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學傳統文化教育的探索

時間:2022-04-12 11:07:56

導語:課程教學傳統文化教育的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程教學傳統文化教育的探索

摘要:中國政治思想史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政治經驗、政治智慧、政治思維的結晶,是中國歷史的靈魂,是一座優秀傳統文化的富礦,儲存了大量的傳統文化的因子,蘊含著豐富的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彌足珍貴的思想資源。任課教師通過案例教學、利用多媒體、優化教學內容,創造各種條件,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等方式,增強了課程的吸引力,使大學生體味到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關鍵詞:中國政治思想史課;傳統文化教育;高等學校

1《中國政治思想史》課程的特殊性

1.1《中國政治思想史》課程蘊含豐富的大學生養成教育資源

《中國政治思想史》課程是我國高等院校政治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它是以中國歷史上的政治思想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門學科,主要講授中國歷史上各個不同階級、階層、社會集團、學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政治理論和觀點,揭示這些理論和觀點的內容、本質、作用和特點,闡明它們形成、發展、演變和相互斗爭、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的過程與規律,剖析各種政治思想對現實社會發展的作用、意義及其在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的地位。《中國政治思想史》既反映了中國政治思想家對現實政治的關懷、對政治問題的認識和解決方案,也有對政治價值的不懈追求和對政治現象的終極認識,更有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和對政治理想的精心設計,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政治經驗、政治智慧、政治思維的結晶,是中國歷史的靈魂。大學生養成教育本質是塑造人格的教育,是高校政治專業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中國政治思想史是一座優秀傳統文化的富礦,儲存了大量的傳統文化的因子,含有大學生養成教育的資源,挖掘其中豐富的價值觀理論,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頗有裨益:第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社會責任感。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家都有著強烈的民族國家意識。孔子聲稱“茍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孟子曾言“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都體現了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的襟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寄托著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和胸襟膽魄;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堪稱是歷代儒者所汲汲追求的理想目標和關切國計民生的擔當情懷的寫照;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名句,是古代志士仁人“經世濟民”的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這些都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責任、國家責任教育的良好素材。第二,“先義后利”“以義制利”的義利觀。“義利之辨”是關于道德行為與物質利益的關系問題的爭辯,一直是古代政治思想家們爭論的核心問題之一。孔子要求“君子義以為上”(《論語•陽貨》),以“義”作為行動的指南;在他看來,“不義而富且貴,于我為浮云”,反對過分擴張物質欲求。孟子繼承孔子的衣缽,特別推崇“義”,為了“義”,他甚至表示愿意放棄生命:“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荀子也主張先義后利,“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用帶有辯證色彩的義利觀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義利觀,使大學生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有益于避免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陷入拜金主義的泥淖中。第三,奮斗不止、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周易•乾卦•象傳》。意即天道永遠處于周而不息運轉生化過程中,君子因此也應效法天道的剛健品格,發憤拼搏,積極進取,使有限的生命永不懈怠休止。孔子強調“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為了推行“仁政”的理想,孔子十余載周游列國,就是這種精神的現實寫照。孟子的“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動地詮釋了“自強不息”精神。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有助于大學生積極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始終保持一種不懼艱難、樂觀向上的崇高境界。第四,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交往之道。在處理人與人關系時,儒家創始者孔子提倡“仁”,就是以“寬、恭、信、敏、惠、智、勇”待人,“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他特別強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導世人將心比心,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這句話已被選入1993年世界宗教大會發表的《走向全球倫理宣言》,成為全人類都應遵守的基本道德法則,并赫然懸掛在聯合國大廳。《孟子•滕文公上》中記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導人們要彼此關心、互相扶助。《孟子•梁惠王上》中記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律己嚴、待人寬的交往之道有助于大學生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為日后奠定良好的交際基礎。

1.2《中國政治思想史》課程教學難度大

普遍認為《中國政治思想史》是一門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課程。造成學生學好這門課程的困難大概是這樣幾種:一是因為課程結構復雜。中國古人沒有明確的學科劃分意識,在闡述政治思想時往往與哲學、歷史學、倫理學、社會學等學科交織在一起,中國政治思想史的跨學科屬性,決定學習該課程需要上述其他學科的知識作為支撐,無疑增加了學生學習課程的難度。二是課程內容較多,而課時偏少。長春大學的《中國政治思想史》課程只有48課時,跟政治學專業的主干課,如政治學原理的60學時相比,教學時間較少,不可能把教材中的從夏商周至五四時期的所有政治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全部講完,我們側重講了周公、先秦的儒墨道法四個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漢初的黃老之治、董仲舒的新儒學、魏晉的“玄學”、宋明理學和黃宗羲的思想,仍感覺時間緊。第三是文言文表述晦澀,不易理解。古人使用文言文著述,文辭深奧,意義隱晦,是文言文的特點。承載古人思想的經典有很多生僻字,熟諳字義是讀懂古人思想的基礎,不認識這個字,自然不知道這個字的字義,更談不上弄懂由它組成的詞、句之意。看古文有的學生聲稱像看火星文,更令人擔憂的是普遍缺乏古文功底的90后大學生不愿意下苦功夫啃這些浩繁難懂的經典。四是中國政治思想中有許多基本概念或范疇,如“禮”“德”“法”“刑”“理”“權”“勢”“有為”“無為”“鬼”“神”等,較為抽象,晦澀難懂,令學生對學習內容望而卻步。如果學生對學習內容有興趣,就可以變苦學為樂學,變厭學為愿學。為培養大學生愛學中國政治思想史的興趣,我在課程教學中進行了許多的大膽嘗試。

2在《中國政治思想史》教學中實施傳統文化教育探索

2.1借助多媒體,提高興趣

與只靠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教學技術運用聲音、文字、圖像、動畫、視頻、音頻、影像等多種手段,可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觀參與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介紹思想家的思想勢必要講到古人闡釋自己思想的言論,“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后察之,見可殺焉,然后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后可以為民父母”,反映了孟子提倡“省刑罰”,反對繁法苛刑的思想;無為而治思想內包含愚民政策的糟粕,體現在老子下述言論中:“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口述這些文言文,古文功底相對薄弱的大學生聽不懂;若板書,肯定耗時。使用多媒體縮短了教師板書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明顯。慎到、申不害、劉邦、賈誼、韓愈、黃宗羲、王夫之等思想家長得什么樣?學生沒有印象,我找到這些歷史人物肖像投影在大屏幕上,形象逼真,直觀明了。道家的楊朱強調“貴己”,提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我找到一張“一毛不拔”圖,使學生產生一種回到歷史、身臨其境的感覺;講莊子時,找到莊周夢蝶、鼓盆而歌、安知魚樂三張圖片配合講解,把莊子描述得引人入勝。這些圖片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說理變得富有吸引力。中國政治思想史視頻資源非常豐富,如講老子的思想時,剪輯傅佩榮主講的“向老子問道”視頻,使學生對《老子》的最高范疇———“道”的概念具有多層次性有了準確的把握;為便于學生理解何晏、王弼等玄學家的思想,播放網易公開課:中國古代思想智慧•魏晉玄學之風;講宋明理學政治理想時,播放了百家講壇《走近朱熹》之三“去人欲,存天理”視頻,使學生對理學的核心命題有了深入認識,視頻使靜態知識動態呈現,教學更具有生動性。

2.2案例教學,誘發興趣

為使學生精當地把握“有無”“道法自然”“名教”“天理”等概念,并將其置于現代語境下加以解讀,我采用案例教學法,精選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典型案例,幫助學生加深對這些晦澀難懂的概念的理解。荀子提出“法義”“法數”和“類”三個概念。“法義”相當于法學原理或法哲學。“法數”即具體的法律。“類”指法的律例。“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是荀子對“法義”與“法數”關系的闡釋,即“以禮統法”或“以禮率律”,禮是法律的綱領或指導原則,法義是法數的指導。我通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創制“存留養親”制度的例子,將上述概念由抽象轉為具體。該制度最早見于《魏書•刑罰志》的記載:“諸犯死罪,若祖父母、父母年七十以上,無成人子孫,傍無期親,具狀上請。流者鞭笞,留養其親,終則從流,不在原赦之例。”“存留養親”制度屬于“法數”,體現了“法義”,即儒家所倡導的“孝”文化對法律規定的指導,對于身犯死罪、父母或祖父母陷入絕嗣和無人贍養者,讓他們暫留在家養老送終后再執行死刑。該制度可將“法義”“法數”和“類”由抽象觀念轉為具體事例,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老子認為統治者的“有為”之舉太多會擾亂天下,“我無為則民自化”“無為則無不治”是高明的統治術。我以秦始皇的暴政為例便于學生對“有為之舉太多會擾亂天下”的理解。秦始皇暴政包括大量地大批地調用民力,修各種各樣大規模的工程,比如修長城,修石道,修驪山陵,同時還調兵攻打匈奴,實現全國一統后,秦始皇的亂作為沒有給老百姓休養生息的機會,招致民怨沸騰。“理一分殊”是朱熹的核心思想,講的是一理與萬物關系的重要命題。“理一”字面意思是:道理是一個;“分殊”就是不一樣的意思。我舉朱熹用“月散江湖”之喻形象地解釋了“一”和“殊”的關系。“理一分殊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則隨處而見”。簡單來說,月映萬川,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但事實上,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這就好比“理”雖然只有一個,但一旦分到萬事萬物中去,就會呈現出各自的特殊性;同時,雖然萬事萬物千差萬別,但是只有一個“理”。宋明理學興起的政治背景是趙宋王朝厲行集權,重整倫常,之所以如此,因為當時士大夫寡廉鮮恥、毫無君臣之義,我舉兩例便于學生理解。一是以司馬光稱之為“奸臣之尤”的馮道為例。馮道(882~954)最受詬病的是他的政治道德,歷仕后唐、后晉(契丹)、后漢、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每當易代之際,他都扮演率百官班迎、奉表勸進的角色。盡管改朝換姓,他總不離將相公師的高位。人稱官場“不倒翁”。二是以歐陽修撰《新五代史》為例。歐陽修在修史過程中,要表揚全節之士,就只找到王彥章、裴約、劉仁瞻三人;前二人都出于軍卒,后一個又是偽國之臣。歐陽修無限感慨,連聲說:“可勝嘆哉!可勝嘆哉!”

2.3優化教學內容,激發興趣

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優化教學內容,提高學習內容的質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完成教學目標,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優化教學內容就是對教材內容進行更換、刪減、補充和拓展,經過重組和“再創造”,精心建構出創新的教學內容來。如講墨家政治思想時,增加了“墨家學派的特點:墨者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富于犧牲精神;墨者‘以自苦為極’,過艱苦的生活;有嚴格的紀律;是中國古代最富有科學精神的一家;務實性,哲理化程度不高”;還添加墨學由天下之顯學變成絕學的原因。美國德育學家里可納說:“故事曾經是世界上許多大教育家最喜歡用的教育手段”。講與思想家有關的喜聞樂見、活潑生動的故事,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在講莊子的政治思想時,介紹他鼓盆而歌、送妻升遐驚世駭俗的故事。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十分不解,“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坦然對“死”而“歌”,是因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諦,死亡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死亡是生命的一個必然歷程。悲傷的眼淚對亡人無益,所以妻死,他能夠笑談生死,讓失去顯出尊嚴。講李斯的政治思想時,添加了他的“老鼠哲學”故事。李斯最初被人舉薦為看管糧倉的小吏,沒什么飛黃騰達的征兆。在吏舍廁所中偶然的遭遇改變了他的命運。他在蹲茅坑時看到一只老鼠,吃的是骯臟的糞便,受到人和狗的侵擾。李斯來到糧倉,卻看到這里的老鼠吃的是堆積如山的谷粟,住著寬大的房舍,而且沒有任何人來打擾。李斯領悟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處耳!”為了要當一只糧倉里的老鼠,李斯奮斗了一生,終于奮斗成為輔佐秦始皇統一中國、位極人臣的宰相。小故事讓學生真正地喜歡上祖國傳統文化。通過中西思想家比較分析,可優化教學內容。如將蘇格拉底與孔子在東西方的文化地位、孔子的中庸思想與亞里士多德的“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極端的美”比較,將老子的“小國寡民”與柏拉圖的《理想國》對比,柏拉圖的烏托邦打上深刻的現實的烙印,軍事化管理、共產制度等思想是斯巴達國家制度的折射,東方的烏托邦則向往遠古,看不到現實的影子。將韓非與馬基雅維利的相似之處進行比較,兩人均出身于貴族,都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都有過一定的從政經驗,最后的仕途命運都比較悲慘,都主張人性惡論,主張君主要懂得統治術。通過中西碰撞,比較分析,刺激學生調動大腦中已習得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內容去聯系新的課堂知識,加深了他們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對中國的思想家理解也更全面。

2.4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增強興趣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該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精心創造各種條件,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大學生思維活躍,樂于自我表現,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程安排中加入適當的討論環節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重要形式與手段。比如,孔子政治思想對國內外有何影響?墨家剎那輝煌之后為何在歷史上失蹤了?如何看待老子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如何評價莊子思想中的無政府傾向?如何看待商鞅的重刑主義理論?如何看待宋學家所說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些問題都以不同方式安排了學生討論。我利用課程開始后5分鐘的時間,按學號每次讓4名學生依次講一則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家的名言,要求學生交待這則名言是哪位思想家的,翻譯成現代漢語是什么意思,在當今有哪些現實意義。學生們熱情參與,一學期下來,講很多名言,如:管子的“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孟子的“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韓非的“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賈誼的“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鮮”;陸賈“逆取而順守之,文武并用,長久之術也”;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王安石的“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王陽明的“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這些充滿深邃哲理的名言警句,耐人尋味,意味深長,增強了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熱愛,增加了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的興奮點。

作者:李桂英 單位:長春大學

參考文獻:

[1]《中國政治思想史》編寫組.中國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2.

[2]劉澤華.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1-13.

[3]閆國明,任樹芳.以中國傳統文化塑造大學生價值觀[J].黨史博采,2012(4):47-48.

[4]張紀寒.存留養親制探源[J].中南大學學報,2003(4):477-480.

[5]周志武,高劍平.馬基雅維利與韓非子政治思想之比較[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3(2):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