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在中國紡織品貿易中的作用

時間:2022-05-28 08:19:00

導語:媒體在中國紡織品貿易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媒體在中國紡織品貿易中的作用

公元前3世紀以來,沿著東西方商賈開辟的“絲綢之路”,中國絲綢開始源源不斷地進入羅馬帝國,受到歐洲上層階級的狂熱追捧,出現了“黃金易得,絲綢難求”的景象。進入現代社會后,隨著交通方式多樣化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紡織品貿易快速地繁榮發展起來。

一、媒體與紡織品貿易的關系

1.紡織品貿易。由于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技術、地理和氣候等方面存在著很大差異,所以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紡織品貿易的發展速度和趨勢是不盡相同的。下面簡單介紹美國和印尼在紡織品貿易方面的情況:美國是中國紡織品出口的主要國家,也是世界上紡織品購買力最強的市場,其紡織品進口需求量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許多國家都把進入和拓展美國市場看做最為主要的市場戰略目標。但多年來,美國一直實行紡織品貿易保護主義,對紡織品進口處處設限,種種政策使中國的紡織品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印尼是東盟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全球第十一大紡織品出口國,紡織服裝行業一直是印尼的第一大產業,其產值、出口額和就業規模在全國各行業中居領先地位。豐富的自然資源、低廉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以及良好的中上游紡織工業基礎,均帶動了紡織服裝業的發展。中游工業的纖維及絲紗自給自足,為衣用的布料及配件提供充足的供應,使其擁有較大競爭優勢。但是,印尼紡織所需的主要原料棉花90%以上依靠進口,增加了生產成本,并受到原料供應形勢的影響,同時印尼45%的紡織產品用于出口,對國外市場依賴較大等因素長期制約了印尼紡織服裝業的全面快速發展。

2.媒體。媒體通常用來指“所有面向廣大傳播對象的信息傳播形式,包括電影、電視、天線廣播、報刊雜志、通俗文學和音樂”,隨著社會的發展,媒體傳播信息的形式變得多樣化,除了報紙、雜志、廣播和電視這四大傳統新聞媒體外,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也相繼發展起來。媒體作為社會的一個有機組織,一方面它會對社會本身產生影響,另一方面自身發展受到社會的制約。

3.媒體與紡織品貿易的關系。從古至今,貿易的往來一直是以信息作為基礎,信息為貿易雙方提供了買賣的依據和決策的判斷,讓當事人對貿易的大局勢有一個概括和清晰的了解。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各種信息的載體正是媒體。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媒體服務于貿易。特別是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媒體在紡織品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現代媒體從誕生之時起,一方面屬于上層建筑,是輿論宣傳的工具,掌握在統治階級的手中;一方面又從事著商業化的經營,是所有者謀取經濟利益的工具。紡織品貿易需要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來幫助外界了解紡織品行業,現實中,媒體就是不錯的選擇,它擁有極強的輿論導向作用,在國際紡織品貿易和相關政策問題上這種獨特的功能也很突出。普通公眾,甚至一些政府、組織、企業等對紡織品貿易了解相對較少,在這種情況下,媒體通過新聞報道或廣告宣傳等方式告訴人們哪里的紡織品質量優良、哪些紡織品品牌可信度較高、哪些商家信譽好等等一系列信息,從而影響公眾的觀點和看法,這樣就形成了強大的輿論導向,給紡織品貿易帶來推動或抑制的影響。同時,紡織品貿易對媒體也有促進作用。為了宣傳產品,開拓海外市場,贏得更多的利潤,紡織品企業會拿出一定資金請媒體幫助其擴大知名度。這些資金無疑是媒體賺取利潤的來源,媒體利用這些利潤資本對本身的技術和設備不斷更新換代,有效地促進媒體行業的高速發展。綜上所述,媒體與紡織品貿易的關系是緊密相連的:媒體服務于紡織品貿易,紡織品貿易為媒體提供“生命能量”。

二、媒體對中國紡織品貿易的影響

紡織業是中國傳統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也是一個勞動密集程度高和對外依存度較大的產業。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生產國。在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方面也處于領先地位,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對保證中國外匯儲備、國際收支平衡、人民幣匯率穩定、解決社會就業及紡織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2005年1月1日,持續了四十年的全球紡織品配額制度終于宣告取消,這對紡織品生產大國的中國來說無疑是個福音,中國紡織業理應迎來一個出口的春天。然而,近幾年來中國紡織業之路確是坎坎坷坷,不是很順利,其中包括了種種限制或“特保”措施以及以價格為借口對中國產品展開的反傾銷調查。為了消除這些負面影響,中國政府主動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證紡織品貿易的發展趨勢,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局面,在2010年,主要輕紡織產品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紡織品出口額為771億美元(2008年同期分別為654億美元)同比增長28.4%。媒體由于具有強大的影響力、震撼力和超越國界的穿透力,使其在一國的貿易決策和執行過程中,一國與另一國的貿易往來過程中,都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反過來說,媒體也能為本國政府利用和控制,使其在實現本國利益和目標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能量。可見,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對中國紡織品貿易不僅有利的方面,也有弊的一面。

(一)積極的影響

1.媒體的正面報道,促進貿易出口。媒體對中國紡織品的積極報道,會擴大紡織品的對外出口。比如,商務部下轄四協會在CNN等媒體投放的《中國制造》的形象廣告,是中國政府著手改善經濟形象的重要舉措。不可否認,此舉產生了良好效應,有利于加強“中國制造”的海外宣傳力度,為進一步改善中國出口狀況奠定了基礎。

2.信息資源的快速傳播,加強中國和別國的交流與合作。任何產業的貿易都需要信息資源的傳播,從這些資源中汲取有用的信息,加強對外界的了解,并且利用這些信息提高本產業的整體水平。媒體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順應形勢發展需要,廣泛傳播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包容的理念,加大中國在世界輿論中的聲音和話語權。中國本著溝通、互動、合作、發展的精神,真誠開展交流活動,努力提高合作水平。媒體在滿足民眾的信息需求、推動中國與別國經貿合作和發展等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3.為相關政策的出臺提供依據。面對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大勢和社會信息化的國際潮流,作為信息載體的媒體通過人員互訪、相互交流與合作、共享報道內容,開拓更多新聞來源和信息渠道,使中國政府對全球紡織品行業可以進行深入分析,并將中國紡織品貿易和國際紡織品貿易進行對比,發現弱點找出不足,及時采取宏觀調控和出臺相關政策等積極措施調整紡織品貿易的發展和結構。

(二)消極的影響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加速步入全球一體化進程的正軌,但中國的國際貿易新聞報道卻還沒有與經濟發展同步。一些媒體所報道的事件內容與事實截然相反,蠱惑人心,擾亂了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例如個別媒體制造出的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從軍事威脅論、安全威脅論到能源威脅論),這些觀點極大的激起了外國民眾對中國發展的反感與恐慌,同時也為外國政府對華采取貿易壁壘措施提供了強大的輿論支撐。

三、利用媒體促進中國紡織品貿易

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使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緊密聯系相互作用。對于紡織業而言,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紡織業的發展,也打破了國際市場原有紡織品的分工格局。中國加入WTO以后,進一步融入了經濟全球化,給中國紡織品貿易帶來了難得的機遇。然而同時,隨著世界紡織品貿易格局發生變化,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增長使世界上一些國家感到擔憂,于是出于各自的自身利益考慮,紛紛將矛頭對準中國,貿易保護主義從未中斷過。在跌宕起伏的紡織品貿易環境里,媒體應該被委以重任,對促進紡織品貿易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1.發揮媒體服務導向功能為政府、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媒體服務于紡織品貿易,而貿易離不開政府、企業的參與。政府和企業作出判斷和選擇的依據來源之一就是媒體。媒體應該提供真實、及時、有效的優質信息,并為中國營造一個有利于紡織品貿易的國際輿論環境,將中國紡織品的良好形象傳達到公眾,潛移默化的影響購買和消費。

2.加強國際媒體間的交流與合作。所有媒體機構應該能夠互相緊密合作,攜手共同盡可能提供正確和有效、及時的信息報道贏得更多廣泛的受眾關注。通過彼此間的合作和交流,保證信息就能夠及時傳播,而且能夠更有效的在各國之間進行傳遞。這樣對國與國之間的紡織品貿易的發展是相當有好處的。所以中國媒體應該加強國際間的相互合作與交流,與各國建立和諧的紐帶關系,這樣可以開展促進中國紡織品貿易的高效的報道。

3.增強媒體的國際經濟學素養,注重國際傳播技巧。要想促進中國紡織品貿易的發展,對該行業的正面報道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媒體應該注重國際經濟學素養的培養,要具有專業的視野和深度的分析能力。此外,在信息的傳播中,具有預見性和預警性的新聞報道勢必會在某種程度上減少本國的經濟損失,而滯后和缺少要領的新聞報道勢必又將給本國的經濟貿易利益帶來損失。所以,媒體必須將專業深度和國際傳播技巧巧妙的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