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責任意識培養必要性及途徑論文

時間:2022-11-30 10:17:00

導語:學生責任意識培養必要性及途徑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責任意識培養必要性及途徑論文

摘要:本文講述了中學生責任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并探討培養方法,提出了對中學生進行責任意識培養,是當前進行公民道德建設和進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道德建設責任意識培養方法

當今的中學生,都是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他們思想敏銳,勇于進取,對責任意識的理解有著一定的認識,表現出青年學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但他們缺乏實干精神,重視自我需求,自我發展,卻極少關心社會,關心他人。近幾年來,中學生責任意識呈現出低于其角色職責要求的弱化傾向。因此,培養中學生責任意識這一課題在當前抓公民道德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是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1.加強責任意識的培養

為迎接21世紀的挑戰,在基礎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歸根到底是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這已成為大家的共識。上海市二期課改對本市中學生的素質提出如下要求:有強健的體魄,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有信心和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有開放的意識和文化包容態度。能適應環境的變化,能發現問題,能收集、加工、處理信息并解決實際問題。而“責任意識”則是現代文明社會公民的基本素質。如果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是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朋友、對家庭、對自己負責的人,那么,我們的素質教育就取得了成功。

2.責任意識培養的階梯目標

2.1學生發展的“五個階梯”目標:

目標階梯之一:對自己負責。培養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強的意識。

目標階梯之二:對他人負責。尊重與接納他人,富有愛心與合作精神。

目標階梯之三:對集體負責。主動關心愛護集體,珍視集體的榮譽,解決參加集體事務和各項活動履行應盡的義務,學會共享,主動為集體發展盡職。

目標階梯之四:對家庭負責。尊老愛幼,為父母分憂,營造溫馨家庭氛圍。

目標階梯之五:對社會和國家負責。勤奮學習和努力工作,講愛心與奉獻,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愛護環境,樹立遠大理想,立志報效祖國。

2.2責任意識培養的重點。

第一層次:感受現實,增強學習責任感。了解社會關愛,奮發努力學習。操作載體:新生入學教育(軍訓、行為規范教育);訪談有關人士(校內:班主任、任課教師、年級組長、教研組長、中層干部、校級領導。校外:政府官員、社會賢達、家長代表等),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了解社會對教育的要求,時代對人才的呼喚,思考對自己、對它人、對社會負責的人生設計;參加黨課學習,開展黨章學習小組活動。

第二層次:從小事做起,在崗位上體驗對他人的責任。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競爭崗位(設立多層面工作崗位,讓每一位現實都能早道最適合自己的崗位,培養主人翁的負責精神);崗位評價(從社會服務、行為規范)。

3.責任意識培養對學生要多作肯定性評價

學生判斷能力較弱,老師心理投射是他們形成自我評價的主要來源,這在小學低年級尤其明顯,學生需要從老師給予的肯定性評價中確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寫成績報告冊時,能評價他聰明,能干。寫些激勵性語言,他就認為自己確實是這樣,遇事敢于自己動手去做;如果你平時老是講他傻、沒出息等有損自尊的語言,他就覺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動手去做的信心。英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在美國一所小學做實驗,以18個班的學生,作了預測未來的測驗,然后把具備“最佳發展前途”的學生名單交給老師。這種暗示堅定了老師對這名單上的學生的肯定。使這些原本是隨意指定的學生感到異樣的自信、自尊、自愛,敢于提問、回答。8個月后復試,這些學生進步快、活潑、可愛。實驗表明:教師對學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評價形成了期待效應。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我們為何不滿足他呢?既能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讓學生學會自主、自強、自信、自立,還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態,何樂而不為呢?

4.責任意識的培養要珍視學生的成功

當學生自己動手干一些事,或根據老師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師所給予的肯定和鼓勵,能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適當的贊美言辭是滋潤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說:“你能跟同學愉快的相處,老師真高興。”這會使學生在交往中充滿自信心。學生向你提出某種意見,你傾聽后說:“你的建議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學生從你的反應中體驗到自己具有判斷力。相信學生,鼓勵他們參與。美國教育家羅達•貝克梅斯特爾說:“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自信,我們就必須相信他們。”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賴學生,他說:“我加入兒童生活中,便發現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創造力。”在學校,教師要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還可以委托他們做一些有一定難度的事。對于學生的過分保護,過分操縱,不放心他們獨立介入生活中的“難題”,自己一手操縱,這是對學生的力量估價過低的表現。剝奪實踐,不僅障礙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使學生喪失獨立的生活態度和自信心。聰明的老師是從不壓抑學生躍躍欲試的愿望而鼓勵他們獨立學習的。

5.責任意識的培養要多給學生提供擺脫失敗,虛擬成功的機會

挫折雖然會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積極的途徑卻可使它轉化。蘇霍姆林斯基對四年級以下的學生從不打不及格分數,而讓他們重新做失分的題目,讓他們在進步中得到好成績,并從中發現自己的力量。可見教師要在教學中,活動中不斷地虛擬成功的機會讓自卑的學生不知不覺地參與當中來享受成功的快樂,獲取足夠的自信心,如果學生在創設的機遇中沒有把事情做好,老師就加以指責,甚至挖苦、諷刺,這不僅會使學生失去信心,而且會跟你對立。公務員之家

6.責任意識培養的重心是學生的“一技之長”

謬•詹姆斯說:“每個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個人天生都具有獨特的視、聽、觸以及思維的方式。每個人都能成為富于思想與創造的人,一個有成就的人,一個成功者。”正因為這樣,每個學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長。細心的教師會注意學生的“獨特方式”,一旦發現他的某種特長潛能,就滿腔熱情地因勢利導,運用肯定、鼓勵以及創設條件等手段強化它、發展它。當學生意識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別人強,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別人歧視自己時,自信和勇氣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總之,中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是當前進行公民道德建設和進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效方法,中學教育工作者要給以高度的關注和重視。

參考文獻

[1]熊華生主編.《班主任之友》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班主任之友雜志社,2008

[2]李漢生主編.《班主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班主任雜志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