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現狀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03 03:01:00

導語: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現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現狀分析論文

2006年,世界GDP增長了3.7%,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歐洲經濟的恢復。由于金融市場和地產市場的風險增大、通貨膨脹和利率提高預期的加強以及經常項目長期嚴重失衡,預計2007年世界經濟增長會適當減速,世界名義GDP的增速約為3%。

2007年4月12日,世界貿易組織發表了最新的世界貿易報告。該報告根據初步統計數據綜述了2006年世界經濟與貿易發展,并結合當前形勢,對2007年世界經濟與貿易發展進行展望。

2006年世界經濟發展概況

2006年,世界GDP增長了3.7%,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歐洲經濟的恢復,其增速高于2006年初的預期。另外,出口的快速增長拉動了美國經濟增長,日本內需盡管沒有大的改善,其經濟增速也有所提高,中國和印度經濟繼續高速增長,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也連續三年超過6%。

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美國、歐盟和日本政府財政赤字的減少和通貨膨脹壓力得到緩解;世界流動性提高和較低的實際利率使世界股票市場價格回升;新興國家股市比發達國家增長更快,其債券與美國政府債券的利息收益差距也在迅速縮小。

投資利好還表現在全球FDI的迅速增長方面,已接近歷史最高水平。聯合國貿發會的報告表明,由于并購活動的增加和股價上漲,2006年全球FDI流動增長了1/3,達1.23萬億美元。

世界流動性提高的另一個表現是全球外匯儲備的增加和許多發展中國家提前償還外債,2006年所有發展中地區的負債水平(未償付債務占GDP的比率)均有所下降,債務負擔沉重的貧窮國家的負債水平已經降至五年前的一半。

受美國經常項目赤字重新調整的影響,美元的實際有效匯率繼續小幅貶值。由于經常項目的順差大,韓國和新加坡貨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大幅度升值,中國人民幣小幅升值,而日元則繼續貶值。

世界流動性提高以及燃料價格和名義利率的上升,目前尚未引起通貨膨脹率的提高。發達國家的消費價格上升了2%-3%,發展中國家上升了約5%。發達和發展中地區的消費價格通貨膨脹在2005年和2006年期間并沒有加速,但在供給缺乏彈性的部門存在通貨膨脹的壓力。

2006年世界貨物貿易發展情況

2006年,按名義價格計算的世界貨物出口額增長了15.4%,達11.76萬億美元。按不變價格計算的世界貨物出口額增長了8%,比2005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而且高于1996年-2006年的平均水平。

2006年貨物貿易的發展對發展中國家非常有利。發展中國家按名義價格計算的貨物出口額增長了20%,達4.27萬億美元,在世界貨物出口中的比重提高到36%,為歷史最高水平;進口額增長了17%,在世界貨物進口中的比重提高到31%,為近二三十年的最高水平。在過去6年間,最不發達國家的貨物出口額增長快于發展中國家的總體水平,2006年增長了30%,達1080億美元,占世界貨物出口額的0.9%,是198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貨物進口額增長了17%,遠低于貨物出口額的增速,但最不發達國家整體首次出現貿易順差。

價格上漲、中國和印度的貿易發展對世界貨物貿易影響顯著。

2006年世界貨物出口額受價格上漲影響十分明顯,其中40%的增長可以歸因于價格上漲。不同部門價格變化差異很大,根據IMF商品價格指數,世界礦石和非鐵金屬的出口價格上漲了56%,燃料出口價格上漲了20%,食品與農業原料出口價格上漲了10%,制成品出口價格漲幅不超過3%。制成品價格漲幅連續3年小于初級產品,主要由于占世界制成品出口額1/6以上的電子產品價格不斷下降。

由于貿易條件的變化有利于燃料和其他礦產品出口國,燃料和其他礦產品占出口比重最大的四個地區——中東(2005年占70%)、非洲(65%)、獨聯體(60%)和中南美洲(37%)按名義價格計算的出口額增長很快,由于2006年燃料價格漲幅小于2005年,這些地區的出口額增幅小于2005年。受對燃料和金屬等商品需求下降的影響,這些地區按不變價格計算的出口額增長不大(約2%),但其進口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獨聯體的進口增幅最大,約20%;中南美洲的進出口增長均放慢,委內瑞拉的出口下降明顯,巴西的出口增長不到4%;非洲與中東的出口增長幾乎停滯,進口增速盡管也在下降,但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從主要的貨物出口國和進口國看,在貨物出口排名前30位的國家中,8個增長最快的國家(2006年出口額增長超過20%)有5個是石油輸出國,1個金屬出口國(智利),再就是中國和印度;出口額增長較慢的國家(2006年出口額增長不到10%)包括日本(9%)、法國(6%)、西班牙(7%)和愛爾蘭(3%),這些國家的進口增長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貨物出口排名前10位的國家同時也是進口排名前10位的國家,盡管其貿易增長差異很大,但除了英國的進口超過了日本以外,其他國家的位次與上年相同。

2006年世界服務貿易的發展

2006年,按名義價格計算的世界服務貿易出口額增長了約11%,與2005年增速相同,達2.71萬億美元,服務出口增速已連續四年低于貨物貿易。

在服務貿易中,運輸、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是最重要的三個部門。2006年按名義價格計算的出口額增長了13%,運輸服務和旅游服務的出口額分別增長了9%和7%。1990年代,運輸服務比旅游服務發展慢,從2000年以來,情況發生逆轉。除了北美以外,其他所有出口地區的旅游服務均發展較慢。

從服務貿易的地區結構看,歐洲與北美的進出口增長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也是如此)。在歐盟內部,成員間服務貿易的發展差異很大:法國和芬蘭的服務出口額在下降,盧森堡和波蘭的服務出口額則增長了1/4以上。獨聯體服務進出口額增長了約20%,在所有地區中增長最快。

亞洲的服務出口增長連續三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該地區的服務進口增長,因而減少了該地區服務貿易的逆差。該地區最大的服務貿易國家日本的服務出口增長了12%,進口增長了8%。印度的服務貿易發展很快,2006年其服務(尤其是軟件服務)出口增長高達34%,服務進口增長也高達40%,目前印度服務進口額只比出口額低約5%。

非洲與中東地區的服務貿易發展估計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根據初步統計數據,美國、英國和德國仍然是排名前三位的服務出口國和進口國。如果法國服務出口額確實如初步統計那樣下降了,則日本就取代其成為第四大服務出口國,意大利超過西班牙列第六位。根據2006年上半年中國服務貿易統計數據推算,中國服務出口估計已經超過了荷蘭、印度和香港,進入前10,列第八位。

在服務進口方面,前10位的國家位次沒有變化,中國服務進口額略低于意大利,列第七位。

2007年世界經濟貿易展望

2007年2月底全球股市暴跌增強了世界經濟短期走勢的不確定性。由于金融市場和地產市場的風險增大、通貨膨脹和利率提高預期的加強以及經常項目長期嚴重的失衡,預計2007年世界經濟增長會適當減速,世界名義GDP的增速約為3%。

2007年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約為2.5%。2006年下半年,美國國內需求明顯下降,預計2007年上半年會繼續下降。貨物和服務的進口在2006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也下降了,預計2007年上半年繼續下降。預計歐洲GDP增長的減速比美國要小,日本可能不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預計仍將至少是發達國家的兩倍。

如果2007年全球經濟增長接近3%,全球貨物貿易增速將降至6%,比2006年低兩個百分點。根據WTO秘書處所做的時間序列預測模型,OECD國家貨物和服務進口的增速將降至4.5%,比2006年低2.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