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務如何培養大學生使命意識
時間:2022-02-17 10:03:24
導語:公共文化服務如何培養大學生使命意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藝術類大學生在文化強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要想更好地促進藝術類大學生成長成才,更好地實施國家文化發展戰略,高校除了要進一步加強對藝術類大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外,還要將推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作為藝術類大學生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高校應從藝術類大學生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的角度出發,不斷強化藝術類大學生的使命意識,進一步明確藝術類大學生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構建藝術類大學生使命意識培養新格局。
藝術是一個民族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條件,就像衣食住行是人們最基本的物質生活需要一樣。藝術是人們的精神食糧,能夠給人們帶來強烈的幸福感。如果沒有音樂、舞蹈、電影、書籍等藝術,生活將陷入一片灰暗。
一、藝術類大學生使命意識培養的背景
馬克思說過:“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都是無所謂的。這個任務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與現存世界的聯系而產生的。”也就是說,使命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無論人是否愿意接受以及能否意識到它的存在,它都會伴隨著人的出生而降臨到每個人身上。藝術是文化的表征,其承載的使命是提升人在精神層面上的認知,并且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文化語境。
二、南通大學藝術學院培養藝術類大學生使命意識的實踐探索
(一)梯隊建設是基礎
2017年,南通大學藝術學院正式啟動南通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其內容包括藝術展覽、文藝演出、藝術講座、公共文化服務調研等。自開啟公共文化服務項目以來,在學生梯隊建設上,藝院十分注重對后備力量的挖掘和培養。梯隊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而在公共文化服務實踐中培養學生,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服務意識,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提供了人才保障。筆者從2017年開始帶領文藝演出團隊深入基層。作為公共文化服務小分隊中的一支,藝院的文藝演出團隊最初只有20名學生左右。這支小規模的演出隊伍經常會穿梭在南通地區的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場所。在教師的指導下,文藝演出團隊的學生各司其職,會提前做好節目的策劃、編排、統籌、演出等方面的工作。文藝演出團隊雖然人數較少,但學生仍努力確保節目質量,遵循著高雅與通俗并存的演出原則進行演出。當面對不同年齡階段的觀眾時,演出團隊會適當地調整節目內容。以往學生大多是以演出者的身份參與表演,而現在學生不僅是表演者,還是策劃者和管理者。對于學生而言,這種身份的轉換是一種新的嘗試,其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藝術自覺,使學生對藝術的本質產生新的認知,并在演出的過程中不斷打磨演出效果,總結演出經驗,形成藝術使命感。藝院的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所取得的效果為后續培養學生的藝術使命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成為該項目的推進者。隨著新的成員不斷加入,文藝演出隊伍組成了A、B兩個小分隊,通過以老帶新的形式來不斷地完善梯隊建設。通過近三年的努力,文藝演出隊伍不斷壯大,人數從一開始的近20人發展到現在的100多人,同時,其節目的品質也越來越高。在這期間,學生越來越意識到藝術傳承和拓展觀眾的重要性。
(二)項目拓展是關鍵
從2017年到2020年,南通大學藝術學院對公共文化服務模式進行了升級更新,采取“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動式、菜單式服務方式,協同南通各縣(市)區的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展覽館以及廣大基層村(社區)、學校單位等,組織學生表演社會公眾和藝術愛好者所喜聞樂見的藝術節目,有助于拓寬當地人們的文化視野、提升當地人們的審美水平。這些文藝節目既有觀賞性也有功能性,既有學術性也有社會性,既有國際元素也有傳統元素。例如,藝院“炫青春”畢業展演就是公共文化服務項目中的經典代表。從2017年開始,“炫青春”畢業展演不再是一次簡單的學生畢業作品展示,而是由南通大學藝術學院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的、面向全社會的一場文化盛宴。這場文化盛宴對標國際藝術水平,在內容、形式、場地、宣傳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改變。在內容上,其從單一的作品展示變成了有著100多項活動的畢業匯演。在形式上,其從只針對畢業變成了面向所有的學生乃至社會大眾。在場地上,藝術作品布展逐漸走出校門,進入大型展館;舞臺演出場地既有室內,也有室外。在宣傳上,其從單一的海報展示,發展成了利用宣傳畫冊、網絡媒體、校內地繪等方式進行展示。全院合力打造“炫青春”文化品牌,使得學生不斷增強自身的藝術自覺性和藝術使命感,積極地投身藝術創作和藝術傳承工作。
(三)創新培育是原則
在利用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為人們提供藝術服務時,服務主體應認識到觀眾已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藝術服務所涉及的服務對象越來越寬泛,如普通觀眾、社會機構以及企事業單位等。因此,服務主體不僅要滿足不同的服務對象所提出的不同的需求,還要對藝術服務項目進行創新。例如,藝院“紅色匠心——基層愛國主義傳播先行者”項目就是致力于通過愛國主義文化主題墻繪來傳播中國紅色文化的。該項目扎根鄉村和社區,通過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墻繪、地繪美化家園。又如,藝院的“美育浸潤計劃”,將大美育理念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采用項目化運作、社會化動員的方式,幫助有需求的中小學校創建藝術特色項目,提升了青少年的藝術審美能力。南通大學藝術學院以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為載體,不斷構建藝術類大學生使命意識培養新格局,使藝術類大學生能夠切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使命意識深深植入心中。
作者:張誠
- 上一篇:藝術衍生品藝術創作意義
- 下一篇:融媒時代非遺文化傳播方式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