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投資與貿易摩擦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5 09:32:00
導語:對外投資與貿易摩擦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依據
(一)小島清的邊際產業擴張理論。邊際產業擴張理論是由日本著名的國際經濟學家小島清提出的,其核心內容是:對外直接投資應該從本國(投資國)已經處于或將要處于比較劣勢產業(亦即邊際產業)依次進行。如六、七十年代,日本紡織工業大舉對海外投資正是在日本已基本完成了重化學工業的建立,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業已經處于比較劣勢,變成“邊際性產業”的背景下進行的。
(二)弗農的產品生命同期理論
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把產品生命周期分為三個階段:新產品階段,成熟產品階段和標準化階段。從新產品階段到標準化階段,同類產品的新加入者不斷增多,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此時競爭的焦點集中于價格,因此降低生產成本就成為生產者主要考慮的因素。20世紀70、80年代,家用電器在日本的生產已進入標準化階段,家電產業逐漸成為組裝加工業,日本逐漸將生產中心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及中國,以利用當地廉價的勞動力來降低生產成本。
(三)鄧寧的國際生產折中理論
鄧寧的國際生產折中理論繼承了壟斷優勢論的觀點,吸收了內部化理論的內涵,又引入了區位理論,這構成了該理論的核心。該理論認為一個企業要從事對外直接投資必須同時具有3個優勢,即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國際生產折中理論對戰后日本的對外直接投資同樣具有一定的解釋力。如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了面向亞洲“四小龍”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對外直接投資。勞動力資源屬于自然因素,而自然因素又是構成一國區位優勢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日本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較為注重將企業的原有優勢同東道國的區位優勢結合起來。
二、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特征
(一)資源開發型對外直接投資:由于日本是自然資源極其匱乏的島國,在其戰后經濟發展的起步階段,為保證所需原材料、能源的供應,日本的對外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資源開發領域。如日本在中東地區以開發油田為目的的直接投資和為開發亞洲地區自然資源而進行的直接投資。
(二)利用廉價生產要素型投資:由于日元不斷升值和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日本國內工資和原材料價格不斷上升,使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下降。為了提高競爭力,日本企業不得不擴大對外直接投資,尤其是對亞洲各國投資增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獲得亞洲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材料等生產要素。
(三)邊際產業對外轉移型投資:日本對亞洲和東盟國家的投資往往是既結合本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又配合該地區產業結構的轉換而進行的。通常是日本將國內已失去比較優勢的邊際產業轉移到該產業仍處于成長中的亞洲國家和地區。
(四)市場導向型投資:即為維持和擴大當地市場份額而進行的投資,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繞過貿易壁壘。如60年代以后,亞洲各國實行進口替代的工業化戰略,紛紛采取高關稅和數量限制等措施,為維持國際市場份額,迫使日本擴大對外直接投資。
(五)專利與信息收集型投資:這集中表現在日本對歐美的投資上,因為歐美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高、科技發達,歐美市場對日本企業來講,重要性在于專利與信息收集,商品籌劃與開發研究等知識關系方面,因而大型跨國公司向歐美發達國家投資偏重于技術型產業。
(六)規避貿易摩擦型投資:70年代以來,隨著日本經濟的崛起,日本產品大量涌入歐美,日本長期的貿易順差使其與歐美的貿易摩擦日趨激烈,歐美各國紛紛采取措施限制日本產品的進口。為了規避貿易摩擦,日本采取由直接貿易往來轉為當地生產、當地銷售的直接投資方式,或將生產基地轉到發展中國家通過第三國輸入的迂回戰略,從而達到緩和貿易摩擦,維持已有市場份額的目的。
三、日本利用對外直接投資規避國際貿易摩擦的績效分析
(一)日本利用對外直接投資規避日美國際貿易摩擦的成效
1.減緩了日美貿易收支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日美國際貿易摩擦
戰后,日本“貿易立國—出口主導”的經濟戰略使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從1965年首次出現以后就開始不斷擴大。80年代以來,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呈現出了迅速增長的態勢,由1980年的69.59億美元上升到1994年的549.01億美元。貿易失衡引發了日美之間曠日持久的國際貿易摩擦。而日本大規模的海外投資對日美貿易收支的不平衡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作用。雖然日本的海外子公司在設立初期常常會從日本進口原料、配件、資本貨物等,但當其生產逐步步入正軌后,為避免投資摩擦,企業從東道國采購零部件、半成品的比率也會提高,而曾經從日本進口的成品將在東道國當地生產,由此會減少日本的出口;同時日本國內生產向海外的轉移也刺激了日本從海外子公司的進口,即原來的出口產品逆進口到投資國。
2.減輕了自愿出口限制措施對其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自愿出口限制措施是日本為緩解日美國際貿易摩擦最常使用的一種手段。例如在50年代的日美紡織品國際貿易摩擦、70年代的日美彩電摩擦、80年代的日美汽車國際貿易摩擦中,日本均迫于美國的壓力,對出口到美國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愿出口限制。自愿出口限制是進口配額的一種特殊形式,是通過對進口商品規定最高數量或金額,直接限制商品的進口。這種方式對自愿出口限制實施國的經濟及其國內相關生產廠商造成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3.對外直接投資既促進了日本國內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更使日本在國際貿易摩擦中獲得了不斷擴大的回旋空間,立于比較主動的地位。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展開正規的、大規模的對外直接投資,其中對東亞的投資產業結構明顯傾向于勞動密集型和一定程度上的技術、資本密集型的制造業上。而這些制造業又是日本國內早已標準化或將要淘汰的“夕陽產業”及環境污染型產業。
(二)日本對外直接投資在規避國際貿易摩擦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值得重視的是,日本對外直接投資雖然給日本經濟帶來了豐厚的利益,但從長遠看卻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而且這種不利影響正在不斷顯現。
1.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上引發了新的摩擦
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規避日益激化的國際貿易摩擦,然而由于日本企業在投資方式,經營方式上與東道國的差異,使得日本在利用對外直接投資規避國際貿易摩擦的過程中,又與投資國產生了新的摩擦。如上世紀80年代,日美在汽車貿易上的激烈摩擦使日本在美國的壓力下,不得不單方面妥協同意對美國的汽車出口實行自愿出口限制。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汽車生產廠商紛紛開始對美國進行直接投資。然而在日本生產企業進入美國后,日本企業的系列生產結構與美國的生產結構發生了直接沖突,產生了新的投資摩擦。
2.制造業的海外轉移使日本國內出現了產業空洞化的趨勢
20世紀80年代后半期以來,由于日元不斷升值,國際貿易摩擦不斷激化,國內經營成本的不斷上升使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將其生產基地轉移到了海外,以致國內投資減少,制造業相對萎縮。20世紀90年代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日本的技術進步明顯減緩,在高科技領域和基礎研究領域處于劣勢。低層次的傳統制造業不斷外移,而高層次的新產業又無法形成明顯的比較優勢。
[論文摘要]日本對外投資的每一步都帶有明顯的規避國際貿易摩擦的印跡,即規避國際貿易摩擦是日本對外投資的重要誘因。日本通過對外投資同其他手段相互配合、相互協調,比較有效地應對了國際貿易摩擦。當然,對外投資在日本規避國際貿易摩擦過程中既產生了積極的效果也引發了另外一些問題。
- 上一篇:中小企業貿易融資分析論文
- 下一篇:鄉鎮新農村建設情況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