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群體心理健康論文
時間:2022-05-25 05:49:00
導語:學生群體心理健康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高校中以貧困生為主體的弱勢群體的存在,不但給高校的管理和學生成才形成壓力,而且也會對社會造成一定危害。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了解和掌握他們的心理,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是高校教學與管理的重要職責。
一、大學生弱勢群體的構成
大學生弱勢群體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經濟貧困、生話窘迫者。高校貧困學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間家庭經濟貧困而難以交付學雜費及購置必要學習用品,日常生活缺乏經濟保障的學生,按其貧困程度分為特困生和困難生。據統計,貧困生在高校的平均比例己高達25%。高校貧困生的成員主要來自四方面:一是城市下崗或工薪少的職工家庭;二是地區經濟不發達,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經濟發展緩慢;三是由于天災人鍋或家庭發生意外事故,而導致家人重病、致殘、傷亡等,家庭負債;四是農村多子女家庭,生活困難。他們中的大多數在日常交際中處于極被動地位,交際范圍狹窄,生活在一個自我封閉或半自我封閉狀態中,不善于溝通,往往感情脆弱,常常表現出敏感、悲觀、空虛、無助絕望等苦悶心理,有的貧困生甚至產生怨恨家庭的情緒。
第二,心理健康不佳、有心理疾病者。目前在校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順利的簡單成長經歷使他們缺乏挫折和失敗的磨練,缺少獨立生活經驗,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弱。一方面隨著學業、就業、情感壓力的加劇,面對市場經濟和各種矛盾,不少大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大學生處在生長發展最關鍵時期,生理、心理的需要特別多卻又得不到完全滿足,會加劇心理負荷,誘發心理疾病。
第三,學業一般、就業信心不足者。中學時學習優勢對一部分同學來說已不復存在,新環境中人才薈萃,大學的學習環境、學習方式與中學又大相徑庭,部分學生在學習乃至多方面的優勢會削弱甚至喪失,從“鶴立雞群”變成了“平庸之輩”,對他們來說各種評優、評獎、擔任職務的可能性不大,這就使他們感覺低人一等。同時求職艱難是每個學生充分體會到的,由于職業事關重大,它給人的壓力也格外沉重,這種壓力對學業一般的同學來說尤為突出。對就業的強烈欲望、對未來職業和生活的不確定、對就業市場競爭的無能為力,使他們惶惶不可終日。
第四,思想行為不良、曾受違紀處理者。一部分學生因考試作弊、偷竊、打架等違紀、不良行為受到校紀校規處理,從此對前途失去信心而精神不振,表現為思想消極、情緒低沉、行為懈怠、同學關系冷漠。
二、大學生弱勢群體的心理缺陷及表現
第一,存在強烈的自卑感。弱勢學生中貧困生由于長期生活困窘,形成了與他們的社會存在相適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價值觀念和心理定勢,構成了特定的貧困文化,而貧困文化存在一定的負面因素,如:思維方式的封閉性;對社會不公平現象的敏感和絕望;缺乏自尊、樂觀、積極進取和善于合作的素質等。貧困生在進入大學后仍帶有自己家庭的社會身份特征,貧困大學生心理有著明確的社會歸屬的認知,交往范圍會縮小在身份與自己相同的同學身上,會顧忌與成績優異的非貧困同學交往,這種表現就是自卑感,一般會導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閉,導致人際交往和人際溝通的困難,有的也因過度自卑而形成過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對接受學校的困難補助而感到羞恥。
第二,存在障礙型心理,日常交際中總是處于被動地位。弱勢學生由于種種不幸和遭遇,生理、心理與常人不同,擁有特殊的話語體系和行為方式。導致在交往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障礙和隔閡,缺乏直接的溝通,甚至遭到同學的誤解,同時由于外界的冷遇和傳統觀念的根深蒂固,他們陷入自我隔絕或半封閉的心理狀態,不能接受其他同學或被其他同學接受,交際范圍狹窄,個性被壓抑、心靈被扭曲。
第三,存在消極型心理,因缺乏實踐鍛煉而能力較差。弱勢學生常常會自怨自艾、報怨生不逢時,加之畢業就業的一些不正之風,使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失去信心,出現悲觀、消極心理,表現為苦悶、抑郁、落落寡歡,許多人陷入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而不能自拔。
第四,存在躁動、分裂心理,自主和自制能力較弱。心理的失衡往往表現為行為的無所適從,個別學生一方面不愿正視自己、不愿接受師生的援助,另一方面又強烈感受到來自家庭沉重的責任和家長強烈的期待,由此產生一種著急、煩躁、憂慮的情緒,從而導致一種焦躁的心理;個別學生敏感多疑,自衛心理強,表現出強烈的失落、茫然、郁悶,常常言語、行為舉止極端;馬加爵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些學生不能正確對待社會問題,對貧富不均、錢權交易、貪污腐敗等現象非常不滿,有強烈的憤世、嫉俗心理。
三、原因及危害
第一,生源結構問題。高校學生來自不同地區,存在地理、風俗、生活、經濟等方面的差異,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基礎知識、表達能力等客觀上都存在著一定差距。在高校,特別是綜合性大學,同一校園內招收著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生起點不一,但進入大學后要求卻大致相同,客觀上給低層次的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壓力。
第二,家庭和社會問題。由于弱勢學生家庭普遍經濟貧困,父母大多忙與生計,沒有給孩子應有的家庭溫暖,無暇顧及孩子的心理需求,也缺乏給孩子良好的教養,教育失當。從社會因素看,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在促進社會各方面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緊張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使人感到精神壓抑,身心疲憊。
第三,高校的“政策”問題。對基礎差的同學進行相應“土政策”的保護,學校的“好心”助長了學生的惰性,但市場不同情“弱者”,在臨近畢業時這些同學會發現自己幾年的大學學習收獲甚微而表現出極度失望;對違紀學生“手下留情”,舍不得處理,舍不得讓其退學,反而助長了一些學生的有恃無恐,也對其他同學造成負面影響。
第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的欠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欠缺主要表現在:目前各大學的心理輔導機構設置不規范,從業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機構的名稱、管理、人員編制、服務模式等方面有所不同;咨詢人員多為兼職,從業人員大多都是非專業人員;即使部分高校設立了心理咨詢機構,卻沒有專職工作人員,受過系統訓練的人才更少;心理咨詢室也多為兼職教師輪流值班,其時間、精力根本無法保證。
大學生弱勢群體心理問題的負面影響:一是影響著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不利于高校發展。二是增加育人的難度,不利于學校管理。三是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利大學生成才。四是影響學生就業,不利社會安定。
四、解決弱勢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
第一,傾斜情感,培養積極信念。在把握客觀公正的原則的同時,要盡可能的把情感向那些更需要理解和幫助的學生傾斜,多接觸他們,多給他們一點微笑、鼓勵、信任,多一些關懷,以喚醒他們被壓抑的人性,激起被埋藏的自尊,給他們相對寬容的環境,才能幫助弱勢學生消除自卑心理,加強自立、自強、自信教育。
第二,人格教育。人格反映的是一個人的靈魂和精神所在,對弱勢大學生進行教育時,不要帶有任何偏見,要根據他們的特點,在生活上給予他們資助和關心,在學習上多鼓勵和幫助,扶貧先扶志。除了物質上的,更要關注他們的精神世界。同時,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應尊重弱勢大學生的隱私,注意采取適當的工作方式做好弱勢大學生的工作,使他們生活在一個相對自然、輕松的環境中,全面健康地發展。
第三,宣泄心理教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心理咨詢工作者應給予弱勢大學生及時的心理疏導,通過交談討論,提供建議等方式開啟他們的心扉,幫助他們自由地、毫無顧忌地傾訴自己的煩惱、苦悶、憂郁,以便把心里不愉快的情緒發泄出來;要刻意指導、幫助他們通過建立友誼,與自己的知心朋友傾吐內心的苦衷,使緊張的情緒得以松弛,有助于他們良好心理的形成,健康心理的發展。
第四,耐挫折訓練。必須加強對弱勢大學生承受困難和挫折能力的訓練,培養起百折不撓、勇敢頑強的剛毅品質,塑造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堅毅意志。
第五,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貧困生的實際問題。國家和各級政府應采取積極的措施,通過助學貸款、設立勤工助學基金和減免學雜費等,投入財力和人力關心貧困生,為其排憂解難,細致入微地關心和幫助他們;改變對貧困大學生的救助觀念和救助方式,變無償的困難補助為給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再獲取報酬。通過提供勤工助學崗位,貧困生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緩解了經濟壓力;加強銀校合作,推進助學貸款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資助辦法,對國家、銀行、學校、學生、家長都有益,政府、銀行、學校等必須齊心協力做好這項利國利民的事。
第六,心理咨詢。學校應積極幫助弱勢大學生解決心理障礙。開設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特別關注和關心弱勢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弱勢大學生一般對自己的處境感到自卑,因而顯得敏感悲觀、心理脆弱,不愿觸及自身的弱勢一經濟問題、心理問題、成績問題等。因此加強與他們的交流與溝通是必要的,這種“扶貧”是全方位的,心理老師應準確地了解他們的問題,聽其傾訴,幫其開導,使他們走出因為經濟貧困所帶來的陰影,鼓勵其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社團活動.讓其在交往與交流中發現自身價值。保障高校中的弱勢群體享有平等的權益這一問題應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
總之,科學技術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能否在未來的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人才是關鍵,而人才的心理素質在競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社會需要弱勢大學生具有健康的心理與良好的心理素質,以適應競爭的市場經濟社會,而學校教育在培養大學生健康心理與良好心理素質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弱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馬皚樂,國安.弱勢群體與社會失衡[J].政法論壇.2004,(03).
[2]陳烈,彭建軍.貧苦大學生心理狀況分析及對策[J].南華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06).
- 上一篇:政府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方案
- 下一篇:衛生局監督科學發展觀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