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7-20 04:06:00
導語:小學美術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己成為學科教改研究的總課題。新課程標準從學生學習活動方式考慮,劃分出“欣賞·評述”“設計·應用”“造型·表現”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由于教學的目的任務不同,美術課堂教學有多種類型。不同的學習領域有不同的結構,教學過程的組織形式就有所不同。因此,所采取的教學模式也應有所不同。本文就以上四個學習領域的教學模式應用,做如下探討。
(一)“欣賞·評述”課
情境陶冶式教學模式是使學生處在創設的教學情境中,運用學生的無意識心理活動和情感,加強有意識的理性學習活動的教學模式。美術課上適當運用背景音樂烘托氣氛、設置情境會起到很好的作用。情境陶冶式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快而扎實地掌握知識,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這種模式能夠拓展和深化教學的教育功能,對學生進行個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欣賞·評述”課的基本結構程序是:創設情境──引導感受──審美導引──綜合評述。欣賞課包括美術欣賞、美術常識等。通過對美術作品、美術常識的介紹與欣賞,引導學生去感受美、認識美,了解“美”的文化知識,是一種以審美為主的教學活動,也是一種通過藝術形象去認識客觀世界的思維活動。此類課,一般是應以教師講述與啟發相結合,引導學生欣賞、議論、引發問題,幫助解決問題等方式進行審美導向的教學。同時,在欣賞活動中應重視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有能力確切地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欣賞課上不能形成一個固定的模式,教師應當在不斷的學習中,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敢于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善于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能從多角度學習欣賞一件作品,使自己和學生們更靈活、更富有創造性。
(二)“設計·應用”課
工藝設計課,內容繁多,形式多樣,操作性很強。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工藝美術有關門類的基本原理、法則、基本構成方式和制作方法。通過練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懂得基本造型和制作的原理,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和設計能力。授課時,教師應運用精練的語言,結合欣賞來講述概念、原理、法則,直觀演示方法,引導設計思維,指導操作。通過實踐,培養學生對形式美的感受能力。
示范模仿式教學模式是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學生進行參與性的練習而獲得知識技能的一種教學模式。示范模仿是形成行為技能最直接、最形象的方法。其基本程序是:定向──參與性訓練──自主練習──遷移。示范模仿式教學有利于學生將課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實踐中內化所學的知識。這種方式的教學,學生手腦并用,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思維、注意觀察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相互幫助、遵守紀律、加強自主性等品質和觀念。實現學生的興趣向其他教學活動遷移,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三)“造型·表現”課(技法知識綜合課、練習課)
技能訓練課,包括創作、寫生、臨摹、手工制作等。主要是在教師講完新教材后,為鞏固知識、技能、技巧所安排的用整節課進行技能、技巧的訓練,以強化知識與技能的鞏固和應用。此類課,一般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作業練習來獲得技能、技巧。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造型藝術的形式特點和基本表現方法。學習用科學的方法來觀察研究和表現客觀物象的形態、結構、比例、明暗、色彩、立體、空間等。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發展智力、培養多種能力的過程。既有基礎知識的傳授,又有技能、技巧的訓練,一節課中需完成多種任務。此類課,教師一般應通過欣賞、啟發、講解來傳授美術的基本知識,運用引導分析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察、認識和表現物象的能力。示范講解方法,指導訓練技能、技巧,實踐性、操作性強。其基本結構程序是:觀察欣賞激趣──發現探索研究──講解示范點撥──自方練習輔導——評講小結拓展。創作課,是要求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技能,去反映自己的感受或間接感受到的東西,通過某種美術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理想,進行藝術創造的體驗。是培養學生記憶、想象、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的重要形式。同時,也是檢測學生綜合能力的方式。教師要想方設法地啟發、引導學生的積極思維,鼓舞學生的信心,引發學生的聯想、想象和創造。
(四)“綜合·探索”課
在美術課堂“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應用教學模式時,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加強跨學科教學的研究。第二,注重引導學生主動研討和探索。由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目標強調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精神,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技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的研討和探索為重點。教師應引導學生發現、探究美術或與美術相關的問題,引導他們圍繞自己選定的課題以個人或集體的方式進行活動策劃,并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技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引導發現式教學模式是以問題解決為中心,注重學生活動,著眼于思維力和意志力培養,適用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以培養學生的探新求知、概括歸納的能力為教學目標。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獲得新知,學會學習,積極開發學生思維活動為基礎,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因此,教師必須熟悉學生形成概念、掌握規律等思維過程,并掌握一定的認知策略。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靈活地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其他學科中有益的教學形式、教學手段,如計算機、網絡、音樂、語文詩詞等,加強學習的綜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決定課堂教學成敗的因素之一是課堂教學結構。本人把這一堂美術創作課設計成“觀察欣賞激趣;發現探索研究;講解示范點撥;自主練習輔導;評講小結拓展”五步進行,自認為在本課中是比較理想的美術課堂教學模式。
第一步觀察欣賞激趣。上課開始用2--3分鐘引導學生審美技巧,喚起創造美的欲望。教師先出示范畫來指導學生觀察,讓學生從整幅中找感覺,找出畫了些什么,表達什么意思等。于是再進一步觀察學生從范畫中逐步發現了構圖的方法、繪畫的技巧等,逐步體會到這大一點、小一點;上一點、下一點;這繁一點、簡一點;長一點,短一點的體現,無一不凝聚著作畫者的思想、閱歷的精華。通過這一步步地觀察,學生們接受了美的熏陶,體會到畫的筆墨情趣,也從中找到了一些作畫的步驟、構圖的方法、筆墨的技巧等。就會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創造美的欲望。
第二步發現探索研究。找到創造美的途徑。教師不妨用1--8分鐘時間引導學生學習新知,掌握正確的創造美的方法和技巧,教材中的重點部分教師一定要精講。讓學生初步發現了一些創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繪畫技巧。
第三步講解示范點撥。1--4分鐘時間,教師根據學生觀察的情況,再進行一步步的示范講解。示范和講解可同時進行。例如在本課的風景畫示范講解時,教者從構圖開始,逐步示范講解,讓學生看得明白,學得真實,能較快地掌握技法。同時學習的積極性得以持久,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創造美的活動。與此同時,請幾個有代表性的同學講講自己的發現,或讓學生講講自已的構思,讓他們充分顯示一下自己的創造才能。
第四步自主練習輔導。用15--20分鐘,讓學生體會美的真諦,進行創造美的實踐,全面提高每個學生的能力。學生經過前三個步驟結構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表現畫的技巧和方法,已經躍躍欲試,想要用自己從觀察、學習中發現的方法去實踐。這時可布置學生作業讓學生去完成。在學生練習的同時,教師進行巡回輔導,重點幫助學生加深對美的理解,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每個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第五步評講小結拓展。在本課結束前用1--5分鐘展評學生的作業,總結本課所學,鼓勵學生在創造美的活動中繼續探索,鼓勵學生到生活中去認識美,創造美。這個過程時間雖短,但是教師畫龍點睛式的小結,可使學生對本課時所學知識系統化。
- 上一篇:加強黨性鍛煉剖析材料
- 下一篇: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