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探尋

時間:2022-11-08 08:12:39

導語: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探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探尋

一、我國農業現代化面臨的挑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2011年,我國農田灌溉面積占農田總面積的比重首次超過50%,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4.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3.5%;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35%以上。但與農業發達國家相比,與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要求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2011年,我國糧食生產喜獲八年連續增產,無論是單產還是總產量均創下歷史新高,為糧食供給和糧食市場平穩運行保了駕護了航。盡管糧食單產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但農業勞動生產率仍然比整體現代化低約10%,只是工業的1/10,約為高收入國家平均值的2%,僅為美國和日本的約1%。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屬于農業初等發達國家水平,我國不同指標的世界排名差距很大,因為除了產量外,勞動生產率、人均營養供給、化肥使用情況、農民生活水平等也是衡量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指標。其中,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業勞動力比例、農民人均產肉產糧等指標仍處于欠發達水平。我國人均可耕地面積僅為世界平均值的40%,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值的33%,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國糧食單產明顯好于農業勞動生產率的表現,我國主要糧食單產世界排名已經進入前20位,而農業勞動生產率則排在80多位,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巨大。[2]我國工農業勞動生產率相差11倍,農業勞動生產率約為世界平均值的47%,綜合農業現代化指數為38,排世界第65位,為發達國家的1/3。

新中國建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經濟迅猛發展,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解決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溫飽問題。但其背后卻是,全國農民六十多年間以實際存在的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和土地剪刀差為載體,為實現我國工業化并確保城市發展,犧牲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為我國工業化和城市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積累。作為農業大國,如果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僅僅依靠超前的工業化和過度的城鎮化,是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農村落后面貌的,其結果是潘建偉1,張立中2(1.北京物資學院經濟學院,北京市101149;2.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市100083)摘要:當前,我國農業現代化面臨著農戶土地經營規模小、農村勞動力轉移難、農業科技水平不高、基礎設農業發展嚴重滯后,并制約國民經濟協調發展。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早已實現工業化的法國就因忽視農業現代化,曾經發生過嚴重的糧食短缺危機,使經濟發展付出了沉重的代價。[3]農業是基礎性產業,對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講,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尤為突出。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尚處于起步階段,經濟基礎較為薄弱,農業基礎建設滯后,而資源相對匱乏,因此要不斷加強對農業的保護和支持力度。在加快工業化發展與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只有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才能實現國民經濟的協調持續發展。無論如何,實現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時代課題,其意義十分深遠。

二、我國農業現代化面臨的主要障礙

國外經驗表明,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時期,由于農業投資的經營風險和自然風險大,比較效益低,農業的發展往往被削弱或弱化,因此需要特別關注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城鎮化的同步推進與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水平和城鎮化率顯著提高,但農業現代化明顯滯后,面臨著一系列嚴峻的挑戰。

1.人口不斷增長與農用土地資源不斷減少之間的矛盾。人多地少、人地關系十分緊張是我國農業發展最基本、最突出的現狀。2011年,我國大陸總人口13.47億,其中鄉村人口6.57億,使得我國盡管地域遼闊,陸海兼備,多種農業資源總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農業資源卻極為稀缺。我國耕地面積自1957年以來呈凈減少趨勢,并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經濟高速增長中得到進一步強化,近十年我國耕地面積減少了833.3萬公頃,另外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減少、水資源匱乏趨勢難以逆轉。[4]1992年中國科學院的國情研究第二號報告預計,21世紀20~30年代,中國人口將達到15億,屆時以水、土為中心的農業將接近或達到承載力的臨界狀況。人口的快速增長使得僅有的耕地資源日漸稀缺,導致農業勞動生產率增長緩慢,農業比較利益下降。

2.農業生產分散,規模小,農業生產要素集聚難。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作為一種制度創新,在解決億萬農戶生產經營自主權,從而極大激發廣大農民生產經營積極性與創造性的同時,也使農業生產變得小型化、分散化、個性化,而分散的農戶小規模生產經營與社會化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明顯制約著農業現代化的進程。2011年,我國戶均耕地面積不足0.5公項,小規模生產不僅使農業經濟結構很難得到調整和優化,而且容易導致農業固定資產的重復購置與低效率使用,增加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導致農民從事農業的相對收入低,并進一步制約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此外,現有的土地產權制度也制約了農民對土地的投入,制約了農業的集約化發展,導致土地經營效益不高。

3.農業科技創新動力不足,農技推廣服務薄弱。盡管我國農業科技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與建設現代農業的新要求相比,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較大,這主要突出表現為“四個不足”:一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創新成果供給不足。例如,50%以上的生豬、蛋肉雞、奶牛良種,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種要依賴進口。[5]產前、產中、產后等系列技術集成、配套不夠等。二是農技推廣服務不足。專業化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相對滯后,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4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70%~80%的水平,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6]三是農業人才總量不足。四是科技投入嚴重不足。據財政部統計,2011年中央財政安排用于農業科研、農業技術與服務體系等方面的資金合計187億元,占農業GDP的比重僅為0.39%,低于1%的國際平均水平,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10,科研基礎條件不能適應新時期創新任務的需要。

4.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不高,缺乏強有力的支撐。從世界經驗看,農業現代化過程是一個用工業武裝農業、農業人口逐漸向城市轉移和積累的過程,農業現代化進程客觀上受到國家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制約。而我國尚且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整體水平相對落后,國家經濟實力尚不雄厚,城市化水平也比較低。2011年,我國城市化率約為51.3%,城市化發展仍然嚴重滯后于工業化發展和經濟發展水平,城市化率偏低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社會穩定與現代化目標實現的重要因素,并引起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7]一是阻礙第三產業正常發展,使農村產生了大量的富余勞動力;二是影響工業的能量積聚,難以對農業形成強大的支持力;三是難以有效地形成經濟中心,從而使農業發展缺乏推動力;四是以分散布局為特點的工業化,通常與農村缺少規劃、居民點布局零亂聯系在一起,土地零碎,田塊狹小,規模化經營的空間條件差。

5.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龐大,且勞動者文化素質相對偏低。由于歷史原因,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城鄉封閉的二元經濟結構模式導致了巨大的城鄉差距,致使改革開放后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始了向城鎮和非農產業的轉移。但是,城鄉統籌就業的矛盾與困境依然很大,1.7億農業勞動力處于失業狀態或隱性失業狀態,農村隱性失業率高達34.7%。據統計,目前在農村剩余勞動力中,文盲占勞動力總數的9.9%,小學文化程度的占38.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2.4%。因此,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既是重要的理論課題,更是重大的實踐課題。

6.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依然滯后。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目前,我國農業基礎設施依然十分薄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有限,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狀況仍然占較大比重。由于國家對農村、農業財政投入欠缺,農村多數水利設施老化失修,一些地方在干旱面前難以應對,水利設施不堪重負。據統計,大型灌區工程設施的完好率不足50%,中小型灌區工程設施的完好率不足40%。絕大多數泵站的灌排水能力達不到設計標準,有些只有設計標準的40%左右,有些完全失去了灌排功能,全國大型泵站中急需改造的比例高達85%以上。另外,田間道路建設、農村電網和通信設施、生態保護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也非常滯后。

三、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戰略措施

借鑒國際經驗,結合國情,我國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必須與工業化、城鎮化同步推進;必須堅持農業家庭經營方式不動搖;堅持農業技術創新與實用技術推廣并重;堅持有選擇、有步驟地實行農業機械化,使機械技術與生物技術并進,并不斷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堅持有序有效地轉移農業剩余勞動力,穩步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堅持走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等。

1.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城鎮化同步推進。在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是許多國家發展的經驗。忽視農業現代化,國民經濟就難以持續協調發展,還會使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矛盾變得更加尖銳,甚至加劇社會矛盾,引發社會動蕩。因此,農業現代化必須與工業化、城鎮化同步推進。在同步推進過程中,除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發展外,更為關鍵的是要有效實現工業化與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支持、支撐和互動。第一,工業要為農業提供適用的機械裝備。我國農產品種類豐富,農業生產立地類型多樣,區域差別明顯,農業家庭經營規模又比較小,因此要求農業機械的小型化、實用化、功能多樣化和經濟型。一方面,工業企業要加強研發;另一方面,國家應增加農機補貼的范圍和強度。第二,工業要反哺農業。國家通過收入的二次分配,保證農業投資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不斷提高,重點加強農業水利、電力、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提高農業競爭力奠定基礎。另外,農業補貼重點實現由流通環節向生產環節的轉變,并增加農業直補份額,以收入補貼為主要形式,直接發放到農民手中。這樣,既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又能讓農民得到最直接、最大的實惠,補貼效率也高。第三,通過農產品價格的提升,縮小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實現工業反哺農業。目前主要是農產品價格上漲與居民購買力的矛盾。其實,我國糧食等大宗農產品價格上漲幅度不大,主要是果蔬、牛羊肉等生鮮農產品價格上漲幅度大,并呈現季節性和周期性價格波動,影響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決的辦法是,在提高消費補貼水平的同時,實行消費農產品退稅制度。第四,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與農村勞動力轉移相適應。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也是農業勞動力逐步轉移、農業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所以,要適度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以提高工業企業涵養和吸納勞動力的能力;城鎮化的重點放在中小城鎮,而不是大城市,既能避免“城市病”,又能強有力地推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第五,農業發展與工業發展、城市發展相協調。在發揮農業基礎性作用的同時,也要注意與工業發展相協調,尤其是滿足工業對農業原料的需求。同時,大力發展與城鎮化相適應的現代農業,如都市農業等。

2.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制度保障。農業組織管理現代化是農業生產手段現代化、技術現代化的基礎和保障。目前,我國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的任務很艱巨。當然,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并不是要否定或取消農業的家庭經營方式,而是要在堅持農業家庭經營方式不動搖的前提下進行創新。家庭經營不僅能夠適應以手工勞動為主的傳統農業,也能適應采用先進科學技術和生產手段的現代農業。[8]綜觀世界農業現代化模式,其農業經營體制主要是實行以自然人為基礎的家庭農業經營體制,公司制的農業經營只占很小的比例,即便是公司制的農場,也以家族式公司占絕大多數。可見,家庭經營不僅現在,即便將來也是我國農業最基本的經營形式。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我國鄉村人口眾多,戶均耕地不足0.5公頃,經營規模太小。隨之而來的問題有農業組織化程度急需提高、規?;洜I和標準化生產難度大、農業生產機械化困難、社會化服務成本高等,加之農業市場化程度低,迫切需要創新農業經營的體制機制。一是深化土地承包制改革,實行土地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徹底分離。實行“兩權分離”,使農戶對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并依法處置的權利,包括繼承、買賣、租賃、抵押等處置權,有利于避免農戶短期化行為,促進土地流轉、規模化經營等,進而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二是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在有效擴大農戶外部經營規模、推動農業生產區域化布局的同時,提升農民在市場經濟中的談判地位,保護農民利益。截至2011年底,全國經工商注冊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52.17萬家,實有入社農戶4100萬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16.4%,極大地推動了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目前,政府要引導農民增加對合作社的投入(現在每個合作社平均投入不足100萬元),壯大單體合作社社員、資金及業務規模;設立永久辦公場所,建設穩定的管理人員隊伍,建立信息化網絡;構建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科學的決策機制等。三是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業分工。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對農業現代化的推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除鼓勵農民建立社會化服務組織外,國家還必須建立健全農業生產、流通等社會化服務及市場信息咨詢機構,承擔公益性服務,使“小生產與大市場”有機銜接,降低農業經營風險,增加農民收入。

3.構建農業科技創新動力機制,全面推動農業科技進步。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是農業科技化。農產品增產,尤其是未來糧食要繼續增產,面臨著土地、水資源等硬約束,要突破這些瓶頸,必須進行農業科技創新。農業科技進步可以顯著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實現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因此沒有農業科技進步,就談不上農業的現代化。而科技成果研發、推廣轉化、市場實現等均離不開科技工作者和農民,可見農業科技現代化首先是人的現代化。由于農業產業的公共物品屬性和農業經濟的外部性,政府理應成為農業科技的投資主體之一,尤其是政府要不斷加大農業基礎性技術研究和農業科技推廣的投入力度。同時,逐步形成政府、企業、個人和社會團體等群體投資機制,擺脫農業科技創新資金不足的桎梏,并杜絕涉農資金的“跑、冒、滴、漏”問題。其三,堅持市場化取向改革,逐步把農業科技的研發、技術推廣應用和新技術的市場實現轉向社會化。只有以市場為導向,重塑農業科技管理的體制機制,才能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這是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成果供給和轉化率的保障。其四,在著力培養適應農業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的同時,高度重視農業科技的引進。建立獨立自主的農業科技體系是立農之本,但也要積極汲取國外先進適用的農業科技,為我所用。同時,創造條件,吸引國際高端農業技術人才。

4.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夯實農業現代化58的根基。農業和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產品流通體系設施建設、信息化等服務體系設施建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條件,其建設應得到切實加強。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由2003年的2144.2億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1.24萬億元,年均增長21.9%;“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對“三農”的累計投入近三萬億元,“三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由14.5%提高到了17.8%,扭轉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財政支農資金比重下降的局面,是建國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叭r”支出的穩步增長,使農業和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8]不過,“三農”支出包括支持農業生產、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的事業費支出、對農民的糧食補貼、農村基本建設、農村救濟等內容,真正用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仍然偏低。加強農業基礎實施建設,除了不斷增加中央財政投入外,地方財政也要提高資金配套比例,加大投入力度,并引導和鼓勵農民群眾投資投勞。農業現代化不僅是農業生產的機械化、良種化等,而且是農業產業的全面現代化,因此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除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外,還必須加強農產品流通、農產品市場、供求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必須做好統籌規劃,確保建設質量。一是立項要實行嚴格的投招標制;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監理和檢查驗收;三是建立規范的基礎設施使用和管理制度;四是做好基礎設施維護工作。總之,我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建設難度大,只有持之以恒的建設,才能為農業現代化夯實根基。*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產品價格波動與調控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1BJY097)、國家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不同區域草地承載力與家畜配置的經濟分析與效益核算”(項目編號:20090306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潘建偉張立中單位:北京物資學院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