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特色化課程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6 02:03:00
導語:幼兒園特色化課程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因地制宜,將幼兒園課程本地化
雖然,幼兒園的課程在不斷更新發展,但并不是所有的課程在應用時是一塵不變的,要根據自己所在地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應用。
余姚——是一個歷史文化古鎮,地處浙東,位于東海之濱,是江南地區著名的魚米之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本地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聞名遐邇。周邊區都有許多小鎮小鄉,隨著季節的變換,各種農產品、土特產相繼上市,我們可以嘗試著對各種資源和幼兒的興趣進行選擇和挖掘,形成一系列的主題活動。這些也是幼兒喜歡的,正符合了張雪門老師所寫到的幼兒園課程應是孩子感興趣的,這樣孩子才會看一樣喜歡一樣,喜歡一樣便學一樣,才會去探索。使得孩子們的興趣、話題也隨之產生。因此,我們首先做的是立足于本土特色開發、選擇幼兒感興趣的、適宜的課程資源。如:夏季是楊梅上市,我們組織各班開展有關“楊梅”的主題活動:小班幼兒摸摸、看看、聞聞、說說、吃吃,發展孩子用各種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和積極用語言表達的能力。中班開設以楊梅的系列區域活動,既豐富了對楊梅的認識,又發展了孩子語言能力、交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大班可開展“開心楊梅節”活動,老師帶著孩子們來到山林親自采摘楊梅,來到農家觀摩勞動的全過程,鼓勵孩子向梅農提出自己的疑問,嘗試制作楊梅酒等……孩子們感受著勞動的艱辛,體驗著自主獲取知識的快樂。又如秋季,黃花梨、桔子等農產品相繼上市,我們帶著孩子走進梨園、桔園,讓孩子參加采摘、裝運,使他們在勞動過程中了解有關梨和桔子的知識,體驗勞動的樂趣。在此基礎上我們生成了音樂活動“梨頭豐收”,引導孩子根據生活經驗創編舞蹈動作,在音樂中藝術地再現勞動的場景。
此外,我們還可以對民俗節日的補充。比如端午節,本地這里沒有賽龍舟,就要指出哪里才有賽龍舟,不然很抽象,要突出本地的民俗,比如端午會吃粽子和蛋,有的媽媽奶奶還會給蛋編個網袋給小朋友掛。還可以學習本土特有風景名勝,如河姆渡遺址,是遠近聞名,許多專家都來考察,怎能不讓幼兒來了解呢。讓幼兒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是個歷史悠久文明而美麗的家園。自己所知了,才能更多的人來了解我們的城市家園。把好的東西推出去。
在對課程內容進行補充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有些內容與本地實際情況的不相符,比如:因著氣候的不同,原有課程文本中講到秋天到了,葉子黃了;冬天到了,下雪了。而對于南方的天氣來講,再加上全球氣候變暖。秋天的月份到了葉子未必黃,冬天到了,江浙是很少下雪的。把這些葉子黃了,下大雪了講給孩子們聽,就變得很抽象并且沒有學習的真實性。特別是托班中有節課是雪中找腳印,江浙地區近些年幾乎沒下雪,更何況是能印出有腳印的雪呢。所以在安排課程時也要注意到本地氣候情況。當然也是要了解其它地區四季是怎么樣的,會有什么樣有趣的事情,但在教程中希望有配套的影像課件。
二、結合實踐,將幼兒園的課程園本化
任何一個幼兒園課程都不是一個封閉的文本,而是一個開放的實踐系統。而我們選擇一個具體的、直觀的、形象的,能夠引發幼兒動手、動腦的課程,需要我們與它產生交互,從而使這個課程越來越適合我們的孩子,這個課程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這也正是我們目前實踐、研究的重點,我們采用的策略是主要是替換。即在某一主題活動中對一些不適宜本班或本地孩子的活動內容進行替換。如《我周圍的房子》主題活動中有一個活動《認識小區標記》。在農村,我們并不是以“社區”的概念來劃分居住區的,因此,孩子對小區不了解,更沒見過“小區標記”,從這個意義來說本活動對于我們農村孩子并不合適。于是我們認真分析它的目標(幼兒認識住宅樓的各種標記,知道它們表示的意思,注意安全,遵守公共場所的各項規則),我們發現它的重點是認識各種標記及指示牌,知道它們表示的意思。于是就設計了另一活動《認識公園里標記》進行替換,帶領孩子來到幼兒園旁邊的公園、樓道甚至住房區,對涉及到的指示牌一一認識。最終達成了目標,只是組織地點、組織形式不一樣。
當然,課程是行動的,課程建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建構適合本園實際的課程的關鍵是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幼兒的發展、關注幼兒的現實生活,關注一日活動各環節。
三、特色化課程的開發
陶行知老先生說:“生活即教育”,這一理論對當前幼教改革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幼兒園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對孩子來講,一系列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和生活活動都是在做游戲,不管是生活也好,游戲也好,孩子由此打下做人的基礎和做事的基礎。在農村,開展種植認識和培養,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動植物方面可以突出并特色加強。在城區交通便捷,經濟繁榮。交通安全方面可以突出并加強,這也是張雪門老師所說須適合孩子所需要的。
幼兒園都有小小的實驗田,可以開設特色種植課程,如沒有實驗田也有去戶外找塊小基地田。幼兒園的特色課程開發和實施上應加強與家庭、社區的密切合作,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家長認同、支持、參與幼兒園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良好的家園合作,一方面使教育的合力與一致性得到了有效的發揮,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是親子互動很好的一個機會;另一方面為我園種植課程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在種植特色課程的實施中,我們充分發揮教師們的作用,要、明確:我們是課程內容的實施者,更承擔著創造、整合、調整、平衡課程內容的任務,有了這個自主權,要敢說敢做,從而使我們在實施中能一次又一次的調整、完善課程內容,開發出適合我園種植課程的活動或主題,雖然這些主題不能以教材的形式出版,但這些資料經驗是保貴的,將會一屆一屆的流傳。也是自己園中的特色教材,老師也可根據經驗的提升將主題年年更新。園本化特色課程也是個動態的、靈活的、開放的,是師生、家園在實踐過程中共建的。
參考文獻:
1、《綱要》
2、《幼兒園的課程》
3、《幼兒園體驗、探究、交往課程》
論文關鍵詞:課程編制因地制宜結合實踐特色化課程
論文摘要:當今社會教育是重重之重,而幼兒教育則其中扮演了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課程內容的選擇更是關鍵所在。本文從“因地制宜”、“結合實踐”和“開展特色化課程”三方面談了對幼兒園課程園本化的幾點想法。
- 上一篇:蔡元培大學教育研究論文
- 下一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改造總結表彰大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