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經濟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1 18:19: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國經濟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國經濟論文

篇1

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期間,我國逐漸成為一個貿易大國而非強國,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僅2013年我國進出口商品的貿易總額高達25.83萬億元人民幣,使得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名至實歸。

盡管如此,當前我國依然不能擺脫“貿易大國、定價小國”的困擾,在全球價值鏈體系的影響之下,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占據研發、品牌銷售渠道等高端環節,而把一些高密地的勞動產業轉移給我國,導致了我國高價進口原材料和低價輸出產品,使得國際貿易中的利潤轉移,由此可見,這種國際貿易中的大國壟斷現象惡化了我國貿易條件,不利于我國向貿易強國的邁進。

同樣的,從2013年國際貿易規模和份額來看,雖然我國已經穩居世界第一的位置,但這種貿易大國地位不但沒有為我國的國際貿易帶來利潤分配增長點,更甚者加重了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摩擦。所以,大國壟斷的結果為表面上顯示的是中國的順差,實則是國外在享受著豐厚的貿易利潤。以資源的進出口為例,我國的稀土出口量占據了市場份額的百分八十以上,具備了大國壟斷的明顯特征,但在實際貿易過程中,稀土價格隨著出口量的增加急劇下降,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石油等產品是我國大量進口的貿易商品之一,價格卻非降反升。

造成我國經濟貿易中的大國壟斷問題的原因很多,從外部國際環境來看,我國的國際貿易還受制于舊的經濟秩序,缺乏有效競爭影響了國際貿易的正常秩序,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當中依然具有優勢地位;從國內環境來看,我國企業缺乏一定的規則意識、溝通協調和國際貿易運作經驗,比如行業混亂、交易缺乏誠信、企業之間互相拆臺,這些都成為國際市場逐漸萎縮的重要原因。

二、在國際貿易中提高應對大國壟斷現象的思考

我國的對外貿易正植根于經濟全球化的浪潮當中,不斷向前發展的國際貿易已經讓中國邁向更大的國際舞臺。因此,面對著我國貿易中的“大國”事實,更多的是要進行一種冷靜理性的思考,從而為實現貿易強國開辟新的貿易通道,具體可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對大國壟斷現象進行清晰準確地認識,這對于充分利用我國“大國”的身份開展國際貿易有著積極影響。自從我國加入WTO以來,在國際貿易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我國作為國際貿易市場上的新興力量,對于已經形成的國際貿易體系,還不具備對抗賣方大國壟斷的能力,甚至還要受制于壟斷勢力的經濟壓迫,并且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一些重要戰略商品,還會引發一些政治問題。

其次,要完善我國的貿易體制機制。雖然我國一直致力于國際貿易法律政策的制定與研究,為進行國際貿易營造了良好的國內環境,但依然要重視我國對外貿易中所存在的各種不正當競爭問題,通過完善我國國際貿易的機制來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從而克服國際貿易中審批難、稅收重、成本高的缺陷。只有構建一套既符合中國特色,又適應國際經濟發展的貿易投資體系,才可以為我國的“大國壟斷”獲得更多的利益分配。

最后,要依靠創新來增加我國進行外貿競爭的砝碼。一方面,要運用現代技術,增加我國勞動密集型的商品的科技含量,使得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贏得國際市場的認可,這樣在反壟斷、反傾銷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在對外加工模式方面要加以創新,取消一些對有悖于環保理念的外貿項目的扶持優惠政策,促進對外加工業務的轉型升級,保證我國在對外貿易過程中擁有自主品牌研發能力和活力。

三、結束語

篇2

關鍵詞:國情文化;俄語教學;公共俄語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18-0249-02

一、國情文化知識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眾所周知,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中,學習興趣是最可利用的有效因素,因此,在大學俄語教學中加入文化內容正是合理利用了這一有效的因素為教學服務。將文化內容貫穿于整個外語教學中能使教學過程變得豐富多彩,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俄語的興趣,進一步增強俄語語言感受能力。

現在的低年級大學生是看著日本、美國動畫片長大的90后,他們從小學就開始接受英語教育,對英美國家了解較多,而對前蘇聯和俄羅斯的國情了解甚少,也談不上對這個國家的興趣。對于大學將俄語作為公共外語學習的學生基本都是零起點,加之俄語語法難度大、課時少,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完全喪失信心。如何針對這種情況提高大學公共俄語的教學效果,是每一位教師面臨的嚴峻挑戰。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們發現在教學中適當地導入俄羅斯國情知識,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畏難情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深入地了解這個國度,更能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符合俄語語言習慣的表達方法。

二、國情文化知識對培養俄語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作用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鏡像。美國著名語言學家薩皮爾曾說過:“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正因為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所以文化教學便成為外語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早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蘇聯對外俄語教學就對語言國情學相當重視,“俄語作為外語教學中的語言國情學問題”一文作者甚至指出:“語言國情是俄語教師工作中的一個方面,從其地位來看,完全可與語言教學中的一些傳統方面,即語音、語法、詞匯和修辭相提并論,而從其意義來看,還遠遠超過它們”。

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運用語言達到交際的目的,而學習外語知識、掌握外語技能、提高運用外語的能力是與熟悉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密不可分的。所謂精通某種語言的人,必定是一位充分了解所學語言國文化歷史背景、社會風俗習慣和人文禮儀的人。

在學習俄語時,學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詞匯及眾多的語法規則,然而在交際場合卻經常不能恰當地運用它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學習語言時將語言與文化分離,所以在教學中不能忽略這一環節。另外,不同國家的國情不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特有的事物和現象,這些事物和現象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包含豐富的國情文化內容,在另一國家的語言中無法找到相應的詞匯和語句對譯,只有通過描述才能弄清詞意,比如“火鍋”,譯為俄語通常是китайский самовар,但中國的火鍋也只有早些年使用的銅火鍋與самовар在外形上相像,近年飯店里的火鍋連外形上與самовар也沒有共同之處了,而且俄羅斯的самовар是用來燒開水的,所以需要向俄羅斯人解釋這是традицио

нное китайское национальное блюдо,并且講解就餐程序,這樣對方才能真正理解其意思。

三、大學公共俄語教學中導入國情文化的途徑

外語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語言能力,而且還要具備交際能力。俄語不僅要作為知識來掌握,更要作為一種交流工具來使用,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運用俄語時,不僅要“合乎語法”,而且要恰當、得體,可以為人接受,同時也要求教師除了傳授正確的語音、語調、語法知識外,也不可忽視語言背景、文化的滲透。在課堂上主要是利用詞匯、課文和聽說練習來導入國情文化知識。

(一)介紹包含國情文化的詞匯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盡管多數詞匯在各種語言中都能找到對應的詞匯,如вода-水;гора-山;река-河等,但有一少部分詞匯卻包含著豐富的國情知識,對于熟悉國情的本民族人來講,在理解上不會發生任何障礙,但是對于外國人往往會難于理解或容易產生誤解。

包含國情知識的詞匯有些是一種語言特有的詞匯,有些是在兩種語言中有對應詞,但包含的國情知識不同,比如борщ一詞,譯為“紅菜湯”或“羅宋湯”,是俄羅斯以及烏克蘭、波蘭等東歐國家餐桌上經常出現的濃菜湯,甜菜是主料,課上可輔以圖片介紹。

對于兩種語言中意義基本對等,但又不完全等同的詞匯應該加以解釋。比如школа一詞,看似俄漢語是對等的,譯為“學?!奔纯桑珜嶋H上俄語的школа與漢語的“學校”并不完全等同,這就需要講解國情背景知識。比如2004年9月1日俄羅斯別斯蘭市發生了一起劫持學生、教師和家長作為人質的恐怖活動,恐怖事件發生在школа № 1 города Беслана(別斯蘭市第一學校),國內媒體多譯為別斯蘭市第一中學。事實上在前蘇聯和俄羅斯,школа是包括中學和小學在內的十年制或十一年制學校,這跟我國是不同的,我國的學校要么是小學,要么是中學。

再如,俄語的клуб一詞源自英語的club,但包含的國情背景卻不同。在俄羅斯俱樂部是大型企業、學校的文化娛樂中心,而英國的紳士俱樂部是上層社會的社交場所,往往都有數百年的歷史,加入時須經人介紹,并且要交高昂的會費。以前,中國的俱樂部同俄羅斯的一樣,都是單位、企業的娛樂場所,但近年隨著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國際化,我國也出現了高級商業俱樂部,成為特殊的商業交際平臺。社會發展導致語言內涵發生的變化,也是國情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二)介紹課文中的文化背景

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會風俗又都在該民族的語言中表現出來。在講解課文的時候介紹相關背景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加深印象。

課文中,有些表達法看似含義明確,事實上卻存在著不易察覺的差異。比如學生說“我家”時喜歡用моя семья來表示,這是漢語的直譯,但實際上在俄羅斯,當孩子與父母生活在一起時,應當說наша семья,只有獨立成家后才說моя семья. 再比如,пить чай兩種語言都是“喝茶”的意思,但在中國就是一杯清茶,而在俄羅斯,пить чай指喝茶的同時還要吃些點心,通常喝的是加了糖的紅茶。這種表面看上去相同,但卻有不同內涵的表達方式在俄漢譯中還有不少,教師應注意為學生講解它們的區別。

(三)在聽說課上導入文化背景知識

在聽說課上,首先涉及稱呼的問題。在對待稱呼的問題上,中俄兩種語言文化存在較大的差異。在俄羅斯的公共場合,女性喜歡被稱呼得年輕些,所以在商店、飯店、銀行等服務性行業,經常稱呼女性為“Девушка”,這幾乎與年齡無關,甚至對一些上年紀的女服務員也可以用這種稱呼方式。有些中年女性相互之間甚至用“Девочка”相稱。但在中國一般用“老+姓”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

在漢語文化中,“老師”、“醫生”等一些表示職業、職務的詞可以直接用于稱呼,表達說話人對所指的尊敬,然而在俄羅斯文化中,這類詞一般不作為稱呼,尤其是如果用陰性形式對女性稱呼,則有藐視和不屑一顧的含義,所以犯這種語用錯誤比語法錯誤還讓人難于接受。在課堂上對老師的稱呼是表示職業,不論是稱呼男老師還是女老師,只能用陽性,經常用的稱呼形式為“Товарищ препода

ватель”或“Товарищ учитель”,當然最恰當的稱呼形式是“名+父稱”。

通過給學生看俄文電影、聽俄文歌曲也是補充國情文化知識的重要手段,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電影直觀地了解俄羅斯的風土人情以及俄羅斯人的非語言交際手段,比如俄羅斯特有的手勢語:Щёлкать по горлу(用食指彈脖子)表示“邀請喝酒”、“想喝酒”、“醉了”;Проводить пальцем по шее(用食指橫在喉結處劃線)表示“吃得極飽”、“不能再吃了”;Сцеплять пальцы(將兩個小指勾在一起)表示“友誼”、“和睦相處”;Крутить у (возле)виска(食指指向太陽穴并畫圈)表示“瘋了”、“傻了”、“缺心眼”等。

結語

學習外語并不只是為了學習該語言,而是為了在工作中運用它,使之在跨文化交際中發揮交際功能。外語學習始終伴隨著文化因素,即使最出色的外語學習者,也可能因為文化國情知識的欠缺而導致交際受限,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把文化國情知識的傳授貫穿于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的所有環節,努力幫助學生了解所學語言國的文化以及與其母語文化和其他國家文化的差異,只有這樣才能消除文化盲點,把握語言教學中最本質的東西,使學生在用俄語交際時能準確表達思想,避免因文化差異引起的交際障礙。

參考文獻:

[1][美]E.薩皮爾.語言論[M].趙卓元,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2]М.Баранова. Методика преподавания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M].1985.

[3]В.波里先科,Ю.普羅霍羅夫.俄羅斯文化國情辭典[M].郭津楷,譯.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5.

[4]吳克禮.俄羅斯社會與文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篇3

金融市場營銷論文

財政金融市場經濟論文

一、市場經濟下發揮財政與金融政策調控作用中存在的問題

1.對市場調控的滯后性

政府采用財政和金融手段調控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普遍存在滯后性的現象。即市場經濟變化速度很快,很多問題潛藏于市場經濟的浪潮之中,只有在一定條件刺激下才會爆發出來。此時政府在采用相應的調控手段,付出的代價大,有亡羊補牢之嫌。市場經濟發展雖有規律可循,但我們在把我市場運行規律的同時,總會出現失真現象。就是當今世界市場經濟發展最為完備的資本主義超級大國,美國也無法有效克服之中市場調控的滯后性。2008年,爆發于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危機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2.政府制定財政和金融政策無法協調統一

政府在對市場經濟進行調控的過程中,制定相應的財政與金融政策是最常采用的手段。但是二者畢竟有所不同,因此政府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總會出現二者無法協調統一的問題。如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下,我國政府一開始提出的主要是從擴大政府財政支出出發,采用了4萬億的赤字刺激財政手段,的確在當年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一年后發現只是憑借財政手段刺激經濟發展,還遠不能解決現實問題。因此在2009年才開始連續十幾次的貨幣信貸降息手段,通過銀行整合社會資金促進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當然,在此之前,也采用了降息手段,但是幅度較小,作用不是很明顯。因此,不管是我國政府還是國外政府在采用財政和金融政策調控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不協調一致的現象。除上述問題外,還存在政府財政部門和銀行等金融部門整合效率差、側重于政府財政手段忽視金融手段等問題。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市場經濟下做好財政與金融有機的整合工作。

二、加強市場經濟下財政與金融整合的建議

1.深入考察把握市場運行規律,做出前瞻性的財政與金融整合調控策略

實現市場經濟下財政與金融有機整合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就是要對市場經濟的總體運行態勢從宏觀和微觀等角度進行全方位的考察,深入探究每一個細微市場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把握相關運行規律。這樣才能夠為政府制定前瞻性的財政與金融整合政策提供現實的依據,進而預見到市場運行可能存在的潛在重大隱患,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有效改變財政與金融手段對市場調節滯后性的現狀。

篇4

【摘要】基于國家所有的獨特的產權制度安排是我國銀行業“強壟斷”結構與“弱競爭”行為的根本原因。產權的國家所有不僅導致了國有商業銀行在銀行業體系中的“強壟斷”地位,也抑制了體制外因素對其形成的競爭壓力的釋放,從而使我國銀行業有效競爭的機制難以形成,最終保護了國有商業銀行低效率的市場行為論文,導致了國家保護下的制度性壟斷無效率或低效率。因而破除“父愛主義”的產權制度,以使體制外競爭機制得以形成也就成為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邏輯前提與關鍵所在。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至今,仍然步履蹣跚。從最初設立股份制和城市商業銀行等體制外因素以壓迫體制內因素的措施到設立資產管理公司以剝離其不良資產,從設立資產管理公司到股份制改制,再從改制到上市設想,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歷程可謂曲折。理論爭論也因之而沸沸揚揚。特別是針對國有商業銀行產權改革與銀行業市場結構優化之間的關系的辯論一直未有定論,或言產權是根本,或言競爭性產業結構是核心。無疑,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正沿著這兩個方面曲折地進行經濟論文,但是在此過程中我們卻一直未能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這顯然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并應進行重新審視。

一、產權還是競爭?——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邏輯起點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改革中存在著產權與超產權的理論之爭。前者認為當一國銀行業存在規模報酬遞增時,利用產業組織理論的S—C—P分析范式會得出一個矛盾的結論,并且,由于現代銀行是產品多樣化的服務機構,因此很難判斷每一銀行的利潤率是否由集中率直接造成。從各國金融體系構成看,銀行業產業組織結構及其績效并不能以此為標準進行簡單化的判斷。因此,S—C—P范式并不適用于對我國銀行業的研究。他們認為,我國銀行業的主要問題是國有商業銀行產權結構單一,而不是產業集中的問題。國有商業銀行存在的問題是系統性的,但核心問題是產權結構。中國國有商業銀行在運行機制及其效率上的種種缺陷,也是由單一的國有產權結構決定的。因此,我國銀行業改革要以產權改革為突破口,產權結構的調整比產業組織結構的調整更為重要。

而超產權論者則認為,市場競爭才是決定產業運行績效的決定性因素,利用競爭機制可以改善產業結構,規范產業行為,提升產業或企業績效。持該觀點的學者利用S—C—P范式研究了我國銀行業的產業組織情況,并得出了我國銀行業的壟斷結構效率不佳的結論,由此他們認為,在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中引入競爭因素以優化銀行業產業結構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首要選擇。

但筆者認為,產權論與超產權論都忽略了我國銀行業特有的基本特征,因此得出的結論有失偏頗。

首先,產權論者沒有看到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并不存在規模經濟利益的事實而片面地否定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實證結果表明,國有商業銀行普遍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規模不當。由于國有商業銀行規模相對其現有的技術條件和管理水平而言顯得過大,并且不良貸款比例過高,因此,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存在嚴重的規模不經濟。而隱藏在相對規模過大和高不良貸款比例的背后則是國有商業銀行獨特的產權制度安排所造成的各種缺陷。其次,盡管各國的銀行業具有不同于一般非金融產業的特點,但作為一個產業而言,競爭適度的市場結構、理性的企業行為和不低于普通產業的平均利潤率等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仍應存在,這一點對轉軌的中國銀行業也不例外。但在運用此分析框架研究我國銀行業時,我們應看到S—C—P與超產權理論所隱含的既定的制度背景,即,它是以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為基礎的,而我國卻缺乏這一制度背景。更為重要的是,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存在獨特的產權制度安排,即產權本質上的國家所有。這樣,超產權論在分析我國銀行業時就難免捉襟見肘了。最后,產權所有制性質是決定企業績效的關鍵因素。“任何關于產權績效的研究,都必須放在相應的市場結構框架內,否則勢必會導致與產權理論假設不同的難以解釋的結果。同樣,任何關于市場績效的研究,離開了產權這一重要因素,則會產生與一般市場結構理論相背離的很大誤差。至少,在中國經濟的研究領域內,這兩者是密不可分和互不可缺的”如前所述,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特有的產權制度安排是國有商業銀行規模不經濟與績效低下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利用S—C—P范式分析我國銀行業問題時,國有商業銀行獨特的產權制度安排是極具重要意義的。正是這種產權制度安排才使得國有商業銀行呈現出獨特的制度變遷、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等特征。而為了保護這種獨特的產權結構,我國的金融改革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不是從產權結構開始的,而是開始于體制外競爭因素的引入。

二、隙縫經濟的產生、發展與國有商業銀行的體制外競爭壓力

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之初,決策部門并沒有采取大張旗鼓的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進行一步到位的“大爆炸”式的產權改革的方法,而是在舊體制的旁邊發展出一種新體制。而后利用這種從體制外產生的“隙縫經濟”(nicheeconomy)來強化體制內經濟的競爭或利用它們對體制內經濟產生競爭壓力,從而使我國銀行業出現了較長時期的“體制雙軌”局面,最后再漸進地完成銀行業體制的轉軌改革。

(一)體制外股份制商業銀行與其他非國有商業銀行的產生與發展

自1949年建國至1979年改革開放30年間,我國實行的是一個典型的、由國家完全壟斷的中央集權的計劃金融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單一的國有商業銀行制度。其后,以1979-1984年的金融體系重組為特征,四大國有專業銀行相繼從中央銀行獨立出來或建立起來并行使商業銀行的職能,這使我國“從金融機構的一元化轉向多元化”,“出現了以產業分工為主要特征的專業銀行機構”。在此時期,四大國有專業銀行占據了主導的地位。隨后的1985—1992年期間,四大專業商業銀行逐漸企業化,各股份制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始設立并進行了股份制改革或是發行上市。以1986年7月交通銀行成立為標志,中國銀行業真正意義上的競爭才開始。由于這些新生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大都采取了股份制形式,或十分迅速地進行了股份制改革或已上市掛牌交易,因此,他們經營機制十分靈活,發展迅猛。從1993年開始的金融業整頓初步確立了金融業分業經營體制。其后,城市商業銀行作為另一種體制外競爭因素開始產生并迅速增長。從1995年第一家城市商業銀行在深圳成立以來,截止2001年底,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已發展到109家。另外,從1979年以來,我國外資商業銀行也急劇膨脹。尤其是1996年后,我國允許部分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本幣業務,使外資商業銀行的競爭觸角開始伸入到長期以來一直為中資商業銀行所壟斷的業務范圍。于是體制外另一種力量也參與到國有商業銀行競爭之中,它們與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一起,推動了我國金融體制漸進式改革的進程,同時也初步構建了我國銀行業體系市場競爭的不同主體。

(二)強制性制度變遷中的體制外因素帶來的競爭壓力及其退化

在我國金融體制的變遷過程中,以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主的非國有商業銀行機構逐漸從體制的夾縫中產生并生存下來。經過10余年的發展,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及其他非國有商業銀行機構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展開了競爭,他們不斷克服因制度歧視所帶來的不利因素,打破了國有商業銀行完全壟斷的市場格局,初步形成了寡頭壟斷競爭的局面。

因此,值得肯定的是,我國所采取的強制性制度變遷式的金融業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基本成效。體制外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以及外資商業銀行的引入打破了國有商業銀行一統天下的局面,并且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競爭能力也在逐步增強。正如于良春、鞠源(1999)所指出的,“中國銀行業自1978年以來所進行的改革迄今已取得了階段性成功,主要表現在壟斷的打破、從業家數增多、競爭程度上升、銀行服務質量與經營效率提高以及較為完善的現代化多元銀行業組織體系逐步建立等方面?!倍谶@種金融制度變遷的過程中,我國國有金融產權在金融資源配置方面的低效性逐步凸現,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市場競爭中卻表現出相對的競爭優勢。

但是,體制外因素的引入并未從根本上動搖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企業化改革并沒有取得完全成效,其制度的路徑依賴仍然較強。盡管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產生和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種“鯰魚效應”,帶來了我國銀行業的競爭的強化,但股份制商業銀行競爭力遠未達到給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造成現實威脅的水平。原因在于,國有商業銀行以其雄厚的基礎資源和競爭力資產,仍保持著具有絕對市場支配地位的競爭力。其中,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存貸款市場份額、服務網絡、技術儲備和國家信譽是其最有力的競爭資產,這些“資產”所形成的市場支配力之強大仍是新興股份制商業銀行所難以抗衡的。因此,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并未從根本上動搖,國有商業銀行仍保持著絕對大的市場份額。但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體制優勢的邊際產出則呈遞減趨勢,近年來更有“體制回歸”的跡象,即“工農中建”化趨勢。

三、產權國家所有下的“強壟斷”和“弱競爭”與制度性壟斷無效率

在體制外因素的競爭沖擊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有所削弱。這種削弱則是其市場競爭行為不力或“弱競爭”行為的結果“,而其市場競爭行為不力的主要原因則應歸結于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獨特的產權制度安排所形成的政府保護。這種產權保護下的弱競爭行為最終體現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市場績效的不斷削弱,因為“競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必須面對的生存法則,而競爭致勝的全部基礎在于經營績效的提高”。

(一)“強壟斷”、“弱競爭”與國家所有制

從我國銀行業的資產、存款和貸款集中度指標看,我們發現,即使在1993年以后,我國銀行業體系的集中與壟斷程度仍然非常高。1993—2001年期間,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資產、存款和貸款市場份額上至少都各占據了60%以上的份額。因此,產業結構中的壟斷因素十分強大。但隨著我國銀行業改革進程的推進和體制外非國有商業銀行的出現,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正不斷的下降,其資產份額由1993年的69.1%下降至2001年的60.5%,下降了近9個百分點,存款和貸款市場份額也分別下降了近9%和18%。而同期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各項指標的市場份額則不斷的增長,前者三項市場份額分別增加了6.53%、6.19%和6.66%,后者各項指標都增加了近4%。因此,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正不斷地向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讓出市場,但盡管如此,我國銀行業產業結構中的競爭因素仍然十分薄弱。

然而,問題并不僅止于此。目前我國已經形成的“強壟斷”與“弱競爭”并存的銀行業市場結構中盡管存在獨資和股份制等多種產權形式,但是如果我們把包括由我國直接控股的股份制銀行計算在內,那么我國銀行業中大約有80%以上的股權歸國家所有。這種所有制形式使國家實際上承擔了無限責任,而在這種國家保護政策與傾斜政策及歧視性的制度安排下所形成的高度壟斷中,又使競爭性質的產業結構具有濃厚的制度特征。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中的壟斷因素并不是由市場競爭自發形成的,而是由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產權國家所有這一產權制度安排所導致的。因此,我國銀行業這種“強壟斷”和“弱競爭”的格局實質上就是國家所有制的壟斷對市場化競爭行為的抑制,它主要表現為國家所有制對銀行資產和市場的絕對控制。這樣,處于國家保護之下的國有商業銀行就可以免受市場競爭機制的威脅。

因此,正是基于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特殊的產權結構安排才使得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中存在獨特的制度性特征,我國銀行業壟斷的市場結構也主要是由這種單一產權安排所引起的。我們承認產權問題,但我們的主張是,市場結構單一是產權結構單一的直接結果。從歷史的角度看,中國銀行業壟斷的市場結構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政府對銀行業體制進行行政性分權形成的,而非銀行間競爭和追求績效的“市場化”結果;從改革歷程看,政府通過制定各種配套體制如壓低利率、行政性審批等手段人為地提高了銀行業的市場進入壁壘,導致了市場主體間的不平等競爭和目前“弱競爭”的狀況。

(二)國有商業銀行粗放型擴張行為與銀行業績效

1984午以后,以四家專業銀行為主體的市場競爭格局初步形成。其后8年間(1984-1992),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乃至整個銀行業的競爭都主要是通過機構競爭,即通過機構和人員的迅速擴張來實現的。在該時期,國有商業銀行的機構總數由1986年的67626個增加到1993年的近14萬個。同時,“在大量機構網點的支撐下,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迅速膨脹。1985年至1997年間,資產增長了11倍,其中貸款增長了11倍,存款增長了16.3倍?!?/p>

隨后,1992年底開始的金融業整頓引發了第二輪的金融機構競爭浪潮,即以金融工具創新為主的競爭。但第二輪競爭浪潮仍不足以從根本上改善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其原因除了特有的制度性壟斷因素外,還包括以下因素:

首先,第二輪競爭浪潮中的金融創新吸納性居多,而原創性創新很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創新的金融工具達70余種,但其中85%左右是“舶來品”。其次,創新主要表現為數量的擴張,內涵較低。該時期已有的金融創新主要在易于掌握、便于操作、科技含量小的外資形式的建設上,而與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相適應的經營機制方面的創新明顯不足。再次,創新主要靠外部力量推動,創新主體內部驅動力不足。中央銀行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的改革與創新一直是我國金融機構微觀創新的主要外部動力,而國有商業銀行出于外部競爭壓力而進行的自發性創新嚴重不足。其四,“如同規模競爭一樣,工具創新的直接動機仍然是爭奪儲蓄資源,以支持資產擴張,緩解流動性壓力,其公司治理機制沒有改善,風險控制水平也沒有明顯增強。”

因此,產權國家所有下的國有商業銀行依賴機構擴張與模擬性工具創新的競爭行為并不足以從根本上改善或提高其運作績效。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四家國有商業銀行資產利潤率的不斷削弱,四家銀行的平均資產利潤率從1985年的1.39%幾乎直線下降到2003年的0.06%,盡管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在近年來隨著股份制和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而有所下降,但長期的壟斷地位以及以提供金融補貼為主要任務的運營方式,不僅使國有商業銀行形成了效率低下的現狀,而且還形成了國有商業銀行對政府補貼的剛性依賴。因此,在行政保護下所形成的寡頭壟斷地位不僅使得國有商業銀行缺乏內在的動力去改善績效,而且還會產生競爭不力的市場行為,如大力擴充分支機構、過分追求存款和貸款等。正是這種粗放式的增長和擴張路徑一直主導著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乃至整個銀行業的發展過程,那么合乎邏輯的結果只能是國有商業銀行績效的低下。

四、結論

我們重申,S—C—P分析范式并非不適合于我國的銀行業,只不過我們在應用這種標準時應該將既定的制度因素納入其中。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乃至銀行業改革的關鍵并不僅僅是通過在體制外引入競爭因素就能實現既定目標的,獨特的產權制度安排不但導致了強壟斷的產業結構,也抑制了體制外因素對國有商業銀行的競爭壓力,體制外的競爭并未徹底改變我國銀行業“強壟斷”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