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為農服務經驗總結
時間:2022-03-06 11:49:13
導語:氣象為農服務經驗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在肇慶市高要區氣象局開展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基礎上,從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技術等方面深入分析并總結工作經驗,為其他地區氣象為農服務提供參考。
關鍵詞:氣象為農服務;經驗;廣東肇慶;高要區
2014年以來,高要區氣象局貫徹落實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及省政府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扎實開展了氣象為農服務工作,大力推進氣象服務“三農”專項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受到了群眾和上級部門的一致好評,并于2015年被中國氣象局評為標準化氣象為農服務縣。現將開展過程的主要經驗總結如下。
1人力資源條件
配備2名固定的專職農業氣象服務人員,其中1人為農業氣象高級工程師,1人為氣象工程師,2人都參加過省級以上氣象部門組織的農業氣象專業培訓,并獲得合格證書。
2農業氣象服務方案
高要區氣象局每年年初制定農業氣象服務周年方案,指出農業氣象服務重點和服務產品,包括逐月主要氣象災害、影響作物、農業生產氣象指標、農事建議等,明確服務內容和要求;制作農業氣象服務流程,細化至每旬;制作農業產業結構分布圖,精細化到17個鎮(街),為農業生產提供科學依據。根據方案認真開展紐氣象服務工作,各類服務產品,主要針對肉桂、水稻及羅非魚,包括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專報、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專報、秋收氣象服務專報、肉桂病蟲害氣象等級預報、肉桂病蟲害氣象預報、肉桂收獲期氣象服務專報、水稻病蟲害信息專報、水稻病蟲害氣象等級預報、農用天氣服務專報(寒露風)、農業氣象旬報、農業干旱監測預報、羅非魚高溫氣象服務專報、農用天氣預報、農業氣象旬報、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農業氣象災害評估等。
3農業氣象服務平臺
建成高要氣象為農服務平臺,實現與常規氣象業務系統對接,具備數據處理、查詢統計、產品制作、信息、產品分發、產品展示、指標查詢等功能,為全區農業生產和防災減災提供農業氣象服務?。
4農業氣象適用技術
高要區氣象局積極推進農業氣象適用技術研究,并進行示范推廣,重點開展了水稻“三控”施肥技術、肉桂幼苗栽植及成林管理農業氣象資源高效利用技術[2]。經過技術應用推廣,水稻節省肥料300kg/hm2,農藥總用量減少30% ̄35%,肉桂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有明顯提高,農戶反映良好。結合技術編制了《水稻農業氣象服務手冊》《肉桂農業氣象服務手冊》等共計6萬冊,并分發給農戶。
5農業氣象服務示范田塊
在高要區現代農業示范區內建設現代化農業氣象示范區。該功能區種植水稻集中連片面積20hm2,其中專門設立2hm2田塊作為農業氣象試驗田。不范田塊常年種植早、晚稻,能滿足農田小氣候、農業氣象實景等長期觀測,具備開展農業氣象試驗條件,農田基礎設施條件較好,農戶集中,示范帶動效果好[3]。該糧食功能區田塊內安裝有農田小氣候監測系統1套,實景觀測系統1套,與高要區農業局開展合作,在早、晚稻生長期間開展實地觀測。該功能區所在地交通方便,通訊正常、穩定。在示范田路旁建立包括主要服務內容、監測項目等內容的標識牌,在周邊人員密集場所安裝了電子顯示屏、大喇叭,實現多渠道傳播氣象服務信息。
6多部門合作機制
加強部門合作,成立了氣象、農業、林業、水利、水產等多部門技術專家和種植大戶共10人組成的涉農專家聯盟,負責決策咨詢和農業氣象技術指導,并不定期召開會議,共商服務對策。積極與職能部門溝通,建立“涉農”合作機制。根據項目建設內容,先后與農業、林業、水務、水產和國土等多個部門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在人才隊伍、基礎設施、調查、會商、產品制作和等方面實現共建共享共用,并根據需求適時召開聯席會議[4]。
7“直通式”農業氣象服務
開展“直通式”農業氣象服務,及時收集、更新本區內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涉農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生產決策者等150個重點服務對象信息,不斷完善氣象信息系統、建立重點服務對象聯系卡制度、電話訪問、不定期走訪、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等方式,與95%以上重點服務對象建立“直通式”聯系,及時通過手機短信、氣象大喇叭、顯示屏、網站等將農用天氣預報、農業氣象災害預報預警等信息傳遞給重點服務對象,并建設了鎮(街)氣象服務站17個,行政村(居委會)氣象服務站352個、17名氣象協理員、462名氣象信息員隊伍等將農業氣象服務向鄉村延伸,實現農業氣象服務信息村屯覆蓋率逾90%。
8信息反饋機制
健全信息反饋機制,每年至少組織開展1次全面的農業氣象服務需求調查,進一步明確農業氣象服務需求和服務重點。每年初開展“知農時、懂農事、察農需、接地氣”專題走訪調研活動;臺風、暴雨、低溫冷害、高溫干旱等氣象災害發生后及時組織開展田間調查。制作氣象為農服務聯系卡,提供農業氣象專家聯盟專家信息和聯系方式,提供多種高效的信息反饋渠道;充分發揮鎮、村氣象服務站作用,組織氣象協理員及信息員收集、上報農業氣象服務需求和災情。
9服務效益評估機制
健全服務效益評估機制,在農事關鍵期、轉折性天氣后、重大氣象災害影響后,以問卷調查、實地走訪、部門聯絡、電話溝通等方式不定期組織農業氣象服務效益評估,了解減少或避免損失的情況;年末對全年農業氣候作整體評價,根據農業氣象條件對作物的影響情況完成服務效益評估,并分發地方鄉鎮和相關部門。
參考文獻
[1]楊愛萍,林秋,蔡哲,等.江西省“三農”服務專項建設現狀與思考m氣象與減災研究,2015,38(2):59-63.
[2]吉宗偉.鄉村振興戰略狹隘氣象為農服務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9(13):171,
[3]林霖.縣級氣象為農服務經驗:以喀左氣象局為例m.經濟研究導刊,2015(20):276-278,
[4]何滿,蔣鑫淼,秦懂雷,等.秭歸縣氣象為農服務主要做法與經驗總結[J].現代農業科技,2〇16(21):217_218.
作者:唐白冰 楊平 胡彥卿 梁應 梁茗茵 單位: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氣象局
- 上一篇:秋作物生育期氣象條件分析
- 下一篇:氣象為農服務現狀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