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專業文化育人體系研究
時間:2022-05-21 10:08:50
導語:休閑農業專業文化育人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化育人是“雙高”建設背景下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教育的重要一環,對推進高職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基于此,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雙高”專業群中的休閑農業專業探索出以地方農耕文化為引領的文化育人體系,把天府農耕文化美德元素融入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并創造性地開展了天府農耕文化品牌教學活動,進一步夯實了人才培養基礎,為專業文化育人體系構建拓展了新思路。
[關鍵詞]雙高建設;休閑農業;文化育人;天府文化;課程思政
2019年,國家啟動了對高職院校具有重大意義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該計劃瞄準聚焦“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總目標,旨在推動高職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目前,國家對高職院校的改革探索已進入新階段,其中值得注意的就是高職文化育人體系的構建。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的休閑農業專業作為“雙高”建設的核心專業,結合成都平原區域休閑農業發展的需要,開展了以天府農耕文化美德為引領的文化育人體系實踐,培養了一批具有休閑農業一線崗位工作能力、具備文化自信、有三農情懷、能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農旅”人才,為探索高職文化育人體系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一、休閑農業專業文化育人體系構建的背景
(一)“雙高”專業群建設的內在要求
休閑農業是橫跨第一、二、三產業,兼顧生產、生活、生態,融通工農城鄉的新產業新業態,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雙高計劃”瞄準的是“中國特色、世界水平”,最重要的目標及檢驗標準也應當是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作為休閑農業專業群的核心專業,休閑農業專業如何實現有中國特色的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培養綜合素質優異、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培養行業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如何凸顯中國特色,是建設“雙高”專業群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①,“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同理,一個缺乏優秀文化引領的專業,永遠不可能達到世界水平,成為世界一流。對“雙高”專業而言,文化是支撐專業建設、促進高層次人才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關于這一點,“雙一流”建設或許能帶來啟示。2015年,國務院《關于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64號)確立了“雙一流”建設的十大任務,其中第四條強調要傳承創新優秀文化,“認真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做到揚棄繼承、轉化創新,并充分發揮其教化育人作用,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基于此,“雙高”建設要成為引領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示范樣板,就必須發揮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核心職能。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具有繼承和發展地方優秀文化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尤其是休閑農業等以“農”為核心的專業學科,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主動融合、傳承創新鄉土農耕文化,全方位、多載體地開展文化育人工作。
(二)休閑農業產業發展的前提保證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休閑農業作為“立足一產、接二連三”的交叉復合型產業,在振興鄉村文化、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是新時期驅動鄉村發展的重要引擎。當前農業產業正處于轉型期,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人才問題。對高職院校而言,區域性是教育的重要內涵特征,構建育人體系應根植于區域產業發展的土壤,培養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需求的人才。根據對休閑農業行業、企業的調研發現,現階段缺乏既懂農業生產技術又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即能利用地方特色鄉土文化在“農”的基礎上從事旅游產業的復合型人才。因此,休閑農業專業文化育人體系的構建必須緊扣四川休閑農業產業人才需求,厚植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土壤,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
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始終是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也是“雙高”專業群建設人才培養的根本目的,更是文化育人體系構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文化育人體系的構建應服務于立德樹人,堅持德育為先,把潤物無聲的思政元素融入文化育人體系,把課程思政理念貫穿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要汲取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素養養成、綜合素質提升等多方面主動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地探索開展育人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夯實人才培養基礎。另一方面,文化育人之本也在于立德鑄魂。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這一重要論述為高職院校堅定文化傳承與創新、利用中華傳統文化的血脈與基因構建起文化育人體系以及從根本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了基本遵循。因此,“雙高”建設背景下文化育人體系的構建,要瞄準中國特色,圍繞課程思政理念,注入文化之魂,為產業培養高質量的技能技術型人才。
二、構建休閑農業專業文化育人體系的要素
(一)天府文化為文化育人體系構建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
天府文化孕育于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四川省,以“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③為精神內涵。從性質上講,天府文化是以成都平原為主,并向四川盆地四周延伸的地域文化;從歷史脈絡上講,天府文化是承繼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等古蜀文明的文化;從發展意義上講,天府文化是彰顯成都魅力、弘揚特色鄉土文化的一面旗幟。因此,包容開放的文化特性也使天府農耕文化在內容上逐漸形成了融百家之長的特點,農藝、茶藝、編藝、花藝等傳統農耕技藝的傳承背后凝聚了諸多優秀傳統文化故事,蘊含了獨特的中華傳統美德元素,能夠為專業文化育人體系提供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
(二)“雙高”專業群為文化育人體系構建提供了保障
1.專業群課程體系是重要支撐。休閑農業專業群立足產業,依托“政行校企四位一體,農商文旅融合”的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對接以休閑農業專業為主的5個專業,完善了一套“基礎+平臺+模塊+拓展”的專業群課程體系,實現了專業群內“底層的通識基礎課與專業平臺課程共享,中層的專業模塊課程分離,高層的拓展課程互選”的課程組群邏輯,建立了專業群內教學資源與實踐教學基地共享的機制。目前,專業群通過校企共建以“農旅融合平臺”為主的3個專業平臺,以休閑活動策劃模塊、農產品創意加工模塊為主的9個專業模塊課程以及近30門專業精品資源共享課,為休閑農業專業文化育人體系提供了課程體系保障。2.專業群師資力量是基礎保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辦出特色高水平專業群的基礎和條件,也是文化育人體系得以實現的根本保證。休閑農業專業有一支省級“雙師型”教學團隊,還有由多位行業專家、企業負責人、行家能手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并專門組建了由企業負責人和部門主管組成的“休閑農業管培班”導師團隊。“校內教師+校外兼職教師+企業導師”的師資團隊組合為文化育人體系的構建提供了重要的師資力量。
三、構建專業文化育人體系的具體舉措
(一)構建以“天府農耕文化美德”為引領的專業課程體系
文化育人是“雙高”建設的必然要求,而德育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方面。要樹立“大思政”育人格局,把握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核心,利用優秀區域文化有益于形成優秀思維創新力的特點,注重專業課程中鄉土農耕文化德育資源的挖掘,形成獨具特色的課程體系。要基于工作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與專業能力的基本要求,設置“鄉土文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創意農業設計基礎”“植物與植物生理”等專業基礎課程;基于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職業成長規律,設置“農旅商品開發”“農業旅游資源開發應用”“植物造型藝術”“研學旅行策劃管理”等專業核心課程;基于學生全面發展與可持續發展,開設“茶藝與茶文化”“農產品網絡營銷”“管理技巧”等專業拓展選修課。同時,基于學生綜合素質養成,通過第二課堂中的公共基礎課、專創融合課程等,同步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構建與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專業課程體系。
(二)全面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體系要成為服務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著力點,課堂是主戰場。要充分發揮專業課堂的主場優勢,根據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內涵對專業課程思政進行全方位的改造。休閑農業專業挖掘天府農耕文化中的美德元素,并將其作為課程思政因子貫穿專業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通過教學資源和師資的統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革新,將文化育人理念滲透專業課堂教學全過程,并積極創新教學組織模式和教學評價方式。具體來說,一是利用美德文化的共融性串聯專業課程,通過挖掘專業課程的德育內涵,將多門課程的德育元素進行提取整合、統籌協調、串聯組合,形成了“課程融合、共建共享”的課堂教學模式。二是完善專業課程思政的目標和要求,將思政目標嵌入學生評價范疇。休閑農業專業以學生的成長發展為主要目的,將天府農耕文化的美德教育與專業素質教育目標有機結合并納入學生成績評價體系,通過校企合作共鑒、校內外導師共評、生生互評等多種方式,對課程思政目標的達成程度進行考核評價,從而構建有效的文化育人體系。交流平臺。
(三)培育服務于文化育人體系的師資隊伍
高職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因素是教師,師資隊伍的學術素養與道德素質直接關系到文化育人體系的構建。對于休閑農業專業而言,如何發揮“雙高”專業群的師資優勢,培育能夠服務于文化育人體系的師資團隊,更好地實現文化育人的根本目的,尤為重要。首先,始終將提出的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要具有的“四有”“四個引路人”和“四個相統一”的標準作為師資隊伍建設的基本要求,把師德建設放在師資隊伍建設的首位,樹立“課程思政”育人格局觀。教師在專業教學及科研過程中要全方位地開展課程思政,特別是在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過程中,挖掘天府農耕文化的美德元素,在教學評價考核環節加入思政目標,重視課程思政目標的生成與實現。同時,教師也能在探索挖掘天府農耕文化美德歷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加強自身修養,堅定師德信念。其次,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是文化育人的重要保障。要將去企業實踐、研修訪學、素質拓展、服務“三農”等作為專業教師深入了解區域社會文化、歷史、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并邀請企業技術能手、非遺大師、創業能手等高端技能型人才組成校外兼職教師隊伍,共同參與教研室以及專業文化育人體系建設研討,讓教師在研討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對天府農耕傳統文化的了解。這樣既強化了教師的文化意識,又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部分教師對地方文化了解不多、不深的不足。
四、休閑農業專業實施文化育人的實踐探索
為培養知農愛農、綜合素質高的休閑農業“農旅人才”,同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文化傳承能力,將課程理念貫穿專業教學全過程,休閑農業專業把天府農耕文化中的精神標識與美德元素進行創造性轉化,結合學校“一院一品”特色活動,以專業基礎課“鄉土文化”中的“天府文化演繹”專業實訓課為主體,有機融合多門專業課程實訓項目,打造了實踐式、體驗式課堂教學實踐品牌,探索形成了校園特色品牌文化活動實踐平臺——“休閑農業文化節”。它以“天府農耕文化美德”為核心,將農耕技藝、農業美學等傳統農耕文化作為教學元素融入全過程,讓學生在掌握專業綜合技能、強化傳統美德修養的同時,增強了探索傳承和發揚天府農耕文化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它融合多門課程,打破了課程界限,探索實踐了“課程融合、共建共享”的課堂教學模式。此外,它還以傳承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為目的,創新發揮專業基礎課程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將地方特色文化美德因子作為思政元素引入專業教育,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拓展專業教育的寬度,解決了美德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難題,成為課程思政的有效載體和文化育人體系的重要環節。這一活動不僅傳承了天府農耕文化,也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組織溝通等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活動中有多方專家參與課程評價,校企共同育人,既增強了活動的影響力與感染力,也實現了美德教育情景化、育人環境新穎化,進一步夯實了文化育人基礎。休閑農業專業以“雙高”建設為契機,構建了以“天府農耕文化美德”為引領的文化育人體系,在實踐過程中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能,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同時也為農業類高職院校“雙高”專業群構建專業文化育人體系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楊銥 陽淑 熊丙全
- 上一篇:休閑農業景觀設計探討
- 下一篇:蛋雞養殖規模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