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1 04:23:00

導語: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研究論文

[摘要]從1996年至2005年的相關學校機構數和在校學生數入手,回顧、分析和總結“九五”至“十一五”期間我國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成就,指出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在發展中存在份額少、規模小,地位不平等、受公辦學校擠壓嚴重,行政管理比較薄弱、定位不夠準確等方面的問題,并展望其發展趨勢,認為民力、幼兒教育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民辦中小學則將在選擇性教育服務方面取得新進展。

[關鍵詞]民辦教育;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民辦中小學;民辦幼兒園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辦中小學是從1992年初鄧小平南方講話之后發展起來的,民辦幼兒園則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家庭幼兒班(或稱為個體幼兒園)起步。近十年來,全國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無論學校數、在校學生數及其占同級同類教育的比例,都呈逐年增長的態勢,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已經成為我國中小學幼兒教育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尤其在中等職業教育和學前教育領域,民辦學校在校學生的份額已經分別接近1/4和1/3,機構數的比例已經分別接近1/3和超過50%。

一、事業發展成就

(一)從教育機構數看發展

從1996年至2005年,全國民辦中小學幼兒園的數量變化比較大,呈快速增長的態勢。

2005年,全國幼兒毛入園率為41.4%;小學兒童凈入學率為99.15%,小學毛入學率為106.4%,小學畢業生升學率為—98.4%;初中毛入學率超過95%,初中畢業生升學率為69.68%;全口徑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52.7%;普通高中畢業生升學率為76.3%;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1%。這是我國民辦中小學幼兒園發展的一個背景,同時,這樣一個發展成就,也有全國民辦中小學幼兒園的一份不可忽視的貢獻。從表1可以看出1996年至2005年全國中小學幼兒園機構數從92.3萬所回落到57.5萬所,十年減少了37.7%,而民辦中小學幼兒園機構數則從2.8萬所上升到8.49萬所,十年增長了203%,所占比例由3.03%上升到14.77%,目前看,這個比例不算小。

表1顯示,從1996年至2005年,全國普通中學維持在8萬所左右,民辦普通中學則由1400多所(占1.83%)上升至7783所(占9.98%);全國職業中學由10049所下降到6423所,民辦職業中學則由568所(占5.65%)上升至2042所,所占比例達到31.79%;全國小學由64.6萬所下降到36.6萬所,十年減少了43%,民辦小學則由1400多所(占0.22%)升至6200多所(占1.7%),民辦小學的增長幅度很大,但所占比例還極小;全國幼兒園由18.7萬所下降到12.4:萬所,民辦幼兒園則由2.45萬所(占13.06%)上升至6.88萬所(占55.33%),從2004年起,全國民辦幼兒園機構數就超過了公辦幼兒園的機構數。

(二)從在校學生數看發展(此部分相關數據參見表2)

從1996年至2005年,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在校學生維持在2.2億人至2.3億人左右,民辦中小學幼兒園在校學生則由219萬人(占0.99%)上升至1812萬人(占8.14%),增長了7個多百分點。全國普通中學在校學生由5400余萬人上升至近8600萬人,增長了近58%。民辦普通中學在校學生由29萬人(占0.54%)上升至5997萬人(占6.98%),雖然所占比例不大,但年增長速度較快。全國職業中學在校學生由473萬人上升至626萬人,十年增長了150余萬人;民辦職業中學在校學生由13萬人(占2.74%)上升至156萬人(占24.88%),十年上升了22個多百分點,漲幅比較大,速度也比較快。十年來,全國職業中學在校學生增長中95%在民辦職業學校。全國小學在校學生十年減少了2750余萬人。民辦小學在校學生則由46萬人(占0.34%)上升至389萬人(占3.58%),年均增長38萬余人,雖然所占比例不大,但增長幅度比較大。全國幼兒園在園兒童十年減少了近500萬人,減少了18%。民辦幼兒園在園兒童則由130萬人(占4.89%)上升至668萬人(占30.66%),上升了近25個百分點,所占比例接近1/3,增長速度非常快。

總的來看,十年來全國民辦中小學幼兒園在校學生總數基本持平,但分段的高峰點在上移,小學與幼兒同在校學生數下降比較快。其基本狀態與趨勢是:“九五”高峰在小學,“十五”高峰在初中,“十一五”將迎來高中階段的高峰,“十一五”末“十二五”初將是高中后教育的高峰。十年間,從幼兒園到高中各段,民辦教育機構的規模與比例都在大幅度上升,這表明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成就明顯,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已經開始走—個與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道路。

二、發展中的問題

(一)份額少,規模小(此部分相關數據參見表3)

總體上看,民辦教育規模在整個國民教育規模中的份額還比較少,2005年民辦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占全國總數的比例只有8.14%,而且其中民辦幼兒園占有較高的比例(30.66%)。從校均規模來做一個簡單統計比較,與公辦同級同類學校相比,民辦學校的校均規模相對也比較小。如,2005年全國普通中學的校均規模是1100人,民辦普通中學是770人;全國職業中學的校均規模是974人,民辦職業中學是762人;全國幼兒園的平均規模是175人,民辦幼兒園只有97人。例外的是,民辦小學的校均規模明顯高于全國小學的校均規模,全國平均為297人,民辦小學為623人,民辦小學校均規模超過全國小學校均規模的一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公辦小學有大量的農村偏僻地區的小學校,規模很小,但民辦小學基本上沒有這種學校;二是有一批九年或十二年一貫制民辦中小學,對這類學校,學校數一般統計在民辦初中或高中內,但學生數統計在小學內。

(二)地位不平等,受公辦學校擠壓嚴重

與公辦中小學比較,大多數地區民辦中小學處于明顯的不平等的辦學地位,主要體現在征地與基建、招生、教師隊伍建設等政策方面,有的地區甚至在稅收、學生社會優待等方面還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如,所有公辦學校中小學幼兒園的教師按事業單位人員上保險,民辦學校的教師只能按企業人員上保險;在引進教師與高校畢業生方面,大部分地區的民辦學校中小學幼兒園所享受的政策與公辦學校有較大的政策差距,主要是國家政策層面還未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一

中國論文聯盟

(三)行政管理比較薄弱,定位不夠準確

對于民辦中小學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門往往沒有給予同樣的重視。表現在管理人員和職責不到位、準入標準不明確、退出機制未建立、過程中監管職責不清或不準(缺位或越位),對違規辦學、非法辦學和一些違規行為的處理不適應實踐的需要。合理有效的退出機制是影響民辦教育發展的重要問題,但現實往往是對準入有一定的制度和標準,但對如何處理退出還比較模糊,要么無法處理,要么等出了大問題再處理,要么簡單采取對公辦學校的辦法來處理,總體上對民辦學校—的運行過程缺乏有效的預警機制。最近一年多,出現了不少民辦中小學關閉的情況,尤其對于一些較大規模的民辦名校,出現問題時各級政府基本上是出于對保持社會穩定的考慮而采取政府包辦接管的被動做法。當然,這只是就全國一般情況而言,有少數地區在民辦中小學行政管理的定位和管理問題的處理方面還是做得非常好的。

(四)民辦學校自身的條件、質量與管理有距離

在全國八萬多所民辦中小學幼兒園中,屬于條件、質量和管理都到位,取得社會認可的學校還是少數,基本上還沒有出現可以對優質公辦中小學形成競爭壓力的優質民辦中小學,大部分民辦中小學校尚未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加上在民辦學校當中不斷出現一些嚴重問題,甚至經營不善而倒閉,再加上新聞媒體的炒作,影響了百姓對民辦學校的認知與信心,也一定程度卜動搖了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對民辦學校支持的決心。尤其是最近兩年,由于出現了民辦中小學因“儲備金”引起的幾個重大事件,對全國民辦中小學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加上“名校辦民校”、生源減少及國家對義務教育的新政策等因素,使得相當一批民辦中小學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有的舉辦者甚至產生了退出的念頭。

(五)對民辦教育的認識有偏差,教育行政部門內、外部協調難度大

在實踐中,民辦教育的“公益性事業”性質受到挑戰,人們片面地認為民辦學校是私人企業或營利性機構。由于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對民辦教育的管理、服務不落實以及協調難度非常大,對于解決民辦教育的一些重要政策問題,往往教育部門非常積極,但其他相關部門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態度。前幾年,社會有關機構(包括環保衛生、稅務、新聞媒體、咨詢服務企業、各種中介機構等)視民辦學校為“唐僧肉”,存在“趁火打劫”的現象。目前,教育外的許多部門對民辦學校仍然缺乏正確的認識,甚至缺乏基本的法制觀念,部門主義作風嚴重,對于國家有關民辦教育的法律法規不聞不問,工作中抱著部門的“本本”和過去的觀念,不能與時俱進。

(六)對民辦教育缺乏積極的預期

由于民辦教育總體上還處于發展初期,民辦教育的法制環境與政策制度也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民辦學校總體上是在一個相對艱難的環境下逐步成長發展起來的,民辦學校自身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民辦學校的辦學質量與水平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教育需求,這是客觀的事實,是成長中必經的階段。結合這種現實,一方面我們應當要求所有舉辦者堅持“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基本辦學方向和“公益性事業”的基本性質,本著為社會提供“公共教育服務”的基本責任,克服困難,辦好每一所學校;同時,也需要各級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用更加長遠的目光、更加寬容的態度和更加積極的行動,切實支持、鼓勵和監督民辦學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們不能因為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今天的不足,而否定其未來,而看不到其發展的意義和價值,更不能只用過去或今天的眼光去估價明天的發展。總體上看,我們對中國民辦教育的未來發展還缺乏積極的預期。

三、發展趨勢展望

伴隨中國民辦教育的法制化、規范化進程,民辦中小學幼兒同教育已經進入一個發展的新時期。面對新環境、新挑戰,歸根結底,是要對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有新定位、尋找新空間。基于前一階段的發展實踐,大家清楚地看到了民辦幼兒教育的成長速度,普遍不懷疑民辦幼兒教育的發展空間。事實上,目前在幼兒教育領域,民辦與公辦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鴻溝基本不存在,民辦的份額越來越大。我們完全可以預期,“十一五”期間,民辦幼兒教育的比例還將進一步擴大,而且將超過公辦幼兒教育的規模。

完全不同的是,民辦中小學教育遇到了比較嚴峻的挑戰。一段時期以來,有相當一批民辦中小學辦學困難,甚至被迫關閉。新修訂頒布的《義務教育法》中明確規定,在普及和鞏固義務教育的任務中,由政府負全責,國家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預算。民辦中小學今后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在哪里?

在中小學教育階段,政府利用公共財政的主要的基本的職能是為社會提供公平與均衡的教育,這已經成為歷史的潮流,這種認識已經被各級政府普遍接受,也必將是今后一段時期我國中小學教育政策調整的方向。在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應該保障的是所有適齡兒童都擁有接受達到基本標準的義務教育的機會,即提供面向人人的相對公平與均衡的義務教育。但不可否認的兩個現實情況是,一方面這種公平與均衡是相對的,發展面向所有人的公平與均衡的義務教育是公辦小學與初中建設的方向,在一段時期內地區間與學校間的差距還將存在;另一方面,社會對義務教育的選擇性需求不會消失,而且在短時間內這種需求不會明顯減弱,但公辦義務。教育所能提供的這種選擇性教育將急劇減少,并在政策上越來越受到限制,因而將逐步退出選擇性教育的空間。因此,提供滿足社會需要的選擇性教育就是民辦學校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機遇,也是民辦中小學教育發展的主要空間與基本定位。這個空間的大小,不是取決于政府的政策,而是取決于公辦學校均衡化的速度與程度,更主要取決于民辦中小學在辦學質量與特色方面的成長,即民辦中小學為社會提供選擇性教育服務的能力與水平。可以相信,未來五至十年,民辦中小學將在選擇性教育服務方面取得新的進展,其發展的空間仍然是可以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