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知識研究論文
時間:2022-02-09 10:37:00
導語:幼兒教育知識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小班化區域活動課程模式構建的背景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的體現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而且要為“所有在園幼兒的健康成長服務”,“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發展”,這完全體現了幼兒發展的全面觀。它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含義:首先,對幼兒個體而言,應當培養的是一個和諧發展的完整兒童,而不是忽視孩子的多種需要;其次,對幼兒整體而言,教育是面向全體的,而不是面向少數資優兒童,并且不能只抓大多數中等水平的兒童,而要面向每一個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再次,應更多涉及到運用集體教學的個別化教學去發現發展的可能性和差異性的問題。為此,我們必須“關注個別差異、個體需要,保證促進每一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在我們用《綱要》的精神審視幼兒園教育現狀后,發現了原來習以為常的一些模式和做法的弊端。例如在時間的安排上死板、缺乏靈活性,幼兒缺乏自由活動與小組活動的時間,缺少對時間的選擇權;在教育內容上,來源往往只停留在教本和即定的教材上,缺乏與幼兒經驗、生活與興趣的聯系;在組織形式上,注重集體教學活動而相對忽視幼兒自主選擇的自由活動。在這樣的形式下,我們必須改變這種教育現狀,對現有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于是,小班化區域活動課程模式呼之欲出。
2、幼兒個性發展的需要
由于歷史中社會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傳統教育更多的強調統一,個性
發展得不到充分的重視。從80年代末特別是90年代以來,個性化發展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成了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趨勢。因為個性是創造的基礎,是實施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最重要因素。幼兒期,孩子的心理、生理在不斷的發育、發展,幼兒園的活動應促幼兒身體、心理、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然而,幼兒的心理、生理發展水平和個體差異又決定了對幼兒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和改革,那種灌輸式、強迫式和整齊劃一的教育方法無法實現我們的教育目的,更不可能促進孩子的發展。所以我們必須尋求一種自然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能滿足不同幼兒富有個性、不同需求的教育模式,使每個孩子在享受快樂童年的同時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小班化區域活動需要順應幼兒的個性化發展需要,是幼兒自主活動的一種形式,也是幼兒個性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期望通過小班化區域活動課程模式的構建提升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二、小班化區域活動課程模式構建的理論來源
1、小班化教育理論
小班化教育是在小班(指班額)教育的基礎上演繹而來的。小班,指教育組織的一種空間形式,其基本內涵是指較少容量的班級兒童數量。小班教育則指隨著班級人數減少后,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方式。小班化教育與小班教育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小班化教育是教學論范圍內的一種教育模式的概念,具體指在某種教育價值判斷支配下,教育活動形成一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教育過程,帶有普遍意義的教育模式。小班化教育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
①主體性教育特征。追求的是始終將幼兒置于主體的位置,一切以兒童的主體性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重視兒童的需求及發展潛能。通過創設適宜的環境,引導兒童積極參與活動,自主學習、主動發展。
②個別化教育特征。人的發展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由各方面特征以不同形式聯系而組成的完整體系。但人有時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特質和個性,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個別差異。成功的教育必須正規兒童的差異,教育者以不同的教育內容、靈活高效的教育形式與方法為每個兒童的發展提供機會,使教育與兒童正在出現的心智能力相匹配。小班化教育具有個別化的特征,它是相對模式化、統一化、靜聽式教育而言的,是一種注重兒童個別差異,根據兒童發展水平與需要,尋求其最近發展區、創造條件讓每個幼兒進步的教育機制。小班化教育由于班級人數的減少,教師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去關注兒童,了解、研究教育對象,為其制定不同于他人的教育策略,讓每個兒童在適合自己的環境中,在各自的起點上進步,從而真正落實因人而異的個別化教育。
③保教合一的特征。小班化教育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與優化組合教育資源,又可以使兒童在活動中密度、強度、效度獲得大幅度的提高。同時,時間與空間的利用率和效益也同步提升。這就使兒童不但擴大了活動的范圍,并且獲得更多的作為活動主角的機會。又由于班級人數的減少,教師有條件做到“面向全體兒童”,對每一位幼兒實施“等距離教育”,讓教師的“陽光”普照到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避免了過去教育中教師容易“重視兩頭,忽略中間”的傾向,保障了每個教育對象受優質教育的權利。
2、區域活動教育理論
新時期教育體系中提出了區域活動這一內容后,我們發現,這是一個讓幼兒獲得知識的教育場所,更是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多方面自我能力提高的契機。所謂區域活動,是在指定范圍,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容并在其中鞏固以往所學知識,感知新知識的一種新型教育形式。在區域活動中,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區域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吸引了幼兒極大的興趣。有的孩子自己感興趣的區域探究一個小時,因為科學區里會變的顏色,有趣的磁鐵,線筒電話,橡皮琴等深深吸引了他們,而這個區域的設置,不僅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同時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探索一些簡單科學原理、現象的機會,使許多淺顯易懂的道理都會在玩中獲得。區域活動應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①區域內容應豐富,多為幼兒提供選擇的內容。
②區域設置要符合現階段幼兒的年齡特征,不宜過深或過淺。
③區域內容要有利于幼兒創造力、想象力、動手能力的發展和提高。
④要有較健全的幼兒活動觀察記錄,以便教師總結、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和提高。
3、最近發展區理論
“最近發展區”是由前蘇聯的教育專家維果茨基提出的,他的研究表明,教育對兒童的發展能起到主導作用和促進作用,但需要確定兒童發展的兩種水平,一種是已經達到的水平,另一種是兒童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表現為“兒童還不能獨立的完成任務,但在成人的幫助下,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模仿卻能夠完成這些任務”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就是“最近發展區”。把握最近發展區能加速兒童各方面的發展。
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即是尋找到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創設富有探究性的環境條件,讓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可見環境極其重要。而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也提到:“盡管大多數人具有完整的智能光譜,但每個人也顯示出獨特的認知特征”,“大部分人只在某個特定的領域展現創意”,因此,為孩子創設一個“聰明的環境”至關重要。而小班化區域活動課程模式的構建正是力謀一個“聰明的環境”,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挖掘自身的潛能而高效的學習。
三、小班化區域活動課程模式構建的策略
1、師幼互動、設置區域
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兒童的知識構建,必須由兒童通過自己的操作活
動去完成。因此,活動區域的創設不僅僅是多增設一個區,而更重要的是創設能鼓勵幼兒自由選擇、便于操作、大膽探索的環境,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活動區域的設置要體現這一目標,在觀察了解幼兒的基礎上力求使區域活動的內容、材料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并根據這一目標決定活動區域的種類。這要求教師既要對各類活動區域的功能有清楚的認識,也要準確了解本班幼兒的興趣、水平和需要。教師應放手讓孩子們大膽地去參加區域活動,去布置活動的場所,并且逐漸把集體活動內容融入到區域活動中,使他們在區域同伴之間共同學習、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從而得到發展,得到提高。另外教師應開動腦筋,采取多種形式,真正發揮區域活動的實效性,讓各區域都“活”起來。多觀察了解幼兒區域活動的情況,了解孩子們喜歡玩什么,不喜歡玩什么,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引導孩子主動參與各區角的活動。
2、選擇材料、激發探究
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一個被動的觀察者無法得到知識,必須通過在分析種種活動中自行挖掘或建立知識,幼兒的主動活動與教師根據目標精心設計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環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可見,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是決定幼兒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響著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玩耍中鞏固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習的效果。
①選擇形似性材料以延長幼兒探究的時間
所謂的形似性是指材料的形狀相似,顏色相似,大小相似,特征相似。比如:動物拼圖、小抓手、找影子,動物拼圖四種特征都相似,是將一動物和背景劃分成有規律的9塊或12塊,幼兒剛拿到材料時先觀察的不是動物的外形特征、顏色,而注意的是圖塊上的一個個小孔,他們往往拿起圖塊先一次次試孔,發現不對再換一塊,直至改圖塊放入小孔正合適為止。而小抓手和找影子,它是形狀、顏色相似,幼兒是根據外形輪廓與該物配對,拿到材料,對大小相差較大的材料幼兒能較快找對,而對大小、形狀相似幼兒要將圖拿過去放在影子上,仔細地觀察,發現輪廓不對再換,就這樣反復地嘗試后才能獲得成功。經過一段時間的試誤,幼兒不再出現反復現象,而是運用目測、思考,一次成功,這時幼兒的探究行為漸漸內化到內部行為了。這些材料的操作主要運用了視覺辨別能力,在觀察中我們發現大小、顏色、形狀、特征相似的材料,要求幼兒辨別的時間越長,需要幼兒進行探究的時間也就越長。
②選擇隱秘性材料以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
這里的"隱秘性"指的是外形是幼兒很感興趣的或新奇的材料,而內在的物質則是孩子一下子看不見、看不見卻聽得到,看不見卻摸得到的,往往與孩子的生活經驗不相一致的材料。比如:請你聽一聽、聞一聞,當孩子看見一只只八寶粥的罐子時,他們以為是八寶粥就想去拿,這時里面傳出了響聲,幼兒就會去搖一搖、聽一聽,甚至會想辦法打開罐頭去看一看。這些材料的操作,主要需要幼兒運用觸覺,嗅覺和聽覺辨別能力,對于幼兒來說,這些材料特別能激起幼兒想要知道里面有什么東西的欲望,但活動的規則又是不能用眼睛看,在這樣的欲望下,幼兒就要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去嘗試、去了解。
③選擇可選擇性材料以訓練幼兒思維多變性
活動區材料的可選擇性是指玩法或操作方法的可變性,多樣性和可替代性。比如動物插塑、雪花片等,幼兒在玩動物插塑時,由于動物耳朵下插的口子和動物腳較相似,因此剛開始時幼兒會將兔子的耳朵裝在猴子的頭上,大象的耳朵方向朝上,還將他們放在玩具櫥上,旁邊用長形積木一圍,說這是動物園。當然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幼兒拼搭時正確率逐漸提高。這些材料的操作,需要孩子聯想的能力,創造的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因為這些材料的操作可以出現很多很多的玩法,讓幼兒隨心所欲地進行活動而不出現一種重復厭倦的情緒。
④選擇障礙性材料以鍛煉幼兒的堅持性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幼兒喜歡不斷反復的活動,往往是他將要掌握而
又未能熟練的一些活動。比如舀豆豆,剛開始時教師提供了一盆豆,幼兒就將盆中的豆舀入碗中,這時幼兒對舀的當作感到有些難度,只舀到一點點,或在舀間碗中時會灑落,經過一段時間幼兒舀的動作漸漸掌握,而且他們會將盆中豆抖到一起在用勺舀,這時教師再提供一些口大大小小的瓶,大大小小的勺,幼兒舀豆有的會將小瓶放入盆中再將豆舀入小瓶,有的用小勺舀,原因是小朋友認為將瓶放入大盆,用小勺或將瓶移向盆可避免豆豆的灑落到桌面。正在掌握當中,因此在材料提供時要考慮到孩子的現有水平和最近發展區,既不能讓孩子操作起來太容易,也不能讓孩子感到太難而放棄,而是要幫助幼兒構建發展的階梯。
⑤選擇新奇性材料以培養幼兒創新能力
"新奇"的材料是指在活動區活動中初次出現,而且色彩、外形、聲音
等方面對孩子富有一種吸引力的材料。比如,給娃娃穿衣,美工區剛投入
了兩個塑封的大娃娃(畫在紙上),立刻就吸引了許多幼兒詢問怎么玩,聽說給娃娃穿漂亮衣服時,都爭著給它畫、印(印章),有的甚至二、三個幼兒合作玩,這樣的材料最大的特點是吸引孩子,給孩子一種新鮮感,但是這種新奇的材料對孩子的吸引力是受時間,或自身的玩法的限制較多,當孩子感到不再新奇時就有可能遺忘它,所以在提供新奇材料時我們要考慮到材料對孩子發展的價值。
⑥選擇運動性材料以增強幼兒思維靈活性
所謂具有運動性的材料是指孩子的動作會帶來物體的變化和運動的材
料。比如:舀米、玩水、玩沙、吹吸管、沉浮、走迷宮等等。這些活動包括兒童對物體的動手操作和觀察物體的反應兩個方面,兒童發動動作是因為他想要了解會發生些什么,或是證明他們對于某一特別動作效果的預測。在實踐中我們觀察發現孩子對這些東西特別感興趣。幼兒舀米時有時將米舀到碗中,有時將米堆成小山,有時將勺等物藏入米中,又有時將米舀入小碗,再倒入大碗;吹吸管時幼兒剛開始會將細的吸管插入粗的吸管中,有時會用吸管拼搭物體的形狀,經過一段時間他們會用吸管對著另一吸管吹,吹中間吸管會朝前滾,吹吸管的一頭,吸管會打轉。孩子喜歡聽動作后發出的聲音,喜歡看動作后發生的變化。
3、注重引導、支持合作
小班化的環境中,由于人數的減少,每一個幼兒受到教師的關注機會大大地增加了,教師與幼兒的頻繁接觸,猶如類親子關系,即在幼兒園中替代了部分母親的角色。因此力求利用這種有利的師生關系,在互動上盡量做到人格上平等、能力上幫助、交往上尊重。人格上平等就是尊重幼兒,不把成人的思想強加于他,我們經常聽到老師與幼兒的對話口吻是商量式的:“這樣行嗎?”“你認為呢?”等等。能力上幫助是以幼兒的主體性發展為前提,在互動中與孩子共同合作,幫助孩子發展。教師的幫助是適時、適當的點撥與指導,而不是簡單的包辦代替。
①相信孩子。通過觀察,我們看到幼兒并不是一些“無知無能”的弱小群體,而是一群非常能干、富有創造性的小主人。目前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2l世紀知識經濟社會對人的整體素質的要求超過任何時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早已被幼教界所接受。因此,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要成為幼兒的好朋友、好伙伴,與他們平等相待,將教師是“傳授者、維持者、調解者”的角色轉向幼兒活動中的支持者、合作者與引導者。
②關注孩子。在幼兒活動中,教師了解當前幼兒已有的經驗是什么,觀察幼兒對什么感興趣,考慮教師應在哪方面給予幫助,特別是幼兒在活動時,教師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戲水平做標準去要求幼兒.幼兒在游戲中應有自由選擇與自主決定的權力與可能。教師要認識到游戲過程是幼兒探索和發展的過程,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要學會觀察等待,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表現,言談舉止,先觀察再指導或多與處理好游戲中主客體關系,給幼兒自由選擇與自己決定的權利,使我們組織的活動成為幼兒“真正的游戲”,而不致使游戲失去“靈魂”。
③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要加強指導語的藝術性。小班突出直觀性、趣味性,因為小班幼兒年齡小,理解語意的能力差,這時就要求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富有趣味的語言去啟發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而中班應采取啟發誘導的語言;大班則應趨于理性的指導。
4、交叉活動、促進提高
最早的班級區域活動使幼兒交往范圍相對狹小、緯度不足。為了統一年齡段而能力又各有差異的孩子都有不同水平的提高,我們在建構小班化區域活動課程模式時對活動群體做了重新的調整。
①同班群體:主要由同班幼兒分小組進行區域活動,適宜在課程模式開展的初始階段。
②同齡群體:主要打破班級界限,進行平行班的區域活動。幼兒在平行班中自由選擇區域進行活動。
③混齡群體:由不同年齡的幼兒集結在一起活動,他的作用更多的體現在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的選擇適合的區域活動內容。
這三種形態的群體靈活組合,適當調整,更好的提高每一個不同水平的幼兒能力。
四、小班化區域活動課程模式的思考
實施小班化區域活動課程模式后,我們發現了以下的一些優勢,也從問題中產生了思考:
①通過小班化區域活動課程模式的實驗,我們發現教師更注意對幼兒觀察、啟發、鼓勵、幫助和期待,在操作材料的提供上注意梯度、適宜性、個別化。在活動過程中,提出常規、制止糾紛的時間明顯減少。但是此種課程模式的實施需要教師提高自己相關的理論水平,以支持解決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
②增加了師生、生生交流的機會,以讓幼兒主動實踐探索為主,有利于每位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對幼兒活動的評價機制還需作進一步的探討。
③較大的自由度和較強的自主性使幼兒的認知能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情感體驗、控制能力得到了增強,能動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對小班化區域活動課程模式的研究使我們看到:無論哪-個年齡段班級,幼兒在健康、認知、社會情感、藝術、游戲五大領域的發展水平均有顯著提高,因此可以認為此種課程模式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真正體現了優質教育的效果。
但我們的研究僅僅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當前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如:教育成本與教育效益的關系以及一些政策層面的研究等,我們將繼續研究下去,以不斷完善這項有價值、能推動學前教育改革的工作。
[參考文獻]
《師幼互動行為研究》劉晶波
《比較學前教育學》李生蘭
《幼兒的游戲行為及其社會技能、學習行為的典型相關分析》井衛英等
[摘要]
在大談素質教育、發展幼兒個性的今天,如何尋求到一種符合幼兒生理、心理發展水平,培養個性化幼兒的教育模式成了幼教界刻不容緩的一件大事。本園貫徹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精神,嘗試在園內進行了小班化區域活動課程模式的研究。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獲得了粗淺的認識。本文試從小班化區域活動課程模式構建的背景、理論來源、實施策略、我們的思考四個方面加以論述,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給幼教同仁些許啟示。
[關鍵詞]
小班化區域幼兒
- 上一篇: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探討論文
- 下一篇:幼兒教育發展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