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10:56: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課程改革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課程改革論文

舞蹈實踐課程改革論文

摘要:當今社會發展速度極快,這就需要不斷的改革才能使我們跟上時代的步伐。高校的實踐課程近幾年一直是高校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舞蹈的實踐課程改革也迫在眉睫。環境舞蹈作為當下最新穎、最前沿的課程模式,被很多高校所采納運用,本論文就是想利用環境舞蹈的方式,結合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改革,使舞蹈實踐課程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提高學生的整體專業能力。

關鍵詞:環境舞蹈;課程改革;文化宣傳

一、改革背景

隨著社會發展、人才培養的需要。很多高校進行了實踐課程改革創新,結合當地的文化歷史,建立雙向互贏的實踐課程。本人想通過以發掘安陽歷史文化特色為基礎,進行針對性的研究,經過實地的歷史講解學習,加深理論層面的知識,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民俗民風及當時的舞樂特點。再通過對實際環境的感受就地起舞,把深層次的理論知識、感受融入到課堂所學舞蹈技能當中并展現在真實環境里。創作出更加新穎且具有安陽歷史文化的舞蹈作品。通過環境舞蹈的方法,利用安陽文字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曹操墓、紅旗渠等具有歷史人文特色的現實場所,帶領學生實地進行舞蹈即興表演,最終對舞蹈課程的實踐環節進行改革創新。這樣不僅對學生、教師的綜合藝術素養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對安陽的整體歷史文化也起到了發掘整理、特色宣傳的作用。

二、師范類院校的舞蹈學課程開設現狀

(一)課程設置不合理。目前,師范類院校大多在課程設置上技巧課以芭蕾基訓、古典舞基訓、民族民間舞、身韻、現代舞、技術技巧、舞蹈編導為主;理論課以中外舞蹈史、舞蹈教學法、舞蹈概論、舞蹈解刨學、作品賞析等為主。這些實際上大多數照搬了專業院校的課程設置及內容,有些并不適合師范類學生的學習。因為培養目標的不同照搬專業院校的課程設置是不科學的,專業院校培養的主要是具有演員舞臺表演、導演的舞蹈專業人才;而師范類學生更注重培養能夠進行舞蹈教學、科學研究等工作的教職崗位人才。如果一味的照搬專業院校的課程設置,就會偏離自身的培養目標,甚至影響到教學質量及學生的就業。(二)內容并不適合師范類學生。師范院校中,舞蹈課程的設置大多是舞種多,課時少。原因是師范類院校的公共課程相對較多,這就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同時由于師范類的培養目標是舞蹈類教師,這就使得學生要學習多個舞種及相應的理論課程,這是與專業院校所不同的。但是這樣的課程設置就使得學生的專業課程多但課時不夠,對專業技能的掌握不足。表面上看學習內容非常豐富,但實際的專業素養及技能掌握遠遠不足,不能達到專業教師的要求標準。目前全國很多高校的舞蹈學專業都開設了課堂實踐課程,這大大加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把課堂上所學到的東西真正的運用到實踐當中,為以后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經驗。但是很多的師范類院校并沒真正的把實踐課程合理有效的進行安排,同時仍然存在學習專業院校的課程設置方法,沒有去想是或否復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堂實踐環節上,師范類院校沒有突出自己師范的特點,而是效仿專業院校的實踐方法進行,那就是以排練學習劇目為主,對于舞蹈專業學生來說劇目的排練演出是十分重要的積累經驗的過程,不可或缺。同時排練演出也可對教師的專業素質進行提高,包括很多的原創類劇目都可通過這樣的實踐環節來完成。但是對于師范類學生來說,當他們走出校園后更多的是面臨如何去教別人,如何對舞蹈這門藝術進行研究創新,怎樣才能當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師。一味的進行舞蹈排練演出,或許對個人的專業素質提高很快,但在怎樣教學、科研的環節上并沒有發揮很大作用。這就忽略了師范類的特殊性,脫離了實際,并不科學。

查看全文

財政學課程改革論文

1.以實踐能力培養為導向構建能力培養型教學模式

現階段,財政學專業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理念,一味地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很少會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了轉變這種局面,《財政學》課程建設中應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作為基本立足點,使傳統知識傳授型教學模式轉變成實踐能力培養型教學模式。為了成功實現這一轉型,必須在《財政學》課程建設以及改革實踐的全過程中都貫穿這種實踐能力培養理念,具體應該包括以下幾點內容:

1.1教學目標定位。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對于課程改革而言顯得尤為重要,相當于行動的導向和指南針。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授課對象需要掌握的能力不同設置相應的專業教學大綱,主要分為非財政學專業以及財政學專業,而且應該從理論教學、實驗實訓教學兩個方面進行設計,也就是根據學生需要掌握的不同能力編制教學計劃,這樣才可以有效確保教學計劃的針對性、有效性。

1.2教材整合。應該以實踐能力培養為導向,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合理整合、重構財政學教材體系以及教材內容,使財政學教學不僅能夠滿足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需求,也可以滿足非財政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需求,其次也便于教師更好地選擇教學內容,將課程內容設計的前沿性、系統性、科學性、思想性充分體現出來。

1.3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改革。傳統的財政學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為財政學教學手段的創新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財政學教學過程中應有機結合傳統教學手段以及現代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方法,避免傳統教學手段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束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1.4教學過程優化。學校應積極建立實驗實訓平臺,同時應構建課外學習交流平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轉化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力培養型教學模式必須始終堅持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為導向,明確定位合理的教學目標,進一步優化、改革教學教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綜合能力,提高財政學教學效果。

查看全文

農村課程改革論文

一、農村社會供給需求的“匱乏與錯位”現象

由于我國特有的“城鄉差異”和農村教育與農村社會發展相“脫離”的現象,使農村社會對農村教育的供給“匱乏”和需求“錯位”,面對正在進行農村的課程改革,區域農村社會“不能”也“不想”提供自己強有力的支持。

(一)區域農村社會供給的“匱乏”現象

在我國特有的“城鄉二元結構”格局里,農業剩余、農民利益在工業發展與城市建設中被剝奪或奉獻,城鄉差異越來越大,農村社會日益貧困落后,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也越來越弱。與此社會供給“匱乏”相適應,區域農村教育也就出現了“教育基礎薄弱、學校設施簡陋、教師工作生活條件艱苦、教育運作與自主發展水平低下”等不利狀況,使農村課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物資條件保障。

(二)區域農村教育與農村社會的“隔離”現象

傳統農村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其功能定位“游離”于農村社會的發展之外:農村教育的最大目標變成讓農村最優秀的學生離開農村,為城市服務;農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儉用,讓自己的孩子跳出“農門”進入城市社會。在這種情況下,農村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與農村社會發展需要之間的功能性聯系被閹割,出現一種與農村社會相“隔離”的現象,從而陷入“‘脫離’農村社會發展需要而為城市服務”的誤區,這使得農村社會發展更加“雪上加霜”,而農村教育也因缺乏農村社會的支撐成為“無本之木”。

查看全文

中職德育課程改革論文

德育課程是學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陣地和載體,是對中職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主要途徑。改革開放幾年來,西方的各種文化不斷沖擊著我國本土文化,也對我們的德育教育事業帶來了空前的挑戰,如何在國際風云變幻的環境中,引導中職學生做到“四個自信”,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和習慣,是值得每個德育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一個問題。所以德育工作要適應時代的的變化,以便更好地為職業教育服務。改革我們一直在路上,下面就近幾年奮斗在德育教育一線的經驗基礎上,談談本人對德育教育改革的一些想法。

一、中職德育課堂現狀分析

1.重視不夠。隨著近幾年國家對中職德育的重視有所提高,但是落實起來卻差強人意。德育課作為副課,被認為是一門不重要的課的思想長期存在。如果德育課始終不被重視,作為專業課的配飾,或者說德育工作就只靠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一周的兩學時,那么再改革又能提高到哪兒去。教師隊伍中,從領導到基層老師,甚至有的德育教師本人,都沒有充分的重視本學科。2.教材陳舊。教材決定了教師上課的內容,大多數的學校德育教材使用時間過久,書上的很多內容已經與當下形式脫節,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自以來,提出了很多新的觀點與理論,就比如說《經濟政治與社會》一書中提到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報告提出要全面決勝小康社會。時代變了,可是教材依然是陳舊的知識。3.形式單一。所有的課程都是循規蹈矩的五大環節,甚至有的時候,老師就是拿了一本書劃書上的知識點。中職學生的德育課,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應堅持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遵循職業學校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強針對性、時效性、時代性和吸引力,努力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4.校企脫節。中職學校的老師要為企業輸送合格的人才,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可現在的問題是,很多德育老師不知道企業需求人才的標準,很多企業用人單位,也不知道德育老師在為他們培養什么樣的人,二者之前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5.考核方式落后。目前,中職學校德育課評價仍以考核為主,用一張卷子的成績高低判斷學生的道德水平的到底,或者用一個規定題目的情景劇,看學生們的表現,教師主觀判斷劇情里的表現,而劃定成績。德育課,是考察學生一門綜合能力的一門課程,這種以結果為住評價的機制,忽略的學生行為過程的評價,喪失了德育課對學生行為引導的主要作用,也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中職德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性

古人說,有德無才會誤事,有才無德會壞事。可見,德行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德育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技能再高,沒有一個端正的思想品德,對這會危害越大,同時也限制了自己的發展空間。作為中職德育老師,越發覺得德育對于學生的重要性。綜上所述現下的很多問題,筆者認為,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對技能技術的要求高的同時,對勞動者的品行要求更高。中職學校是為國家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搖籃,德育工作尤顯重要。技能再高沒有一個好的品德與高尚的職業道德操守,對社會也是無用的。面對上述的諸多問題,德育的改革勢在必行。

三、德育課改革的措施

查看全文

新時期課程改革論文

一、新時期課改的特點

課程改革不僅是一項教育事業內部的改革,而且是一項社會化的一項工程,同時也標志著我國教育事業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這意味著我國的教育事業不斷的在改進和完善。作為一名教育者,應重視課改的重要性,積極思考切實有效的模式,主動參與課改實踐,發揮課改的優越性,推動課改向縱深發展,從而優化我們的教育。縱觀各種關于課改的學習材料,我們不難發現這次課改的幾大改革,課程結構的改革、課程內容的改革、在課程實施方式的改革、課程教材的改革等等,在學分制和課程管理上都有了改變,職業學校還要重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教師的培養上也向“雙師型”教師轉化。在傳統的課程中,我們看到的是所以同級別的學習,同級別學生都是用的一樣的教材,和一樣的課程,這就是所謂的“統考”,這種傳統的課程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不能培養出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教育也必須要順應時代,這也是根據社會發展來決定的。在學科課程實施中,作為專業課,我們在新新課程中加強了對學生實驗、實踐、探究等能力的培養。如計算機專業就開設幾個板塊的課程,有辦公自動化、平面設計,數據編程等,這些課程貫穿于各個學期中完成,這樣就能充分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打開學生的空間思維。新課程體系注重多樣化、多層次、多實踐,使學生有更多的自主選擇的發展空間。

二、新時期課改的評價體系

課堂評價體系一直都是課堂教學內容的一項重要手段和技巧,有研究表示,有效的課堂教學與評價體系分割不開的。因此,新時期課堂教學必須要優化評價體系,打破傳統評價體系的弊端提高教學質量。傳統的評價體系不能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氣氛,其主要問題在于如何評、評什么等籠統不明確,往往是教師講什么就是什么,評價觀點以教師為主,這樣就不利于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所以我們要打破傳統的評價體系,一定要把重心轉移到學生的素質上來,把課堂教學評價活動組成課堂教學的一部分。讓同學們真正的快樂的學習。因此,新時期的教學評價一定要做到整體性、全面性,既要對學生學習成績做出評定,又要正對學生的各種特征做出評定從而充分的開展課堂教學;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中心,全面的衡量和評價,才能充分的創新課堂。

三、新時期課改的觀念

可以說新課堂的教學觀念實現的幾大轉變。首先是教學觀念的轉變: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是新課改實踐的核心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的教師首先要建構起“大教學觀”的理念既系統的解讀相應學科的《課程標準》,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及個體差異。在此基礎上,依據教材內容完成自己的教學設計,實現“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實踐教學目標三個維度(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能力,過程、方法)的手段。其次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對“好課”的借鑒而不是摸仿。再次是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促進者。四是要將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同等對待,要以學生為主,發現教學的問題,及時調整,改善教學措施,重視教學的過程。教師是通過課后學生所反映的各方面問題,根據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判斷從而確立教學目標,同時為我們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提供了依據。教學反思中有在教學中的經驗,也有不足。通過反思性教學可以使教師逐漸成長,不斷的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

查看全文

物理課程改革論文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人們的教育觀念也逐步發生著轉變。但在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與新課改不協調的行為,諸如重知識傳授,輕視能力培養;重課堂灌輸,力求把知識講細、講深、講透,忽視思維的啟發和過程方法的學習;注重自身表演,忽略學生反映的現象。這些行為說明我們還沒有完全理解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還沒有完全進入實施新課改的角色,還需要我們廣大教師有目的、有意識的積極轉變。下面就本人在物理教學中的幾點認識和做法提出來與同行共研。

關鍵詞:物理;新課程;改革;成長

一、變講為悟,讓學生自己在對知識的思索中體驗、感悟

一位老教師聽過我的課后,曾經這樣問我:“你講得挺明白,也挺好;可是你是否想過,你講得再好,學生一定會明白嗎?學生是否對所學的知識有所體驗和感悟?”經老教師的這一問,我開始思索這個問題。以往教學時,一上課就聲嘶力竭,嗓子常常講啞了,將知識重復來重復去,學生到底學會了多少?記得一次期末考試,一看到試卷,我就高興得不得了,試卷上幾乎所有的題目類型我在平時上課過程中都講到過,我心想:這一次我所任教的班級考得一定很好。與我搭檔的老師還擔心得不得了。可是,結果出來后,卻令我吃驚而難過,講過去的題目還不如別的班級沒有講過的效果好。贊可夫認為:“扎實地掌握知識,與其說是靠多次重復,不如說是靠理解,靠內部的誘因,靠學生的情緒狀態而達到的。”作為一名教師,要想使學生掌握到真正的知識,就必須改變“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自此以后,我在課堂教學中,盡量用簡練的語言去概括,其余的時間則留給學生自己去體驗、感悟。這樣做,既為喉嚨找到了“良藥”,又使學生找到了學習的方法。

二、師生互問,讓學生在質疑中進步

傳統教學中,一般是教師提出問題,要求學生來回答。再看我們的學生,一個個皺著眉,低著頭,極不情愿地起來回答老師的問題。如果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設法解決問題,這將會極大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授課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大膽地嘗試提出自己的問題。為了讓他們明白“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我對他們說:“綜觀科學史,大凡有建樹的人,都具有‘健全的懷疑精神’或者‘刨根究底的好奇心’,敢于并善于對傳統的知識、流行的觀念質疑,這往往是他們走向科學殿堂的第一步。明代陳獻章說得好:‘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學生時常受到鼓舞,經常提出一些有趣且令人回味的小問題。例如,在剛剛學完《聲現象》后,有的同學就提了這樣一些有趣的小問題:

查看全文

民辦院校國貿課程改革論文

一、目前民辦院校國貿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國貿專業課程教學方法老套滯后

國際貿易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國際經濟環境和參與貿易各國政策的變化而變化,而目前我國民辦院校所使用的國際貿易教材內容相對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規則來說都比較滯后。許多院校在具體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接觸一些典型的案例,而忽視了國貿的多樣化、差異化及不同貿易條件下的變化,在培養學生處理實際業務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此外,由于受教學條件及傳統的考核標準的制約,多數院校教師大多采用課堂講授法教授國際貿易課程上課缺乏互動性;學生學習課程的目的基本上都是為了考試得到更好的分數。這種教學模式與當前國貿市場所需人才的培養要求是相悖的。

(二)國貿課程教學成果缺乏實踐檢驗

目前我國民辦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嚴重缺少教學實習基地,普遍存在實踐教學環節欠缺的弊端。由于受限于辦學經費不足、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許多民辦院校只重視書本知識的教學,不重視實踐教學課程的建設,沒有建立模擬實訓實驗室,在企業實習基地建設方面也比較滯后,學生所學的國貿課程理論與實際操作不能有效對應,沒有能給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崗位與機會,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的真正需要。

查看全文

國際貿易課程改革論文

一、基于工作過程的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方式的優勢分析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德國的FelixRauner教授等人提出了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方法。這是以現有職業工作整體性分析與描述作為基礎而進行的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設計方法。目前在我國職業教育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廣,從推廣的效果來看,其對提高職業課堂的教學有效性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從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本身來看,這是一門對國際間商品交換的過程進行具體研究的學科,由于主要闡述的是進出口業務的操作流程,具有綜合性強與實踐性強的特點。從國際貿易實務的來看,與國際貿易的國際慣例和相關法律規定也呈不斷更新的發展態勢,這就導致如果不能及時將這些新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滲入到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學生畢業后國際貿易實務操作能力會受影響,主要表現在對新規則的掌握及實踐能力較弱等方面。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本身有著較強的工作流程,不同的國際貿易業務有著固定的獨特性,因此,在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可以應用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方法。從我國職業教育需要來看,中職培養目標要求我們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較強操作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應用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方法,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不斷參與,增加對國際貿易實務知識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可以有效掌握國際貿易實務方面的知識,符合中職學生特點。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通過不同的層面對國際貿易實務的工作流程進行了解,通過系統化的實踐加深對國際貿易實務操作的印象,進而實現把所學的國際貿易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綜合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促進學生獨立思考、系統思維以及解決實踐問題能力的提高。基于工作過程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方法將國際貿易實務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兩者進行有效的結合,并關注到了中職學生的特點,能夠有效提高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基于工作過程的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

通過以上對基于工作過程課程設計方法在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應用的優勢分析,可以看出,中職教師應從國際貿易實務教學內容與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科學合理的基于工作過程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方法。

(一)基于工作過程的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方法的應用基礎

基于工作過程的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方法的應用,要求教師必須以中職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內容為基礎進行設計與組織。該教學方法在應用中強調的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工作任務為基礎,通過學生的參與,提高學生的職業應對能力。這就要求中職教師有較強的國際貿易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熟悉現有的國際貿易實務工作流程。在設計時,以為外貿企業提供有效的服務為目的,結合現有外貿企業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中職學校自身也可以通過與外貿企業合作的方式,給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基于工作過程的中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方法并不是脫離國際貿易實務理論的教學方式,該教學方法在應用過程中強調和理論教學內容的有效結合,在應用中通過引入工作任務、案例分析以及互動討論等多種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方法的應用是為了引導中職學生有效運用國際貿易實務理論知識解決工作實踐中面臨的問題,因而可以通過實訓教學的方式將外貿工作流程引入到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自身的角色扮演完成國際貿易實務理論知識的學習,在模擬實訓中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學生在國際貿易實務方面的操作能力。

查看全文

設計學課程改革論文

一、認知設計學體系

充分認知現代設計學體系,有助于促進設計學整體發展。以多元的形式、模糊的邊界、交叉融合的趨勢為特征,各個設計學領域之間不再是彼此割裂和孤立,而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整體構成了一個設計學的新體系。在各設計專業領域所形成的研究工具、方法及理論外,哲學、科學、藝術學、社會學、工程學、符號學、信息科學以及傳播學等人文學科、工程科學領域的理論成果也與設計學不斷交叉與融合,從而為設計藝術提供了豐裕的思想來源與技術資源,可從意識層&觀念層、制度層&行為層、器物層&形象層三個維度來認知。意識層&觀念層,作為設計學體系的最高層次是其哲學層次,是在一般抽象的高度探討設計本質、規律和原理(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決定著設計學其下的各個層次,引領設計藝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包含設計文化學、價值整合、設計思維、設計創新、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等范疇。制度層&行為層,包含設計責任、道德禮儀、倫理意識、器物文化、行為制度、思想意識,聯結基本結構、器物文化、生態構成、文化影響,交融認知論、方法論、社會學、人類學等方面。器物層&形象層,核心要素包括功能、結構、材質、色彩、裝飾等,內涵為技術創新、產品物化、技能發展、觀念物化,外延為日常生活習俗、公眾文化活動、組織行為制度,折射行為特征、認知取向、文化結構。

二、設計學課程內涵

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中,設計學上升為一級學科,明確“設計學(可授予藝術學、工學學位)”,推進藝術與科學融合、還原設計學本質屬性。過去十多年,工業設計從工學逐步過渡到藝工融合、學科交叉,學科內涵發展轉變,人才培養模式變化很大,對設計的服務對象、內容及評價標準都需要重新確定。(一)設計學課程演變。在這個基礎上,作為學科和專業的綜括性、綱領性核心課程,對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等專業中設計學改名設計學、進一步實施課程改革,成為推動設計學科和專業繼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北印工業設計成立于2002年,2016年中校內院系專業資源大調整中整體調入設計藝術學院便是在主動適應發展大趨勢。與之相對應的,在2017年招生中,其中一個班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產品設計方向招生成為推動藝術與科技融合、先行先試摸索實踐的自然選擇。為接下來申請產品設計新專業打下扎實基礎,讓工業設計系的專業發展、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更扎實、打開跨越式發展的新空間。(二)設計學課程范疇。設計學課程作為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及其他設計學科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及核心理論課程,既承擔著引導學生認識了解設計概念、類型、范疇、領域、特征、內容、方法等方面知識框架及與設計師職業相關的話題,又作為設計學課程理論體系的架構、深度和層次,對藝術史、設計史、工藝美術史、人機工程學、設計心理學、設計語義學、設計美學、設計程序與方法、設計戰略與管理等其他理論課程建設與改革起到引領性作用,作為設計通識基礎課,更是在學生設計藝術素養培育、生活美學價值提升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三)設計學課程內涵。傳統設計關注材料、結構、形態、色彩、表而加工和裝飾形式,而當下的設計發展則更加注重融合新技術以及用戶體驗;用戶體驗設計、心理與行為分析、可用性設計、界面設計、媒體設計以及情感設計等新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方向不斷涌現。建立大設計觀念,關注新的社會和經濟形勢下的宏觀熱點問題和具體用戶需求,運用包括產品和服務在內的綜合手段,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設計學課程具有如下內涵:1.體現設計思維主導的藝術與科學互融互通藝術為設計提供情感與意象源動力,科學為設計提供邏輯與骨骼支撐力。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科學素養與邏輯能力統一于完整的設計能力體系中,培養人文精神、社會意識、科學思維及理性方法集于一身的創新專門人才。2.推動中外先進設計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課程強調東西方文化傳統的重要性,通過本土文化哲學思想的研習體會,從整體觀、系統觀、綜合觀思考方式上升為設計方法論的維度,成為學生設計學習、設計實踐的重要思想基礎。強調國際化、現代感的同時,地域文化傳承的民族性、文脈性和歷史性價值更加彰顯。3.具有面向社會需求發展的可持續和開放性特性。在掌握設計原理、設計方法基礎上,通過內外并重、靈活主動的設計思維和舉一反三的創造性,獲得深度研究和持續創新的能力,在突出動手實踐能力基礎上完善設計表達、信息加工、反饋展演、整合創新。體現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課程框架的可持續性;社會實踐的開放性,積極引入前沿設計理論和方法以及最新的工藝技術、產業形態、創新方式,認知設計價值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反思設計到底應該為社會做什么,實現設計本質的回歸。4.彰顯設計道德與倫理。設計擔負著人們太多期望和夢想,根本上是要為人類文明創造精神、求取物質與心智平衡,設計學課程內容必須反映時代精神,引領當代文化價值取向和社會責任擔當。5.推動學科邊界延展的多元跨界。課程專業內容涉及:創新設計方法、設計理論體系,設計管理意識,及設計教育內涵深化等多個層面。設計創新是根本,設計理論是骨架,設計管理是社會管道,設計教育是價值延伸和人才培養落地。通過綜合性、多元化課程體系,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具備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實現專業終極目標。

三、設計學課程改革方向

設計學課程需要建構整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著重綜合型、應用型創新設計人才,包括市場調查、用戶研究、設計研究、設計表達、溝通協同、設計倫理、設計哲學、設計文化、設計政策、設計批評等全面素質的培養。(一)建立設計價值理念。通過課堂講授,包括理論闡述、作品分析以及課堂討論、課外調研等方式,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設計相關內容和建立宏觀概念,了解“做設計”的基本原則,初步形成個人的設計價值觀、人生觀和形態觀。推動問題意識的培養,建立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基礎,是設計類專業學生專業發展的起點和歸宿;從微觀角度的田野調查、用戶研究、需求洞察、場景創新等素質建構,從個人需求與自我實現角度,實現用戶需要的滿足;從宏觀角度對設計發展史中的重要階段、重大事件、風格流派和代表人物有所認知,熟悉設計研究與實踐的環境與語境,設計的一般思維方式與程序,設計哲學、設計文化、設計政策等相關重要領域,增強自我知識更新的能力;提升定義產品或服務的能力,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整合創新應用必須的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二)優化教學內容。當下的設計學(設計概論)課程教材,包括尹定邦先生的《設計學概論》、何人可先生的《設計概論》、李硯祖先生的《藝術設計概論》從不同角度建立了比較系統的設計學課程框架,理論深厚,文字扎實,被廣為采用。另一方面,設計領域日新月異,從理論到實踐都處于快速進化發展的階段,不斷地需要補充更多的新思想、新知識、新實踐,到設計學課程教學內容中來,才能跟上學科發展的最前沿。學生生源特點也在不斷變化,課件和教材需要從更新的角度出發,以學生設計視角、興趣激發為核心,梳理內容、以用為先,推動學生們深入探索設計的世界。(三)深入教學方法。切實宣講設計理念,組織設計思維訓練營;以列表、圖示、文字陳述、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制訂階段性讀書計劃,加強互動學習,加強歷史與現實的聯系,對設計現象進行文化解讀,對工業設計的藝術性、科學性、經濟性等特征建立認知。完善網絡平臺,在線學習、延伸知識推送、前沿專業瀏覽、課程信息交互、作業接收評點、作業展示、大設計理念普及等內容和交互支撐課程學習。(四)強化綜合設計實踐能力養成。培養精準、熟練、開放的設計傳達與實踐能力,重視培養敏銳觀察、發現、判斷和表達的能力,提高設計的理想性及完美性,貫穿于創意、設計、模型、原型及制造的全過程。通過設置多種形式的課題幫助學生更細致地理解知識點,更全面地了解設計。(五)建立初步設計研究能力。通過文獻閱讀、社會調研,經由課堂討論、獨立思考、訪談調研、專題研討等多種方式,提升認知能力(認知設計形態、屬性等)、思辨能力(判斷與思辨設計價值)、合作能力(理解設計職業的協同)、表達能力(演繹、歸納、提問、反思和闡述設計)。(六)優化設計評價和反饋機制。建立合理的評價方式和提升改進機制優化設計過程、設計結果,通過客觀明確地從目標、過程、手段、方法、結果及相關進行評價,多角度、多方面確定評價標準,體現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促進走進生活,拓展心理空間,延伸觀察、想象、思考、創造、批判和反思的空間。

查看全文

物理課程改革論文

目前,國家教委正在制定新的高中課程計劃和大綱。高中物理課應當怎樣改革,抓什么主要問題,是一個很需要研究的課題。我們認為有兩個主要問題需要認真思考解決。一個是高中物理課程如何設置,另一個是高中物理課的內容和要求如何適應21世紀的需要。如果這兩個主要問題解決得好些,既有改革精神,又切實可行,那么,高中物理改革將會前進一步。

一、課程如何設置

1990年,根據國家教委印發的《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普通高中物理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即“二、一分段”),物理大綱相應地作了調整,這項調整改變了過去的單一課程設置,是建國以來對普通高中物理課程的一項重大改革,在物理課程改革上邁出了一大步。

1990年調整后的物理教學大綱,必修課的內容著眼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包括比較全面的物理基礎知識,注意面向大多數學生,降低了難度和要求,縮小了初、高中的臺階,減小了學習困難。加之會考制度的實施,使大多數學生都能學到比較全面的物理知識,改變了過去學生文理科知識結構的不平衡現象。

但是“二、一分段”這種模式,仍不能適應不同學校的不同情況。必修課與選修課的性質不同,要求不同,側重點不同。必修課的內容要照顧大多數學生能夠學得了,要求不能過高。重點校的師資、生源等條件好,多數學生感到必修課的內容淺,他們學有余力,高中的前兩年“吃不飽”,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必修課的要求又不能降得過低,否則無法在高三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完成選修課的教學任務。這樣,也還有一部分學生“跟不上”,不能適應必修課的要求。“跟不上”與“吃不飽”的矛盾,一直困擾著高中物理教學。

必修課的內容既要照顧到全體學生都能學到比較全面的物理知識,且學有所得,又要考慮與選修課的銜接,照顧到準備升入理工科院校的學生具有較高的知識和能力,在目前的高考制度和高中分段教學的情況下很難處理。1990年調整后,各地反映了不少意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