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技術研究

時間:2022-05-15 03:44:58

導語:農業科技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科技技術研究

摘要:我國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成果采用圖片、雕塑、實物等形式,形象的介紹和展示我國古代農業的發展的巨大成就。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成就博物館承擔著宣傳農業發展,搶救和保護農業文化遺產,展示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傳播科普知識等重任。從博物館陳列的實際操作出發,提出了在古代農業展覽中需注意的問題,為古代農業科技技術博物館陳列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博物館陳列

1我國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成就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基本理念

1.1陳列展覽的目的。博物館是負責文物和標本的收藏、展示宣傳、教育、科研的重要機構。我國是農業古國,擁有幾千年的文明歷史,經過長期的時間和探索,積累了大量的、豐富的生產和生活經驗,這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通過對我國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成就以博物館陳列的方式進行宣傳和展示,能更形象的展示出我國古代農業的發展的巨大成就,更好的科普農業知識,對加快“三農”建設和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2陳列展覽的指導思想。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是古代人民在農業生產和斗爭中總結出的技術經驗,有很多農業科技技術經驗是十分寶貴和值得我們借鑒的,在展覽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將古代農業的生產經驗和技術以科學的方式進行展示。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陳列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斷發生著變革和更新。現代博物館陳列不能僅是實物的陳列,更是將教育、娛樂、休閑等多種功能于一身,要注重于參觀者的溝通、教育、宣傳。我國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成就博物館的陳列應與時俱進,將歷史與時代相結合,將內容與形式相結合,突出古代農業發展的特色,更好的服務群眾、服務社會。1.3陳列展覽的方法。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成就博物館在展覽和陳列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必須資料真實、詳細,能準確、科學的反映出我國古代農業發展的情況,要注重科學性、準確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盡量將科學與藝術完美的結合。博物館陳列要注重人與物、動與靜的統一和融合,通過科學的采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實現觀眾更好的參與和互動。博物館陳列旨在通過講述過去神秘、未知的歷史,搭建傳遞知識、弘揚文明的平臺,開拓國際農業文化交流的舞臺,更好的弘揚農業文明和傳播現代科學知識,是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

2我國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成就博物館陳列展覽需注意的問題

博物館為我們了解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成就打開了一扇窗,使古人的生活和生產不再像謎一樣神秘。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電子科技、信息網絡的廣泛應用使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成就在以更豐富、更形象、更多元化的形式得到展現。在進行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成就陳列和展覽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2.1將基本陳列與專題陳列相結合。博物館的陳列在進行展覽前首先要根據陳列和展覽的展品資源、場館設備等為基礎,進行合理的策劃和選題,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博物館的陳列要堅持基本陳列和專題陳列相結合的原則。以基本陳列為基礎,通過基本陳列系統的展示我國古代的農業科技技術成果,傳播現代農業科技。專題陳列是在基本陳列基礎上突出農業特色。在進行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成就展覽時,通過基礎陳列,展現華夏農業文明,從生產、生活、科技、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系統的涵蓋了古代農業發展的各個方面,系統的展示古代農業的成就。專題陳列要以某一特色專題為切入點,通過專題陳列為特定的人群展示特定的農業知識。比如我國古代農業工具的專題陳列。通過陳列不同功能、樣式、用途的傳統農具,按照播種、田間管理、灌溉、運輸、加工貯藏等不同的單元,系統的展示了農業生產的整個過程,形象的詮釋了我國的農耕文化。比如我國古代陶器專題陳列,通過陳列各式各樣的陶瓷,使參觀者在觀賞不同年代和時期的陶瓷造型、精美紋飾,展現華夏文化的起源和足跡。此外,專題陳列不僅從內容上進行區分,還可以從形式上設立不同的專題內容。比如開展青少年農業科普專題陳列,以展示古代農業科技為主要內容,以科技互動為主要手段,通過互動展示和陳列,讓青少年在參觀中了解農業知識,從小培養青少年熱愛科學的興趣愛好。2.2將陳列內容與設計形式相融合。我國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成就的博物館陳列要注重充分調研和考慮受眾的各種需求,采用群眾樂于接受、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展示,既要豐富陳列內容,又要使陳列更加貼近群眾,實現內容和需求的有效統一。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在進行展示時,要根據古代農業文物展覽品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采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充分挖掘陳列展品的特點和亮點。比如通過豐富的聲音、光線、多媒體等手段,結合場景的變化,將靜止的文物展品與明暗的光線、動感的畫面相結合,豐富參觀者的視聽感受。同時,可以利用精美的道具,將場景進行復原,讓參觀者融入場景,置身于實地實景之中,更深刻的融入和感受到古代的生產環境。在進行專題陳列時,要根據不同的專題內容采取不同的設計形式,要突出個性化的特點。比如對中國古代農業工具的專題陳列中,可以采取能暖色調的變化,突出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變換,展現更加豐富的人文氣息和意境,將古代人勞作的形態以多媒體的形式更直觀生動的展示出來,展現古人真實的生活狀態。2.3將專業知識與通俗表述相結合。由于古代農業科技技術的陳列和展示不是單純的藝術品的展示,既涉及到古代文化,又與農業技術息息相關,因此必須注重陳列和展覽的專業化。比如要考慮農業技術在發展過程中的分期問題。我國農業史上起新石器時代,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必須對古代農業科技進行合理的分期。有的歷史類的展覽是以朝代為分期斷點,而歷史的更替并不是農業科技發展和進步的主要因素,也無法準確的反映古代農業科技的時間段。因此,對古代農業科技技術發展的歷史分期應該按照農業耕作技術的發生和發展作為劃分的主線和脈絡。在保證古代農業科技技術陳列專業性的同時,陳列的內容要盡量的通俗化。古代農業科技技術陳列主要涉及古代的歷史,需要通過參考和引用大量的古代書籍和文獻資料。古代書籍和文獻專業性強,是用古代的語言記錄的,現代的參觀者會有理解上的困難。為了讓參觀的內容更通俗易懂,需要將古文翻譯成現代文。在進行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成就展覽時,可將引用文與白話文相結合,在引用原文的同時進行意譯,講解時使受眾能夠更直觀、更快速的了解相關的內容和知識點。2.4將科普教育與互動體驗相結合。博物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科普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在開展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對青少年而言,利用博物館為載體,進行科普教育活動,能更好的調動青少年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進行古代農業科技技術成就展覽時,可針對青少年的年齡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等,開展青少年的專題陳列,從青少年的特點和視角出發,綜合運用多媒體、聲音、光線、虛擬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將晦澀難懂的農業知識通過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出來,以互動參與的方式,讓青少年真實的參與其中,在虛擬的勞動成績中,通過參與農作物的播種、收獲、加工等環節,使他們真切的感受到勞動和收獲的快樂,從而激發了青少年的求知欲,培養他們熱愛科學和農業的意識。

此外,根據農業的本身特點,我國的農業博物館還推出了室外展覽的內容,通過建造傳統的農業園,將傳統的農業場景以雕塑的形式展現出來,室外展覽充分利用優美的園林環境和建筑風格,結合我國農業文明的陳列展出,是室內展覽的延伸,同時又為參觀者提供了身心愉悅的視覺感受,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理念,在休閑娛樂中普及了農業科普知識,展現了古代農業的豐碩成果和偉大成就,重燃了人民對古人的敬仰之情,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操。也是對農業知識的科普,對加快和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著重要的宣傳和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唐志強,肖克之.把握時代脈搏滿足觀眾需求——中國農業博物館陳列思考[J].中國博物館,2007,(3):33-38.

[2]剡紅蓮.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幾點思考[J].科技信息,2012,(28):197-198.

作者:趙雙梅 單位:山東省農業展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