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農研討的發展

時間:2022-05-04 07:17:00

導語:中國三農研討的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三農研討的發展

內容提要:近百年來的中國歷史可以說是一部現代化奮斗史,從清末的變法到民國的探索,從建國初期的公社化運動到現在的改革開放,無數中華兒女在為這一目標的實現兒努力。然而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這必然與現代化理論要求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產生巨大的矛盾。在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中國的農村,農民,農業也經歷了一百年的沖擊,轉型,動蕩,起伏和重新定位。日益凸顯的三農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政府和社會各界十分關注和致力解決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三農問題,現代化,實地考察,理論研究,國外學者,三農研究的高潮,農村衰敗,改革開放。

隨著改革開放度的不斷加大,中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程度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傳統的中國農村應該怎樣應對現代化的挑戰”這一延續百年的爭論更加突出的擺在我們面前。在此之際,回顧百年來中國三農研究的發展,再現仁人志士對中國農村的傾心探索的歷程,重溫歷史上關于中國三農與現代化的探討,必將有利于我們深刻的理解三農問題,深入的研究三農問題,更好的解決三農問題。

一、二十世紀上半頁:農村的衰敗與三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自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啟動現代化進程以來,作為現代化“棄兒”的農村和農民就一直在衰敗和危機中掙扎。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國民黨統治時期,不僅沒能遏制農村的衰敗和危機,反而全面激化了自晚清以來鄉村社會所凸顯的矛盾,釀成二十世紀前期農村空前的大動蕩。日益嚴重的三農問題,引發了當時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試圖尋找治病的良方,由此在三四十年代掀起了中國三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1、漱溟,晏陽初為代表的“鄉村建設運動”

社會變革一次又一次的興起,結果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這引起了一些社會精英對中國現代化方式的深刻反思。他們感到西方理論并不適合中國,中國以農立國,只有走社會改良的道路,改造農村體制,提高農民素質,發展小農經濟才能解決農村的問題,乃至中國的問題。于是以社會活動家,學者為主,在國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聲勢浩大的“鄉村建設運動”興起了!

梁漱溟,晏陽初等人先后創辦了“鄉村建設研究院”“中國農村復興聯合會”等機構。一方面進行理論研討,一方面訓練鄉村服務人員。他們還組織大批學者深入農村進行調查和實驗。后來在國民政府支持下選河北定縣,山東菏澤等地進行“縣政建設實驗”:改造基層政權實行民主監督,興辦公民學校和保健機構以改造農民,組織農村互助社,改良手工業。后因日軍侵華被迫中止。但影響深遠,美國國會在1948年通過“晏陽初條款”,規定對華援助的十分之一用于中國的農村建設;菲律賓,危地馬拉,印度,加納等許多發展中國家都曾專門到中國學習鄉村建設的經驗。

2、以為代表的共產黨的探索

中國共產黨幾經反復形成了全黨共識,把農村問題的根源歸結為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剝削壓迫,其核心問題是土地問題,即不合理的地權關系。他們還認為中國民主革命的主力是農民,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務是解決土地問題,農村革命的成敗關系到整個中國革命的成敗。因此,中國共產黨制定的革命綱領和政策一直十分重視農村工作的開展。一些馬克思主義學者如薛慕橋,千家駒,孫冶方等運用經濟分析方法對中國農村問題進行了研究,作品集中發表在《中國農村》雜志上。

中國共產黨尤其重視實地考察。二十年代對湖南農民的考察,三十年代對江西長崗鄉,長溪鄉的調查。陳翰笙在中統區秘密組織了對保定,無錫和廣東等地農村的調查。42年對陜北農村進行調查,寫出了《綏德米脂土地問題的初步研究》《米脂縣楊家溝的報告》等文章。

3、孝通為代表的“學院派”的研究

除了上述兩種出于“救國救民”的政治需要而解決農村問題外,也有一些職業社會學者,從純學術的目的出發,進行更科學的社會實驗,更標準的調查報告,更來客的理論分析。他們被稱為了“學院派”。

1926年,李景漢就帶領燕京大學生對京郊持甲屯等四村進行調查,寫出《北平郊外之鄉村家庭》一書。馮和法寫的《農村社會學1929》不僅交代了農村社會學和農村社會的基本狀況與問題,并討論了中國農村的社會變遷。言心哲的《中國農村人口之分析1935》對農村人口的現狀和歷史變遷都有專門研究。

特別是社會學大師費孝通,大學期間就在于曾到廣西家縣花稅務瑤從事農村調查。后來在人類學大師馬林諾夫斯基指導下,在江蘇吳江廟港鄉開弦弓村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寫出農村社會學名著《江村經濟》。后與張子毅一起,調查了昆明滇池附近的綠村,玉村,易村,先后寫出《鄉土中國》、《生育制度》、《鄉土重建》等以農村社會水害為主題的理論著作。這一切奠定了他在中國三農研究中的首席地位。

4、解放前,外國學者、團體對中國三農的研究

外國的研究就其目的來說,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學術性研究。主要有金陵大學教授卜凱,通過對中國7省17縣2866個農場進行為期五年的大規模調查,寫出《中國農家經濟》,認為農村問題的根本是人口過剩,過密造成的農場面積零碎,南成規模。廬江大學的庫爾普對廣東潮州鳳凰村的家族進行調查,寫出《華南鄉村生活:家族主義的社會學》。另外還有日本學者林惠海,福武直六次調查江蘇蘇州近郊農村等。

另一類是為本國制定政策提供依據。美國著名學者在《美國與中國》中對中國農村進行了專門介紹,是美國政府和國會較為重視的對華資料。另外主要是日本1907年開始在大連設置的“南滿洲鐵道株氏會社”,其主要目的就是收集中國的社會經濟情報,為侵華提供資料信息。他們的調點即是農村,范圍和內容隨侵華戰爭的擴大也不斷擴展和深入,主要方式是在各地抽樣調查。這項調查積累了大量的寶貴資料,目前發現的調查報告和文章就有10514種之多,被各國學者公認為是了解和研究二十世紀上半頁中國鄉村的重要資料。

二、50-70年代,國內研究的基本停滯和國外研究的緩慢發展。

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由于革命的前途是社會主義,因此中國在50年代之后,迅速進入農村集體化。從此知道70年代,三農問題研究的主線基本上是圍繞農業集體化展開的,并由此展開在意識形態層面的爭論,這一時期三農研究有很強的意識形態色彩,再加上社會學等學科研究因“革命需要”而撤銷,直到1979年,初農民革命和農民戰爭的主題外,中國境內的三農研究基本停滯下來。

與之相比,國外的一些小規模研究仍在繼續。旅美華人楊慶堃根據50年代初在廣州郊區鷺江村的調查寫成《共產主義過渡初期的一個中國農村》。威廉•韓丁在時期的陜西長弓村的調查經歷,使他寫出《深翻:一個中國農村的繼續革命》美國漢學家陳佩華等人對廣東一些村莊進行調查,并出版了《陳村:時代一個中國農民社區的現代史》《一個中國村落的道德和權力》。此外在臺灣和香港主要是帕斯特奈克的《兩個中國村莊的血緣和社區》和英國人類學家華德的《多樣化的農民意識模式》等。

三、80年代以來,農村的改革和三農研究的第二次高潮

1978年開始興起的農村改革,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二十多年來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鄉鎮企業,再到村民自治,新事物層出不窮。同時,以前掩蔽和積累的各種問題和矛盾也逐步顯露,甚至于激化,這都為三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而且,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重新確立,為三農研究提供了寬松的意識形態環境,再加上80年代后西方社會科學的大量引進和我國社會科學的全面恢復,為三農研究提供了優越的研究條件。這樣,在學術界和政策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三農研究得以不斷深入和拓展,形成了三農研究的第二次高潮。

1、80年代前期圍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展開的農村經濟研究

這一時期的研究主題緊跟政策的發展,基本是關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鼓與呼,或是對集體化,公社活動進行批判與反思,或是調查論證改革開放給農村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的各種變化。

2、80年代后期關于鄉鎮企業,人口流動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實行,基本解決了生產動力和生產積極性問題。但剩余勞動力的大量閑置有造成了新的挑戰,以致我國農村依舊無法擺脫只增長不發展的低水平狀態。可貴的是改革開放后農民身上迸發出的巨大創造力與想象力并沒有就此打住,以“離土不離鄉”的鄉鎮企業和“離土又離鄉”的進城農民工兩種形式,自醒地解決農村勞動力過剩問題。這兩種形式也是這一時期三農研究地兩大熱點。

這一時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林毅夫的《制度,技術和中國農業發展》馬戎的《中國鄉鎮企業的發展歷史與均等機制》。袁亞愚的《中國農民的社會流動》,黃平的《尋求生存—當代中國農村外出人口的社會研究》,辜勝阻的《當代中國人口流動與城鎮化》。王春光的《社會流動與社會重構—京城“浙江村”研究》等等。

3、90年代開始對農村政治體治改革的研究

90年代開始村民自治逐漸在全國范圍推廣和實行,這項做習題舉從根本直改變了傳統的授權方式,通過民主方式重建國家權威,通過民主所動員的民間力量監督基層干部。這種鄉鎮政府,村民自治委員會,農民三級關系結構。實現了行政效率和民主精神的強強聯合。但就實現形式,自治程度,村委會定位問題一直存在爭議,引發各界對此問題的持續關注。

這個時期除在關于村民自治方面的研究外,三農研究也在不斷拓寬領域,深化專業,農村體制改革,農民生活狀況,剩余勞動力問題,農村工業化,城鎮化,農民教育,農民素質,人工智能口與流動,社會化與整合,社會組織與文化,社會保障,婚姻家庭,社會問題社會變遷,以至外國農村,農村史都必須成為三農研究的課題和方向,成果空前豐碩:如陸學藝的《改革中的農民問題》,曹錦清的《當代浙北鄉村的當代浙北鄉村文化變遷》、《黃河邊的中國》,王滬寧的《當代中國村落文化》,王銘銘的《村落視野中的文化與權力:閩臺三村五論》,周曉虹的《傳統與變遷:江浙農民的社會心理及其近代以來的嬗變》以及陳吉元的《中國鄉村社會經濟變遷》。

4、2000年以來的“新鄉村建設運動”與大學生支農調研

邁入新千年,在不斷深化和拓展的三農研究中,有兩股力量異軍突起,一股就是社會活動家們掀起的“新鄉村建設運動”。他們以晏陽初,梁漱溟為楷模,用更理性,更人性,更科學的態度重新審視、理解中國農村,并積極與政府合作,參與農村社會體制改革。《中國改革》總編溫鐵軍構想了一個可持續發展,完整和理想的農村社會,包含環保,人權,網絡等多種現代化因素,并希望能成為廣大農村發展的模板和參考。華中師大的賀雪峰在洪湖等地實驗時,成立了村老會,希望能發揮老人的智慧指導村民事務,配合年輕一代的熱情與活力,共建農村。北京周鴻陵在沙洋縣天村開展基層民主培訓,內容包括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賀民主選舉等等。

另一股是大中專院校學生,寒暑假進行的支農調研活動。該活動有共青團中央發起,知名學者率領,個院校學生社團組織,每次活動都有上萬人次參加。他們或調查研究,寫出三農問題的報告,或運用所學知識為農民服務,一方面理論與實踐結合,學以致用,一方面有利于青年更深刻地了解農村,感受現實。

5、80年代后國外大規模的三農研究

中國的改革者首先在農村開始并獲得了巨大成功,也日益引起了國外政府部門賀學術界的高度關注。這時期國外研究有三個特點:一是領域廣泛。西方的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和政治學等學科的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運用各自理論,對中國農村展開研究,涉及中國農村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個方面。二是研究力度大。許多國家的政府,民間組織,基金會和一些國際組織都提供資金支持中國三農研究,如美國福特基金會,盧斯基金會,卡特中心,英國漢學會,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平研究所等。三是以實證研究為主,國外研究尤其重視實地考察,絕大多數研究者都親自到中國農村深入了解過。

較著名的研究成果有:黃宗智《華北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杜贊奇的《文化權利與國家:1900-1942的華北農村》(完)

參考資料:

肖桂云《農村社會學》

袁建歧《農民與城市化》

吉爾茨《中國社會調查》《費孝通與中國農村》

陸學藝《改革中的農民問題》《劍橋中國近代史》《中國社會學年鑒2000》

新華網,中國農村網,三農網,中國思維網,三農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