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管理現況及優化策略

時間:2022-05-10 04:53:00

導語:農業經濟管理現況及優化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經濟管理現況及優化策略

摘要: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增強農業經濟發展活力,確保農民增收,是當前國家建設與發展中最為關鍵的一項任務。農業經濟管理的目的在于協助國家和政府解決“三農”問題,是促進新農村建設完成各項目標的關鍵。因此,應當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根據農村經濟發展與其他方面發展實際需求,調整農業經濟管理措施,促進經濟管理效果全面提升,最終促進農業經濟持續增長、新農村建設有序推進和順利達成預期目標。文章立足于新農村建設的視角,從農村經濟管理現狀出發,分析管理困境和問題,提出優化農村經濟管理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

農業是國家發展的根本,既可保障民生,確保國家與社會穩定和諧發展,又能發揮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在自身經濟實力增長的同時,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是2005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旨在解決“三農”問題,加快農村發展,提升農業生產力,確保農民增收增產,同時要改善農村村容村貌等。這些建設目標的實現,需要進行有效管理。農業經濟管理提質增效,需要調整和優化,從新農村建設實際情況和農村發展實際需求出發,統籌各種資源與優化分配,增強管理科學性和規范性,這樣才能通過管理最大程度上促進農村發展。當前,農業經濟管理還有不足,導致能發揮的作用較小,影響了農村發展。基于此,必須從農業經濟管理問題出發,優化管理各個方面,以保證獲得顯著管理成果。

1農村經濟管理現狀與問題

就當下農業經濟管理看,在實際工作中有不足,不能達到提升農村生產力,以及讓農村收入增加的目的。基于此,首先要明確經濟管理問題,才能進行優化。

1.1管理機制存在問題

農業經濟管理成效提升,依賴于良好管理機制的支持。就目前的管理情況看,管理機制具有滯后性,缺乏對新農村建設環境適應性,也不能滿足農村與農業發展要求。我國農業發展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一直以來都以個體生產與集體生產方式為主,這種農業經濟發展模式與現在農村現狀存在脫離,經濟管理需要建立新機制。城市發展對勞動力需求大,導致很多農民放棄農業生產,進入城市打工獲取經濟來源。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現在剩下的主要是老人和孩子。年齡大的人在參與農業生產活動時,依賴的是經驗,對于新農業生產設備、新生產技術等接受能力比較差,難以轉變生產思維,這就很大程度限制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也不利于開展新農村建設。農村勞動力少,大量土地閑置和荒廢,沒有得到重視和妥善管理,致使農業生產中最為重要的土地資源嚴重浪費,農業經濟衰敗問題突出。除此之外,農村發展中企業比較少,無法起到帶動作用,加上農民對企業不夠信任,給兩者合作帶來了障礙。這個一方面是受小農經濟思維的束縛,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企業以自身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在合作中讓出利潤較少,農民看不到合作好處,合作意愿自然就會比較低[1]。

1.2產業結構不合理

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村經濟發展需要促升生產力。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應當調整產業結構,確保農產品種類多樣,滿足消費者產品多元化需求,同時還可減少由于不合理的結構導致產能過剩造成價格過低和浪費的問題。

1.3現代化水平低

新經濟常態下,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也需要升級轉型,要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以技術創新和農業生產機械化發展,提升高農業生產力,幫助農民增收增產,同時減少劣質農產品。國家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依據我國農村發展現狀,制定眾多的惠民政策。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政策需做好資金保障,若存在資金不能及時到位、資金短缺、挪用資金等問題,就會導致政策難以順利落實,阻礙農業轉型。

1.4管理能力不足

由于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素養,致使在農業經濟管理中只顧眼前發展,忽視長遠發展和利益。農業生產力發展缺乏持久性,自然也就會影響經濟發展。現在農業經濟管理不能根據農業經濟發展需求,結合現有的生產力和生產要素進行調整,自然也就難以達到通過管理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目的。

2農村經濟管理優化策略

2.1完善經濟管理機制

農業經濟管理機制優化,最為關鍵的是要增強全農業經濟發展的意識。在這個思維和意識的支持下,確定經濟管理目標,優化經濟管理機制,增強科學性,最終通過科學有效的引導和管理,促進農業經濟更好發展。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農業經濟管理人員要立足于本地農業生產與發展實際情況,制定管理制度,以及確定經濟管理制度實施細則等,保證能夠推行下去,在提升農業生產力和促進經濟轉型方面,發揮管理價值和作用。農村勞動力缺失,土地浪費嚴重,是管理過程中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應當推動土地流轉,進行制度創新,保證土地流轉制度可順利執行下去。農業經濟管理要深入到要農村,做好相關的登記,了解農村土地閑置實際狀況,為流轉的制度創新提供依據。加強對土地的承包管理,建立檔案,妥善保存。強化制度建設,農業用地轉為建設用地過程規范化,做到有效監管。建設用地和農業生產用地比例要合理,避免出現建設用地過度侵蝕農業用地問題。農村土地承包要朝著市場化發展,為農民提供優惠政策,使其與企業合作,主動交出承包權,使其流向市場[2],以確保有更多的企業前來投資和建廠,還可起到幫扶發展企業作用,最終利用其提供就業機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鏈完善,吸引農村勞動力回流,推動農村發展。經濟管理中加快農村合作社建設,整合生產資源,最大程度控制農業生產中的浪費和消耗。過程中還要加強生產技術指導,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用最小成本換取最大農業生產收益。農業生產走向集約化,承包給企業或者個人,參與農戶享受分紅,既減少了土地資源浪費,節約生產成本,又保證了農民和承包者共同從中獲取收益。

2.2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

農村經濟管理中要轉變農民的思維,使其重視生產的同時加強銷售管理。農業生產中最大問題是產業結構單一,農民習慣性思維嚴重,長期種植一種農作物,而且存在跟風的問題,別人種植什么自己也種植什么。這樣一方面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另外一方面會造成生產過剩。基于此,農業經濟管理中一定要做好產業結構調整,使單一產業結構向著多元化結構發展。經濟管理人員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結合資源優勢和氣候環境等,合理優化產業結構。建立農業示范基地,做好新產品研發和推廣,以此改變農業生產結構,確保農業生產結構多元化,滿足消費者對各種農產品的需求。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圍繞其完善產業鏈條,推動農產品生產、銷售、加工等一體化[3]。農業發展不能集中在初級生產上,而是要做好加工和深加工。企業要與農民和承包土地進行規模化農業生產人員合作,由其為企業提供加工產品,采取訂單式生產的方式。這種情況下,農產品有銷路,企業也能直接獲取加工材料,雙方成本投入都會減少,從中獲利增多,最終使農業經濟得以發展。現代人對農產品的要求更高,追求的是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物。農業經濟管理中要以市場為導向,優化產業結構,做好綠色農業規劃與發展,以增強農產品在市場競爭力,在滿足消費者需求以外獲得更大收益。建立農產品銷售平臺,包含各種和農業相關的政策和咨詢,以及農產品市場需求情況、銷售狀況、價格等。農業經濟發展要與電商建立合作,或者是通過銷售平臺,直接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減少中間過程,節省開支。

2.3大力推動現代化農業發展

農業經濟管理中一項重要任務是推動現代化發展,科學技術在農業發展中是第一生產力,只有改變傳統生產方式,提升生產機械化程度和提高農業技術水平,才能把科技創新成果轉為直接收益。針對這個問題,農業經濟管理要加強宣傳,轉變農民生產觀念,使其樹立現代化農業意識。重視農業生產技術提升,組織專業農業技術人員下鄉,在田間進行技術指導,幫助農民提升科學栽培的能力,這是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基礎保障。國家和政府應加大農業生產優惠,為農民提供購買農機提供優惠,加快農村金融業發展,為農業現代化發展與農業經濟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創造更好的農業發展環境[4]。

2.4建設專業能力強的經濟管理隊伍

在農業經濟管理的過程中,建設一支專業能力強的隊伍極為關鍵,可促進管理成效提升。首先,農業經濟管理要有專業人才,加強相關人員培訓和經濟管理能力考核,促使其進行自我教育和提升,在農業經濟管理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其次,及時組織經濟管理人員學習國家農業發展相關政策和方針,將其與本地農業發展結合起來,調整和改進經濟管理措施,以確保農業發展能夠抓住政策機遇,提高經濟發展活力。農業經濟發展要做好短期和長期的規劃,引導經濟可持續發展。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業經濟管理極為重要,在推進新農村建設與促進農業經濟增長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要遵從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以及農村農業經濟發展要求,整合和管理生產資源、生產要素。做到最優分配和最大利用,并激發農村參與新農村建設,使其自覺改進生產方式并提高生產技術水平,以最小建設成本的投入獲取最大的農業經濟發展與建設收益。

參考文獻

[1]劉文峰.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研究[J].中國市場,2016(42):58.

[2]王梅梅.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2):17.

[3]劉玉美.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J].信息周刊,2019(41):1.

[4]任艷艷.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3):84.

作者:羅莉 單位:重慶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