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時間:2022-11-06 08:51:22

導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1工程實訓中心建設

1.1工程實訓中心建設定位。一個真實而具有典范意義的實訓環境,實際上在學生頭腦中樹立著現代企業形象,經過這種實訓環境的熏陶,學生了解掌握現代企業本質特征[2]。建筑學專業以培養“理論基礎堅實、實踐能力扎實、思想作風樸實”為目標。一個真實的工程實訓環境對學生的技能和素質培養起著重要作用(圖1)。(1)注重實踐教學與職業建筑師基本素質訓練有機結合。培養方案強化實訓和建筑師素質教育內容,與實習環節形成有序聯系,通過實踐認知,掌握建筑設計的全過程;配合安排與注冊建筑師考試相關的理論課程,增強相關專業設計人員講授相關專業的知識和設計要求。(2)注重樹立地域性建筑觀念,提升建筑文化素養。培養方案中的實踐課程設置體現了對地域性建筑觀的培養,通過設置建筑測繪、建筑認識實習等課程,提高學生對地域建筑技術(尤其是寒地建筑特點)和文化的理解和認識。(3)注重為社會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工程技術人員。通過實地工程勘察、實訓與實踐訓練,使學生了解建筑設計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建筑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社會問題、民生問題、經濟問題,不斷提升學生從事本專業的責任心。1.2實踐條件建設。傳統的建筑工地實習和認識實習主要培訓的是學生的基本辨識技能,使得學生對所學專業有一個基礎性的實踐認識[3]。中心購買地源熱泵、檢測系統、測控系統等先進設備,成為培養具有多技能、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的堅實后盾。同時,實踐課程分為短期實踐課程和長期實踐課程。短期實踐課程如《建筑認識實習》,實習周期為1~2周,實踐教育形式主要采用參觀、調研、考查、現場講解等方式。長期實踐課程,如《畢業實習》,安排一個學期。通過實習能夠使學生獨立完成實際工程的方案設計與實施的各個階段;理解各專業之間相互配合的方式及重要性。1.3教師配備。為了確保實訓中心有序、良好的運行,中心配備專任實訓教師人員6人,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教師3人,中級職稱教師1人,青年教師2人,都同時具有工程師及以上職稱和企業工作經驗。并且帶領學生參加實訓的教師均組織帶隊參加過各種建筑設計競賽,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具有豐富的指導設計經驗,這為工程實訓的教學和建筑設計、工程建設提供一個良好的實踐平臺。打造一支通達實務與理論的實踐教學“雙師”隊伍,切實保障實踐教學質量。1.4管理責任制。根據實踐教學的特點,實訓中心建立了一個高效的、有執行能力和推動能力的組織管理團隊,以有效保證并促進工程實訓中心的運作。實訓基地配備主任一名,常務主任一名,主要負責工程實訓中心的總體協調和組織、規劃。下設“實訓中心教學規劃部”、“教學管理部”、“教學實施部”三個部門。實訓中心教學規劃部主要負責整體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各環節,指定培養目標,組織教改研究及教材開發等工作,為教學實施部進行相應的培養方案設計及教學組織。教學管理部主要負責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教學實施部主要負責培養方案的制定、教學組織,教師課程的統籌,幫助師生提升具體的實踐能力。

2人才培養目標建設

民辦本科教育作為現代國家高等教育的必要補充,在區別于研究型高等教育的基礎上,另辟蹊徑,開拓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實踐教學,不斷在培養方案中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的課程比重。借助于實訓的環節提高學生的工程技能、動手能力。我校的實訓中心兼有教學的實驗、實習、實訓三種形式。通過長期、持續的實訓訓練,鍛煉提高了應用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課程體系以專業設計課為主線,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加強理論課中專業技術教育。實踐類課程與實驗、實習、實訓緊密結合。其中,短期實踐課程有《工地技術實習》、《建筑認識實習》、《建筑測繪實習》等;長期實踐課程有《設計院實習》、《畢業實習》。加強學生了解實際工程設計項目、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各種技術和現代工具、方法,通過調研、分析、設計等手段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

3實訓中心信息化建設

3.1知識點網絡化。建筑與規劃學院在學校領導的督導和支持下,建成了適合建筑學專業和城鄉規劃專業學生適用的實訓中心。該實訓中心,共分成三大主題建筑解構、20個知識點和50個外延知識點,并完成了信息點與互聯網的互動掃碼讀取工作。3.2管理信息化。工程實訓中心的選課、使用和管理基本實現了網絡信息化。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網站中實踐教學環節鏈接,查詢按照節次的選課和使用情況,并進行選課;學生可以根據網站相關介紹了解并掌握現有可觀摩、實踐、實訓、操作的相關資源分布情況、使用情況和使用方法指導等信息;管理人員可以實時掌握工程實訓中心的利用率,合理安排查詢、驗收、維修和登記等工作。三者相輔相成,促進了資源的合理化分配,避免課程使用沖突和資源的閑置浪費,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4結語

本文從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實訓中心建設的基本條件、建設定位、儀器設備,以及與人才培養方案的配合方法、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學校進一步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初步實現了學校教育現代化和配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改善了實訓裝備水平,提升了教學實踐環節的基礎能力,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同時,作為民辦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訓中心建設實例,為其他類似院校提供可借鑒的經驗與總結。

參考文獻

[1]李巖,孟杰,姜業超.產教融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科學,2018,9(04):72~73.

[2]田雙,梁毅,呂林.本科院校工程實訓中心規劃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02):76~77.

[3]胡劍慧.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訓中心建設中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10):56~60.

作者:高智慧 單位:1.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建筑與規劃學院 2.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