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走向貿易強國的路徑探析論文

時間:2022-10-14 04:05:00

導語:中國走向貿易強國的路徑探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走向貿易強國的路徑探析論文

內容摘要:我國對外貿易規模已處于世界第三位,但在國際分工中仍處于生產鏈條的低端,對外貿易大而不強。“貿易大國”如何實現向“貿易強國”的轉變,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本文對我國如何實現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的路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貿易,大國,強國,轉變路徑

目前世界經濟已進入到了現代高技術信息知識產業時代,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也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對外貿易發展戰略也應從追求數量規模的擴張型轉變為追求綜合效益的國家福利貿易強國型,國家對外貿易的核心競爭力也應從廉價勞動力優勢擴展為體制、人才與技術綜合優勢,參與國際分工則從單一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戰略提高到勞動、知識、科技、服務等多層次戰略。就是說,我國強國型的外貿發展戰略應是在發揮中國現有的勞動資源比較優勢基礎上,努力拓展和建立我國在資金、技術、服務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有效實現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轉化。基于這一原則,可以通過以下的途徑實現貿易強國的發展目標。

一、立足本國優勢,促進生產要素結構升級

根據資源稟賦,我國目前具有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雖然基于這些比較優勢的產業在國際競爭中不具有競爭優勢,但是就資源的利用來說,還可能有潛在的競爭優勢。積極發展和擴大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既是我國目前要素稟賦條件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我國充分就業目標和加速資本積累的必然選擇,更是實現貿易強國的必經之路。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目前存在近千萬城市失業人口,農村中還有三億富余勞動力等待轉移。從理論上講,居高不下的非自愿失業(不論其是隱性的還是顯性的)意味著實際GDP低于潛在的水平。勞動力資源利用不足也是經濟缺乏效率的表現。從現實意義上看.解決社會就業問題是我國長治久安、構建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在勞動力要素無法像資本要素一樣可以在世界范圍內較為自由地流動的情況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成為解決這一難題的首選。因為只有勞動密集型產業能使占社會勞動力絕大多數的農業勞動力逐步從事非農業勞動。特別是我國農業勞動力技術素質偏低,只有在技術含量低的行業里才能找到工作,所以勞動密集型產業是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重要領域。發展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增加就業機會,讓廣大的勞動者可以從經濟的增長中受益,是提高資源效率的要求,也符合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

從成功的國家的發展經驗看,東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亞洲四小龍在內,二戰后從一個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相差不大的起點,經過二三十年的努力,到了20世紀70年代,變為世界矚目的新興工業化經濟國家。這些國家就是從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開始著手,根據他們當時勞動力多、資本稀缺的要素稟賦結構,先發展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積累了資金和技術以后,才逐漸把已經失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出去,同時提高自己的產業和技術水平,發展重工業、汽車工業等資本密集型產業。

從我國的產業發展狀況看,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我國已具有相當的規模,產業群體的外部經濟性使我國發展高檔次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我國現在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將現有的勞動力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將現代技術,如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向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滲透,著力于新型化、多層次化、精細化產品的開發,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技術含量和產品檔次,增加其附加值,增強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保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規模持續穩定的增長。

二、加強技術創新能力,拓展我國對外貿易的競爭優勢

比較優勢是由一國資源稟賦和交易條件決定的靜態優勢,是競爭優勢的基礎,但比較優勢只有最終轉化為競爭優勢,才能形成真正的競爭力。競爭優勢體現為動態的比較優勢。單純地依賴靜態的比較優勢必然在國際分工格局中處于不利的地位。國家實力增強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國際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而競爭優勢形成的關鍵在于能否使主導性戰略產業具有優勢。在國際市場中,主導性的產業往往是技術、知識密集型的產業,其在一國的發展水平與該國的經濟實力、技術創新能力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國不僅僅要獲得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所帶來的比較利益,更要借助開放型經濟提升和優化自己的產業結構,提高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比重,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提升國內的產業結構。從長遠看,我國能否最大程度地分享參與國際分工所帶來的好處,關鍵取決于我國能否盡快提高外貿出口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實施科技興貿戰略。

對處于發展階段、資金緊缺的我國來說,現應主要通過引進技術來實現技術進步這一點已取得共識,關鍵問題是如何加強對引進技術的吸收消化,提高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在引進技術方面,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根據日本通產省的調查,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日本研究和開發費用中有三分之一用于與引進技術有關的項目的研究,同時在消化吸收中培育自己的技術隊伍,每引進一項工藝技術,都組織培訓一支技術力量對這項技術進行消化使之產業化,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技術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引進了大量先進技術和設備。但在引進過程中長期存在著重引進輕消化吸收的問題。2002年大中型企業投入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的經費之比為1:1.01(就是拿1億美元引進一套高技術設備,用1.01億美元來消化吸收它),遠遠低于1:10的國際水平。所以在今后的技術引進中,我國要注意增加消化吸收的投入。

在強調引進技術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必要性同時,也要加強對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投入,加強對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新企業的扶持力度,改變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過分依賴外資企業的現狀。從國外引進的技術只能是成熟的或在國外已經被淘汰的技術,先進的核心的技術是無法通過引進獲得的。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要素,其最終出路還是要依靠自主創新。雖然目前我國在資金和技術要素上處于劣勢,但像我國這樣的大國,政府的行政主導力量很強,完全有能力動員社會一部分資源來進行自主創新,發揮政府在自主技術創新體系中的作用,確定和扶持我國未來出口的戰略產業。從科技計劃管理體系、自主創新環境建設、科研經費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強化宏觀管理、加強協調服務,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環境,推動政府科技管理部門的職能轉變,建立國家創新體系,加強政府對科技創新的領導,強化市場在資源優化配置上的作用,推進產學研結合。確立一批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重點項目,在國家重點扶植基礎上集中力量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技術產業群。

三、規范出口行業管理,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集團

我國是貿易大國,進出口規模大,對世界市場價格影響大,應通過有效的約束機制,改變無序競爭的狀態。通過兼并和聯合等方式,擴大我國外貿企業的規模,節約成本,形成規模經濟,走規模經營之路,爭取在出口時獲得高價,進口時獲取低價,改變我國的貿易條件。

宏觀經濟是由許多微觀經濟主體構成的,只有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微觀經濟主體健康發展壯大,我國對外貿易整體才會強大。我國外貿體制改革以后,外貿經營權全面放開,經營進出口業務的企業數量劇增。在國內需求不足、產能供給過剩的情況下,出口成了許多企業的救命稻草。由于出口定價基本上由企業自己制訂,很多中小企業對國際市場行情缺乏了解,在制定價格時往往根據主觀意愿進行,存在著較大的盲目性,造成客戶或利潤的流失。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國內企業出口的產品技術含量較低,有著較大的同質性,國內廠商在短期利益驅動下,為了爭奪客戶,競相壓價銷售,一方面造成國家整體利益的損失,另一方面嚴重影響我國出口產品的形象,造成出口數量的上升速度遠遠大于銷售金額的上漲幅度,加劇貿易條件的惡化。這種無序競爭狀態使企業很難在國際市場上做強,因此必須改變這種混亂狀況。政府可以對出口企業進行協調管理,及時給企業提供國際市場信息,指導企業的出口行為,引導企業從數量增長的粗放式經營轉變為依靠質量取勝的集約式經營。

世界上的經濟和貿易強國都擁有一批強大的跨國企業,將產品的生產線、鏈條、環節外延到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圍內來整合生產要素及各種資源。如美國的微軟、通用,日本的松下、豐田,德國的大眾等。我國經濟總量雖然進入世界前七名,進出口貿易總量進入世界前三名,堪稱經濟大國、貿易大國,但卻不是經濟強國、貿易強國。至今為止,我國只有海爾、聯想等少數幾家企業實現了跨國經營,尚處于發展階段;而零售企業沒有一家能實現跨國經營,我國零售企業前100強的銷售額總和尚不及美國沃爾瑪公司的一半。培育和造就一批能夠實現跨國經營的工商企業巨頭,建立高效的跨國營銷網絡,增強企業全球化資源配置的能力和全球化綜合運作的能力,提高經營效率,以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和賺取更高的利潤,做大做強,成為我國跨向貿易強國的緊迫要求,也是提高我國經濟核心競爭力的戰略利益所在。

四、加快發展一般貿易,實施加工貿易企業本土化策略

一般貿易是指從最初的原材料的生產加工到最終的產品生產加工都是在國內完成的,也就是整個產業鏈都在國內,其涉及和輻射的地區廣泛。一般貿易出口額在一國出口比重反映了本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的地位,體現一國國內企業包括產品、品牌、技術、資金、管理等在內的綜合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是一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可靠保證。它的發展通過帶動整個產業鏈參與國際競爭,迫使相關企業加強管理意識、競爭意識、質量意識、技術革新,推動產業主動按照國際市場的要求進行產品的設計、標準的制訂、成本和質量的控制等,挖掘企業的內在潛力,提升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從其他世界貿易強國的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的出口比重都在70%以上,在出口結構中占主導地位。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外貿體制改革以后,國內生產企業才開始直接面對國際市場,出口的歷史不長,缺乏國際貿易的經驗和國際營銷渠道,加上本身的產品在質量、品牌等方面不占優勢,一般貿易的發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我國一般貿易所占份額低于加工貿易,自1995年以來加工貿易出口額占出口比重一直都超過了50%。在目前我國外匯儲備充足的情況下,出口創匯不再是主要目標,而應更多地考慮貿易利益及貿易對我國國內經濟的帶動作用。因此,應大力培育以內資企業為主的出口主體。公務員之家

加工貿易“兩頭在外”,在國內主要利用人力資源進行加工,原材料或半成品的進口和成品銷售都在國外。從投資的主體上看,加工貿易的投資主體大多是外資企業。在目前,由于技術資金缺乏,發展加工貿易仍然存在著促進增長、帶動就業、增加稅收及技術溢出等效應。但是,以簡單的加工和組裝為特征的傳統加工貿易對我國的結構升級幫助不大,對經濟的貢獻有限,對提升我國要素稟賦結構的作用不顯著,而且由于加工貿易的大量出口容易造成貿易摩擦。現階段應轉變加工貿易的發展戰略,鼓勵加工貿易企業提高加工附加值,提高和擴展加工貿易的產業層次并增強國內配套能力,延長加工鏈條,使加工貿易由“兩頭大、中間小”的狀態逐步演變為“中間大、兩頭小”的格局,實施加工企業本土化策略,讓外來產業逐步成為植根于本地的產業,以此加速提升我國的產業結構。

五、加快發展服務產業,以服務貿易促進貨物貿易升級

由于國內產業結構中服務產業滯后,我國服務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達不到國際平均水平。針對這種情況,應充分發揮政府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服務業競爭能力的作用。一方面,政府應對服務業及服務貿易提供政策支持,為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創造廣闊的空間;另一方面,政府應對國民經濟具有戰略意義或處于幼稚期的服務業實施適當的保護性產業政策。我國政府在對有關服務業進行適當保護的同時,更應建立一個有效的、完善的、可靠的市場體系,完善管理規則,提高市場交易的可靠性,限制壟斷尤其是行政壟斷,為服務業在競爭中有序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在社會生產的價值鏈中,服務業產業鏈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制造業的附加值。發達國家在依托高度發達的服務業不斷向全球延伸其服務鏈的過程中,實現了對價值鏈的控制和自身附加值的最大化。對我國來說,第一,很多生產型服務業,如產品研發、設計、商務服務等是推動制造業走向高加工、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化的基礎。在目前國內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通過服務貿易進口可以促進制造業升級,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第二,通過我國的服務或制造業企業的對外投資活動,建立強大的國際營銷網絡,初期可以通過與國際上大的貿易公司合資、合作進行。這樣不僅有利于貨物貿易的擴大,而且可以使我國企業獲得更多的增值空間和內部化收益。第三,高效率的國際通訊、國際運輸和國際金融保險服務,可以降低交易費用,保障產品生命周期相對較短的高科技產品的貿易順利進行。第四,隨著制造業的升級和技術含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服務完全附屬于有形的商品價值實體之中,而且服務已經成為產品增值的主要來源,如設備的安裝、調試、技術指導、質量控制和檢驗、設備維修等服務。這類產品的出口需要服務貿易出口給予必要的支持。

協調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發展關系,拓展對外貿易的新的比較優勢,積極發展傳統與現代服務業,已成為提高我國貨物貿易出口效益的必由之路。政府應引進競爭機制,打破行業壟斷,提高服務產業的競爭能力,改變服務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落后的狀態,尤其要研究制定加快計算機信息服務、金融、電信、技術咨詢等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業的發展策略,帶動服務貿易由傳統服務貿易向現代服務貿易的升級,提高我國服務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進而改變服務貿易短腿的狀況,提升我國總體貿易水平,實現我國對外貿易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六、結語

中國能否成為貿易強國,在于貿易結構能否實現從以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品為主向以知識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的轉變。未來的貿易結構特別是出口產品的結構的調整,主要取決于資本/勞動比率、教育科技和創新、市場競爭、制度等因素。如果我國能夠建立起一個比較健全的市場經濟體制,把重點從充分利用現有比較優勢轉到推動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的轉化上來,則就有希望較快地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