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新課改探究論文
時間:2022-03-03 05:47:00
導語:政治新課改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誤區一:強調感性分析,忽視理論深化
仔細分析一下新教材特點,我們不難發現,其中一個重要特點是傳統教材中的理論性強、抽象、難以理解的文字被刪減,代之以圖文并茂的感性材料,這些感性材料或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或是根據學生以往的直接經驗能感知的。新教材內容的變化是為了遵循人類認識的普遍規律,即從感性到理性,不斷深化,不斷提高。
這里要提出的是,新教材內容的變化,不是降低對學生的要求,即只對知識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而是讓學生通過感性材料的認識,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進而對抽象理論的深刻理解。由于一些教師對新課改精神的歪曲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感性分析的層次,而忽視理論的深化。
筆者曾聽過一節政治課《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制度》的內容,這節課的核心內容就是分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教師通過一些數據來論證這個結論。這些數據反映的是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的所有制結構中,非公有制經濟的比例越來越多,如果讓學生從這些感性數據分析,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非公有制經濟作用越來越重要。但是否非公有制就沖淡了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呢?教師沒有解開這個疑團。很顯然,教師只停留在感性分析層面,沒有作進一步的理論分析,因此本節課結束以后,學生對公有制經濟在數量上越來越少,卻仍然起著主體作用,沒有辦法理解。如果教師再作深入分析: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不是體現在數量上,而是體現在控制力上,那么學生的感性認識就上升到理論認識的高度。
誤區二: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搞成自由放任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它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針對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的學習,在探索自主性學習的過程中,必須首先執行科學的教學計劃,明確教學目標,然后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自主性學習不是無師自通,因為學生很難把握自己該如何學習以及學到何種程度才符合要求。所以,自主性學習沒有教師的指導是無法完成的。
筆者也曾聽過一節活動課“上網的利與弊”,教師采用辯論的形式,首先把辯題交給學生,學生自由組成兩組,辯論過程中教師站在—邊。時不時地說“好,不錯,繼續”,不做任何總結、引導,任由學生發揮。教師這樣做似乎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勤于思考,讓學生敢于發表不同意見和看法,但結果往往導致“放羊式”課堂。
也有一些教師做得更是離譜,一上課就說“今天請同學們自學,可以自由討論”。諸如此類的教學形式可以說無計劃、無目的、片面追求課堂的活躍氣氛,還美其名曰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其實在搞自由放任。
誤區三:“穿新鞋走老路”
有的教師也主動參與新課改,但總是對學生的能力產生懷疑。因此不敢真正邁開課改的步伐,不敢放手讓學生自我閱讀、思考、議論、練習,仍用傳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解決問題。他們搞課改,只是形式發生了變化,實質上仍是傳統教學的模式。我們把他們的做法叫做“穿新鞋走老路”。
筆者聽過一節課改課,不能說這位老師在課前沒有準備,他充分運用多媒體的功能,把這節課的重點、難點進行分解,提出一個個不同類型的問題,再設計一定數量不同形式的鞏固練習,在課堂上,他緊緊圍繞著這個方案進行教學,這種教學形式在名義上是“新”,但本質上仍然是模式化教學,弊端不少。—是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教師根據教學大綱以及學生可能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把教材內容以問答題或填空題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從課本中找出問題,那么學生只能成為回答問題的機器,毫無主動性可言,學生得到的也僅僅是記住教師給出的結論,結果,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拓展。二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是指學生自覺能動地,有針對性地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去更新舊的觀念,獲取新信息,掌握新知識的能力。教學中,如果學生不是通過先閱讀課本內容去分析、歸納、推理、總結,就毫不費力得到現成答案,就會失去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失去用已用知識和技能去感知新知識和技能的絕好時機。
真正的課改是徹底轉變教育觀念,大膽打破傳統模式的束縛,從而走進新課改的大課堂中。
總之,我們在政治新課改中,只有做到既不矯枉過正,又不徘徊不前,才能走出一個又一個誤區。
- 上一篇:新課改下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培養論文
- 下一篇:新課改對教師要求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