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閱讀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時間:2022-03-27 04:53:33
導語:興趣閱讀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閱讀興趣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提出興趣在心理過程和認知過程的重要作用,分析了興趣評價理論模型對教學情境的適用性,提出英語課堂閱讀教學應具備新穎性、適當難度和可理解性三個依據,最后提出大學英語課堂閱讀教學的幾點策略,從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果。
關鍵詞:興趣閱讀;興趣評價理論模型;大學英語課堂閱讀教學
1引言
興趣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傾向,是引導人們探索新知識的內在動力,是學習發生的重要內因,也是從事職業活動的重要驅動力。興趣的重要性很早就被教育學家們發現,直到近幾十年來,對興趣的研究又呈現活躍的狀態,對興趣領域的研究正在慢慢復興。興趣是一種觀念,它與特定的內容相關聯,比如課題、人物或任務等,而這一點與現代認知理論不謀而合,認知理論認為,知識的獲得總是在特定的領域中獲得的。興趣基于對新事物新知識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成為學習活動中最活躍的動力因素,是一種帶有積極情緒色彩的認知傾向(李洪玉,何一粟,2004),它能推動人們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興趣的這種動力性是認知其他因素無法比擬的。此外,興趣也是人類的基本情緒之一,它能夠刺激人腦積極地吸收外界知識,并進行信息加工,產生新的觀念和方法,從而不斷地積累人類社會的物質成果和文化成果(孟昭蘭,2005)。有很多教育家傾向于把興趣視為情緒進行神經學特征研究,他們認為興趣是一種情緒,認為“興趣是一種與好奇、探索和信息搜尋有關的一種情緒”。美國學者PaulJ.Silvia(2005:20)及其興趣的評價理論模型就是基于興趣是一種情緒這一假設,這一理論模型在教學理論和實踐中既能適用于文本,又能適用于活動等不同情境、不同刺激,是一種綜合性興趣理論。
2“新穎性—復雜性和可理解性”評價模型
PaulJ.Silvia通過對各個領域的興趣機制進行實驗研究后提出了興趣的評價理論模型,該理論模型又被稱為興趣的“新穎性———復雜性和可理解性”評價模型,按照Silvia的觀點,有兩個評價因素可以促進興趣的產生,一個是“新穎性———復雜性”評價因素,指的是事物的新穎性、復雜性和神秘性等特征,事物如果越具備新穎性和復雜性,那么就更能激發人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反之,如果這個事物沒有新穎性也沒有復雜性,那么人們是不會對它產生認知的興趣;第二個因素是“可理解性”評價因素,指的是人們能否有技巧、知識和資源理解和應付事件的評估。如果事物的復雜性遠遠超于人們的可理解范圍,那么即使它具有新穎性,也是無法讓人們產生求知欲和認知欲。總而言之,被認知的事物應該具備一定的復雜性和新穎性,并且又是在人們理解范圍之內的,那么這個事物是能引起人們的認知興趣的。由此筆者進行了一次調查,本次調查抽取本校2016級非英語專業三個班166名學生,以問卷形式為主,采用的題型是多項選擇題,要求從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問卷收集后對部分學生進行訪談,收集了一些有意義的資料和數據。調查問卷涉及兩個方面,一是閱讀材料本身因素,如篇章復雜性,圖片復雜性等,二是學生的理解程度,如解釋,控制和預測等,三是學生的期望值。經驗證,當圖片復雜性高時,78%的學生能夠引起興趣,當圖片復雜性低時,理解能力與興趣沒有明顯關系。此外,當材料復雜性低的時候,69%的學生的興趣不能被激發,并且這種差別并不受個體差異的影響。可見,興趣的新穎性——復雜性和可理解性評價模型的確能夠預測學生興趣是否被激發,外在信度比較高,具有綜合性和延伸性的優勢,能夠運用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
3興趣的評價模型與大學英語課堂閱讀教學學習興趣的激發
PaulJ.Silvia的興趣評價模型給了大學英語課堂閱讀教學很好的啟示,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閱讀課應該具備三個特征:新穎性、適當難度(和速度)和可理解性(不超出學生的因應能力范圍)。在備課和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謹記這三個原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3.1新穎與變化性策略作者:。“新穎性———復雜性”評價維度,教師應該不斷改變教學內容、事例、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學組織形式,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育對象變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例如利用導入式課文閱讀教學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視頻導入,也可以提供實物、模型、標本、掛圖等可直接感知通過圖片演示,直觀生動,增加課堂色彩、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使用提問式導入,首先應保證題目與文章內容密切相關,其次題目不應太過于寬泛籠統讓學生無法回答;還可以采用討論式或場景代入式導入,通過討論或者是模擬的身臨其境來引出課文的部分內容,增加學生興趣。3.2適當難度與速度策略。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保持適當的難度與進度,即課堂教學內容應具有“可理解的復雜性”。首先選取的教材文章內容太難,脫離學生的實際水平;其次在問題設置方面,不能太過于寬泛讓學生無從回答,也不能太過于簡單,不利于學習積極性的保持;此外,在布置作業方面也應該考慮難度的設置,既要有新意能夠激發興趣又要符合學生實際能力,不能超越學生實際英語水平。3.3先行組織者策略。根據興趣的評價理論,學習材料應該具備一定的難度或挑戰性才能讓學習者感興趣,但如果學習材料遠遠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容易挫傷學生閱讀積極性,對學習成績不利。“先行組織者”,基于學生的現有水平,又能引導學生邁向更高的水平,是學習者在其已知的材料和需要學習的材料之間的一道橋梁。課前教師提供具有普遍意義的背景材料,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觀念上的橋梁,從而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新的學習材料,保護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有意義學習。3.4腳手架策略。根據可理解這個評價維度,在進行高難度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應用“腳手架”教學策略,把復雜的閱讀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一步一步地為學生的學習提供適當的、小步調的線索或提示(支架),引導學生根據這些支架和提示一步一步地爬升,逐步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提高問題解決能力。此外,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認知領域,語言能力掌握情況等做全面的調查和了解,以便在備課時能夠做到有針對性,準備的授課內容不會超出學生現有的理解范圍和能力。
總之,大學英語課堂閱讀教學的成敗關鍵在于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閱讀、增加學生閱讀量來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而興趣閱讀需要教師關注課堂教學興趣機制的三個情境變數:新穎性、難度與挑戰和可理解性進行科學而創新的設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Lazarus,R.S.Emotionandadaptation[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1.
[2]Schiefele,U.Interest,Learningandmotivation[J].Boscolo:Wley,1991:151-182.
[3]Watson,D.Moodandtemperament[M].NewYork:GuilfordPress,2000.
[4]李洪玉,何一粟.學習動力[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5]孟昭蘭.情緒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6]杜軍.“支架式”教學應重視“腳手架”的搭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7):51-53.
作者:臧 娜 王珍妮 單位: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公共英語教學部
- 上一篇:語文自主閱讀教學取點分析
- 下一篇:散文閱讀教學審美困境與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