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23:57: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在線教育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在線教育論文

環境設計表現技法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在信息技術與教育行業融合的新形態下,探究將在線課程引入高校環境設計專業表現技法課程教學體系,為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借鑒。對在線教育的發展和表現技法課程的定義、特點及現狀進行分析,結合教學、設計實踐,分析表現技法的教改策略。總結通過在線教學促進表現技法課程發展的措施。在網絡化時代利用日益成熟的在線教學,可良好提高表現技法課程的教學水平,是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重要突破方向。

關鍵詞:在線教學;環境設計表現技法;教學改革;設計實踐

網絡化表現技法是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手繪表達方式進行研究、開發和有效訓練的課程設計,從1987年12月國家教委《普通高等學校社會科學本科專業目錄》確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起一直到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表現技法課程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屬于環境設計專業的基礎主干課程。根據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專業目錄所統計我國開設藝術設計專業的高校多達382所(占總數57%),已成為高校開設最多的十大專業之一,其中多數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沿用基于印刷術的傳統課堂教學體系為主,因此,如針對性不強、資源不平衡、實踐效率低等教學問題嚴重阻礙表現技法教學質量的提升。如何提升環境設計表現技法教育質量、提高課程學習效率,是擺在專業教師面前的難題。

一、在線教學與技法教學結合的必要性

2011年開始,在美國頂尖高校中迅速發展起來并廣泛影響世界的MOOCs模式給“在線教育”這一教育形態樹立了成功的典范,并通過實踐證實了當大學課程、課堂教學、學生學習進程、學習體驗、師生互動等過程被完整、系統地在線實現[1]可以極大地提升師生雙方的效率。同年,以Udacity、edX和Coursera等為先驅和代表的MOOC風暴開始席卷全球,并開始對中國高等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大量專家學者對在線教育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研究,我國《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明確強調,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降低教育成本。而MOOC、SPOC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核心問題[2],讓互聯網與教育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紓解當前線下表現技法課程的種種流弊,確保高校專業課更加高質高效。環境設計表現技法課程培養學生掌握必備的手繪知識與技能、培養應用手繪解決設計與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了解并熟練掌握制圖規范、制圖技法及制圖標準,在提升學生的設計素養、藝術修養的同時為其職業生涯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表現技法課程廣泛開設,涵蓋所有設立藝術設計學院的本、專科高校以及各類職校,但受傳統課程形式與資源的束縛,課程發展存有一定弊端。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在線教學,依托數字信息技術所提供的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管理手段,可以幫助表現技法課程建立現代化的教學模式。

二、在線教學對表現技法課程提升的作用

查看全文

高校圖書館大學生信息素養研究

1信息素質的概念

1.1信息素質的概念

信息素質(InformationLiteracy,IL)又被稱為信息素養,是在1974年,由美國信息產業協會(Informa-tionIndustryAssociation,IIA)會長PaulZurkowski首次提出。當時他對信息素質下的定義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隨著時代的發展,研究者對此進一步解釋為:作為具有信息素質的人,必須具有一種能夠充分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并有能力有效的發現、檢索、評價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的能力。信息素質是現代人才的必備條件之一。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ALA)發表的信息素質研究報告指出,具備信息素質的人,是能夠敏銳地察覺信息需求,并能夠進行相應的信息檢索、評估以及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人。

1.2信息素質的內涵

信息素質的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意識是指對社會產生的各種理論、觀點、事物等從情報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評價能力;信息能力是指信息技能,包括確定信息需求的時機,選擇信息源并高效獲取信息、處理評估信息、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活動中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如保護知識產權、尊重個人隱私、抵制不良信息等。

2信息素質教育的分類

查看全文

高校繼續教育研究論文6篇

第一篇:高校圖書館館員繼續教育研究

摘要:闡述了開展高校圖書館員繼續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圖書館館員繼續教育應關注的主要內容,提出了實現圖書館館員繼續教育的基本措施。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員;繼續教育

現代化電子信息技術不斷普及,不斷深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人類歷史上知識信息進步的重要標志。圖書館是大學院校提供教學、情報、服務、辦學的重要支柱,面對信息化的沖擊,必然呼喚與時俱進的重大變革。計算機與現代化通信技術日益廣泛應用,促進圖書館各項事業向著自主化、多元化、以人為本、網絡化、自動化等方向發展。為保證圖書館能持之以恒地為教學和科研提供優越的現代化服務,更好地適應信息時代的巨大機遇和挑戰,必然要加強圖書館員素質提高的培訓,尤其是進行完善、適時、適度的繼續教育,才能與時俱進提高圖書館員綜合素質,更好地適應現代化信息社會的需要,更好地為現代化高校全體師生提高優質的現代化服務,不辜負廣大師生的殷切期望。

1開展高校圖書館員繼續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1.1目前圖書館員知識過于陳舊,必須及時更新

查看全文

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論文5篇

第一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研究

2014年,總理首次在夏季達沃斯論壇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想要借助改革創新“東風”,助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2015年,國辦出臺實施《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至此“創新創業”邁入高校教育,2015年又《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通知,再次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實現大學生創新創業新高潮。尤其面臨大學生就業壓力劇增困境,“大學生就業”成為一大社會課題,國家、各級政府、各高校紛紛構建協同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有效機制。筆者從高校教育視角,剖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真正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落到實處。

1.健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創新理念,整合資源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需創新理念,整合資源,結合高校實情,制定教學標準、創新網站、學分體系和體驗計劃。其中,教學標準是高校立足辦學定位,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要明確目標,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納入《高校專業教學質量標準》,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素養,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變革教學方法,將實踐經驗引入課堂教學;創新網站,高校可借助互聯網+東風,創新學校網站,為大學生建設創新創業項目交流平臺,加強創新創業理念宣傳,融科技資訊、政策、項目交流、各類競賽于一體;學分體系,是高校從大學生學分方面,明確大學生專業學習與創新創業訓練新規格要求,將對大學生素質考核以學分形式系統化、固化,從制度層面確保大學生創新創業素養提升;體驗計劃,重訂與專業學習相適應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制定大學生創新創業體驗計劃,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2.重設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方案:更新目標,整合課程

高校應按照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新要求”,基于新常態下互聯網+經濟發展需求,考慮市場人才需求,立足高校實情,重新定位大學生人才培養目標與要求,并組建適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組。高校可以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背景,創新構建大學生學分體系,注重大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素養培養的基礎上,重視大學生創業、就業等方面的教育,如大學生創新與就業、創業管理、創業投資等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并輔以與專業理論教學配套的課外實踐課程,培養大學生職業素養、人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綜合提高大學生創業核心競爭力。此外,高校還可以邀請往屆優秀畢業生,以自己的創新創業經驗,舉辦系列創新創業講座,宣講大學生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基于高校教育設計視角,創新高校大學生教育培養方案,創設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氛圍,鋪設創新創業教育大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