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發展論文
時間:2022-12-26 03:16:00
導語:素質教育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非智力因素的結構。
非智力因素的結構是指不同成分的非智力因素的整體構成。根據非智力因素對心理活動的調節范圍以及對學習活動直接作用的程度,可將非智力因素劃分三個不同層次:
第一層次,指學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觀。它屬于高層次水平,對學習具有廣泛的制約作用,對學習活動具有持久的影響。
第二層次,主要是指個性心理品質,如需要、興趣、動機、意志、情緒情感、性格與氣質等,這些屬于中間層次。它們對學習活動起著直接的影響。
第三層次,指學生的自制力、頑強性、榮譽感、學習熱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動機等等,它們是與學習活動有直接聯系的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產生具體的影響。這些因素充滿活力,對學習的作用十分明顯。
(二)非智力因素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
素質就是學生身體的、心理的、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專業的一系列基本特點和品質的綜合。學生素質的高低,主要有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因素來決定。智力因素指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創造力等。心理因素主要指學生認識、信心、感情、穩定性和承受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動機、興趣、性格、情感、意志和毅力等。由此可見,缺少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素質教育是不完整的,在同齡的青少年中,智力水平的差距很小,學習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由非智力因素決定,譬如:學生缺乏興趣,學習就處于被動狀態;學習缺乏信心,就沒有刻苦鉆研的精神;意志薄弱,抗干擾能力就差等等。尤其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課程的改變,將改變學生的學校生活,他們將發現,學校正在努力的適應著他們,而不再是一味地要求他們去適應學校。而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都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每個人的潛能,能順利就業的目的。因此,職業學院的素質教育過程必須把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上,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才能適應于社會;才能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技能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能順利就業,滿足社會需求。
(三)非智力因素教育的作用。
1.動機和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器”。正確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是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走向成功的“系統軟件”。“動機”是激勵人去行動的內部動因,是個體發動和維持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動機一旦由需要引起,個體的行為(如:吃、玩、學習、工作等)就表現出對追求某一事物或從事某一活動的興趣。興趣是力求認識某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是對事物的感覺、喜好的情緒。對事物的愛好和興趣,則是求知的動力,攀登科學高峰的力量源泉。興趣是發展思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內在動力。動機的發展和升華,能促進這種內在動力的持久發展。因此,高等職業院校必須把社會需要和學生需要有機的結合起來。是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轉化為精神的需要和學習的動力。轉2.性格和情感是學生不斷進取的“興奮劑”。“性格”指人在對事物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人的性格和他的思想觀點、理想、信念、世界觀等有著密切的關系。正如恩格斯所說:“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現在他怎樣做。”“做什么”,說明一個人追求什么、拒絕什么,反映了人的活動動機或對現實的態度;“怎么做”說明一個人如何去追求要得到的東西,如何去拒絕要避免的東西,反映了人的活動方式。如果一個人對現實的一種態度,在類似的情景下不斷的出現,逐漸的得到鞏固,并且使相應的行為方式習慣化,那么這種較穩固的對現實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動方式所表現出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當我們對一個人的性格有了比較深切的了解,我們就可以預測到這個人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將會做什么和怎么做。“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驗,是人們的需要與客觀事物之間關系的反映。情感是對事物的一種好惡的傾向,由于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不同,人對客觀事物便抱著不同的好惡態度,產生不同的內心變化和外部表現。能滿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會引起人的積極的態度,使人產生一種肯定的情感,如愉快、滿意、喜愛等等。反之,不能滿足人的需要或與人的需要相抵觸的事物,就會引起人的消極的態度,使人產生一種否定的情感,如嫌惡、憤怒、憎恨等等。教育的對象是人,每個人都有它自己的性格和情感。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的主導地包含教師要通過語言和情感的引導,使學生之一主體能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要在一個溫馨的、充滿愛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由此可見,高等職業院校必須根據學生性格特征、情感變化、培養目標、學生需求和社會需要來有的放矢的進行各種教育教學活動。
3.意志和毅力使學生成才的“持久劑”和“自制劑”。“意志”是人為了使羨慕得在行動中自覺克服困難所表現出來的心理過程。“毅力”是指堅強持久的意志,它是一個人不斷進取的心理品質。意志過程的特點有明確的目的性。意志以隨意運動為基礎,隨意運動受意志的支配,運動過程中,體現毅力的強弱,與克服困難相聯系。意志力大毅力強的學生在實現某種計劃和目的是常常表現為滿腔熱情、信心百倍、勇往直前,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英勇氣概。意志力小毅力弱的學生在實現某種計劃和目的是常常表現為缺乏堅定的信心、畏縮不前、自暴自棄、怕困難、半途而廢的心理障礙。因此,高等職業院校必須根據學生的特征、意志毅力的不同、生活目的不同等設計適合不同學生的各種活動來磨練其意志和鍛煉其毅力,使他們樂于學習和敢于戰勝各種困難實現不同的目的。
總之,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認真研究和注重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動機、興趣、性格、情感、意志和毅力等方面的培養和提高,有利于教師的教育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有利于增強學生在社會中的競爭力,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深化,有利于21世紀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和脫穎而出,有利于全民族文化素質和思想的提高。[摘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對學生智力因素的培養,而且是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發展。只有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發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因此,只有促進學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協調發展,才能實現職業院校的教學目標;才能全面地推進素質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素質教育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就業
- 上一篇:高職院校教學創新論文
- 下一篇:成功教育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