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創業教育現狀研究

時間:2022-11-29 08:38:28

導語:研究生創業教育現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研究生創業教育現狀研究

一、我國開展研究創業教育的時代背景

自1978年我國開始恢復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1982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以來,研究生的年均招生人數成倍增長,隨之產生的就業問題也愈發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教育部于1989年11月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第一次提出了創業教育這個全新的概念,在會議上就有代表提出了“要求把事業心和開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學術性和職業性教育所享有的同等地位”這樣一個值得研究的論題。[2]2002年4月,教育部開始啟動創業教育試點工作;同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有關問題意見的通知》的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專科、本科、研究生)和在讀的學生休學創業。再者,隨著高校教育改革浪潮的不斷涌進,大學職能也由追求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轉向側重于高校服務于社會,不單單只向社會輸送研究型人才,還要不斷地為社會輸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專門人才。高校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用以更好地建設和服務國家,這樣既可以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局面,以創業帶動就業,還可以活躍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從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下的“書呆子”,轉變培養有理想、思維活躍、充滿創新力的優質青年。

二、當前高校開展研究生創業教育尚存的問題

(一)高校辦學定位不明、培養目標單一。目前“雙一流”建設已然成為熱門議題,部分高校為爭“一流”甚至忘記自身的辦學定位。研究型大學的科學研究規模成“泡沫式”急速擴大,而質量卻不盡如人意;教學型大學并未真正地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職業院校不研究如何為國家建設、社會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反而強調學習鉆研學術事業。對于人才培養目標單一化,并沒有引導、開發學生從事其他渠道的就業。(二)就業思想固化、公眾參與度不足。研究生作為社會層次較高的人群,將畢業后進入高校、研究院(所)等事業單位工作視為唯一的就業出路,在校期間缺乏培養和提高自身的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容易導致無法將科研成果向實際應用轉化的情況出現。部分研究生對“創業”心存偏見,認為創業是無法就業的最后一條退路,主觀意識上否定了創業教育。此外,社會公眾也表現出對創業教育的不認同,公眾力量的參與程度明顯不足。(三)創業教育流于形式、教學方法單一。我國高校開展的研究生創業教育普遍存在流于形式的問題,雖然目前大多數的高校研究生創業教育通過建立典型的實踐機構,如創辦國家高新技術園區、科技創業園區、大學生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等機構,能夠指導部分研究生進行實踐、自主創業,但當前的研究生課程體系與創業教育的研究內容明顯脫軌,并未完全改革現存的研究生教育課程體系,這些創業實踐機構僅僅是增加部分創業知識和技能教育,仍然側重于引進企業招聘、推動研究生就業這一層面。研究生創業教育的授課方式則沿襲傳統模式,理論研究往往超過實踐演練,缺少真實鮮活的創業案例,有經驗的、專業的、優秀的師資匱乏,教學方法過分單一,主要以學術報告的形式進行講解。

三、歐美國家開展創業教育的研究經驗

美、英、法作為當今世界高等教育領域的領軍國家,其創業教育的發展具有獨特的演進歷程,回顧借鑒這些國家的創業教育改革經驗,能夠有效地為推進我國創業教育實踐提供寶貴的現實建議。創業教育興起于上世紀40年代,美國哈佛商學院MylesMace教授開設的新創企業管理課程被認定為美國高等院校創業教育興起的萌芽。美國開辦的創業教育提供多元化的發展服務,不以追求眼前的功利為目的,創業教育體系則全方位地涵蓋初等到高等教育。美國創業教育的研究經驗是:高校管理者高度重視創業教育的發展;校院級管理者在創業教育體系中擔任重要職務;開設“新創企業管理”這一門全新的課程。英國開展創業教育主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為目的,將創業視為學生未來職業的一種選擇。其開展經驗包括:英國高校創業教育主要實行校企合作辦學;從校內、外兩個層面高度重視制度化的工作網絡建設;興建科技創業園區,同時設立研究生創業項目。法國在改革高校創業教育方面則更為激進,以培養學生的創業興趣和創業能力為辦學目的,讓學生在繼續學業的同時做好擇業和創業的心理準備。開設創業教育學科,設置創業教育與就業的指導課程體系;頒布《創新與科技法》法案、設立“創業日”,注重多學科相互滲透,增加綜合性跨學科課程,拓寬基礎性課程,減少專業課程,其目的是將創業教育滲透到高校課程設置的方方面面。

作者:劉岳 馮彥杰 單位:吉林大學

參考文獻:

[1]趙大偉.我國研究生創業教育的特點、問題與對策[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6):36-39.

[2]孫劍明,宋子祥.論國內外創業教育的發展[J].繼續教育研究,2011(9):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