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環境教育探究論文

時間:2022-12-17 11:39:00

導語:初中學生環境教育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學生環境教育探究論文

當今世界,人類面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酸雨頻繁、臭氧層遭到破壞等。全世界約有11億人生活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城市中。有些地區的環境仍在受到破壞,如亂砍濫伐森林、亂排廢水廢氣、非法開采礦山等。眾所周知,人類必須依存于環境才能生存與發展,而要使人們保護環境及合理利用環境,就必須實施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既能培養學生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又能提高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規定:“注重知行統一。堅持教育教學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增強學生科學實驗、生產實習和技能實訓的成效。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開展各種課外及校外活動?!边@就為具體而有效地實施環境教育創造了廣闊的空間和保障。近幾年,我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注重環境教育的實踐與研究,在如何培養學生環保行為習慣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介紹如下:

1.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

學校作為環境教育的主渠道,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北京師范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王紅旗教授認為:“環境教育是涉及各科教育滲透性的綜合體?!币虼?,教師在學科教學活動中應采取深入研究、善于發現、靈活滲透的原則,注意將環境教育滲透其中?;瘜W、生物、物理、語文、數學等學科中的知識與環境聯系緊密,是學校教育貫徹落實環境教育的重要學科。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要注意收集資料,然后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提高環保意識及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教育。例如,學習化學課本中香煙煙氣里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幾百種有害物質時,教師投影一首小詩:“我愿用生命去交換,不要讓煙霧窒息熟睡中的嬰兒,不要奪走清新的空氣,不要讓煙霧成為孩子的玩具,請給他們陽光和青草的氣息;不要用火焰灼燒你的肺,不要用毒劑涂抹你的神經,不要焚毀僅存的記憶,它曾經那么年輕又那么靈敏;啊,親人不要在煙霧中向死亡奔跑,不要拋下愛你呼喚你的人,不要讓孩子無聲地哭泣;終止你手中曼延的煙堿吧!如果早知道這一天終將來臨,我愿意用生命去交換你手中的香煙?!苯處熛驅W生介紹,一對相敬如賓的夫妻,面臨著失去彼此的巨大痛苦——丈夫被確診為肺癌晚期,妻子看到丈夫遭受的痛苦折磨,心疼、無奈,她在這種凄慘、悲痛的心境下寫了上述這首小詩。這極大地激發了學生保護環境,珍愛生命的意識。

2.在節日活動中豐富環保知識

節日是師生生活的一部分,是開展環境教育的良好契機。我們結合每年的3月12日植樹節、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7日世界衛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5月31日世界無煙日等紀念日,采用觀看錄像、開展講座、展覽圖片等形式,圍繞紀念日主題開展相應的環境教育和環保宣傳活動。向學生介紹我國的環境狀況,警示他們保護環境。例如,通過“植樹節”活動,讓學生了解樹木與氣候的關系,亂砍亂伐對人類造成的危害,讓學生意識到樹木對人類的重要性,懂得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的道理;在“世界地球日”活動中,可以設計“地球是我家”的主題系列教育活動;在“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活動中,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認識海洋、河流、山脈、平原、城市等標志;在“地球母親生病了”的活動中,組織學生討論“地球母親為什么會‘生病’”“人類該怎么辦”等。通過層層深入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理解人和環境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進而培養學生關心、愛護環境的態度和行為。

3.在熱點事件中增強環保意識

地球村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時空觀念,使人們與外界乃至整個世界的聯系更為緊密,人類變得更加相互了解。地球雖然很大,但大洋彼岸發生的事件仿佛就在自家村落。教師要善于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讓學生了解國內外重大環境事件和社會環境的熱點問題,提高學生保護和改善環境的意識。例如,2010年5月美國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平臺發生爆炸導致原油泄漏,大風和海浪促使石油直接流向一些最敏感的海岸地區,此時正值墨西哥灣一年一度的魚類產卵和浮游生物繁盛期,也是這個脆弱的態系統最易遭受破壞的階段,事件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這一熱點事件具有重大環境教育意義,對學生成長與自然和諧相處能起到積極的影響。

4.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環保行為

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長期的生活里逐漸形成的,因此環境教育應貫穿于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就需要教師除了有較強的環保意識,還要有較強的工作熱情,處處都做有心人,善于尋找、捕捉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教育內容,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比如一次美術課結束后,滿地的紙屑無人理睬,我就抓住這一現象開展“各種各樣的紙”的主題活動,讓學生了解紙的用途及造紙的原理,認識到浪費紙是一種破壞環境的行為,節約用紙既是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又是環保的基本要求。

日常生活中的環境教育內容很多,我們主要選擇了以下內容通過環境教育進行行為習慣的培養:少買不必要的衣服;采用節能方式洗衣服;減少糧食浪費;合理使用空調;合理使的用電風扇;合理采暖;采用節能的家庭照明方式;用布袋取代塑料袋;減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使用冰箱注意節能;合理使用電腦;合理使用電視機;合理用水;合理利用紙張;減少使用過度包裝物;合理回收生活垃圾;積極參加全民植樹。

配合以上內容在班級中開設“環保衛士”獎,使學生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通過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員,逐漸懂得人與大自然應和諧相處的道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了解到這些知識,久而久之存在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學生的良好習慣也就養成了。以前郊游活動時有的學生會亂扔紙盒、果皮、飲料瓶等,如今他們能自發帶上垃圾袋,把紙盒、果皮、飲料瓶等收入袋中。公務員之家

5.在家校同步中放大環保效應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通過家長會、家校聯系手冊、個別家訪等途徑,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活動。教師熱誠邀請家長參與到環?;顒又校⑴c家長一起討論環?;顒佑媱?。使環境教育的范圍從學生在校延伸到社會,認識到生活垃圾會污染空氣,應盡量減少生活垃圾量,為環境減負,垃圾就要丟到垃圾筒里并將垃圾分類以利于回收,積極為孩子營造保護環境的氛圍。

根據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廢舊電池得不到很好處理的現象,我們開展了“電池與環境”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組織調查、開展討論、撰寫小論文等活動,認識電池的分類、構造、原理、用途及對環境的危害,學生知道廢舊電池的危害后,紛紛從家中收集來廢舊電池,并開展了廢舊電池回收宣傳活動,將廢舊電池的危害告訴自己周圍的人,讓更多的人知道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有害影響,明白電池需統一回收處理的原因,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力量。這次環保宣傳活動,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環境保護已成為時代主題。積極主動地進行環境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培養和造就環境保護人才的需要。通過學科教學滲透環境保護知識和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增強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綜合素質,增強了環境保護的責任感。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加強校內外互動,環境教育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