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武德對精神文明建設的影響

時間:2022-05-18 04:40:00

導語:小議武德對精神文明建設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武德對精神文明建設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傳統文化;武德;精神文明;倫理思想

論文摘要:中華武術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遺產之一,它在形成與發展中,同時也對人們的精神文明起著深遠的影響。本文著重分析了武德觀念對精神文明建設影響,并提出武術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武德和精神文明的培養也必須同步進行。

博大精深的中國武術是在中華民族特定的社會歷史環境和文化背景中發展起來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深受民族文化精神的滋潤和哺育。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黨的十六大報告中也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和精神,著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培育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四有”公民。”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面對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的激蕩,把開展武術這個傳統體育項目與創造絢麗多彩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有機地聯系起來,把武術道德教育與精神文明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弘揚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必將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武德與諸家思想

武德,指“止戈為武,尚武崇德”,是習武者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武德”一詞最早見于春秋戰國時期左丘明所著《左傳》。他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隨著時代的發展,武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習武群落中,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但其主體精神則有相對的穩定性和延續性,為不同時期的習武群體所認同。

春秋戰國時代諸子并起,百家爭鳴,學術興盛,文化繁榮,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的黃金時代。先秦諸子奠定了輝煌的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基礎,也賦予了中國武術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不僅在當時是武術體系得以形成的重要歷史條件,而且成為中國武術兩千多年來不斷發展的思想源泉。以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年)為創造人的儒家學派,對中國武術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它的內涵就是“愛人”和“忠恕之道”,這同時也是武術倫理思想的核心。而武術是戰斗的力量、殺伐的手段,就必須納人一定的倫理法則之中,這是中國武術倫理色彩濃厚的根本原因。在武術文化中,崇尚倫理、講求仁義忠信是其鮮明特色。這一特色,至今仍使中國武術在世界人們的心中不僅僅是技擊、健身之道,更成為精神修養、人格凈化的一種途徑。

在先秦諸子中,與武術有更多聯系并得到“俠”的稱號是墨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墨翟(約公元前479一公元前381年)為戰國初杰出思想家、教育家和軍事家。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儉。但在戰亂頻繁的時代,墨家祟尚武力,主張以武力反對一切侵略與不義。《墨子》書中有“備城門”、“備高臨”、“備梯”、“備水”、“號令”、“雜守”等十余章,詳述守衛城池、防御敵人之戰術理論方法,對軍事武藝有重要意義。而墨家子弟均精通武藝,并格守信義,重人輕己,重義輕生,慷慨俠義之士。墨家門徒的信義武勇與慷慨赴死的精神,正是中華文化二千余年來與武術有著緊密聯系的“武俠”的歷史淵源。

二、武德與民族精神

武術是中華民族智慧結晶的一部分,它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更有修身養性的功效,而武德教育中寓予的深刻的民族精神,也將激發著習武者自強不息、奮發向上。近百年來,我國飽受帝國主義欺凌,許多愛國的武術家,以高尚的武德情操和精湛的武藝,挺身而出,使那些帝國主義列強不敢在中國的領土上耀武揚威。歷史上具有祟高民族氣節的習武者舉不勝舉,如戚繼光、岳飛、瞿元甲等都是武德高尚的英雄,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興亡,不惜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同樣有許多練武術的人,他們不僅能夠自覺地遵紀守法,更能夠見義勇為,遇到壞人、壞事,挺身而出,奮不顧身。當前,改革開放帶來了經濟騰飛,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飛速提高,但尚武崇德,發揚民族精神,還是武德的基本原則。在其發展過程中,從最初維護民族利益的道德觀,到現在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這種沖破單一、狹隘的道德思想,終于使尚武與尚德緊密結合,構成了中國民族精神的主體。而社會主義條件下形成的現代武德,屏棄了封建腐朽的東西,繼承了精華,把武德教育與愛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武德教育提高到塑造民族精神的高度,成為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炎黃子孫,其體現民族精神也包括熱愛祖國文化、熱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廣學博覽祖國的傳統文化知識等,為宏揚中國文化和精神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武德與道德修養

恩格斯認為:“人類道德的需要,無非來自于人類自身維持生產、分配、交換產品的共同秩序的需要;人類行為的道德準則,不過是人類生產、分配和交換的共同行為的概括和表現。”“道”原指路徑,后引申為原則、規律、本質、真理等;“德”原指順其自然,不違背自然原則發展,后引申為發展的目標、框架等。道德就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經濟關系決定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的,并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原則規范、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道德修養是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和原則。它是人的一種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武德與道德的關系實質上是小道德與大道德的關系。在中國傳統道德基本概念里包括:四維(禮、儀、廉、恥)與五常(仁、義、理、智、信)等,而這些,是習武者在社會活動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所應有的道德品質。傳統的武德中講究“學拳以德為先,凡事恭敬謙遜,不與人爭,方是正人君子,學拳宜作正大之事,不可持藝為非,以至損行敗德,辱身喪命。”強調習武者要仁愛、守禮、忠誠、謙讓和寬厚。而“德以藝生,藝以德顯”,武藝精湛,也是習武者在武術事業上高尚武德的反映。如今,武術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科學知識,只有把武德教育貫穿于技術教學訓練的始終,才能收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最佳效果。武德修養不僅要繼承發揚如上所述的優秀品質之外,還必須結合當前改革開放,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針對社會中存在的與精神文明相違背的消極現象,樹立正確的武德思想和行為規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苦樂觀和道德觀。一個沒有良好誠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一個在平時不講誠信的人,在關鍵時刻不可能為祟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犧牲。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今天,我們理應養成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才能忠誠于國家和民族事業。

四、武德與教育

辛亥革命后,人們對于武術的認識,隨著新、舊思潮的交鋒和體育界土洋之爭的展開而逐步深化。一些社會名流認為:“火器輸人中國之后,國人多棄體育技擊而不講,則致社會個人積弱愈甚。”于是紛紛提倡技擊,振起尚武精神。這一時期的尚武之風正與當時的國民教育相吻合。一些學校相繼在體育課中增添武術課,或開展課外武術活動,在學校運動會中增列武術表演和比賽。一些教育家認為,列武術為學校課程內容的條件已經具備。19巧年4月,在天津召開的“全國教育聯合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了北京體育研究社許禹生等提出的《擬請提倡中國舊有武術列為學校必修課》議案。教育部明令“各學校應添授中國舊有武術。”至此,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項目,正式進人學校教育,成為學校體育課程中的一項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政府把學校體育作為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的重要方面,武術作為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受到重視。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這一寶貴遺產,武術被列為大、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和體育院校(系)的專、選課。2004年4月,、教育部在《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中明確提出:“體育課中應適量增加武術等內容。”把武術教育作為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實施途徑。其實,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一直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課題。中宜部、教育部之所以開始著手在青少年中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是因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我們大、中、小學偏重應試教育,而忽視素質教育,致使包括大學生在內的青少年一代對中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甚至出現數典忘祖的個別現象。由此導致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傾向在我國各個領域的蔓延,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念受到沖擊和挑戰。這種世界觀、價值觀對青少年一代影響頗大,他們一旦失去優秀外呢化與高尚精神的引導,勢必茫然不知所措。在這種情況下,在青少年中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就成為勢在必行了。除了語文、歷史、思政等課程中滲透民族精神教育外,以文化教育和身體教育有機統一的武術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因為武術承載了眾多傳統文化的有機內容,武術教育就是一種全方位的傳統文化教育。在武術教育中,充分發揮它的教與作用,使其能夠為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