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方法的優化創新
時間:2022-01-20 02:54:52
導語:初中歷史教學方法的優化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實施,歷史教師被賦予了全新的使命,也為歷史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挑戰。作為教育教學基礎的初中歷史教學,要對教學的方法進行優化創新設計,要以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高效地利用簡短的45分鐘。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學生主體;教學環境;教學情境;信息技術
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實施得鏗鏘有力。初中歷史,是基礎教育內容中的重要分支,是向學生傳遞歷史文化、人類文明的一門特定學科。初中歷史教師要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要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引導下不斷地創新;要充分挖掘現代科技與教育形式下適宜歷史知識與學生發展的有效途徑,以此推進初中歷史教學效益的根本性提升,以此推進學生主體的全面發展。
一、以學生為根本,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形式的初中歷史教學,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和機械記憶的狀態,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只是盲目地跟隨教師的指導與規劃,并且受制于教師和課堂。學生的主體地位是課程改革強調的重點,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切實根本。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根本;要樹立以學生整體發展為目標的教學思想;要注重學生歷史思想、人文素質及主體能動性的優化培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歷史問題的建構與解決;可以用巧妙的問題激發學生的主動思考;可以用新穎奇特的問題激發學生主體的主動探索。例如,在初中歷史《漢朝統一》的教學中,“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進行思想統治所采取的措施。針對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教師就可以創設此類探究性的問題:“同學們,請問你們有誰能說一說漢武帝為什么要廢掉百家,弘揚儒家學術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措施在漢武帝的統一大業中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以此探究性的問題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大膽解惑,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歷史問題分析與解決的過程中得到彰顯,讓學生的主體能動力得到有效的培養。
二、以環境為前提,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
對于歷史文化,學生很難在教師的講解與文字的闡述中得到正確的理解和欣賞,很難體會到當時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過程及意義。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氛圍與環境的創設,要以優美的環境和濃厚的氛圍向學生再現歷史文明中的真實與精華,讓學生主體在優美環境的引導下自主挖掘和探究,讓學生可以充分地了解到歷史教材知識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例如,在初中歷史中國古代史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能夠展現古代文明的圖片,讓學生在精美的玉器、瓷器和銀器的圖片中探索和發現古代人的智慧。以歷史美的再現拓展學生主體的視野,讓學生的主動探究思維得到強化。
三、以情境為基礎,引導學生的求知熱情
情境具有形象性、生動性與具體性,以情境為基礎進行初中歷史教學,將歷史事件、人物等寓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中,不但可以誘發學生積極的體驗態度,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還能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歷史教材、深化歷史知識。以情境達成歷史新舊知識的有機結合;以情境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以情境凸顯歷史主題;以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情境中鍛煉創新思維,培養學生適應能力。四、以技術為輔助,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是新課程改革開放化的具體體現,是優化教學方法的現代化形式。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以信息技術的直觀性、形象性與生動性縮短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歷史與現實的空間轉換中達成情感的共鳴。例如,在初中歷史《南京大屠殺》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視頻進行教學,可以為學生播放《南京!南京》等相關影片,讓學生在真切的視頻情境中感受日本人的殘忍、中國人的無辜,并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總之,優化初中歷史教學,就要在傳統教學技術的方法上進行反思與探索,就要充分響應新課程理念的強烈號召,就要積極探索各種行之有效的實用方法,以此推進初中歷史教學的突破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向明.淺談初中歷史教學設計的優化[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9(11).
[2]鄭宗成.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歷史教學設計淺談[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12).[3]黃呈豪.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方法的優化設計[J].吉林教育,2014(16).
作者:劉彩玉 單位:江西省九江外國語學校
- 上一篇:初中歷史學習興趣的激發
- 下一篇:初中歷史教材分析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