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投資風險及解決途徑
時間:2022-11-29 11:03:39
導語:農業投資風險及解決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東盟地區成為我國重要戰略合作地。為此,考慮到我國與東盟農業領域存在較強的資源互補性,進一步加深雙方農業領域的投資合作變得尤為關鍵。然而,當前東盟地區存在政治環境復雜、市場風險嚴重、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為中國涉農企業投資帶來了一定風險。由此,應積極深入探討中國投資東盟農業領域面臨的主要風險,并提出相關解決途徑。
長期以來,東盟國家一直都是世界上農業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據新華網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國對東盟國家農業投資存量已超過203.8億美元,占我國對外農業投資總額的39.5%。作為世界農業資源集中地區,多數東盟國家均以農業立國,以泰國為例,超過70%以上泰國人口從事農業生產,享有“東南亞糧倉”的美譽。并且目前,依據東盟44%的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我國已著手打造包括大米緊急儲備、清邁倡議多邊化等在內的一大批東盟農業投資旗艦項目。由此,在立足中國對東盟國家農業領域投資現狀的基礎上,通過分析中國涉農企業投資東盟面臨的風險,并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途徑,對于優化我國對東盟國家農業領域投資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國對東盟農業領域投資的現狀
(一)農業領域投資存量增長較快。東盟諸國作為我國農業領域重要的戰略合作國家,自“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我國對該區域農業領域投資存量提升了2.7倍。據中國新聞網資料顯示,作為中國投資東盟農業窗口的廣西省,“十三五”以來,該省在東盟開展農業投資企業數量累計達71家,投資協議額累計2.74億美元。且截至2017年,中國與東盟農業雙向投資存量累計已超過1830億美元,而中國投資存量為750億美元。數據上看,我國投資量占比較小,但“一帶一路”戰略實行以來,中國對東盟國家的農業投資得到快速增長。其中,2017年中國對東盟的農業投資額,占我國對外農業投資總額的38.2%。與此相對,東盟國家對中國的農業投資卻僅為我國投資存量的一半。此外,2017年11月落幕的廣西農業項目投資合作對接洽談會中,價值7.7億美元的“中國-東盟寶能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項目,也在首日達成了投資合作意向,只待后續更深層次的談判合作。(二)農業基礎設施投資逐漸擴大。近年來,隨著中國與東盟國家農業領域投資合作的不斷加深,東盟國家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獲得質的飛躍。據全景網資料顯示,就農業水電站項目,截至2018年5月,中國電建已在老撾投資超過32億美元,目的在于幫助老撾解決境內農業灌溉問題。據悉,預計到2019年3月,南歐江水電站二期工程竣工,蓄水量可達3.5億立方米,可解決老撾南歐江流域內60%農業作物的用水問題。且在2017年底,由中國電建承建并已投入使用的柬埔寨斯倫河水利項目,大幅度提升了斯倫河流域內農作物產量,降低了暹粒省的洪澇災害。同時,在我國對外農業投資合作中,始終將東盟國家視為“一帶一路”重點農業投資區域。據新華網資料顯示,此前我國與東盟國家敲定的中老鐵路、雅萬高鐵、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均已動工建設。其中,造價高達55億美元的中泰鐵路建設,也于2017年12月正式啟動。據統計,目前中國面向東盟的145個投資項目中,農業領域項目占據了26.6%,在鐵路、水電等農業基礎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方面逐漸擴大。(三)農業科技領域投資涉及范圍較廣。“一帶一路”戰略實行以來,為沿線國家帶來新發展同時,也為我國投資東盟國家帶來了新機遇。而我國在農業領域播種、育苗、農機等高新技術日益成熟,為拓寬東盟農業領域投資項目,奠定了堅實基礎。例如,2018年廣西農科院同越南農業大學、越南北江種業公司聯合建立的聯合防控實驗室,就遷飛性病蟲害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在2018年4月的大棚果蔬病蟲害試驗項目中,得到了實際運用。防蟲害等技術的引入,為我國各類種植業在越南投資奠定了技術保障。據悉,因防控防蟲技術的大面積推廣,至2018年5月,越南方面大米產量平均增收了20%-30%。同時,云南云天化集團也積極響應國家戰略,于2017年9月,攜手緬甸AWBA集團簽訂了化肥投資協議,共同助力緬甸農業發展。并且,2018年5月,云天化助力緬甸農民1.2萬噸復合化肥,以實現農業增收。此外,在氣候水文條件的監控上,中國投資泰國共同建立了中泰氣候與海洋生態聯合實驗室。這些高科技領域的投入,可進一步提升東盟國家在農業育種、施肥等領域的科技含量。(四)民營企業占據投資重要位置。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升溫,我國對東盟國家農業領域投資,漸漸發展到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民營企業投資東盟農業領域,已上升至全國企業總投資的59%,占據了中國對東盟農業領域投資的半壁江山。例如,廣東農墾集團斥資2.8億美元,收購了泰國最大橡膠種植集團泰華的60%股份,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天然橡膠全產業鏈經營企業。至此,在引進泰國橡膠種類基礎上,廣州農墾橡膠種植項目,由原來20類增加至45類,極大豐富了我國橡膠項目種類。2017年10月,天津聚龍集團同印尼達成農業產業合作區的投資意愿。而截至2018年7月,聚龍在印尼已種植油棕6萬公頃,年產棕櫚毛油超過10萬噸。2017年11月,黑龍江幸福人集團,就馬來西亞棕櫚秸稈廢料,也同其國家創新中心簽署了石油制品替代品的投資設廠協議。此外,湖南爾康制藥投資1億美元,于柬埔寨設立爾康生物淀粉有限公司,從事淀粉植物空心膠囊、改性淀粉生產與銷售等。
二、中國投資東盟農業領域面臨的主要風險
(一)東盟地區政治環境復雜,農業投資腐敗現象嚴重。“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升級,隱藏在經濟效益背后的政治風險也日漸凸顯出來。多民族、多信仰的地域背景,更多時候使東盟各國深陷于政權更疊、民族宗教沖突中。這樣的政治環境,進一步為中國企業投資東盟農業領域帶來不確切風險。例如印尼的“原住民黨”作為一股重要反華勢力,便極力阻撓中國企業的農業項目投資。中國聚龍集團作為投資印尼農業長達10年的最大型涉農企業,便因原住民黨的幾經阻撓,直到2016年底才經獲批成為雙方境外合作的龍頭企業。而近年來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國大選下,各親華黨與反華黨的暗中角逐,導致多數東盟國家就棕櫚、榴蓮等農業產業,對華投資與合作持續收緊,給我國農業投資增添了更多復雜因素。此外,東盟各國嚴重的腐敗現象,很大程度抑制了中國對東盟的農業投資。如2017年9月,泰國“大米瀆職案”的宣判,也落實了案件牽扯的44.6億美元損失。泰國政府官員腐敗行為,也直接促使我國北大荒企業取消了大米合同。目前,雖說“一帶一路”戰略成效顯著,但東盟地區較為復雜的投資環境及腐敗現象,制約了中國對其農業領域的投資。(二)東盟國家農業服務基礎設施落后,產品折損率嚴重。東盟除少數國家外,農業服務基礎設施普遍存在發展薄弱的問題,國家間的交通運輸網絡建設情況嚴重不對等。據《西貢解放報》,越南現有高速公路,僅覆蓋了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而由此造成成熟農產品,僅從田地到市場的運輸,折損率就超過了10%。據《越南經濟時報》稱,九江平原稻谷收獲后,到市場售賣中途,損失率竟高達13.7%。除公路建設外,越南現存的鐵路、海運設施等,也很難及時進行農產品的高效運輸。同時,截至目前,泰國境內還依然沒有現代化的高效排水灌溉系統。為此,泰國每年會因旱災洪澇等,造成多季稻約30億美元以上的損失。并且,柬埔寨境內僅有的南北兩條鐵路,也因年久失修,基本屬于癱瘓狀態,運輸、通關等便利化條件幾近于無。此外,中國同東盟國家開通的農業特色航線與專列火車,由于班次頻率較低、對接口岸匱乏、東盟國家交通運輸便利化程度低等問題,致使農產品極易產生折損情況。(三)東盟國家自然災害頻發,農業資源種植環境較差。因地理位置的限制,東盟國家多地處北太平洋、北印度洋風暴源地,受大陸板塊的影響,這些國家常年風暴、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較多。加之熱帶季風性氣候的影響,旱澇災害也極為頻繁。高發的自然災害,自然給中國企業投資東盟農業帶來了極大的風險。據《亞太統計年鑒》統計,全球40%以上的自然災害發生在亞太地區,而屬于東盟的印尼與菲律賓更是高發地帶。例如,2017年4月菲律賓棉蘭老島地震,所引發海嘯波輻射半徑超300公里,范圍內70%農業種植業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這也致使《中菲農業合作行動計劃》簽署的水產養殖、水稻玉米種植、農漁產品加工都受到了相當程度的影響。據生意社資料顯示,受厄爾尼諾———拉尼娜氣候的破壞性影響,2015-2017年馬來西亞油棕作物產量大起大落,價格大漲大跌。以棕櫚油為例,2017年從年初到年末,棕櫚油盤面下跌了1000點,跌幅超過16%。而2018年該國棕櫚油預估會增產9%,棕櫚油售價也將由每噸725美元下跌至686美元。可見,頻發的自然災害,使農業企業投資回報率漲跌難以預測和掌握,農業資源環境的風險時時威脅著中國農業投資企業。(四)東盟國家金融市場風險嚴重,農業投資存在結算風險。近年來,東盟國家不斷變動的利率、匯率及通貨膨脹率,都使我國涉農企業投資東盟存在很大的結算風險。據搜狐財經網顯示,2016年上半年人民幣兌換東盟貨幣指數為126.61,跌幅逾5.9%,到2017上半年則又下跌為131.79,而2018年這一指數則又上升為125.51。與此同時,人民幣匯率波動也較嚴重。據測算,若企業分別在2017年6月與2018年6月投資1億元人民幣于該區,則會產生超過100萬人民幣的差額損失。可見,貨幣兌換指數的不斷變換,給中國企業投資東盟國家農業領域,造成了相當程度的結算風險。此外,東盟國家嚴重的通貨膨脹率,也給中國企業的農業投資帶來了一定負擔。據《萬象時報》,2017年上半年,老撾國內通貨膨脹率持續下降,并在5月達到了最低的1.07%,隨后開始觸底反彈,到11月已達2.5%,并于2018年上半年繼續走高。而IMF報告中也指出,2017年緬甸經濟增速僅為5.9%,但其通貨膨脹率卻達到6.8%,并且預估這一數值,今后會持續走高。此外,越南2017年上半年通貨膨脹率也同比上升1.87%。嚴重的通貨膨脹率,極大提高了中國涉農企業在東盟國家農業領域投資運營中的工資與物價等成本,且農業投資存在結算風險。(五)東盟國家農業深加工能力不足,企業冷鏈物流設施不完善。東盟諸國大多屬于發展中國家,區域內多數農業企業加工水平較低,農產品基本以自然形態通過物流渠道進入我國。同時,大多東盟國家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傳統粗放型種植方式,依然是該區域農業種植主流,農產品附加值較低。例如,柬埔寨三分之二勞動人口從事農事工作,但由于農用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機利用率較低,致使該國農業生產總值僅占GDP的25%。其中,初級農產品貿易額,便占據總額的60%以上。而直到2018年1月,廣西國宏在柬大米加工項目的竣工,才預示該國種子基地、香米種植等農業深加工技術,開始逐步成型。此外,農產品深加工程度的高低,通常也反應著農業企業冷鏈技術的發展水平。在中國與東盟國家農業產品的投資合作中,多采用海洋運輸方式,海運周期長,鐵路公路運輸所占運輸比例很小。加之,東盟農業企業冷鏈物流技術不完善,導致農產品損耗嚴重。以重慶市場為例,傳統江海聯運方式下,東南亞農產品進入該地,運輸周期約為25—30天,農產品損耗率高達50%以上。而新型的廣西—東盟海鐵多式聯運體系,預計到2020年才能實現常態化與規模化的運營,極大限制了雙方農業領域產品的流通效率。
三、中國投資東盟農業領域面臨風險的解決途徑
(一)借助物聯網“無死角”覆蓋技術,保障農業投資信息的互聯互通。對于我國投資東盟農業領域的相關涉農機構與投資企業,可借助物聯網的無死角覆蓋技術,通過搭建中國與東盟的農事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企業投資信息數據的透明化與時效性。具體而言,國內行業協會及相關統計機構應對目標國農業種植、政策等環境進行分析,統籌相關農業投資項目。基于物聯網、大數據等高新技術,搭建農業信息互通共享平臺。相關想要投資或已投資東盟國家農業領域的涉農企業,可隨時登陸該平臺,并進行相關信息數據的或查詢,進行數據信息資源共享。方便自己的同時,也能為其他投資企業提供相關農業信息資源數據,進而逐步實現各投資主體之間的數據互通。由此,相關農業投資企業在投資時,可依照平臺的數據與信息,適當調整投資項目,形成專業化、規制化、協作好的東盟農業投資格局。(二)靈活制定農業投資承保機制,多元化促進投資風險轉移。我國相關政府機構應針對不同主體,加大對海外投資保險機制的建設力度,打造利益共同體;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擴大對外農業投資的承保范圍,降低東盟地區政治、自然等風險造成的損失。在此過程中,承保機構可加強與東盟保險機構、國際信用保險企業等機構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涉農企業保險險種的建設工作。另外,我國農業投資企業,也可通過貸款、融資、發行股票等多種渠道,開展股權分散與擴大融資活動,吸引東盟更多涉農企業參與到農業投資合作中,以此形成互惠共贏的利益連接體。基于共同利益、多方協作角度,更便于爭取當地相關監察單位對投資企業的保護,以達到多元轉移投資風險的目的。(三)加強農產品深加工研發力度,推行高新技術交流與合作。針對東盟國家農產品深加工技術不足的現狀,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可加大對智能裝備技術的研發力度,進行高新技術交流與合作,以先進深加工技術降低鮮活農產品的折損率。農產品加工企業可加強對深加工團隊的扶持與建設力度。積極將擁有知識產權的技術,應用到對外投資企業的農產品深加工中,進而推動外資農業企業向高附加值加工方向轉變。另外,相關加工企業還可引入國外先進深加工技術,推動農業加工技術不斷創新的同時,還可進一步將其引入到對外投資的地區中,積極進行高新技術交流與合作,降低生產環節的農產品折損率。例如,聚龍集團在印尼數年間,不斷加大農產品自主研發力度的同時,還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棕櫚加工技術,獨創出屬于自己的棕櫚深加工技術,極大降低了新鮮棕櫚的耗損率,也減小了各種運輸環節中的產品折損率。(四)優選跨境人民幣業務結算,打造人民幣跨境結算便利化通道。目前中國大國地位不斷凸顯,以人民幣計價結算,并允許美元作保證金的結算方式,逐漸成為很多國家進行跨國交易的重要方式。由此,為進一步便利化中國企業投資東盟農業領域,提升相關項目結算效率,可聯合打造人民幣跨境結算平臺。為此,相關銀行機構,可指導開展外匯業務及跨境人民幣結算自律機制,并積極遴選長期從事東盟農業投資,且穩定進行人民幣跨境結算的企業,在法規制度合規范圍內,給予其高水平的農事貿易便利化和相關優惠舉措。例如,相關對外投資企業,在銀行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以及人民幣資本金下的業務,可開通綠色支付通道,并給予簡單流程化單證審核、電子渠道傳輸等便利化舉措,打造人民幣跨境結算便利化通道。(五)搭建東盟農業投資合作示范區,深化風險防控預案。針對東盟國家自然、政治等風險,我國進一步推進該區域的農業投資,應建立農業投資合作示范區,以深化雙方農業投資。首先,應選擇適宜地區,作為示范區的主要試行地,并進行雙方的區域核查,確認是否合乎雙方農業投資合作規制,以為后續的農業貿易奠定良好基礎。其次,雙方應在試行點,建立農業投資防控實驗室,如中國投資越南的聯合防控實驗室,以農業投資項目為載體,聯合開展相關風險項目的應對預案與研發,如病蟲害防控等,以深化中國對東盟的農業投資合作。最后,憑借所搭建的農業示范區,以大型龍頭企業為牽引,成立雙方企業參與的聯合公司,并積極鼓勵這些企業,持續不斷研發相關風險預警機制預案,從而建立互惠共贏的農業投資合作機制。
作者:王 丹 李浩宇 李 平 單位:綏化學院
- 上一篇:哈薩克斯坦投資問題及應對策略
- 下一篇:電力投資項目購電協議研究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