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

時間:2022-03-29 10:37:19

導語: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

摘要:社交媒體的出現及迅速發展深刻影響到了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情緒能力、幸福感及個人生命意義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也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此社交媒體背景下,對于大學生進行感戴、幸福感及個人生命意義進行團體心理輔導,能夠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以社交媒體為背景及理論,并利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方法對篩選出來的20名大學生進行為期6周的干預,采用實驗組、對照組前后測研究的實驗設計,干預前后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大學生感戴量表、幸福感及個人生命意義測查,以考察驗證團體心理體輔導對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關鍵詞:社交媒體;感戴;幸福感;個人生命意義;團體心理輔導

一、引言

在過去的十年間,社交媒體的迅速發展對人們的溝通互動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社交媒體是人們用來創作、分享、交流意見、觀點及經驗的虛擬社區和網絡平臺,包括社交網站、微信、QQ、微博、知乎、貼吧等。其中大學生已然成為網絡文化的主要參與者,調查顯示,20—29歲網絡使用者占全體網民的60.2%。研究認為社交網站的適當使用可以幫助個體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提高幸福感。然后大學生作為一個特定群體,具有心理波動較強、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意識等特點,在社交網絡的使用過程中容易滋生出一系列心理問題,這也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有研究發現,社交媒體對青少年的成長會產生負面的影響,通過團體輔導能夠幫助大學生糾正社交媒體帶來的心理和行為偏差,提高大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提升自我情緒管理能力,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2]。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義均屬于個人心理健康教育范疇,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諧具有推動作用[3]。許多研究表明,大學生感戴與主觀幸福感存在正相關關系,感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幸福感做出預測。研究表明,大學生生命意義和幸福感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生命意義可以解釋綜合幸福感的51.3%,特別是生活目標和生活自主對幸福感的影響更為明顯。也有研究表明,團體輔導對增強大學生感恩、幸福感及親社會行為有良好效果[4]。本研究嘗試將社交媒體的理論融入團體輔導,對篩選出的20名大學生進行“幸福感恩之旅,心理健康之行”團體心理輔導,采用實驗組、對照組前后測研究的實驗設計,考察社交媒體環境下團體心理輔導對增強大學生的感戴、幸福感及個人生命意義感,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作用。

二、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通過廣告招募,對自愿參加團體輔導的某大學25名被試進行面試,篩選出符合要求的被試20人,隨機分成實驗組(10人)和對照組(10人),男女對半,兩組成員在年齡、年級、民族、生源地、家庭經濟狀況等方面經統計檢驗無顯著差異(P>0.05)。所有成員身體健康狀態良好,精神正常,無心理障礙。(二)評估工具。1.大學生感戴量表(GRAT)包括剝奪感的缺失(充實感)、對社會的感激和對自然事物的感激三個方面,修訂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91,分半信度為0.90。前后兩次測驗所得重測信度系數為0.81。2.幸福感指數量表量表包括兩個部分,即總體情感指數量表和生活滿意度問卷,前者由8個項目組成,它們從不同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內涵。而生活滿意度僅有一個項目。總體情感指數與生活滿意度的一致性為0.55。3.大學生個人生命意義量表該量表一共有50道題,有七個因子。包括目標追求、親密關系、接納超越、自我肯定、人際關系、公平需求和信念。內部一致性系數總量表為0.95,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在0.70~0.90,3周的重測信度為0.72。(三)數據處理。采用SPSS24.0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前測、后測數據與團體成員滿意度進行統計分析。

三、社交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社交媒體環境信息參差不齊。信息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變革了大學生學習、生活模式。當前大學生學習資源、生活信息等的獲取大都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大學生借助互聯網平臺能夠獲取豐富的生活、學習信息,加強了對生活的認知并提升了自身學習能力,達到了有效性的學習效度。例如借助微信平臺、微博平臺獲取相對應的生活、學習資源,豐富自身知識,拓寬自身知識視野。當前針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一些高校也能夠與時俱進,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向互聯網方向發展。但無論是大學生在互聯網平臺中獲取生活、學習信息,還是進行網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都存在一定的隱患。互聯網技術支撐下的社交媒體環境,其信息資源參差不齊,大學生的社會閱歷不深、信息甄辨能力不強,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蠱惑,對學生身心發展形成一定的危害。例如,一些西方政客運用社交媒體平臺傳遞一些不良的信息,這些信息將會誤導學生,對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義形成一定的影響。(二)缺乏強有力的心理疏導。在社交媒體環境下,以團體心理輔導為導向,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夠給予大學生全方面的輔導、幫助,增強大學生個體的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義。例如,教師根據學生發展需要,以團體心理輔導為基礎,開展線上線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過網絡平臺獲取學生在線信息情況,加強學生信息資源的分析,明確大學生心理發展動態,促進大學生感戴、幸福感以及生命意義指數的提升,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諧調整作用[5]。但從當前學生社交媒體交往現狀來看,學校缺乏強有力的心理輔導機制來進行干預,使學生心理健康指數低,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例如,針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大學生個體教育,缺乏團體心理輔導的融入,使部分學生由于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針對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咨詢力度不足。久而久之,使大學生的幸福感逐漸下滑,對大學生未來發展具有不良的影響。

四、社交媒體環境下團體心理輔導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重視團體心理輔導工作的開展。在社交媒體環境下,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重視團體心理輔導工作的開展,將團體心理輔導工作融入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實現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認知,轉變學生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觀念,進而使大學生在團體心理輔導工作中得到身心健康全面性發展。依托于社交媒體環境,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工作,既滿足大學生通過網絡獲取信息的需要,也能夠通過團體心理輔導模式,讓學生更好地認知自己,理解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促進大學生感戴、幸福感和大學生個人生命意義指數的提升。在團體心理輔導工作開展中,教師根據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以主題模式傳遞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激發學生聆聽興趣,使大學生在團體心理輔導中獲取較多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并且以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調整身心,使自身以積極樂觀的思想面對生活與學習以及未來發展。(二)加強團體心理輔導互動機制建設。在社交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工作的開展,需要加強團體心理輔導互動機制的建設,通過引領學生在社交媒體平臺中的互動,增強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汲取與掌握能力。例如,在社交媒體環境中,以微博、微信等形式,開展討論性、研習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讓大學生圍繞主題活動,與他人一同探討、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探討過程中,大學生能夠進行自我反思,更好地認知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通過有效的課程知識,加強自身心理引領[6]。與此同時,針對個別大學生,教師開展一對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工作,深化團體心理輔導工作開展的意義,提升自我情緒管理能力,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此外,針對大學生在團體之中存在防御心理,人際敏感的特點,在團體活動中應精心營造溫暖、尊重、安全、信任的團體氛圍,推進團體心理輔導實踐活動開展,以實踐活動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例如開展社團活動、體育活動等等,促進學生幸福感的提升。

五、結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干預前后大學生感戴、幸福感指數和大學生個人生命意義各因子得分比較。由下頁表可知,實驗組干預前后,幸福感總分、剝奪感的缺失(充實感)、對自然事物的感激、大學生感戴總分方面都有顯著差異;親密關系、接納超越、人際關系和大學生個人生命意義總分存在顯著差異。干預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被試在感恩總分、幸福感總分和大學生個人生命意義總分不存在顯著差異。干預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幸福感指數、剝奪感的缺失(充實感)因子分、對社會的感激因子分、對自然事物的感激因子分以及大學生感戴總分方面均有顯著差異;在大學生個人生命意義上接納超越因子分、人際關系因子分、公平需求因子分以及總分上均有顯著差異[7]。

六、討論

研究的團體輔導方案在社交媒體及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指導下,圍繞感戴、幸福感與個人生命意義的關系和理論研究設計“幸福感恩之旅,心理健康之行”團體輔導。根據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觀點,本次團體心理輔導重視團體氛圍的創設。針對大學生在團體之中存在防御心理,人際敏感的特點,在團體活動中精心營造了溫暖、尊重、安全、信任的團體氛圍。領導者運用傾聽、鼓勵、共情、具體化、自我暴露以及指導、內容表達等心理咨詢的基本技術,引導成員坦誠、自然地表達真實的自己,保證每一位成員都融入團體,促進了自我成長和進步。在領導者帶領的方式下,以團體心理咨詢的振奮性鼓舞技術和贊許技術,激發學生在發現、體驗感恩的情境中,客觀地認識自我,引導學生去思考個人生命意義,積極尋找自己的幸福,快樂幸福地生活。

在本次團體活動干預中,運用了“學習—實踐—強化—應用”的行為療法作為指導思想,通過問題剖析,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家庭作業、反饋鞏固等形式來逐步形成。結合社交媒體整體系統的理論觀點,針對每位成員的家庭互動模式進行分析,再在團隊中創設情景,進行團體求助的練習。通過這樣的方式,爭取讓每一位組員掌握一定的求助技巧,進行求助的主動嘗試,獲得支持的積極體驗。并對組員進行的嘗試和挑戰給予肯定,鼓勵成員們在實際生活中善于發現生命的意義。本研究表明,將社交媒體背景下的理論應用于大學生的團體心理輔導,能夠增強大學生的感戴、幸福感以及個人生命意義感,提升大學生心理和諧與心理健康發展的效果。

總而言之,社交媒體環境下團體心理輔導對于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具有明顯效果,可作為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的參考方式及新思路。

參考文獻:

[1]董霞,張寧姜,婷娜.感戴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8):953—955.

[2]陳秀云.大學生個人生命意義量表編制及初步應用[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07.

[3]浦昆華,宋娜,楊萍.團體輔導增進大學生感恩、幸福感及親社會行為的效果評估[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2,33(3):142—144.

[4]孫文剛,汪金,韓仁生.大學生感戴量表(GRAT)的修訂[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18(1):28—30.

[5]陳春媛.中職生感恩特點及其與親社會傾向的關系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1.

[6]熊珍明.感戴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7]石國興,祝偉娜.初中生感戴和主觀幸福感的干預研究[J].心理學探新,2008,28(3):63—66.

作者:吳日暉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