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范文

時間:2023-08-17 18:13: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

篇1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活躍,各項登記越來越多,應該記錄到房產臺賬的內容也越來越多,由于房產臺賬經常記錄、查閱、插頁等,容易造成臺賬殘缺不全、缺棱少角的現象,已不再適應社會發展和檔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因而房產檔案安全管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應對房產檔案采取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避免受到自然災害或人為侵害,使其處于安全狀態。

一、切實增強房產檔案管理現代化意識

管理觀念現代化是房產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靈魂。房產檔案信息化建設首要內容是管理思想的現代化。如果檔案工作人員沒有現代化意識,就會影響房產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進程。沒有檔案管理觀念現代化,即使有一流的檔案保護和管理設施,也不能稱其檔案管理現代化。在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過程中,檔案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依靠科技進步和科學管理的觀念,建立和時代合拍的檔案意識,切實轉變計劃經濟時代對檔案重管理輕利用、封閉保守的思想觀念,實現檔案管理被動式服務為主動式服務,將封閉式服務轉變為開放式服務,使檔案工作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迅速實現房產檔案管理硬件設施建設

要想實現房產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就必須加大對硬件設施的投入。要及時配備檔案管理現代化所需要的計算機、掃描儀、光盤刻錄機、互聯網設備等現代化辦公設備,充分發揮現代科技、縮微技術在檔案管理中的應用,加速實用、通用軟件的研制,加快檔案信息數字化處理步伐。為此,鄒城市房產管理部門投入大量資金,集中對14萬余卷檔案進行了數字化處理。首先對現有紙質房產檔案進行了數字化微縮掃描處理。購置了先進的軟件和服務器、磁盤陣列存儲設備及高速掃描儀等,聘請了專業的檔案掃描公司歷時78天,并利用其開發的“房產檔案電子化系統”對電子檔案進行操作管理。在檔案數字化處理工作中,采用了高速掃描儀對紙質檔案進行掃描,圖像采用黑白或灰度、以TIFF文件格式掃描存儲,利用其先進的圖像處理技術保證所掃描圖像的清晰、完整;建立檔案信息索引與圖像文件對應;該系統中的庫房管理模塊采用圖形化操作,模擬真實庫房的密集架,生成庫房操作示圖,可以很直觀地看到檔案所在庫房位置,且點擊模擬檔案盒可查看到掃描件圖像,并與正在使用的“數字房產管理系統”建立數據關聯,擁有多種查詢途徑,如:產權人、產權證號、產權坐落等,可以很方便地檢索到相應的產權檔案,實現登記數據與檔案圖像的無縫連接。檔案數字化完成后,通過局域網絡進行數據共享,工作人員依權限操作電子檔案,為業務受理查檔提供了便利,減少了業務錯件的發生;同時將對外檔案查詢業務移至交易大廳受理前臺,設置多臺顯示器便于申請人查看檔案資料,完全按照《查詢暫行辦法》的規定受理查詢業務,由申請人提交身份證明等相關材料,填寫《查詢申請表》,產權人、利害關系人或其他符合查看電子檔案條件的單位或個人可以查看房屋的權利信息、他項權利情況等登記簿信息;對申請要求提取檔案復制件且符合條件的,直接打印電子檔案,加蓋與原件一致印章和檔案查詢專章,交由申請人。方便、快捷的查詢,免去了申請人的來回奔波,減少了紙質檔案的磨損,保證了紙質檔案的安全、完整,徹底實現了檔案資料的永久保存,提高了檔案信息的查詢速度、利用率和透明度,推進了房屋權屬登記檔案的管理水平。

在此基礎上,建立起檔案操作與查詢管理體系,制定從檔案交接到檔案上架的一整套流程操作程序,使檔案管理工作更趨于規范與完整;制作了檔案內部查詢規章制度,規范檔案的查詢利用。對于電子檔案的數據安全和保存,在使用雙機熱備系統、磁盤陣列存儲的基礎上,又采取了移動硬盤拷貝、刻錄光盤雙重備份的方式保證數據的安全與完整。2010年底,又投入資金,將產權登記、預告登記、備案管理系統升級整合為一個新的房產登記系統,使全市房產登記實現了“以樓盤表為中心,以圖定表、以表管房、以房建簿、以簿管證”的先進管理模式,建立起“地、樓、房”三位一體的基礎數據庫,形成了鄒城的“數字房管”。“數字房管”系統的建成,不僅給辦證的群眾帶來方便,能保障他們的合法利益,更讓他們放心地買房子、住房子。“數字房管”的建成,可以使房管系統的數據相互關聯,相互利用,實現了操作更加快捷準確,功能更加齊全完善。“數字房管”系統可以使房產測繪、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房產登記三個系統數據相互關聯,相互利用,實現了操作更加快捷準確,功能更加齊全完善。特別是房產登記系統與房管局開發辦商品房預銷售資金監管系統的對接,確保了商品房預銷售資金監管有效到位。另外,房產系統可以方便購房人,購房人在開發商銷售處的系統端口,就可以直接打印商品房買賣合同。

“數字房管”系統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使房屋登記真正實現了辦公自動化。業務受理時,工作人員只需將所辦理的業務輸入微機,其他業務可提取信息進行操作,由微機套打表格,系統數據信息按流程轉發。通過系統,可以對申請人進行現場拍照,留取影像資料,對申請人進行身份認定,確保登記和交易安全。

第二,使統計報表做到準確、實時統計。系統內置的統一報表及內部所需業務報表,可以做到實時、準確統計。

第三,使房產信息的歷史數據一目了然。查詢業務數據,可追溯到其上手房產資料及下手房產資料,使產權信息一目了然。

第四,使業務授權明晰,審理責任明確。對不同人員授予不同業務權限,對審理人員實現一個業務一人審理,避免人多扯皮。

第五,使房產限制可做到徹底限制。系統檔案數據有上下關聯,若房產處于查封或抵押等限制狀態,系統則無法調檔且提示限制原因。

住房保障系統與產權產籍系統對接以后,申請廉租房、經適房、公租房時,不再像以前那樣把所有的房產檔案查一遍,也不用害怕申請人帶來的紙質申請材料是不是偽造,只要輸入身份證號,系統就自動排異,申請人名下有沒有房子、是不是符合申請標準就一目了然了。

篇2

一、求真務實,實現由急躁冒進到務實的作風和扎實的工作的思想轉變

經調查發現,一些同志在機械化、信息化建設上存有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分析原因,主要是把跨越式發展的內涵看“偏”了,以為跨越式發展就可以超越現實,用不著扎實苦干和艱辛努力;把信息化建設看“輕”了,認為買幾臺微機,建立個網絡,就實現了信息化;把現有的基礎看“高”了,覺得機關辦公有了自動化的雛形,部隊訓練有了模擬化的探索,政治教育有了網絡化的嘗試,稍加完善和整合就是信息化了。針對這各思想情緒,必須引導各級清醒地認識到,實現雙重歷史任務是一項科學嚴謹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講求科學、遵循規律。一是要樹立辯證的思想方法。既要勇于開拓銳意創新,又要繼承傳統保持優勢;既要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又要統籌兼顧量力而行;既要抓住關鍵重點突破,又要協調發展整體提高;既要雷厲風行緊張快干,又要把握節奏穩步推進。二是要堅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堅持一切從實戰出發、一切從實效出發,不提不切實際的口號,不搞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切實把戰斗力標準落到實處。三是要強化夯實基礎的觀念。完成雙重歷史任務,離開基礎建設這個平臺,跨越式發展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必須自覺克服浮躁情緒和思想,注重在強根固本上下功夫,為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搶抓機遇,實現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變

歷來重視我軍的軍革,他多次用中國近代史的沉痛教訓警示全軍,指出近代中國,由于政治統治的腐朽,喪失了一些軍革的機遇,總是走在世界軍事發展潮流的后面。這是我國近代長期落后挨打的一個重要原因。1998年進一步明確指出:“從現在到下個世紀初的十幾年時間,對我們來說是非常緊要的。這個時期,是新的世界軍革的初始階段,只要我們看得準,措施得當,實際工作抓得很緊,就可能使我們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有一個較大的跨越式發展,從而大大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并為我們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國科技事業迅猛發展,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由于許多新生科技資源尚未納入國防儲備和管理之中,國防建設總體結構的技術含量較低,以人力數量優勢為主要牲和步兵分隊為主體的后備力量結構,以糧、油、車等一般物資、裝備和普通戰備設施、技術為主的儲備結構,以傳統方法為主的指揮手段,難以適應未來戰爭高技術對抗的需要。緊隨軍革和軍隊建設“兩個根本性轉變”的發展要求,突出科技在總體結構上實現向質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轉變迫在眉睫。一是拓展編組范圍。就是編組范圍要向科技含量高的軍民兼容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等單位拓展;編組對象要向知識群體拓展以提高后備力量科技人才比例。二是大力開發軍民通用技術、產品,建立技術成果統一儲備管理制度,健全地方有關部門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的機制,充分利用新技術改善武器裝備和動員設施。三是要搞好指揮自動化建設。建立縱向一體、橫向互聯的動員指揮網絡,實現國家到縣級國防動員機構指揮自動化聯網,積極研制開發動員資源管理、動員輔助決策和動員信息報知等系統軟件,提高國防動員快速反應能力和指揮效能。

篇3

一、科技工作方面

(一)建立政產學研用合作機制。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平臺為支撐,全行業參與的創新體系,廣泛利用社會科技資源推進行業科技創新活動,建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協調發展的機制。結合交通運輸發展需求,將交通運輸發展融入創新型城市建設戰略的大局中,通過政、產、學、研、用相結合,推動在養護裝備、工程材料、物聯網和現代服務業等多層面的技術水平提升和產業集聚發展。

(二)加強重點科技項目攻關。加快推進既有公路橋梁養護、檢測和新材料應用等關鍵技術研究和成果總結,確保課題研究按序時進度計劃如期完成。加快推進公路建設養護技術、橋梁健康監測與狀態評估、城市客運運營與服務技術、內河航道基礎設施養護管理技術等專項研究并取得一批階段性研究成果。解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養護和安全高效運輸等面臨的關鍵技術難題,力爭形成一批技術水平領先、成果實用性強、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科技成果。

(三)加強成果總結與轉化應用。加強已有科研成果的總結提煉,通過深化研究、試點應用、綜合集成等形式,研究制訂技術標準、指南和指導意見,促進成果標準化與推廣應用。認真組織學習2010-2012年交通運輸科技成果匯編,加強成果推介和技術供需方信息交流。探索成果轉化應用的有效途徑與措施,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協調機制和激勵機制,發揮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組織協調作用,在工程設計、建設、運營、養護等環節,加大新技術成果的應用力度,限制和淘汰落后技術,突出科技成果研發和應用單位的成果轉化應用績效考核,促進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

(四)開展科技示范工程建設與技術培訓。推進臨海高等級公路等一批重點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養護中科技成果的集成應用示范。重點開展舊路面廢料循環再生、溫拌(橡膠)瀝青路面、新型護岸結構、運輸組織智能化等技術示范應用,促進科技成果的集成應用和規模應用。加強技術培訓,結合年度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在瀝青路面養護、橋梁安全監測和節能減排等領域進行專題培訓,及時宣貫近年來研發的新技術,促進全行業技術進步。

(五)建立交通地方標準工作體系。組織全市交通運輸行業申報年度標準制修定項目,組織各個標準項目的可行性調研,在此基礎上配合有關部門完成“地方標準”的相關制定、和宣貫工作;協助做好國家和地方有關技術標準、服務標準的宣傳、實施和培訓。

(六)加強交通計量檢定工作。貫徹落實2013年交通工程專用檢測儀器檢定校準、公路動態汽車衡計量檢定等計劃并組織實施。認真組織各項計劃實施的中間檢查和年度總結,做到年初計劃下達,年中抽查檢查,年底總結,確保計劃落實,找出不足和努力方向。

(七)推進質量管理工作。組織開展2013年度省QC小組優秀成果申報推薦工作,促進優秀QC成果在我市交通運輸行業推廣應用工作,促進QC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配合開展省交通設施產品抽檢工作。做好交通運輸行業科普宣傳、知識產權保護等基礎管理工作。

二、信息化工作方面

(一)加強信息化建設組織與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設管理組織機構,建立信息化建設、運維長效機制,加強對信息化標準的執行及跨行業的交流與合作。信息化部門要主動協調各業務部門加強前期調研和需求分析,加快推進項目立項和前期設計工作,并逐步建立完善穩定的協調機制和督查考評機制,有效推動各信息化項目加快實施,不斷提升行業信息化發展水平。

(二)著力提升公眾出行信息服務。加快提升公眾出行信息服務水平,加強數據采集處理,整合交通出行信息資源,提升門戶網站和96196交通服務熱線的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加強城市智能公交信息化建設交流和技術指導,強化城市公交信息化服務與管理,提高IC卡刷卡配置率,不斷擴大應用范圍,穩步推進城鄉公共交通省域“一卡通”建設。加快推廣全省出租汽車“一號(96520)召車”服務和手機自助招車服務。

(三)加快推進交通物流信息化建設。重點推進甩掛運輸信息平臺建設,通過把握行業特點和關鍵環節,依托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推進我市甩掛運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完成重點運輸過程監管服務示范工程建設,推進車載終端和監控平臺的雙達標工程,強化重點營運車輛GPS聯網聯控管理,建立道路運輸市場動態運行信息監測體系。配合省廳完成“北斗雙模”車載終端安裝任務,并在“二客一危”、重型載貨、半掛牽引等車型中大力推廣應用,鼓勵農村客運車輛安裝北斗兼容車載終端。

(四)協調推進水運信息一體化建設。推廣內河航道便捷過閘系統,推進水路交通運輸情況監測預警、船舶電子簽證等研究工作。加快“平安航道”調研和分析研究工作,依托鹽河航道整治工程,完成鹽河航道智能信息化整體架構設計工作。全面推進內河水上應急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推進12395內河應急指揮接處警軟件系統在重點水域海事機構部署工作,強化重點渡口視頻監控,完善內河水上應急資源信息庫。加快推進內河港口信息化建設。

(五)繼續深化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設。推進國省干線公路收費站ETC車道建設,推廣貨車使用電子支付卡支付通行費,加快實施204國道贛榆段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建設,配合省廳推進公路網運行監測與數據綜合分析決策支持系統應用以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篇4

信息化是提高營運效率、降低成本、加快貨物周轉,減少貨損、貨差、鮮活安全,提升客戶服務質量。是現代物流的重要支撐和保障。物流信息化建設包括物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統一的物流信息公用平臺建設、各類物流信息專業應用系統建設和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等。作為實現現代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步驟,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將在發揮地區優勢,促進物流資源良好整合,解決物流企業間錯綜復雜的矛盾,推動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及經濟持續發展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作用。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能否提高運輸生產的可達性、經濟性、時效性和安全性已成為衡量物流信息化建設成效的標準。交通運輸行業將在充分發揮現有基礎設施作用、整合各種資源的基礎上,加快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扎實推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需要我們在如下幾個方面著力開展工作。

1要加強交通運輸電子政務,提升物流公共信息服務能力按照“整合資源,強化服務”的方針,加快交通電子政務建設,構建交通行業核心業務系統與數據中心,推廣應用電子證件、電子運單,提高基礎信息資源數字化程度,推動資源整合,促進道路和港航運輸信息的集中和共享;另一方面利用整合的信息,推動建設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運輸企業資質和信用查詢系統等物流公共信息服務系統,積極為運輸企業、營運車輛和船舶以及社會公眾提供優質的交通信息服務,進一步促進物流基礎信息網絡的搭建和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

2要加快推進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示范和應用,通過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設引領物流信息化發展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是物流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水平也是衡量物流信息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加快推進省際共建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積極推動各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之間的信息交換和共享。同時繼續加快推進航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推動道路運輸管理部門和運輸企業的信息交換和共享,提升信息化水平和現代物流水平;加快啟動多式聯運信息系統示范工程,以海鐵、公水以及江海直達運輸為切入點,加強對運載裝備和貨物的信息跟蹤和信息交換,推進綜合運輸體系的建設;加快啟動甩掛運輸管理與服務信息平臺建設,支撐甩掛運輸的發展。推進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試點、示范工程建設過程中,推進政府在交通行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尤其在投融資、建設、運營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政府在其中的職責和任務,確保政府“不缺位、不越位”,從而合理有效的發揮政府道路運輸管理部門在行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發展中的推動作用。

3要加強物流信息化關鍵技術的科技研發,高度重視物聯網技術的推廣應用發展物聯網是當前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方高度關注。物聯網技術的引入和應用為智能交通和現代物流發展帶來了重要的契機。為此,我們應遵循“試點引入,謹慎前行,統一標準,有序推進”的方針,切實梳理好行業業務需求,明確信息應用需求,以務實的精神推動物聯網技術在交通領域良好應用。在基礎設施(也就是路、港、橋、隧、航道)感知及監管、重點工程建設質量安全智能監管、內河航運綜合信息服務、智能化城市公共交通運營管理及服務、集裝箱和甩掛運輸智能可視化管理、危化品及特殊物品、旅游客運運輸跟蹤監管、智能海事等重點應用方向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示范。

篇5

摘要:簡述了淮安市林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服務林農的構想與思考,針對現階段淮安全市林業信息化的現狀和林農在林業生產經營過

>> 關于林西縣林業信息化建設面向林農服務的思考 淮安市信息化建設的基本狀況及對策研究 基于淮安市的基礎教育信息化區域推進策略研究 淮安市農村沼氣建設的理性思考 基于信息化環境的淮安市中小學家校協同教育研究 淺析淮安市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制約因素 關于江蘇省淮安市堅持創新驅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思考 淮安市建設節約型農村的路徑思考 對淮安市蔬菜科技園區建設的思考 淮安市生活垃圾“三化”的現狀與思考 淮安市建設品牌農業的影響因素分析 關于我國林業信息化建設的思考 關于塞罕壩林業信息化建設的探討 淮安市發展品牌農業信息服務現狀分析 淮安市創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分析 淮安市委黨校:讓信息化管理不再“靠腿” 關于加快金山區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 關于新疆園區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幾點思考 關于改進消防部隊信息化建設運維服務的思考 淮安市自閉癥兒童志愿服務現狀的調查報告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張順.響應公眾訴求的林業信息服務平臺構建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1.

[3]張紹晨,李昀.淺談面向林農的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框架[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3):254~255.

[4]李忠斌,文曉國,李軍明.基于信息化視角下的技術傳播與農民響應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110~114.2013年4月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4期

篇6

打造業內領先的4G匠心網絡

湖北聯通強力推進4G網建設,新建了武漢國家骨干互聯網直聯點,武漢節點成為全國核心,出省帶寬到達7000G,網間互訪體驗明顯提升;持續推進寬帶升級提速和重點地區的全光網建設,新建寬帶端口數十萬個,寬帶端口達到數百萬個。深化與電信合作開創競合新局面,按區縣繪制“合作彩圖”分工合作,實現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將互聯網+、大數據應用融入客戶服務

湖北聯通適應移動互聯網趨勢,基于大數據挖掘分析,強化智能客服支撐,以“智能、高效、便捷、簡單、友好”五大關鍵詞為方向,打造智慧型客服應用平臺,實現服務界面的互聯網+轉型。

打造10010智慧客服系統。開發建設“智能預判”與“一點受理”平臺,“智能預判”通過多維度數據整合展開客戶畫像,實現客戶行為與訴求解析,促進服務提供的精準性與主動性。推進“湖北聯通”微信服務號建設。開展專業化運營,實現了服務號從無到有的突破,現已實現包含查詢(查流量、查賬單等)、繳費充值、流量包訂購、問卷調查在內的39項服務功能。

與公安部門聯合辦公共建打擊通訊網絡詐騙犯罪新機制。湖北聯通運行維護部員工進駐湖北省公安廳、武漢市公安局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與中心聯合辦公,協助公安機關開展涉案電話的即時查詢、技術攔截、溯源取證,網站域名和網絡IP的查詢、關停、封堵、動態監控等工作。

推進全省各行業互聯網+建設

充分發揮湖北聯通在互聯網基礎建設、技術創新、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優勢,與湖北省政府攜手共同加快推進高速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楚天云”建設,促進互聯網新經濟加速發展,提升湖北經濟社會各領域的互聯網應用水平,助力湖北加快打造中部崛起戰略支點。

樹“互聯網+”拓展標桿。以系統集成、產業互聯網切入,開發質監局視頻會議、互聯網+電子政務內網、國稅電子報稅、公安廳社會治安監、交管局視頻監控項目、林業廳北斗導航、智慧南水北調等合作協議,合同效益超千萬元。

篇7

目前稅收征管和科技工作的指導思想,就是要讓信息管稅促進稅收征管水平的不斷提升。經濟總量將不斷增加,經營方式更加多樣化,納稅人的數量將呈幾何數增長,然而稅務干部相對較少,工作強度與難度都將明顯增加,這樣就給稅收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稅收管理,優化納稅服務,提升征管質量和效率,已經成為當前稅務工作的當務之急。就如何加快推進信息管稅收引起的思考。

一、實施信息管稅的現狀

近年來,緊緊圍繞稅收工作大局,以涉稅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為主線,以強化稅收征管為突破口,以信息化建設為依托,以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為保障,更新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手段,強化稅源管理,提高征管質效,為促進地稅事業科學發展和烏蘇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一)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堅持標準化管理。始終堅持走科技興稅、精細管稅之路,不斷完善信息化建設工作機制,制定了信息化管理制度,制定計算機病毒防治目標管理考核辦法、信息管理辦法,使稅務信息管理納入信息化、制度化軌道。

(二)加強數據增值利用,實施預警管理。加快推進與第三方的信息共享,重點加強和深化國、地稅信息共享,擴大與外部門數據交換,拓展數據應用基礎。加強各項數據的交換與比對,提高了以數據說話的能力,使各項稅收專項分析有的放矢,同時有效地規避了稅收執法風險。

(三)拓展應用領域范圍,優化納稅服務。傳統的服務方式已不能滿足納稅人的需求,依靠信息技術開發和利用已成為納稅人日益迫切的需求。著力解決信息管稅與納稅服務的進一步深化,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二、當前信息管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信息化建設經過多年的積累,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信息管稅理念需進一步更新。部分稅務人員缺乏現代管理理念,對信息管稅、風險管理沒有足夠的認識,有的稅務人員受傳統征管思想的束縛,輕視甚至忽視信息管稅的作用,也有一些稅務人員過高強調信息管稅作用,忽視人機結合。現代稅收管理理念還需進一步確立。

(二)業務技術融合不夠緊,信息應用水平需進一步提高。目前統一的征管軟件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持可以滿足工作需求,部分稅務人員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已有的信息,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信息管稅仍處于起步階段,第三方數據獲取渠道較少,制約了數據應用的深入分析和應用。

(三)信息應用范圍需進一步延伸。在基層信息化建設實踐中,還存在重管理輕服務現象,要求納稅人經常報送一些數據和報表現象較多,應該通過信息化手段自動提取、收集和分析,以減輕納稅人的納稅成本。

(四)信息化隊伍建設需進一步加強。信息管稅是一個需要綜合素質較高的工作,既需要有很好的稅收管理知識和經驗,又需要有很強的計算機網絡等知識,既要求專業,還要求多能。

三、加快推進信息管稅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思想理念逐步提高。隨著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到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稅收工作中的不斷滲透和強力支撐,我們逐步意識到:信息管稅是全面提高稅收征管水平的必由之路,信息處理能力是適應信息管稅的必備素質。

(二)構搭建以大集中系統為依托,以網上申報、刷卡繳稅、稅控收款機、減免稅系統、稅源監控系統、個稅扣繳等單項軟件為輔助,以征管質量考核系統、發票查詢系統等自主開發軟件為補充的征管應用平臺。

(三)加強信息管稅與納稅服務工作創新

篇8

一、指導思想

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協調和服務作用,大力整合各類涉農信息資源,促進政策、資金、基礎設施和機構人員的有效利用;主動開放政府信息資源,調動企業和其他社會機構的積極性,共同構建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完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提高農民信息應用能力,有組織、有步驟地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

二、工作目標

經過一年的努力,在全鎮基本構建起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農村信息化服務體系。

一是信息化網絡實現“村村通”。在目前電話通訊網絡及有線電視網絡“村村通”基礎上,完成寬帶網絡“村村通”,達到三網覆蓋每個行政村,并進一步進入每個自然村(或組)。

二是建立農村信息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新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全鎮農村信息綜合數據中心;在行政村建設農村信息服務站,初步形成互聯高效、便捷實用的農村信息服務體系。

三是提高農村信息化應用水平。農村居民寬帶上網入戶率達6%;100%的行政村建立農村信息服務站;75%的農業種養大戶能利用互聯網收集和信息;所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都有自己的網站或在區新農村建設網站設立網頁;農村電話入戶率達90%;農村有線電視普及率達80%。

三、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年1月——4月)

1、制定實施方案。根據市、區有關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研究制定我鎮農村信息化建設的試點方案,并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2、進行思想發動。及時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大力宣傳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的目的意義、目標任務以及試點步驟,充分展示農村信息技術和信息化助農惠農的新成果,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信息化建設的良好氛圍。

(二)組織實施階段(年4月——11月)

1、加快推進“村村通”工程。加快“村村通”工程與現有通訊網絡和廣電網絡的接入,提高農村電話普及率、無線網絡覆蓋率和廣播電視覆蓋率。重點實施好村村通電話、通寬帶工程,實現每個自然村村村通有線電話、通寬帶,移動電話信號全覆蓋。積極鋪設線路,擴大覆蓋范圍,讓每個村民都能看上有線電視節目。

2、積極推進“信息化示范村”工程。圍繞“村莊建站、村官在線、村民上網”的建設目標。每個行政村都要建設信息服務點,面向村民開展信息服務;整合面向農村農民的培訓資源,在示范村培訓村、組干部,使之能經常“在線”獲取信息,成為服務新農村建設的信息員和引導村民信息致富的帶頭人;通過已培訓人員,以“一帶十”,幫助輔導農民通過互聯網獲取服務信息。

3、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培訓工程。一是抓好農村信息化管理人員培訓。有計劃地對鎮、村信息化操作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和技能培訓,重點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操作管理能力。二是抓好農村信息員培訓。每個企業、合作經濟組織1名合格信息員的要求,重點在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村經紀人、種(養)大戶、農村教師和村組干部中培訓發展農村信息員。三是抓好農村信息化知識普及推廣。通過農村信息員的帶動,加快農村信息化知識的普及推廣,提升廣大農村信息化整體水平。

(三)總結階段(年12月)

對我鎮農村信息化建設試點工作進行認真總結,對好的做法與經驗進行歸納,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提出整改措施并予以實施,進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設工作。

四、組織保障

篇9

11月15日~16日,衛生部在上海召開全國衛生信息化工作交流會議。這是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的主要目的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與各地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專家以及信息化企業共商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的思路和方法,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提高認識,凝聚共識,集思廣益,上下聯動,部署推進衛生信息化工作,為促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發揮積極作用。

尹力副部長出席會議并講話。尹力指出,衛生信息化是現代醫學模式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加快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對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提高全國衛生系統科學決策水平,促進衛生事業科學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尹力提出,衛生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著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大局和長遠發展,統籌規劃,頂層設計,先行試點,積極探索,逐步實現統一高效、互聯互通。要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遠程醫療為切入點,逐步建立共享的基礎數據資源庫,為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提供保障。要把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監管能力作為衛生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目標。

尹力強調,近期中央財政安排新增加中央轉移支付地方專項資金,加大了對衛生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研究將衛生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十二五”規劃,這些都為我國衛生信息化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各地要抓住機遇,下大力氣推動項目實施,為全國建立適應新醫改要求的衛生信息化體系開好頭、起好步,積累經驗,為全面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會上,上海市及閔行區、閘北區,、浙江省、安徽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廈門市、深圳市、無錫市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等14個單位分別介紹了各自信息化建設的做法和經驗。(衛生部)

篇10

在“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間,廣西政府部門一直都很重視信息化的應用,重視做好信息化發展規劃,重視形成比較好的信息化發展氛圍,重視抓信息化的典型。為此,廣西實施了企業信息化應用示范“千百工程”,柳州、桂林等地區還申報獲批為國家級的兩化融合試驗區。有了這些典型地區和示范企業的帶動,再安排適當地引導資金,廣西安排了專項資金通過貼息、補助的方式幫助企業開展信息化建設。并且,廣西在“十二五”初期出臺了加快推進兩化融合工作的意見、兩化融合推進方案以及兩化融合工作指南等,指導企業開展信息化工作。最后,通過廣西兩化融合評估體系來衡量政府和企業所做的兩化融合程度與成效。

廣西的糖供應量已經連續九年占全中國糖供應量60%以上,成為廣西的支柱性產業。為了更好地發展制糖業,廣西早就開始對制糖業的信息化建設進行摸索。現在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集生產、管理和銷售于一體的信息化體系。從糖業的整個信息化過程來看,已經不再局限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而是信息化與制糖產業鏈的農業種植、工業生產、商貿流通等全過程融合發展了。

在廣西,現在農民種植甘蔗大都已采用“農戶+基地+企業”的模式。每個糖廠都會提前預付一部分資金給農戶,然后把這部分農戶的甘蔗地作為他們的第一車間。糖廠與農戶通過手機建立直接的聯系,從甘蔗的種植、田間管理到收割都會和農戶發短信進行即時的溝通。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保證原料的質量,另一方面可以有計劃地收割甘蔗,以免造成農戶盲目收割,糖廠又難以消化。同時,運輸部門也只有在收到糖廠的短信后到指定的甘蔗區域,憑短信為證才能順利從農戶手中運走甘蔗。這樣就能有效地防止部分糖廠不遵守規定、隨意抬價收購其他區域的甘蔗,避免造成整個甘蔗生產基地秩序混亂,甚至引發不必要的糾紛。

蘭紅星告訴記者,為了更有效地防止這類事件發生,自治區工信委糖業發展局利用信息化手段為每個甘蔗區都設定了一個與其糖廠相對應的條碼,如果糖廠隨意去收購其他區域的甘蔗,條碼不對應,將無法開出正規的銷售發票,進而無法得到相應的折扣。

糖廠在生產過程中,各生產工藝環節大多采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控制,最大程度地提高糖的得率。在銷售環節,則是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采用觸摸平板電腦及大屏幕展示廣西糖網“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在食糖批發市場的應用。廣西糖網通過模擬體驗系統、實時監控倉庫提貨動態情況以及物流發貨、資金異動、電子商務隨身服務、資訊網站等為客戶提供“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電子商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