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轉型人才培養的農業科技論文
時間:2022-08-04 02:37:06
導語:農業轉型人才培養的農業科技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是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關鍵。依靠農業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生產發展,是加快農業轉型升級、發展現代農業的核心。從世界農業發展的歷程特別是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所走過的道路來看,農業科技和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素質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決定因素和主要推動力。當前,我國正處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時期,對農業科技人才的素質質量要求更加緊迫。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T•W•舒爾茨指出,人力資源是促進經濟增長的能動性生產要素,是提高各生產要素的結合度和生產效率,實現現代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現代農業是技術主導型農業,對農業科技的支撐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對農業從業人員的文化科技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順利實現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需要一支數量龐大、素質優良、層次多元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如農業科技領軍人才、農業科技研究人才、農業科技推廣人才、農業科技實用人才等。與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相比,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有著更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只有大批適應新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需求并掌握現代農業科技的人才,廣泛分布在農業科技研發、推廣、應用的不同層次領域,才能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據筆者在廣東省各地調研,不同地區農業發展所處的階段性不同,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模式選擇各異,對農業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在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粵東西北部不同地區,處于不同發展類型、不同發展程度的農業產業對農業科技人才的需求各不相同。顯而易見,在全國范圍內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需要一支數量龐大、素質優良、層次多元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既需要一大批站在現代農業科技發展前沿具有現代農業產業思想的高端農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還需要成千上萬實干在農業生產一線掌握現代農業科技的農業科技推廣人才、農村科技實用人才。這些農業科技的領軍人才、推廣人才、實用人才,共同構成了多層次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分布在農業科技研發、推廣、應用的不同層次領域,是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核心群體,他們的數量多少與作為決定著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快慢與成敗。
二、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現狀與農業轉型升級需求不適應
“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引領支撐現代農業建設”,人才是關鍵。農業科技人才是農業科技成果研發、轉化、推廣、應用的生力軍和推動力。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強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建設,是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競爭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的重要支撐,是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迫切需要。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在實施人才強農戰略,加強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促進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成長成才、發展壯大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與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業轉型升級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與不足。據資料顯示,我國農村實用人才占農村勞動力的比重僅為1.6%,農業專業技術人員比重過低,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和農村生產經營型人才尤其缺乏[1]。農業科技人才無論是總量還是結構、層次與社會需求的矛盾相當突出。科技支農不力、農村科技人才匱乏阻礙了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農業科技人才總量不足,扎根基層的農業科技人才更加緊缺,農業科技人才專業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不高,且流失現象嚴重,隊伍難以穩定,農業科技人才不“務農”,農業科技人才面臨“斷層”危機,人才培養經費投入不足,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呈現削弱趨勢等等,嚴重影響著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2]。以廣東省為例,目前廣東省每萬名科技人員中農業科技人員僅有43.27人,每萬名農業人口中農業科技人員僅有3人,農科大學生只有1.2人(相當于美國的0.58%);在農業從業人員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僅占0.6%,受過農業專業技術培訓的只有9.2%;初級農產品產值與產后增值比例為1∶0.38,而美國則高達1∶3.72,日本為1∶2.2;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只占35%,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這些數據對比,既顯示了廣東省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差距,也意味著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巨大空間。
三、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機制體制創新思考
加快農業轉型升級需要數量充足、素質高的復合型、創新型和實用型的農業科技人才,而現有農業科技人才培養面臨著需求旺盛而供給不足、主體之間資源協調、資金投入、管理耦合等種種困境,單靠某一個部門、一個地區的力量難以解決根本問題,需要政府、涉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和農戶等相關主體共同參與,緊密聯系起來,創新體制機制,多元整合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建立完善多元化、多層次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新機制。
(一)政府主導完善農業科技人才培養體制機制
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統籌研究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發展現代農業的形勢與現狀,分析影響制約當前我國農業經濟轉型的主要因素,在調查研究本地區農業發展的現狀和特點的基礎之上,提出本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內涵特征及功能定位,厘清影響本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本地區現代農業發展對農業科技相關人才的具體需求和應對措施。對比借鑒世界發達國家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典型經驗,從政策機制、科技貢獻、人才素質、服務體系等影響力要素分析對比中,開展具體研究,解決關鍵問題。強化政府在農業科技人才培養中的政策與投入保障作用,確保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公益性,創新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工作機制[3]。在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主體、政策措施、方式途徑等方面大膽創新多元化推進。遵循科學規律、注重業績實績,在國家和省級層面建立目標明確、分工合理、權責一致、協調高效的戰略性多層次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服務新機制。結合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重點任務進行設計,建立完善人才評價發現機制、選拔使用機制、激勵保障機制。根據各層次農業科技人才的不同特點,探討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農業科技人才評價、選拔、激勵保障機制。實施多層次農業科技人才專項培養工程,創新團隊建設工程,培養建立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二)農業高校承擔農業科技人才培養責任
農業高校與農業發展聯系緊密,是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源頭和高素質農業專門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有著特殊的優勢[4]。農業高校要主動發揮長期以來與“農業、農村、農民”緊密結合的傳統優勢,圍繞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對農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農業科技推廣人才、農業科技實用人才的現實需求,提出有針對性的思路和建議,積極探索,讓承載著農村科技要素的各類農業科技人才“重心下移”,將科研成果直接應用于農業生產第一線。農業高校要主動與地方政府、涉農企業加強聯系合作,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對各層次農業科技人才的不同需求,深入調查研究,區分不同層次農業科技人才的不同特點,設立不同目標,形成分層次、多渠道、多元化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加速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推廣,積極探索建立農業高校、科研院所服務本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形式及長效機制。特別要在學生中加強“學農、愛農、興農、強農”教育,加強實踐教學,加快人才培養模式與機制創新,加速農業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在農業生產一線的轉化應用,推廣服務。
(三)涉農企業和農戶主動參與,完善自身素質技能
涉農企業和農業科技人員在農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也要主動“轉型升級”[5],要正確認識自身在實現農業轉型升級中的責任,提高完善素質技能。涉農企業要多方改善農業科技人才的物質待遇,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創造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使用、交流,選送優秀骨干到農業高校進行培訓,或利用本地本企業現有人力物力舉辦短期培訓班,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提高企業人員科技素質和學習意識。大力挖掘和培養“鄉土”科技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農業企業家隊伍。農業科技人才自身要多下功夫,采取多種學習形式,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提高農業科技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要主動將所創造、占有的農業科技知識運用于農業生產發展中,將知識轉化為技術創新。尤其是年輕農業科技人員要主動深入到農業生產科研一線,在實踐中增長感性認識,解決實踐問題,服務農業轉型升級。
作者:呂劍紅黃文勇工作單位:華南農業大學
- 上一篇:骨科問題應對下的骨科護理論文
- 下一篇:成果低轉化率下的農業科技論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