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如何讓數學課堂走近生活

時間:2022-04-05 05:43:00

導語:透析如何讓數學課堂走近生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透析如何讓數學課堂走近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與操作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下面就談談這方面的體會:

一、聯系生活設疑導入,引出數學問題

在導入的過程中要盡可能性地選取一些富有時代氣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熟悉的和感興趣的、能引起學生積極思考探索的材料,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明確數學源于生活的本質,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乘法分配律知識時,我對學生說:“同學們,老師邀了兩個好朋友星期天要去游玩,準備買點飲料帶去,(同時出示一些飲料的價錢)你們能幫老師出主意嗎?”聽到老師要請學生幫忙,學生都躍躍欲試,有的說,買3瓶礦泉水,花去2×3=6(元);有的說,買6瓶“紅牛”,花去5×6=30(元);有的說,礦泉水和“紅牛”各買3瓶,花去2×3+5×3=21(元),有學生補充也可以這樣算,(2+5)×3=21(元)……還有的說,除了買些飲料吃的也得買點,比如面包之類的,礦泉水、“紅牛”和面包各買三份,花去2×3+5×3+1×3=24(元),或(2+5+1)×3=21(元)。看,學生已經在自覺應用乘法分配律的知識來探究生活中的有關現象了。然后我引導學生產生疑問:“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用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的現象,在我們的數學知識中有沒有呢?你能舉出一個或幾個例子來說明嗎?”這樣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從而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積極探索的興趣。

二、聯系生活合理補充教材內容,更好地服務教學

數學具有邏輯的嚴謹性,在教材中它總以完善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許多題目都是經過數學處理的,具有科學性、系統性,文字表達嚴謹、準確、枯燥,但很少創設問題情境,忽略了數學知識從生活生產中被發現的曲折過程,抑制了學生思維的空間。因此,教師要善于處理教材、重組教材,把學生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課堂,創造出校本特色。

1、根據當地條件合理補充教材。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有著廣泛的應用。但由于教材的滯后性,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在教材中難以及時體現。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該聯系生活實際,就地取材,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充實教材中去,讓教材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以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如在“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的教學時,我在課前布置了這樣的調查任務:明天我們要學習“百分數”,誰理解“百分數”,找找哪些物品上有“百分數”,想想表達什么意思?這樣布置后,學生一方面通過預習了解了百分數的表現形式和意義,另一方面,又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百分數。由于課前學生調查了各式各樣的百分數,便紛紛在課堂上匯報并說明它的含義。如,衣服的成分標簽上,成分90%是羊毛,成分10%上滌綸;我國的耕地面積是世界耕地面積的7%……通過課前調查匯報,拉近了教材與生活的距離,大大地豐富了原有的認知結構。2、聯系實際適當改編教材,讓學生易于接受。通用的數學教材具有共同性的特點,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一定差距。此時就需要教師聯系學生的實際,根據教學目標及教學的重點、難點,進行適當地充實和刪改。

例如,有這樣的一道例題:(例2)學校食堂運來1噸煤,計劃燒40天。由于改進爐灶,每天節省5千克,這批煤可以燒多少天?

例2所述的情境與農村的現實生活存在差異,而在此基礎上要去分析理解計劃與實際的數量關系,更顯困難。教學時,我把例題改編成:我們班的江彬同學(此生經常花錢大手大腳),口袋里有10.5元錢,他計劃在這一個禮拜(7天)內花完,可當老師找他談話,希望他能節約點之后,他決定每天節省1元錢,用來買課外書。那么江彬同學口袋里的錢現在可以花多少天呢?這樣的改編,讓學生直面熟悉的同學,熟悉的生活情境降低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難度,通俗易懂。學生在輕輕松松中很快就掌握了知識點。

三、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是為了應用。可我們的學生缺乏運用數學知識和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和解決日常生活中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我想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理論與實際相脫節。所以我們在學生掌握了某項數學知識后,可以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情境活動,肯定會使學生感受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成功和樂趣。

例如,在學完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后,我創設了“美麗的圖案”的情境活動:我們搬到新校舍后,校園缺少綠化。現在想用36米長的欄桿在教學樓前設計花圃,請你幫幫忙,畫出你設計的草圖,并求出它的面積。幫助學校設計方案,大家都愿意,同時校園是學生所熟悉的環境,所以學生的興趣很濃,創造性思維被激活。有的設計成圓形,有的設計成正方形,有的設計成長方形,有的設計成平行四邊形,有的是“日”形……一個個都很努力、很投入,在紙上畫圖,認真的演算,調動一切創造性思維和已有知識經驗去尋找問題的最佳答案。這樣讓教材內容“走出”教室,讓學生在生活空間中學習,在生活實踐中感知。同時也充分展示了學生自己的個性以及創新一面,讓學生切實體驗數學的無窮魅力,體驗成功的喜悅。

總而言之,數學教學一定要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充分挖掘生活資源,將數學教學生活化,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數學,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去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我們的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