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地緣戰略探究
時間:2022-01-01 05:01:00
導語:大國地緣戰略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國爭霸世界的活動基于對世界地緣政治的基本認識。研究從拿破侖與英國爭霸迄今三百多年的世界政治史不難發現:不管大國角逐世界霸權的“棋局”如何變化,但對弈者所用的“棋譜”及其最終控制印度洋的戰略目標大體是相同的。
一、控制印度洋:拿破侖爭霸世界的首選目標
拿破侖戰爭是資本全球化以來法國與英國爭奪世界霸權并由此開辟資本多極化歷史進程的戰爭。1798年拿破侖在打敗第一次反法聯盟后,開始考慮取代英國世界霸權地位的戰略。基于他對世界地緣政治體系的認識,他向督政府建議在準備渡海對英作戰的同時,出兵埃及,進而占領印度,掐斷英國所依賴的從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貿易線,截斷其來自印度的財源。他認為:“要在(印度)這樣遙遠的戰場打勝仗,就必須有一個中途陣地作為進攻基地。埃及離土倫六百法里,離馬拉巴爾(位于今印度果阿以南至科摩林角的海岸)一千五百法里,它正是這樣一個進攻基地。法國如果能夠在(埃及)這個國家里牢固站穩腳跟,那么它遲早會成為印度的主人。廣大的東方貿易也會回到紅海和地中海這條古道上來。這樣,一方面,埃及會代替圣多明各和安的列斯群島的地位;另一方面,它必然會成為征服印度的道路上的一個兵站。”【2】“牢固地占領(埃及)這個國家是遠征印度整個計劃的基礎。”拿破侖確實曾計劃出兵占領印度,他說:“出兵印度的日期一決定,一支包括十五艘主力艦、六艘巡洋艦和十五艘大運輸艦的艦隊,就應裝載五千名兵士和大批糧食彈藥從布列斯特出發。”【3】
拿破侖在戰爭實踐中提出他的關于世界地緣政治及其戰略。他說:“埃及是非洲的一部分。它位于古代世界的中心,在地中海與印度洋之間,是與印度通商的天然的貨物集散地。”【4】“如果亞歷山大(埃及北方港口)的防御工事已經完成,那這個城市就會成為歐洲最強固的要塞之一。”據此就可以“把印度和歐洲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作為自己左右兩臂的依靠了。如果只靠當地的條件就能決定城市的繁榮和大小,那么,亞歷山大較之羅馬、君士坦丁、巴黎、倫敦和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更應該成為世界首都了。”“從開羅到印度和從巴榮訥到莫斯科是一樣遠的。六萬大軍乘五萬頭駱駝和一萬匹馬,帶著五十天的干糧和六天的飲水,用四十天時間就可以走到幼發拉底河,再用四個月可以走到印度海岸,出現在渴望擺脫壓迫的塞克教徒、馬拉提人和印度斯坦半島各民族中間;”“在占領埃及五十年以后,文明可能通過森納爾、埃塞俄比亞、達福爾和費贊等地傳播到非洲腹地去。”【5】“法國在西印度群島的殖民地業已喪失,法國需要有能夠抵得上美洲殖民地的新的大殖民地。”【6】拿破侖為打開通往印度的道路,1807年與伊朗國王簽訂同盟條約:伊朗同意廢除英伊同盟,對英宣戰,派兵進攻印度
拿破侖戰爭失敗之后,俄國一躍成了歐洲大陸的霸主,大國爭霸世界的主角轉移到英國和俄國之間,與此同時,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的美國作為新興的一極,也在大西洋的西岸悄悄崛起?
彼得一世和葉卡德琳娜統治時期(17世紀末到18世紀末),是一段對未來俄國具有奠基性意義的時期。1682年彼德一世即位隨后便開始為俄國爭奪出海口的戰爭,通過歷時21年的“北方戰爭”,俄國打敗瑞典并于1721年與瑞典簽訂尼斯塔德和約,俄國獲得北方出海口。1762年葉卡德琳娜即位,繼續彼德一世向世界擴張的事業,調兵南下,迫使土耳其簽訂庫楚克·開納吉條約(1774年)和雅西條約(1792年),俄據此占領阿速夫、刻赤等地,取得在黑海海峽自由航行的權利,獲得土耳其對克里米亞合并(1783年)的承認,并將俄國疆土擴展到第涅伯河。
然而,當時沙俄對外戰略的主要目標并不是大西洋,而是印度洋。1725年彼德一世臨終前在遺囑中向后繼者明確了他關于世界地緣政治的思想及爭霸世界的戰略目標:“盡可能迫近君士坦丁和印度,誰統治那里,誰就將是世界真正的主宰。因此,不僅在土耳其,而且在波斯都要挑起連續的戰爭。在黑海邊上建立船塢,在黑海邊和波羅的海沿岸攫取小塊土地,這對實現我們的計劃是必要的。在波斯衰敗之際,突進到波斯灣,如有可能應重振古代與黎凡特(今中東和巴爾干南部)的貿易,推進到印度,它是世界的倉庫。達到這一點,我們就不再需要英格蘭的黃金了。”【7】俄國和英國在聯合與拿破侖作戰的之初,就開始了爭奪印度洋的斗爭。為了打通通往印度洋的戰略通道,1804年,俄國入侵伊朗。1807年5月伊朗國王與法國拿破侖簽訂同盟條約,伊朗同意對英宣戰。7月,法國與俄國議和,法國停止援助伊朗。英國乘機恢復與伊朗談判,1809年,伊朗與英國訂立草約,同意和法國及與英國敵對的一切國家斷絕關系;英國應允在伊朗對俄國交戰期間對伊進行財政援助。同年,伊朗與土耳其締結同盟,對俄作戰。土耳其戰敗并于1812年與俄締結和約。俄國在西線聯合英國等國打敗拿破侖后,俄土和約與俄伊古里斯坦條約使俄國勢力擴展到黑海和波斯灣地區,對英國在北印度洋的海權利益構成嚴重威脅并迅速引起英國的反擊。1814年11月,英國和伊朗簽定條約,規定英國對伊俄劃界有“仲裁權”;如伊朗和歐洲國家發生戰爭,英國將每年給伊15萬英磅的支援,但其用途須經英國公使認可。如阿富汗對印度采取軍事行動,伊朗即對阿富汗采取行動。伊朗獲得英國的財政支持后,再次向俄國挑戰。1826年7月,伊俄戰爭爆發,伊朗戰敗。1828年2月,伊朗與俄國簽訂土庫曼恰伊條約,宣布放棄在南高加索的一切權力,償付2000萬盧布賠款,同意俄國在伊朗有種種政治經濟特權。1837年10月至1838年8月,伊朗在俄國的支持下圍攻赫拉特汗國,以彌補在高加索失去的利益。赫拉特是通往印度的要地,因而英國立即以武力相威脅,迫使伊朗撤兵;同時英國派代表到喀布爾要求與阿富汗締結反俄國的同盟。阿富汗提出要收復被侵占的領土的要求,英國予以拒絕并出兵阿富汗。1856年10月,伊朗再次兵赫拉特,英國向伊朗開戰,1837年3月,英伊締結和約,伊朗保證不再干涉赫拉特內政。一旦赫拉特與阿富汗沖突,即請求英國調停。
19世紀40年代,歐洲普遍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并遭俄國沙皇的野蠻鎮壓,俄國在歐洲的地位進一步得到加強,與此同時,奧斯曼帝國已經衰落。俄國決定趁機奪取黑海海峽,將勢力擴展到巴爾干半島。1853年,俄國和土耳其爆發克里米亞戰爭,英國、法國和撒丁王國先后參加了對俄國作戰。1856年俄國戰敗,戰爭雙方在巴黎簽訂和約,俄國喪失在黑海駐扎艦隊的權利,黑海沿岸的要塞全部拆除,比薩拉比亞南部的一塊土地劃給土耳其。1861年,俄國進行農奴制改革,經濟開始向市場經濟轉軌,俄國對中亞的市場和資源需求增大的同時,對外擴張力度增大。1865年俄軍攻下塔什干城,侵占了浩罕大部分土地。1867年俄國擊敗布哈拉,建立保護制度。沙皇以所占的草原地區和中亞諸汗國的土地,成立了一個直屬陸軍的土耳其斯坦省,此后便將的目標直逼進入印度的最后的屏障──阿富汗。
另一方面,英國從南方對俄南下的戰略進行了有力的反制。到19世紀中期,英國基本上在印度建立起殖民統治。1839年和1878年英國兩次出兵阿富汗,占領坎大哈,進逼喀布爾,迫使阿富汗承認其為英國的保護國。1877年至1881年俄國對土庫曼進行軍事征服。1884年,英國慫恿阿富汗艾米爾把北部邊界盡力擴張───現在阿富汗北方出現的五個獨聯體國家幫助西方人更好地實現了這個愿望,俄揮師南下占領原屬伊朗的梅爾夫。1885年,俄阿兩軍交火,阿富汗軍隊戰敗,俄軍占領阿富汗班吉,此事幾乎引發起英俄之間戰爭。英國首相格萊斯頓向議會提出撥款1100萬英磅的要求,并計劃由黑海進攻俄國。俄政府聞訊,要求并獲得德奧及法國的支持,迫使英國妥協。1885年9月俄國和英國簽訂《倫敦議定書》,在犧牲阿富汗基礎上達成劃分阿富汗邊界的原則。同年英國占領朝鮮巨文島,準備一旦俄國向印度洋突進并由此引發英俄在中亞沖突,就在遠東地區牽制俄國。這一策略后來為1902年1月30日英國和日本簽訂的同盟條約所代替。時任外交事務次官的英國保守黨領袖之一的寇松說?阿富汗、里海以南的地區、波斯灣……對我說來是一局正在下的棋盤上的方格,這盤棋的賭注是世界統治。“
與20世紀下半葉美蘇爭霸的演變進程十分相似。19世紀后半葉,當時的歐洲兩大霸主英國和俄國的關系也是一種”冷戰“關系:雙方從歐洲到巴爾干最后到印度洋北岸地區,進行激烈的地緣政治爭奪,卻沒有發生一對一的直接軍事沖突。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20世紀初,此時美國、德國、日本作為新興的大國迅速崛起在相當的程度上對英俄兩國的霸主地位構成挑戰并引起英俄的恐慌:1907年8月31日,英俄兩國簽訂和解協約:協約將伊朗一分為三,北部屬俄國勢力范圍,東南部屬英國勢力范圍;雙方表示不干涉西藏內政,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與西藏進行交涉必須通過中國政府。至此,自拿破侖戰爭后,英俄兩國爭霸世界的”冷戰“,在通往北印度洋的道路樞紐即中亞阿富汗地區結束,俄國隨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衰落下去。無獨有偶,六十多年后,美蘇爭霸世界的戰略行動最終又在阿富汗狹路相逢,蘇聯被迫于1989年從阿富汗全部撤軍,此后蘇聯解體和美蘇冷戰的結束。1999年,西方軍事突入巴爾干俄國傳統地區,發動科索沃戰爭,此時的俄國已無力反制,世界也因此避免了1914年也是因俄國與奧匈帝國爭奪巴爾干塞爾維亞所引起的大悲劇?
三、會師印度洋:二戰中德國和日本的”最后使命?
在兩次大戰中,值得研究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結局。盡管這場戰爭的重點基本上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地區,但隨蘇德戰爭爆發,德國和日本的戰略目標最終鎖定在印度洋?
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并迅速向南中國海推進,到1942年夏,先后占領新加坡、緬甸、菲律賓、印尼、關島、威克島、新幾內亞一部分、阿留申群島以及太平洋上其他許多島嶼。1940年9月4日,德國派高級官員施塔默爾去東京協調戰后利益劃分立場。日本近衛內閣草擬了日方的建議,互相承認歐洲和亞洲?quot;新秩序”;互相承認日本在遠東、德國和意大利在歐洲和非洲的“生存范圍”。日本的生存范圍伸展到印度,日本決定使用武力達到它的目的。27日,日本、德國、意大利在相互承認各方的勢力范圍的基礎上在柏林簽訂三國條約。據曾任當時日本外務大臣的重光葵在獄中寫的《昭和的動亂》一書中披露,“關于對蘇作戰,他(希特勒)從政治觀點出發,認為大軍南侵,從烏克蘭進攻高加索,將石油控制在手,可斷絕英美從波斯灣方面對蘇的援助,使德國的勢力伸展到中亞細亞,再與印度方面的日軍遙遙相對,取得聯系。日本軍部從締結三國同盟以來,也是這樣考慮的。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戰敗后,仍與陸軍一起,電令在柏林的野村武官,勸希特勒調德軍進攻高加索。”
二戰中德日會師于北印度洋的計劃在印度人寫的著作中也得到證實。巴蓋特o拉姆o泰勒瓦爾(BhagatRamTalwar)在回憶錄中曾記錄自已在阿富汗為爭取德國支持其反英活動,與納粹德國外交官的幾次會談。他寫道:納粹外交官員親口告訴他“德國人顯然并不想占領整個俄國領土,他們的戰略只是想在占領部分俄國領土后,將在俄國的軍事力量與中東的軍事力量會合。我問他這是否意味著德國軍隊將從俄國進入伊朗和伊拉克進而會師中東地區。他說:‘不錯’。如果他們達到預期的目的,那世界上就沒有什么力量阻擋他們去完成他們的最后使命。”“另一方面,魯斯穆斯(Rusmus另一德國外交官)正期待著德軍在打敗俄國、征服伊朗、伊拉克和阿富汗之后,直逼印度邊界。”
不難發現,20世紀希特勒與英國在大西洋地區及日本與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爭霸,幾乎就是19世紀拿破侖爭霸世界戰略在歐亞地區的重演:希特勒在大西洋及歐洲大陸與英國爭霸,他由西自東,繼而向印度洋北岸地區推進,最后與拿破侖的命運一樣,兵敗俄羅斯;日本在太平洋及亞洲大陸與主要對手美國爭奪霸權,自東向西,最后向印度洋北岸地區推進并由此強行確立排斥歐美的“大東亞共榮圈”。與拿破侖、希特勒在俄羅斯的命運一樣,日本軍事力量也被拖垮在中國大陸;與拿破侖失敗后的政治后果相似,德國和日本失敗后,世界再次重復兩霸“冷戰”的歷史,不同的只是19世紀英俄爭霸在20世紀為美蘇爭霸所代替?
四、控制印度洋:20世紀末美蘇決戰阿富
二戰后核武器的出現是一件其意義怎么估計也不為過的事件。由戰爭促進的熱兵器更新到此已臻極限并開始進入自我否定階段,此后,建立在外層空間的技術之上的有限戰爭就成了世界戰爭的主要形式。這使二戰后迄今五十多年竟沒有爆發類似前兩次規模的世界大戰。然而,僅憑戰爭形式的變化并不能預言,和平與發展就成?經濟發展而造成的對世界市場和世界資源的日益增長的需求。【11】只要這種需求持續增長而國際社會又不能保證對有限資源在民族國家間的計劃和公平分配,那么,霸權與反霸權及由此產生的國家間的戰爭就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形勢與拿破侖失敗后的國際形勢一樣又不一樣。19世紀初拿破侖失敗使歐洲大國力量失衡,造成沙俄帝國的崛起及與此相應的英國和俄國的爭霸;20世紀40年代德國、日本和意大利的失敗再次造成俄國人以蘇聯名義稱雄并與英國霸主地位的繼承者美國爭霸的政治形勢。盡管霸主關系已由原來的英俄轉為美蘇,爭霸的重心由原來的大西洋進一步擴大到太平洋,戰爭手段已由火炮轉為核武器,但大國對弈的”棋譜“卻沒有多大的改變:兩洋西東合圍與反合圍,繼而爭奪巴爾干和中南半島,最后決戰于北印度洋仍是這一時期美蘇爭霸的基本路徑?
戰后美蘇爭霸最先從歐洲開始。納粹投降后,德國被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分區占領,位于蘇聯占領的大柏林市則?;盟國柏林城防司令部”屬下四國軍隊管理。經過激烈的角逐﹐德國被分裂為東西兩個部分。德國分裂是美蘇霸主在西線妥協及其分贓的后果,雙方通過此次及后來的幾次“柏林危機”,大體鎖定了各自在西歐的勢力范圍。西歐第一次柏林危機剛結束,美蘇立即揮師遠東地區。雙方以北緯38度線為界將朝鮮一分為二。1949年10月1日,與蘇聯保持良好的政治合作關系的中國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2月16日訪問蘇聯。美國意識到它在遠東地區的戰略利益有可能因中蘇聯盟將大面積地喪失。1950年6月美國軍事介入南北朝鮮沖突。10月25日中國志愿軍與北朝鮮軍隊一起抗擊美國的侵略。1953年7月26日,美國被迫于板門店在《關于朝鮮軍事停戰協定》上簽字。與柏林危機的后果一樣,美蘇兩霸通過朝鮮戰爭在東北亞鎖定了各自的勢力范圍。1953年10月1日,美國與韓國在華盛頓簽訂《美韓共同防御條約》,1954年9月8日,美國同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菲律賓、泰國和巴基斯坦在菲律賓簽訂旨在防?侵略“的《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12月2日,美國同臺灣當局簽訂《中美共同防御條約》。1955年總部設在泰國首都曼谷的東南亞條約組織成立。第一次柏林危機和朝鮮戰爭后,美蘇兩霸爭奪世界的重心從西東兩翼轉向地中海及中東地區和南中國海及中南半島,以填補英法舊殖民主義離開這一地區時留下的霸權真空。
英法在蘇伊士運河有著巨大的地緣戰略利益。1952年”七月革命“后,以納賽爾為首的埃及新政府要求英國無條件撤出埃及。1954年,英埃簽訂了《關于蘇伊士運河基地的協定》,規定全部英軍在協定簽訂后20個月內撤出埃及。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在英法支持下,出動大軍分四路侵入埃及。31日,在所?調解”被埃及拒絕后,英法出動飛機對埃及開羅、亞歷山大、塞得港、蘇伊士等城市狂轟濫炸。11月1日,聯大召開緊急會議,3日,聯大以59票對5票的絕對優勢通過立即停火和撤軍的決議。在美蘇強勢要求下,12月22日,英法軍隊完全撤出埃及領土。1957年1月5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提出被稱為“艾森豪威爾主義”的戰略,認為,二戰后中東地區英法力量受到削弱,無法維持原有的殖民統治,被迫撤出一些地區。美國應當填補英法走后留下“政治真空地帶”,“并將蘇聯的影響排除出這個地區。”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發生革命,成立共和國。1959年伊拉克新政府宣布退?巴格達條約組織“,轉而對蘇聯采取友好政策,1959年3月,伊拉克與蘇聯簽訂了經濟技術合作協定,蘇聯開始向伊提供大量經濟和軍事援助。蘇聯勢力此后在伊拉克迅速擴展并在美國扶持的”巴格達條約“鏈條中撕開缺口。1958年初,黎巴嫩國內發生有積極參加的罷工罷市,5月罷工轉向起義。7月15日下午,美國海軍陸戰隊應黎巴嫩政府之邀在貝魯特登陸。7月16日,蘇聯政府宣布,蘇聯陸軍和空軍在南高加索和土耳其斯坦舉行軍事演習。8月21日,聯合國緊急特別會議通過阿拉伯十國提案,責成秘書長哈馬舍爾德作出實際安排,迫使美英軍隊在11月實現撤軍。在各方的壓力下,美國于10月25日撤走軍隊,結束對黎巴嫩三個多月的軍事占領。
20世紀60-70年代,是蘇聯向美國世界霸權地位從歐洲和亞洲西東兩翼經中東地區和中南半島逐漸向印度洋,特別是北印度洋地區發起最凌厲攻勢并連連得手的時期
1962年爆發的古巴導彈危機及其結果,”刺激了蘇聯軍方大規模發展軍事力量的決心和信念“并”促使赫魯曉夫政權垮臺“。【13】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臺并在全球范圍對美國展開爭霸攻勢。與赫魯曉夫不同的是,勃列日涅夫戰略出擊方向直奔主題,這就是:打通中亞,控制波斯灣,進軍印度洋。
古巴導彈危機也促使美國加大軍事介入全球事務的力度。60年代中期。,美國策動南越政變并直接卷入戰爭。就在美國被拖在越南戰場和中美關系即將改善之際,蘇聯影響迅速向印度推進。1971年7月9日基辛格訪問中國并于15日發表公告宣布尼克松將于是1972年訪華;1971年8月8日至12日,蘇聯外長葛羅米柯訪印度,雙方簽訂了為期20年的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和平友好條約》;1977年3月,印度國會大選,人民黨德賽獲勝組閣。印外交開始恢復不結盟特點。1980年1月,英·甘地再度執政,2月12日至14日,葛羅米柯訪印,向英·甘地轉交了一封勃列日涅夫的信,并與印外長討論了阿富汗問題。4月16日,英·甘地在訪問坦桑尼亞期間,談到阿富汗問題時說“我反對一切干涉”,“但只有其他國家停止譴責蘇聯,并向蘇聯保證它的利益不會受到威脅時”,“蘇聯才能撤軍”。7月7日,印度宣布承認越南在柬埔寨扶持的韓桑林政權,立即得到蘇聯的贊揚?
與南也門和埃塞俄比亞發展戰略合作關系是七十年代蘇聯實現印度洋戰略的另一重要環節。如果說控制越南和印度意味著從東西兩面控制馬六甲海峽,而控制當時的南也門和埃塞俄比亞則意味著鉗住了西方經曼德海峽和亞丁灣北上波斯灣的咽喉要道?
- 上一篇:教育系統減負惠農工作方案
- 下一篇:文明縣城迎檢動員會領導講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