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結構畢業論文

時間:2022-03-31 03:08:00

導語:國際貿易結構畢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貿易結構畢業論文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貿易結構優化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問題。一個國家應當向哪些國家出口何種產品,又應當從何處進口何種產品以增進本國福利,促進本國發展?從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論到當代克魯格曼的新貿易理論,都在為各國間的貿易活動尋求適當的理論解釋。應當看到的是,貿易結構優化與優化貿易結構存在的差異。前者從靜態角度出發,強調利用現存資源,強化現存結構的作用;后者則從發展的角度出發,要求改變現存的結構。下面分別從這兩個角度出發,介紹有關貿易理論關于貿易結構的論述。

一、關于貿易結構優化的理論

(一)傳統理論。亞當·斯密以地域分工理論作為其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創立了絕對成本說。認為一國應當進口別國生產成本比本國生產成本絕對低的商品,而出口本國比別國生產成本絕對低的商品,以促進分工,促進交換,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大衛·李嘉圖則在絕對成本說的基礎上,發展了相對成本說。從生產成本的相對差別出發,認為若兩國生產力不同,一國即使生產不出成本絕對低的商品,只要能生產出成本相對低的商品,就可以同另一國進行貿易,并且同樣能使貿易雙方獲利。赫克歇爾——俄林模型則凝聚了斯密和李嘉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要素稟賦論。認為不同國家擁有的生產要素不同,各國在生產那些密集使用其較充裕的生產要素的商品時,必然會有比較利益產生。因此,各國應出口利用本國較充裕的生產要素生產的商品,而進口本國相對稀缺的生產要素生產的商品。

長期以來,比較成本說和要素稟賦說在國際貿易領域一直占有統治地位。據此學說,各國應當充分利用其現有資源,以便從國際貿易中獲利。例如,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資源豐富,則應生產出口其勞動密集型產品;而發達國家資本、技術資源豐富,故應生產并出口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雙方均能從貿易中獲利。但由此帶來的問題是,若不改變這種進出口狀況,發展中國家將永遠處于一種低位次的狀態。從理論上說,國際分工位次愈低的經濟,愈依賴國際分工位次高的市場。那么,發展中國家高度依存發達國家市場則不可避免,發展中國家優化貿易結構也將無從談起。

(二)技術缺口理論。傳統理論認為,比較成本優勢產生于各國自然資源質上和量上的差異,而經濟學家Posner則認為,國際間技術水平的高低,也是比較成本的優勢產生的重要原因?;诖?,Posner發展了技術缺口理論。認為國際間技術的差別導致了國家間貿易流的產生。當一國在技術上領先時,成本對貿易流的走向沒有太大的影響,只有當模仿缺口結束,其他國家同樣掌握了這一技術,而該國喪失了對技術的領先地位時,成本的差別才決定了貿易的走向,技術缺口貿易和低成本貿易似乎是對外貿易的兩個階段。

技術缺口理論將技術引進了貿易領域。一國若想改變其在國際貿易中的落后地位,便應重視技術革新。但是,發展中國家在科技上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而R&D又需耗費大量資金成本,使得資本本已稀缺的發展中國家資金更加緊張。而技術革新所帶來的益處卻又不能在短期內實現,靜態的比較優勢和動態的發展目標之間矛盾重重,如何取舍,這將不僅是單個企業的問題,更是政府部門與國家整體的問題。

(三)新貿易理論政策。新貿易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克魯格曼、迪克西特、赫爾普曼等?!白罱膶嵶C研究表明,反映傳統的比較優勢的產業間分工和貿易同時伴隨著產業內貿易分工,這種分工反映了規模經濟以及消費者對產品多樣化的需求?!保唆敻衤Z)傳統的貿易理論不能解釋這種產業內貿易,為此克魯格曼指出,產業間貿易最初的產生取決于各國要素稟賦的相似性。并指出,固定成本的存在,使得規模經濟成了產生產業內貿易最基本的原因??唆敻衤撟C了產業內貿易指數等于要素比例相似性指數。并通過考察,得出結論:當國家間越來越相似,市場從完全競爭轉變為不完全競爭,且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的時候,規模經濟就取代要素稟賦的差異成為國際貿易的主動力。

該理論成功地解釋了產業內貿易產生的原因,并對產業結構與貿易結構作了一系列分析。但卻認為各國貿易模式的確定,即各國應分別生產何種產品,取決于各種不確定因素。如政府政策和各種歷史的或偶然的因素。例如:一國由于新發明的誕生,專利保護等首先進入了國際市場,并達到了一種規模效益,便使得他國由于成本劣勢而難以進入,所以,“規模行業中不確定事件引起的產業先期建立和市場先期進入,可使廠商贏得比較優勢。”

這種不確定性便為改善貿易結構而實施政府干預提供了理論依據??唆敻衤赋觯骸罢畬Q易的干預在某些條件下可能更符合國家利益?!睆亩M一步提出了戰略貿易政策。

二、關于優化貿易結構的理論

(一)戰略貿易政策。戰略貿易政策最初是由斯賓塞和布蘭德提出來的。傳統的貿易政策以規模報酬不變與完全競爭為基礎,主張自由貿易。然而,對完全競爭的結構市場的背離往往使市場處于一種“次優”狀態。這種次優狀態使得許多潛在的收益不一定能實現,從而使自由貿易政策失去了其最優地位。加之上述不確定性,更為適度的干預提供了某種理論上的支持。最常用的例子便是國際飛機市場中波音與空中客車的競爭。由于不完全競爭與規模經濟的存在,市場份額對廠商的重要性超出了收入分配的重要性:搶先占領市場,便能獲得超額利潤。

從這一理論出發,一國若想改變其貿易結構,便應選定一些重要的行業與部門,對其實施有效的政府干預,建立大規模的企業集團,充分利用規模經濟的效應,積極參與國際分工。但是,如何選定這些行業與部門?一窩蜂的單純追求如微機等的一系列高科技產業是否有效?就落后國家而言,為趕超發達國家而一味投入大量資源追求發達國家所追求的產業,這種選擇就成本和效益而言,是否明智?因此,在實施戰略貿易政策的時候,應考慮是否應該同時回歸傳統貿易理論,從本國資源出發,選擇有效的“戰略貿易”目標,較早地取得成本優勢與規模效應。

(二)競爭優勢理論。幾乎與克魯格曼提出新貿易理論的同時,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提出了“競爭優勢論”。從80年代到90年代初,波特先后出版了《競爭戰略》、《競爭優勢》和《國家競爭優勢》三部著作,分別從微觀、中觀、宏觀角度論述了“競爭力”的問題,對傳統理論提出了挑戰。指出:具有比較優勢的國家未必具有競爭優勢。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波特更著眼全球范圍,站在國家的立場上,從長遠角度考慮如何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

波特認為,一國在某一行業取得全球性的成功的關鍵在于四個基本要素,即生產要素;需求情況(一國的國內需求);相關和支撐產業;以及企業的戰略、結構與競爭。這四個基本因素連同兩個輔助因素(機遇與政府作用)共同決定了一國是否能創造一個有利于產生競爭優勢的環境。

1、生產要素:波特將生產要素劃分為基本要素與高級要素。前者包括自然資源、氣候、地理位置、非熟練勞動力等先天擁有的或不需花費太大代價便能得到的要素。后者則指需要通過長期投資或培育才能夠創造出來的,如高科技、熟練勞動力等。波特指出,雖然“要素稟賦決定了比較優勢”,但是對于競爭優勢而言,高級要素卻是最為重要的。因為他們是取得“高級比較優勢”的關鍵。一國基本要素的不足,可以通過高級要素獲得補償。例如,勞動力不足可以用生產自動化來解決。但是,如果在高級要素上處于劣勢,卻無法用其他方式予以有效的彌補。波特同時指出,一國的高級生產要素是在基本要素的基礎上產生的,而基本要素的劣勢,又有可能對一國形成壓力,刺激創新。

2、需求情況:波特認為一國的國內需求對于競爭優勢的形成具有很大作用。國內需求大,有利于促進競爭,形成規模經濟。而國內需求的“質量”更有利于促進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高品味的、挑剔的消費者有利于向國內生產者提供高檔需求的信息。

3、相關與支撐產業:任何一個產業都不能孤立地發展,發達的、完善的相關與支撐產業,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提供產品信息,從而建立起競爭優勢。

4、企業的戰略、結構與競爭:各國企業的目標、組織方式千差萬別。各國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源與這些目標、方式的有效結合,有利于形成競爭優勢。而一國激烈的國內競爭,有利于促進創新,促使企業走出國門,獲取世界范圍內的成功。

競爭優勢論為貿易結構的優化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思考:改善貿易結構,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先天因素——資源稟賦,固然重要;后天優勢——高級要素的決定作用卻越來越明顯。如今,出口什么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用什么技術與方法來生產這種產品,貿易結構的優化,也不再是簡單的農輕重的比例問題。這里面不僅存在著一個量上的考慮,更存在著一個質上的要求。然而,如何培育高級要素,如何使消費者變成挑剔的、具有高品位的“信息提供者”,這不僅有歷史的、傳統的因素,更依賴于綜合國力以及國民素質的提高。因此,政府的作用便不可忽略。這不僅表現在實施國民教育方面,同時也表現在對其他三個因素的影響上。波特主張政府應當在經濟發展中起到催化和激發企業創造欲的作用。政府應當加強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快產品、生產要素市場的建立,完善政策法規,為企業競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幼稚工業保護理論。19世紀初,德國的紡織、采礦、冶金、機械制造業等都有所發展。但與當時處于“世界工廠”地位的英國相比還相當落后,受英國廉價工業品的沖擊很大。為此,德國歷史學派經濟學家李斯特于1841年出版了《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提出了幼稚工業保護理論。李斯特認為古典學派的“比較成本說”的觀點存在錯誤。因為按比較成本原理購買國外的廉價產品,表面上看起來雖然有利可圖,但實際上卻影響了本國該產業的發展,從而會長期處于落后和從屬于外國的地步。而如果放棄這種短期利益,對這種幼稚工業實行保護政策,雖然一開始該產品的價格會上升,但經過一段時期,不但本國的產業可以得到充分發展,而且生產力提高后,商品的價格也會下跌,甚至會低于外國的進口價格。李斯特認為,“財富的生產力比財富本身,不曉得要重要多少倍”。在李斯特的影響下,通過保護政策的扶植,德國經濟在短期內有了迅速的發展,終于趕上了英國。

保護貿易與自由貿易向來就是國際貿易領域里兩種相互對立的觀點。在自由貿易成為當今世界主流的情況下。我們也應當看到,自由貿易存在許多負面效應。對于競爭力不強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自由貿易往往對本國產業造成沖擊,一些新興的工業往往會被外國產品“扼殺在襁褓中”,甚至根本就沒有產生的可能。產業結構與貿易結構便也難以升級。但是,保護有“保護先進”與“保護落后”之分,即使保護幼稚產業,也應是有條件和有期限的。

(四)地區經濟新貿易保護理論。蒂姆·朗與科林·海茲合著的《新貿易保護主義》認為自由貿易政策存在著自身固有的缺陷。例如:自由貿易導致過度競爭,造成全球失業人數增加。他們主張新貿易保護主義,“旨在通過減少國際貿易和對整個經濟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樣化,讓它朝著地區或國家內生產的最大化方面發展;然后以周邊地區為依賴對象,并且只把全球貿易作為最后的選擇。”他們認為實行地區經濟主義的貿易保護政策,可以減少由于自由貿易而引起的過度競爭,充分利用本國或本地區的經濟資源,防止發展中國家為鼓勵出口而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口本國資源性或低附加值的產品,促使產品的附加值在本國形成,從而改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結構,提高其對外競爭實力;同時,實行保護政策還有利于世界環境的保護,防止發達國家將造成污染的產業轉移到國外。

實行地區經濟合作具有兩面效應:既可以成為推動全球經濟貿易一體化的方式,又可能成為地區經濟保護的手段。AthanasiosVamvakidis認為,一國在向全球開放市場之前,先在同一地區內實行自由貿易比直接向全世界開放市場更為有利。并且用實證分析表明,與開放的、發達大國為鄰的國家能夠取得比與封閉的、不發達的小國為鄰的國家更快的發展。從而得出結論,如果地區經濟能夠促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開放,則這種地區間的經濟能夠促進雙方經濟的增長。Vamvakidis同時認為,60年代與70年代的許多區域經濟一體化之所以沒能取得經濟增長,就是因為這些區域經濟大多數是南南合作。根據Vamvakidis的這一觀點,發展中國家要發展,就應與發達國家結成聯盟,充分享受發達國家的“溢出效應”。經濟發展了,產業結構,貿易結構才有可能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