建設與精神建設兩手抓的新途徑
針對行知實驗校“傾向物質建設,精神內涵滲透不足”這一弊端,建議各類行知實驗校開辟物質建設與精神建設兩手抓的新途徑,以此落實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質內涵。具體說來,就是要讓校園文化建設植根于學校的優良傳統中,立足于學校的辦學理念,融合區域文化的發展,真正服務于人才培養的目標。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一是要求各行知實驗校做到不片面重視校園的物質文化建設,單純關注學校的環境設施,而忽略在校師生實際師陶學陶能力的培養,同時各校需要經常對師生進行學陶思想的教育,并定期做好師生交流工作,保障師陶學陶實質性工作的開展。二是要求各行知實驗校的考察單位不以外在的物質文化建設作為評價的首要標準,而是關注真正的精神世界,注重精神文化建設的內涵所在。不僅看行知實驗校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綠化建設,更看校園師生師陶學陶的實際水平,通過與校園師生的深入交流了解其對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認識,知曉其真實的師陶學陶感悟,以監督行知實驗校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校園文化建設。
(三)設計多角度全方位深入交流的新模式
針對行知實驗校“亟待專家指導,家校、校際交流欠缺”這一不足,建議各類行知實驗校設計多角度全方位深入交流的新模式,以此打造強大的校園文化建設經驗交流的平臺。具體說來,就是要求各行知實驗校能拓寬交流渠道,將交流形式多樣化,內容豐富化,以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更好的指導實踐教學,推動陶研理論的完善。一方面,學校可設置家長座談會等交流模式,以家庭區域為單位組建家長小組,由家長小組組長牽頭,定期舉辦座談會,給予家長彼此交流經驗的機會。同時在學校內開展家校會談,定期邀請家長到校與老師交流,及時溝通,了解情況,解決問題,例如福州市屏西小學的“家長開放周”活動。另一方面,可由行知實驗校的指導單位組織,成立校長論壇,建立校際關系網絡,并進一步分為現場會議與網絡交流兩種形式,不僅可以定期組織會議共同探討問題,也可以通過建立校長論壇網站,令校長們可以及時快速地針對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問題進行交流,借鑒成功經驗,以此為各行知實驗校的主要校領導提供分享經驗的平臺,避免行知實驗校由于發展水平不一導致走彎路的現象,實現福建省各類行知實驗校整體水平的提高。
縱觀福建省行知實驗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總體發展趨勢是良好的,但也必須看到,在行知實驗校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建設模式、指導交流等方面的不足,這些問題將阻礙行知實驗校未來的發展,作為福建省陶研工作的前沿陣地,在保持優勢的基礎上改進不足,才能為福建省陶研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為福建省陶研水平的整體提升提供保障。
作者:王依單位: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 上一篇:試議校園文化下武術文化的發展
- 下一篇:試議和為教育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