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發展規劃思考

時間:2022-08-08 10:24:10

導語:省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發展規劃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發展規劃思考

1生態環境監測發展的形勢需求

我國當前正處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期、攻堅期和窗口期,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結構型、壓縮型、復合型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凸顯,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任務異常艱巨。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明確,由生態環境部門統一行使生態環境監管職責,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評估生態環境狀況,生態環境信息[2-3]。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要求,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所轄各市縣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調查評價和考核工作由省級環保部門統一負責,實行生態環境質量省級監測、考核[4]。此外,在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環境監測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基礎,也需要先行一步,率先實現體系與能力的現代化[5]。面對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新形勢新要求,省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作為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技術支撐部門,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此,必須主動適應改革要求,以率先實現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和監測能力現代化為目標,及早謀劃監測事業改革發展。要規劃拓展監測網絡與業務,推動構建科學、獨立、權威、高效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要在嚴守數據質量“生命線”的基礎上,全方位加強環境監測各方面能力建設,全面提升風險預警、污染溯源、綜合評估等方面能力,真正做到“說得準、說得清、說得明”[6],充分發揮環境監測服務、支撐、引領決策管理的重要作用,助力新時期生態文明的高水平建設。

2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發展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各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尤其省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得到了長足發展,監測預警能力不斷增強,業務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監測手段與領域不斷拓展,人才隊伍日趨壯大,在服務政府決策、環境管理和社會公眾各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但距離新形勢下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支撐生態文明建設、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仍存在不少差距。2.1精準支撐能力有待提升。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逐步深入,環境管理對環境監測精準性、系統性、前瞻性的技術支撐需求愈發強烈,而目前生態環境監測機構離此要求尚有不小差距。以江蘇為例,近年來環境監測監控系統建設不斷拓展,監測預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但仍然不能滿足環境管理的精準支撐要求。空氣質量監測方面,目前大氣環境監測網絡主要覆蓋城市建成區,對重點工業園區、化工園區等重點污染區域覆蓋不全,移動走航觀測能力不足,部分行業特征因子監測未能有效覆蓋,影響科學治污;對大氣二次污染物和組分監測能力不足,日常監測的常規污染物濃度難以與細顆粒物(PM2.5)組分以及臭氧前體物組分濃度直接掛鉤,無法科學解釋二次污染的成因和來源;空氣質量預測預報進入能力提升瓶頸期,在追因溯源和回顧評估方面短板明顯,難以精準支撐執法管控。水環境監測方面,水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相對滯后,快速溯源能力不足,對水質出現異常波動的斷面和地區進行溯源調查時,仍以手工加密監測為主,缺乏快速測定的手段,也缺少成熟可靠的污染溯源監測和預測預報技術手段,精準服務供給明顯不足。土壤環境監測方面,技術手段仍較為原始,土壤監測能力尚未實現對標全覆蓋,水土復合污染及綜合評價開展不足。應急監測方面,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監測能力與響應時效不足,現場應急監測裝備規范化、自動化程度偏低,快速分析能力不全,不能滿足對應急響應管理的快速支撐要求。2.2科研創新驅動后勁不足。與發達國家同行業及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相比,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在科研創新領域普遍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對關鍵性、前瞻性技術的研究攻關能力不強,科研成果轉化率偏低,科研隊伍素質有待提高。一是對生態環境監測新領域、新方法和新技術跟蹤不夠及時,對環境熱點問題的研究不夠深入,新型污染物監測分析和協同控制、環境質量預測預報、現場快速監測、環境與健康綜合監測、環境風險評估等領域的技術研究亟待加強;二是科研原創和成果轉化能力不強,在課題申報、項目研究、重大問題解決等方面,缺乏協同攻關能力,高層次、實用性科研成果不多,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嚴重缺乏;三是科研創新發展的制度保障和激勵措施有待健全,尚未形成積極的科研學術氛圍,科研團隊建設和科研人才培育機制亟待完善。2.3高水平隊伍建設仍有差距。目前生態環境監測機構人才隊伍數量、素質和能力與現代化的生態環境監測機構要求尚有不小差距,難以滿足新形勢下不斷提升的環境管理要求,以及機構改革后生態環境監測的履職要求。一是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國家“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相繼出臺實施以來,環境監測任務量成倍增長,隨著監測職能的重新定義,各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尤其是省級機構承擔的任務量更是日益劇增,而人員數量卻未能得到及時有效補充,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履職難度和風險;二是高層次專業人才緊缺。環境監測領軍型專業技術人才偏少,高層次人才比例偏低,尤其在環境質量預測預報、生物生態監測、土壤及地下水監測等領域高端人才缺乏;三是隊伍結構不夠合理。環保專業人員占比普遍偏低,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中青年偏少,老中青人才缺乏有效銜接,梯隊層次結構不明顯;四是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有待完善。人才監督考核機制、獎懲激勵機制普遍不健全,未能充分發揮對人才隊伍的培養和激勵作用。

3省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發展規劃思路與任務

3.1規劃思路與原則。以打造符合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和監測能力現代化要求的省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為目標,以確保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真、準、全”為核心,以支撐、服務、引領生態環境決策管理為導向[7],深化制度建設、強化人才隊伍、加強科研創新、夯實基礎能力、打造特色亮點,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1)科學定位,服務大局。注重與《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等頂層設計文件的銜接,圍繞切實發揮生態環境保護“頂梁柱”作用,科學確定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定位。(2)系統謀劃,重點突出。圍繞全面支撐統一行使環境監督職能,從制度、隊伍、能力、科研等各方面系統謀劃監測事業發展,同時,加強在重點方向、特色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建設,努力打造環境監測特色品牌。(3)立足當前,兼顧長遠。以《關于推進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與監測能力現代化的若干意見》為指導,圍繞打造現代化省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目標,聚焦“十四五”,瞄準中長期,分階段制定詳細目標任務和工程清單,明確具體舉措。(4)創新驅動,融合發展。持續加強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主動破除環境管理支撐需求與監測服務供給不足的矛盾,以創新引領生態環境監測預警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3.2主要建設任務。3.2.1強化監測預警能力。建設以服務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為目標,全面強化環境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在實現監測監控規范化、標準化基礎上,推進監控預警的精細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推動傳統環境監測向生態環境監測和風險預警拓展。(1)空氣質量監測方面。完善空氣質量監測評價網絡,構建省級層面網格化監測系統,形成以微型化、一體化檢測傳感器等監測手段為主的實時監控網絡,實現重點區域自動監測監控“全覆蓋”。深化污染成因監測分析,綜合大氣超級站、區域污染傳輸通道觀測站、省級大氣區域背景站、特征因子走航監測車及無人機等監測體系,構建固定點位深度觀測、移動走航機動觀測的綜合性大氣污染成因監測網。提升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開發研制中長期空氣質量預測模型并實現業務化運行,提升中長期趨勢預報準確率。依托空氣質量數值預報模型,結合網格化監測和污染源清單數據,構建精細化尺度大氣污染追因溯源和評估體系。開發建設人工智能預報系統,逐步實現對空氣質量的全時空、全感知、全智能管理。(2)水環境監測方面。強化水質自動監控預警能力建設,提升重點區域尤其交界區域水質監控預警能力,加強水質自動站質量控制、大數據分析和預警技術研發應用。提升水質多指標監測監控與污染溯源能力,研究建設網格化溯源監測網,實現水環境污染精準溯源。探索建立可行的水質預測預報技術方法,推進水質預測預報工作業務化開展。(3)土壤環境監測方面。完善土壤環境監測網絡,補齊土壤對標全項分析能力,拓展不同土壤類型和監測項目的特征污染物監測能力。加強土壤環境質量監測評價方法研究和成果應用,研究探索物理-生物-化學多項目土壤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方法,逐步銜接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監測,探索“地上地下”統籌評價方法。建立健全以保護土壤環境、支撐風險管控為核心的土壤監測預警體系,不斷提升土壤風險預警能力和水平。(4)生態生物監測方面。完善生態監測技術體系,強化衛星遙感和無人機技術在生態狀況監測評價及綜合監管中的支撐作用[8]。發展生物監測技術,形成分子生物監測技術能力,業務化開展以水生生物多樣性監測為主的水生態監測,提升生物毒性監測分析能力,試點開展水生態健康評價,支撐流域水生態環境健康管理。此外,要健全污染物現場快速篩查和應急監測技術體系,拓展快速監測技術手段,為環境應急處置提供高效協同、精準快速的應急監測支撐。強化重點民生問題監測分析能力建設,提升環境與健康綜合監測及評估能力、噪聲等物理監測能力、“菜籃子、米袋子、水缸子”監測分析技術等。形成實驗室“高、精、尖”分析測試能力,推進基礎項目分析標準化、自動化,強化高端技術能力建設,系統建立監測分析體系,做好技術儲備。強化監測質量控制,提升全程序質量管理能力,實現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全過程智能化質量管理。同時,以服務精準施策、精準施治為目標,提升環境質量綜合評價能力,健全生態環境綜合評價體系,切實發揮環境監測對環境管理決策的引領作用。3.2.2強化科研創新發展。以增強科研創新實力,通過科研創新促進生態環境監測預警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為目標,組建科研創新團隊,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強化科技交流與合作,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推動科研創新和監測業務深度融合,進一步增強對環境管理的科技支撐能力。(1)組建科研創新團隊,加大科技攻關力度。面向國家戰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污染防治攻堅急需,圍繞深層次環境污染來源解析、環境質量預測預報、生態環境立體監測預警、環境樣品前沿分析與快速篩查、環境與健康綜合監測評估技術等,組建科研創新團隊,形成重大項目攻關力量。依托創新團隊建設,培養形成一批中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和高水平科研骨干,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2)深化學術交流與合作,加強協同創新。堅持開放合作、共享共贏原則,加強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把握研究熱點,緊跟技術前沿。同時,積極主動與環保技術先進國家開展交流合作,參與全球范圍環境重點領域和重點問題監測研究,切實為環境監測國際化發展創造有利條件。(3)推進產學研一體化,促進技術落地應用[9]。探索監測前處理設備和分析儀器研發、標準樣品量值溯源等領域的產學研合作新模式,與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等共建實驗室、聯合研發中心和人才培訓基地,形成技術研發、試驗檢測等創新能力,推進科研成果的轉化推廣,提高為政府、企業解決難題的能力,為污染防治攻堅提質增效提供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支撐。3.2.3強化人才隊伍建設。以建設生態環境監測鐵軍先鋒隊為目標,加快監測人才隊伍建設,不斷開創人才優先發展、創新發展、引領發展的新局面,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人才支撐保障。(1)推進急需緊缺和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人才隊伍層次。結合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狀況和區域特色優勢發展需要,加快推進急需緊缺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充分利用相關政策,暢通人才引進通道,積極爭取國家及地方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2)加強人才隊伍整體素質能力建設,提高人才隊伍水平。加強人才隊伍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筑牢環保鐵軍先鋒隊思想基礎;加大全員培訓力度,以及對技術型、管理型、復合型等各類人才的“傳幫帶”力度,不斷提高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和能力水平;加強特色優勢監測能力建設,做精做強優勢專業。(3)注重人才梯度培養,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加強對專業素質好、科研水平高、創新意識強的青年業務骨干培養,培育監測新生代,建立人才儲備庫;推進高級人才向精尖方向發展,爭取多出領軍人才和拔尖人才,中端人才數量增多、實力增強,初級人才技術基礎及業務能力不斷夯實,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隊結構。3.2.4強化體制機制建設。以適應環境監測垂直管理、事業單位改革、科技體制改革等需求,提升創新發展動能為目標,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健全管理制度體系,完善運行保障機制、人才隊伍建設體制機制、科研管理制度體系等,充分激發干部職工的創新創業活力。(1)健全管理體制。適應生態環境管理變化需求,以精準服務、科技創新為導向,動態合理優化內設機構,理順職責分工,建立完善管理制度體系,提升工作效能。(2)完善運行保障機制。探索建立監測任務責任制,完善配套的任務督辦機制、獎懲激勵機制,建立綜合評定與動態考核機制,著力破解制約創新發展的機制性障礙。(3)完善人才隊伍建設體制機制,營造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建立人才分類評價制度,完善人才考核與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完善人才培養、繼續教育、人文關懷機制,營造識才、愛才、育才、聚才、用才、留才的良好環境。(4)優化科研管理制度體系,有效激發科研創新活力。落實國家及省有關科技改革創新政策要求,完善科研創新激勵機制,建立科研考核評價制度,強化成果產出及轉化應用激勵,注重培育創新性、原創性、對監測管理支撐性強的高質量科研成果。同時,積極探索績效激勵、精神激勵、文化激勵相結合的激勵措施,多措并舉,有效調動和激發專業技術人才的科研積極性和創造性。

4結語

在做好發展規劃編制并穩步推進規劃實施的基礎上,省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應充分發揮“領頭羊”作用,從全省監測一盤棋的角度出發,加強對各級各類監測機構的業務指導和技術引領,加大監測工作統籌與協同力度,帶動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能力水平全面提升,形成有特色的規范化、標準化、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隊列,為實現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程煒 沈紅軍 田穎 范清華 單位: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