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等教育若干思考

時間:2022-07-03 09:45:50

導語:民辦高等教育若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辦高等教育若干思考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我國民辦高等教育院校有了空前的發展。民辦高等教育的高速崛起,是對現時代我國的高等教育的深度探討。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要更加合理地優化資源配置,集資辦學,最大限度地擴充師資力量,建設管理嚴格的高質量的民辦高等學校。

關鍵詞:民辦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管理嚴格

民辦學校作為私立學校,近些年來飛速發展。說到民辦高等教育院校的歷史沿革,在國內外民辦高等教育歷史發展史上,其都和公立高等教育院校起著相互促進的作用。據調查,1983年的美國私立學校比例為54.4%,1985年的日本私立學校比例為75.6%,1986年的菲律賓私立學校比例為72.4%,這其中還有很多學術水平很高的大學。而我國在解放時期的私立學校約占整個教育體系的39%。由此數據可以看出,民辦高等教育院校不分中外,并且在高等教育歷史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民辦學校高等教育的意義

民辦高等教育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大河中一條重要的支流,在我國高等教育史上擔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鑒于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民辦高等教育具有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重要現實意義。(1)集合社會各方面力量集資辦學。私立學校數量逐漸增多,創造盡可能多的教育機會,努力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這是中外發展民辦高等教育最本質的意義。在我國,民辦學校大部分生源是高考落榜生,這些學生承受了太多的心理壓力,民辦高等學校的存在也就成為幫助他們重拾自信、鼓舞他們向前邁步的動力,其發展也減輕了目前我國各大學招生方面的壓力,很大程度上實現了教育機會均等化。(2)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當今社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有競爭才會有壓力,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民辦高等學校的數量增加,可以為鄉鎮企業培養具有專業水平的技術型人才。而且,民辦高等院校具有公立高等院校難以具備的靈活機動的特點,可以和公立高等院校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3)有利于合理調配師資力量。多年來,人們深受終身制傳統觀念的影響,普遍認為只有在公立高等學校才是“鐵飯碗”,以至于現在畢業生在找工作的時候受到人事勞動制度的條條框框限制,很多企事業單位中需要的人才進不來,不需要的人員又出不去,不合理的師資結構導致人才很難流動。相比較這個嚴峻的問題,民辦高等院校中這種人事勞動制度的限制相對較少,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較輕,實行聘任制度,打破終身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才流動。

二、民辦高等教育院校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隨著民辦高等教育院校的日新月異,在其發展的進程中,也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問題。主要需要探討如下的問題:(1)民辦高等院校的教育質量問題。教學質量是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依據,這不只是人們對于民辦高等教育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也是目前針對民辦高等教育教育質量意見有分歧的問題。從本國情況出發,一部分人認為民辦高等學校存在政府管理不嚴格、教育教學設施不齊全、質量普遍比公立大學低的問題。但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由于政府對民辦高等院校的干預較小,民辦高等院校更加能夠實現“自由化教育”,并且列舉了很多國內外民辦高等院校帶給公立高等院校提高辦學質量的刺激的實證。總之,針對民辦高等院校教學質量的問題,大家的看法不一。我個人的看法是:首次,要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不能單純因為對教育質量的爭議而全盤否定民辦高等教育院校。從現如今的教育市場來看,民辦高等教育院校歷史短、規模小,且比較靈活,可以及時根據現階段的教育市場信息進行整合反饋,能夠有效地培養出更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其次,各大民辦高等院校之間的質量差異。從現實角度出發,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還是我國的某一個時期,民辦高等教育學校教育質量都有高有底。(2)民辦高等院校的經費問題。近年來,我國民辦高等院校發展勢頭迅猛,為推動我國社會進步、科技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現階段,民辦高等教育院校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存在政府對民辦高等學校的保障和投入不足,在無優惠政策下社會各方面力量自籌辦學的難度等問題,民辦高等學校的辦學經費來源渠道相對來說較為單一,很大比重是依靠收取學生的學費。但是我國民辦高等教育院校作為一項公共事業發展,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扶持和政府機構的援助。所以,面對這樣的問題,解決辦法不只是政府給予民辦高等教育院校直接撥款,還要相繼出臺一系列可以大幅度提升和支持民辦高等教育院校的政策,或者給予其他的優惠條件,比如說減免稅和無償撥給民辦高等院校建設用地等資助。另外,在確定對民辦高等教育院校投入足夠的辦學經費的同時,要更進一步突出民辦高等教育院校的主體辦學地位,并采取激勵機制鼓舞放寬民辦高等教育院校自主辦學權利。(3)民辦高等院校的管理問題。民辦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寬嚴與否,會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工作的成效。現在的民辦高等院校突顯出來的問題很多,例如民辦高等院校急需建設強大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不斷全方位地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教師隊伍的整體穩定性與素質的高低會直接決定其學校總體的教育教學質量。因此,對于民辦高等院校教育,最主要的是給予支持、扶持和指引,在政策層面上要明確分界,確認其社會價值和社會地位,指引其向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4)民辦高等院校的定位問題。民辦高等教育院校的建設由來已久,簡單地著眼于民辦高等教育院校開設的專業上,我們不難看出,民辦高等教育院校的專業很具有自己的特色。有一些民辦高等教育院校主要是從自己本校的自身發展前景出發,主動開設一門或者多門的專業課程,這些課程大體上是和當今社會上的熱門行業領域相契合,鮮有仔細斟酌本校教學的自身師資隊伍和教育教學設施的具體情況。民辦高等教育院校的這一行為,具有相當大的盲目性。相關調查顯示,民辦高等教育院校開設的專業基本都具有較大的集中性。因此,越來越多的民辦高等教育院校較多地開設這些熱門的專業,相比較之下并不是很占有競爭優勢。在競爭力下降的情況下,由于在民辦高等教育院校就讀的學生自身無法和那些畢業于“985”“211”的大學生們相比較,也不像畢業于中職院校的學生那樣具有一技之長,導致這些在民辦高等教育院校就讀的學生,在面臨就業的時候,身心壓力特別大。187綜上所述,為提升我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使我國教育事業更加完善,首要做的就是結合國家和地方的力量,遵循國家對民辦高等教育院校的要求,還需要更好地集結社會力量,更多地開辦各色各樣的教育院校,這也是我國憲法和《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制定的辦學方針。對于民辦高等院校教育體制的建立,不僅僅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教育體制改革部分的新問題,更有許多實際的問題需要解決。第一,要改變人們認知中只有公辦的狹隘觀念,要將改革開放的新形勢與我們認識實際問題的能力相結合;第二,面對指引民辦高等院校的教育實踐,必須持有慎重的態度,反復試驗,使其逐漸完善。

參考文獻:

[1]王文.關于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問題的幾點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2(7).

[2]潘愗元.關于民辦高等教育體制的探討[J].上海高教研究,1988(9).

作者:張麒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