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留守兒童的特征與建議

時間:2022-09-20 03:19:35

導語:中學留守兒童的特征與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留守兒童的特征與建議

1留守兒童及其留守狀態

所謂留守兒童或農村留守兒童,我國相關文獻中大多“是指隨著大量農村成年人向城鎮轉移就業而沒有攜帶的子女,這些孩子遠離雙親或單親,成為留守兒童,他們多數依靠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屬來實施監護”。對“留守兒童”概念做這樣的界定,存在著較大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因為如果說留守兒童就是“農村成年人向城鎮轉移就業而沒有攜帶的子女”,且“他們多數依靠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屬來實施監護”,那么,就應該斷定這些孩子應該是遠離雙親的,也就是其父母都是在外打工的,只是單親在外打工而生活在母親或父親身邊的就不能算作留守兒童,但其中“這些孩子遠離雙親或單親,成為留守兒童”這句話又把單親在外工的孩子列在了留守兒童的范圍。在我國現有相關文獻中,大多數也都把只要父母親中有一方在外打工的就算作了留守兒童。而在相關的論述中又都將“親情缺失”、“缺少父母關愛和監護”作為留守兒童的主要特征。這就導致了對留守兒童相關研究的不準確或不科學性。

我們在安徽省蕪湖市5所農村初級中學對初一至初三年級的文化課學習成績排年級前五名和后五名的學生的調查中顯示,父母都在外打工的占18.9%,只是母親在外打工的占4.2%,只是父親在外打工的占48.3%,父母親都在家的占28.6%。我們認為:把留守兒童的概念界定為“母親外出務工的農村未成年人”更加合理。這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在我國當代農村社會中,“男主外女主內”仍然是絕大多數家庭的現實狀況,只要母親在家,子女就有“家”的感受;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學生在回答“你認為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誰?”時,回答為“父母”的占約34%,而明確回答為“母親”的占30%,明確回答為“父親”的只占15%,經統計檢驗,學生中認為母親最了解自己的人數顯著多于認為父親最了解自己的人數。也就是說,學生在心理上更依賴于母親。其二是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發現,在文化課成績排在年級前五名的學生中,父母全部或只有母親外出打工的學生比例,顯著地少于文化課成績排在年級后五名的學生,而這兩個群體中,“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在家”的學生比例卻幾乎相同,這說明“父母都在外打工”或“母親在外打工,父親在家”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可能有顯著的消極影響。也就是說,因為母親長期不在家,而使兒童失去了“家”的感覺和對家長的心理依賴,并對學習產生了顯著的消極影響。所以,我們將“農村留守兒童”的概念定義為“因母親長期外出務工而留在農村生活和就學的未成年人”。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因其“留守狀態”的不同而對其學習和生活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影響。

在我們調查的文化課成績排在前五名的學生中,有15%的人是父母雙方或母親長期在外打工的,也就是說,在文化課成績最優秀的學生中有15%是留守兒童。這說明“留守狀態”并沒有對所有留守兒童的學習產生顯著的消極影響,這是為什么呢?對此,我在對所調查的五所農村初級中學部分教師和校長的訪談中了解到:農村留守兒童的留守狀態大致有以下四種類型:

(1)勵志型:父母同心協力地艱苦創業、勤儉持家,有明確的改善家庭生活狀況的愿望和目標,并付諸實實在在的行動。子女對父母的心愿心領神會,并深受父母的感染和激勵,努力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和良好的表現報答父母。

(2)平常型:父母把外出打工只認作是賺錢過日子的平常事,認為大多數人也都是這樣,自己外出打工而子女在家生活、上學很正常,家庭生活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困難,沒有感覺什么不好,也沒有什么目標,父母和子女都習慣了這種家庭生活狀態,也就是說,父母和子女對待留守狀態都有一顆“平常心”。

(3)困苦型:父母雙方或一方不得不外出打工,打工的收入又不能滿足需要,家庭成員中有生病或殘疾等其他特殊困難,感覺日子很艱難又很無助,子女也因家庭條件差而感到自卑。

(4)頹廢型:父母長期感情不和,一方或雙方有婚外情,夫妻爭吵或與家庭其他成員爭吵不避子女,子女對父母徹底失去了應有的信任和尊重,對家庭生活感到失望和苦惱,甚至其自身的價值觀、人生觀產生了較大偏差,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很顯然,這四種類型的留守狀態對兒童的學習和成長會有著極不相同的影響。

2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的若干特征

2.1留守兒童的心愿

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留守兒童們在回答“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時,他們的答案前兩位的依次是:“考取理想的學校”或“把成績提高到滿意的程度”(占30%),“能和父母在一起或能有一個完整的家”(占24%)。這可能說明:其一,留守狀態對兒童的心理有著巨大的影響,部分兒童對于能生活在父母身邊的渴望已經成了其最大的心愿;其二,在學習上追求進步,仍是留守兒童普遍的特征之一,不過,非留守兒童則有55%把“考取理想的學校”或“把成績提高到滿意的程度”作為自己最大的愿望,這兩者差異顯著,這可能說明家長的經常性監督有利于學生建立和鞏固學業理想。

2.2留守兒童的“知心人”

在回答開放式問題“你認為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誰?”時,留守兒童的回答依次是:父母(占33%),祖父母等其他親人(占24%)、母親(占18%)、同學(占9%)、父親(占9%)、老師(占3%)、自己(占3%)。在這個問題的回答方面,與非留守兒童幾乎沒有差別。這可能表明:當前農村初級中學學生的最主要心理溝通對象仍然是家人(上述回答是父母、母親、父親及其他親人的占84%),而與同學有較深層次溝通者的比例很小。而根據我國學者以往研究的成果,初中生是把“朋友”作為第一位傾訴“平時內心想的事”的對象的,朋友關系在初中生的心目中顯得日益重要。這可能說明學習方面的壓力或長期的應試教育已經導致我國農村初中學生交往心理不能得到應有的發展。另外,只有3%的學生認為“老師”是最了解自己的人,這說明:雖然學校在關注和關愛留守兒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學校成立了“留守兒童之家”,幾乎所有學校都把“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列入到了學校的工作計劃,并專人負責等。但這些工作還沒有使學校的教師走進留守兒童的心里。

2.3留守兒童的生活負擔

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有一道選擇題是:“在平時生活中,(1)你只完成學習任務,不需要做家務事;(2)你除做洗自己衣服等少量家務事外,其他事不用做;(3)你需要做與自己相關的所有家務事。”留守兒童的回答選擇第一項的占18%,選擇第二項的占42%,選擇第三項的占36%;而非留守兒童選擇第一項的占43%,選擇第二項的占30%,選擇第三項的占27%。這些差異經統計檢查并沒有達到顯著水平。這說明在平時生活中,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相比較,并沒有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擔負起特別多的家務事,也就是說,留守兒童因遠離父母而缺少照應,從而影響學習和成長的現象并不普遍。3.4留守兒童的學習在接受我們問卷調查的初一至初三年級文化課成績排在前五名和后五名總共143名學生中,(其中排前五名的72人,排后五名的71人),屬于我們定義為“留守兒童”的33人;父母親都在家的,即真正意義上的“非留守兒童”40人。留守兒童中有33%共11人屬于文化課成績排前五名的學生,66%共22人屬于文化課成績排后五名的學生;而非留守兒童則分別為63%共25人和27%共15人,兩者差異極顯著。這可能說明,留守狀態對學習成績有顯著的消極作用。在回答調查問卷的另一個有關學習的問題“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你通常首先(1)向老師請教;(2)和同學討論;(3)自己獨立查資料、思考”時,留守兒童21%選擇了(1),選擇(2)的42%,選擇(3)的30%;而非留守兒童選擇(1)的18%,選(2)的37%,選擇(3)的45%。這些差異經統計檢驗沒有達到顯著水平,特別是在選擇(1)和(2)方面,差異更小,這可能說明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在學習的依賴性或獨立性方面并沒有顯著的差異。但一般來說,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首先自己獨立查資料、思考”,而選擇這一選項的無論是留守兒童還是非留守兒童,都不足50%,這說明注重對初中生正確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和指導,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3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學校教育的若干策略

關于留守兒童的學校教育應運用哪些策略的問題,我們認為,首先應該弄清楚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問題和問題的關鍵是什么?其次要認真思考一下學校教育能為解決問題真正做些什么?否則,我們提出的所謂方法或策略就難以落到實處,更談不上收到實效。我國絕大多數有關留守兒童的文獻中,都先入為主地把留守兒童視作一個教育的弱勢群體,但就環境對兒童成長的作用來說,我們不應該把“留守狀態”一概認作是不利于兒童成長的環境,否則,“官二代”、“富二代”和“星二代”們的成長就不會出現那么多嚴重的問題,更何況“留守狀態”還存在著差別巨大的不同類型。我們根據自己的調查研究,結合有關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認為: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的學校教育,應該采用以下幾種策略:

3.1把“留守狀態”當作獨特的教育資源

我們調查發現:雖然“留守狀態”可能對兒童的學習產生顯著的消極影響,從而使很多兒童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但留守兒童中的百分之三十三文化課成績進入年級前五名,卻足以說明“留守狀態”并不一定能夠阻止兒童獲得優異的學習成績。雖然相對于城鎮富裕家庭的子女,留守兒童處在較貧苦的物質環境中,但這并不能足以阻礙其成人成才。古今中外出身貧寒的杰出人才數不勝數,那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名句曾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寒門弟子的成長。因此,學校教育工作者應先系統研究每一名留守兒童的實際生活學習環境,然后根據其“留守狀態”的具體特點確定教育方案,盡力挖掘其“留守狀態”中潛在的教育和激勵因素,引導兒童樹立遠大理想,形成積極進取的精神,理解和領會父母含辛茹苦中對子女所飽含的深愛和殷切期望,促使所有兒童所處的留守狀態向“勵志型”轉化。留守兒童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的群體,它確實是需要社會特別關注的群體,但如果把它看成是包袱,那么,這個包袱就太大太沉重了;如果把它看成是一種資源,把它看成可以使一代自強自立、奮發進取的中國人成長過程中難得的教育資源,那么,科學地開發這個資源,這個資源將會加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3.2著力提高家長學校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我國的每一所中小學都有“家長學校”或“家長委員會”,其中很多都切實開展了活動并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在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協調、學生家校表現的互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從我們調查中發現的學生對父母心理依賴程度較高的情況來看,對家長與子女溝通方法、技巧和內容等方面的指導,提高家長與子女溝通的有效性,似乎非常必要和緊迫。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曾有一名學生回答其最大的愿望居然是“父母不要管得那么多”!如果家長與子女溝通的有效性較高,學生就會有更加積極的家庭氛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配合也會更加有效。

3.3學校教育中要加強學習方法和生活自理方法的指導

初中階段的學生,其學習的自主性已經達到了較高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已經越來越成為其取得理想的學習成績的關鍵。而我們的學校教育中的學習方法指導,各科老師們側重點多是解題答題的方法,而忽視了諸如:如何制定學習計劃、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及如何提高整體學習效率等方面的指導。只有讓學生的學習方法不斷科學化,學生學的有效性和成效性才會不斷提高。而學生在學業上的成功,有助于化解其多方面的心理矛盾。既然農村初級中學中留守兒童占有很大比例,初中生又具備了生活自理能力,加強對學生的生活自理方法的指導,促使學生更加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常態問題,這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有利于學生將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還有利于學生增強自信心和減輕由于遠離父母而產生的失助感。

3.4積極促進兒童的同伴交往

進入中學后,初中生將感情的重心逐漸偏向于關系密切的朋友。初中生對與親密朋友間的交流很珍視、很真誠,他們不僅在這種交流中獲得親密感,也從這種交流中更好地認識到自己內心世界所發生的一切,更多地了解了自己。留守兒童在這種交流中可以減輕由于遠離父母而導致的孤獨感。因此,學校教育中應有計劃地為學生創設同伴交流的場景,促進他們同伴友情的健康發展。如:指導學生開展多樣性的學習興趣小組活動、文體活動、社團活動、學習生活互助小組活動,教師最好能參與其中,以便觀察和指導。4.5學校要指導教師努力走進學生心里學校的“校本培訓”應該把幫助教師掌握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知識,指導教師準確認識學生理解學生,作為重要的培訓內容,要求教師平時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情況,提高與學生溝通的有效性,使師生關系更加密切,使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工作更加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作者:承澤恩陶園單位:蕪湖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