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實踐活教育理念
時間:2022-07-20 03:23:54
導語:幼兒實踐活教育理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南京市鼓樓幼兒園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于1923年創辦的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幼兒園,距今已88年。鼓樓幼兒園在陳鶴琴先生教育思想的引領下,學習、繼承和發揚陳先生的教育理念,激勵自己規范教育行為,實踐陳先生的教育主張,將“活教育”思想運用到日常教育生活中去。陳鶴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他認為,學前兒童是在周圍的環境中學習的,應該以大自然大社會為中心組織課程。學前兒童周圍的環境不外乎兩個方面:大自然和大社會。自然環境包括植物和各種自然現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揚花、柳絮,夏天的雷鳴電閃、蜻蜓荷花,秋菊冬雪等。如今鼓樓幼兒園的孩子依然關注身邊的自然環境,關切著周圍的生活的變化!教師也在孩子們的發現中實踐著陳先生的“活教育”主張!
一、直接的經驗,自動的研究
陳鶴琴先生說:“最寶貴的是孩子們自動研究的精神可以獲得直接的經驗,這是學習的有效途徑?!彼岢處熞囵B孩子樂于學習、好奇探索的態度。美麗的玻璃畫一個下雪天的午后,教室里熱騰騰的,窗戶的玻璃上都蒙著一層水汽。輝輝吃完飯,把自己的小椅子搬到座位上,跪在椅子上向外看,卻什么也看不見。他伸出一只小手在玻璃上擦了一下,外面的東西看清了,他就將小腦袋貼在那里往外看。這時燕燕也吃完了,她看到窗戶上輝輝手擦過的痕跡,也用小手在玻璃上畫起來,并對輝輝說:“輝輝,看我畫的圣誕樹?!陛x輝也用手指畫起了畫,不一會兒,玻璃邊聚集了很多的小朋友,在有水汽的玻璃上寫寫畫畫。老師看到了,覺得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繪畫方式。于是,老師也走到孩子們的中間和他們一起來畫畫,過了一會兒玻璃上畫滿了各種各樣的圖案。沒有地方畫了怎么辦呢?大家建議一起朝玻璃上哈氣!孩子們再次用手在玻璃上點點畫畫……兒童天性活潑好動,自發的興趣便是兒童認識社會、認識自然的基礎。教師要善于激發孩子對事物的興趣并保持其好奇心,培養他們通過觀察、實踐來發現問題、仔細思考并找出答案的能力。教師要充分調動孩子活動的積極性,鼓勵孩子主動探索。通過這種親身體驗,孩子加入了主動學習的行列,這種學習將會使他們記憶深刻而牢固。
二、教師應當是孩子的朋友
大雨,我來啦!快入夏了,天氣真的是說變就變,剛才還有太陽高照,可轉眼就烏云密布,下起了傾盆大雨。正在吃點心的孩子們站起來想看看外面是什么樣子,有一些按捺不住好奇心的小朋友,已經站到門外面去伸手“攔截”小雨點,有的想把頭伸進雨中感受一下。老師看出孩子們非常想體驗一下在大雨中的感覺,于是對孩子們說:“想不想到雨里踩泡泡?”孩子們歡呼雀躍:“想!”教師請想去的孩子穿好雨衣,卷好褲腳,從門口出發跑到對面的長亭里再跑回來,這大約需要十秒鐘的時間。孩子們一邊喊著:“啊,大雨,我來啦!”一邊勇敢地穿梭在雨中……陳鶴琴先生認為:“教師應當是孩子的朋友!”對于孩子來說,自由的才是快樂的。因為孩子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喜歡探索、喜歡自由,只有滿足孩子的這些心理需要,使孩子的心靈處于放松自由的狀態,才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充實和快樂。當老師真正把孩子當朋友,并與孩子一起游玩時,孩子獲得的不僅僅是快樂,更有發展。
三、課程需預先擬定,也可臨時得以變更
陳鶴琴先生認為:“幼稚園課程,教師須有相當的準備,倘使臨時發生很有趣的事情,那不妨就改變擬定的功課,以作適時的工作滿足兒童的需要?!苯處燁A設的課程如果沒有滿足幼兒的需要,要靈活調整教育計劃,根據幼兒所處的實際環境和興趣自然地生成新課程。翻飛的羽毛小朋友們都在認真地聽教師講故事,從一個角落里傳來竊竊的笑聲,奇奇正把涵涵羽絨服里露出的小毛毛揪出來,遞給旁邊的源源,源源把送過來的羽毛抓在手心里,達到一定數量時,攤開手掌,用嘴巴一吹。呼!所有的羽毛都飛散在空中。涵涵和奇奇忙把頭低下,呼呼再吹,羽毛再次翻到空中,旁邊的小朋友看見哈哈大笑:“下雪嘍!”教師看到后,就停止講故事,先讓孩子玩一玩在空中翻飛的羽毛。之后,老師請孩子們討論為什么羽毛可以飄在空中,很長時間不落下來,還有哪些東西也可以飄在空中?把羽絨服里的羽絨拔出來,衣服還暖和嗎?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孩子們的興趣已經轉移,被翻飛的羽毛所吸引。這時教師主動停下來和孩子們一起探討羽毛的奧秘,更加貼近幼兒的心理。孩子愛搞“破壞”是其創造萌芽的一種體現,合理利用孩子的天性,從小激發與培養孩子的求知欲望。讓孩子們在好奇中去勇敢探索,必會有所獲。
四、鼓勵幼兒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
陳鶴琴先生認為:“凡是兒童能做的,就讓他自己做。凡是兒童能想的,就讓他自己想,鼓勵幼兒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善于觀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著手,憑借已有的知識去理解和重構新的經驗。我想讓它們看看下雪……收拾玩具時,教師發現有一張桌子上面散落了一層細細的泥土,桌子旁邊的自然角中也有一些泥土散落的痕跡,有些花盆中的泥土也有被手抓過的痕跡。經過周密的“偵察”,教師發現有一筐塑料動物玩具中被誰撒入了大量的泥土。教師端著這筐玩具到孩子中問:是誰把自然角花盆中的泥土撒到這筐玩具里的?”有孩子“報告”:“是涵涵干的!”涵涵坐在角落里偷偷地看老師,臉紅紅的。教師問:“你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他一句話也不敢說。教師放下筐后把涵涵拉到身邊來,并把他抱在懷里,輕聲地問:“你為什么要把泥土撒在玩具里呢?”他抬頭看了看老師的表情,發現是關切的、溫和的,就怯生生的說:“我是想讓小動物們看看下雪?!倍嗬寺南敕ò?!教師被他充滿愛心的想法所感動。教師心里想:下雪的時候一定要帶上孩子,并請他們帶上自己心愛的玩具一起去賞雪。教師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外在表現,而忽視了孩子的內在感受,忘記孩子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不給他們參與的機會,使孩子的情感得不到應有的共鳴和宣泄。教師要愛護孩子的天性,以孩子的眼光去觀察他們,轉變教育者的行為,落實幼兒教育的奠基功能,讓孩子擁有幸??鞓返耐?。
五、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陳鶴琴先生根據兒童心理學及教育實踐,將杜威的“做中學”發展為“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強調“兒童要求得真實的知識一定要‘做中學’,而教師也應在‘做中教’,共同在‘做中求進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欲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我們以陳先生“活教育”的理念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準繩,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發展認識能力。樹葉為什么會掉下來?秋天到了,幼兒園里各種樹的葉子紛紛掉落,孩子們踩在落葉上發出吱吱的響聲。一陣風吹來,陣陣落葉隨風飄落,有的孩子就伸手去接飄落的葉子,有的去拾撿已經落在地上的葉子。童童問老師:“老師,樹葉為什么會掉下來呢?”幼兒最關心的問題是最基本的科學問題,他們愛提問,卻很少思考和分析這些問題。老師覺得這個問題可以拋回去給孩子,引導孩子圍繞這個問題,進行自主觀察、探索周圍現象和事物,得出自己的結論。
(一)自由表達、傾聽、質疑
老師問小朋友:“童童問樹葉為什么會掉下來?誰知道答案啊?”話音未落,小朋友們就嘰嘰喳喳的搶著回答。炎炎說:“是因為大風把它們吹掉下來了!”老師問:“那風不吹的時候,樹葉會不會掉下來呢?”“也會掉下來”暢暢接著說,“是因為小樹葉不聽大樹媽媽的話,大樹媽媽就不要它了。”“哦,是嗎?小樹葉一定很傷心!”老師做出驚訝的表情。“根本就不是這樣的,是因為樹葉變老了,它沒有力氣了就從樹上掉下來了?!睎|東神氣地說?!扒锾斓搅?,樹葉就變黃了,變黃了就掉下來了?!毖笱笳f。“變黃了就會掉下來嗎?”老師問?!皩Φ?。”“那我們來看看樹上的樹葉和地上的樹葉吧!”老師提出建議。小朋友們有的低頭尋找,有的抬頭觀察,不一會兒又有了新的發現?!袄蠋煟厣系臉淙~也有咖啡色的,也有黃色的,也有有一點綠的?!薄皹渖系臉淙~有綠的,也有黃的,也有咖啡色的,綠的多?!?/p>
(二)集中矛盾焦點
“那樹葉到底是為什么會掉下來呢?”孩子們都不說話了,老師又請小朋友看看掉下來的樹葉,用腳踩踩它,吱吱作響。這時東東說話了:“它們都干了,一踩就碎了?!崩蠋熣f:“你觀察得真仔細,那么樹葉為什么會干了呢?”“因為它里面沒有水了?!薄皩?,沒有水就會掉下來?!焙脦讉€孩子都認同這個結論。
(三)動手實踐,證明自己的理論
老師:“那我們就來想辦法看看樹葉掉下來是不是因為它沒有水了。有什么好辦法呢?”“我們把樹葉撿起來,用手把它撕開看一看。”暢暢首先提出建議。老師說:“那我們來試試看吧。”小朋友們自己撿了樹葉,撕了起來,有的說里面沒有水,一撕就碎了;有的舉高手指給老師和同伴看:“有水的,你看看我的手指,有點顏色。”“老師,我想了一個好辦法,把樹葉里的水弄在餐巾紙上,大家就能看到了?!边@時老師說:“噢,看來大家還需要一些工具。我們撿些樹葉帶到教室去吧,那里也許能找到更好的工具?!被氐搅私淌?,老師說明任務:“掉下來的樹葉里到底有沒有水呢?隨便你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試試看,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毙∨笥褌兡弥鴺淙~不知該怎么辦,有兩個孩子用手撕樹葉,輕脆的干樹葉變成了碎片,而綠一點的樹葉變成了一片一片,他們的小手指上弄上了葉汁,然后就用卷紙把它擦掉,卷紙上染上了顏色。漸漸地,孩子們的實驗方法越來越多:有的用卷紙包住樹葉進行擰的動作;有的把樹葉放在桌子上,用建筑區的積木敲打它;有的在美工區拿一張白色的紙,把樹葉放在紙上,然后用剪刀(兒童用的鈍頭剪刀)戳樹葉;還有的把兩三片樹葉疊在一起,然后用滾油泥的棒棒去壓滾樹葉。孩子們漸漸發現枯黃的樹葉是沒有水的,而青黃色的葉子是有水的。老師又從室外摘取了幾片樹上的青樹葉,給孩子們擠一擠、壓一壓,看看與已經掉下來的葉子有什么不同。孩子們發現青青的葉子要比掉下來的葉子水分多得多。老師還引導孩子們觀察:青的葉子和黃的葉子、咖啡色的葉子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樹葉為什么會掉下來呢?有新的發現和答案嗎?”“是因為樹葉里的水變少了?!薄皹淙~里水少了就會變黃,一點水沒有就變成了咖啡色。”“沒有水就變輕了,風一吹就掉下來了”這樣一個秋天散步時引發的探索活動是隨機的,教師沒有從開始就直接告訴孩子們正確的答案,也沒有針對孩子的答案進行是非的簡單判斷。而是抓住了孩子的疑問引導他們獨立思考,將主動權交給了孩子,讓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傾聽同伴的意見,甚至置疑、反駁別人的意見。然后引導幼兒對大家的意見和自己的觀點抱著懷疑的態度進行再思考,根據眾多的回答中不斷地更新、矯正自己的觀點。
在這個探索活動中,教師及時進行角色調整,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教師的智慧與幼兒的興趣交織在一起,達到教師與幼兒展開有效對話、互動分享、合作交往的理想效果。我們學習、繼承和發揚陳鶴琴的“活教育”,和孩子們一起在陳先生創辦的教育沃土上發現、探索孩子們的世界,描繪精彩的童年!
- 上一篇:經信委質量管理工作意見
- 下一篇:電工教學EWB軟件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