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與人文化教學的關系研究
時間:2022-12-25 03:00:11
導語:思想品德與人文化教學的關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通過語言感染,充滿人文精神的關懷
語言可以傳遞信息,具有感人的力量。教師的語言不但要求標準,還要學會對學生充滿溫情的鼓勵,用語言賞識學生,用尊重與期待的語言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人文關懷。因此,教師那充滿情感的語言能產生一種無形的感染力來熏陶學生。教師的語言要力求做到和諧、親切,學生聽了才會產生愉快的感覺。因此,在《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中強調了要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放大學生思想的閃光點,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理解學生的心理感受,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例如:在教學“內在美與外在美”時,就給學生講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人坐公交車,車上沒有空位了,旁邊座位上坐著一位身穿紅色連衣裙,烏黑的長發瀑布似地披在肩上的漂亮姑娘。在下一個站臺的時候,上來了一位抱著嬰兒的農村婦女。這個婦女就站在她的身邊,人多擁擠加上不停的顛簸,那婦女一手緊抓托手,一手抱著哇哇啼哭的嬰兒,不時碰到那位姑娘。于是就連聲說“對不起。”但是那位姑娘一邊拍打著衣服一邊說“:今天真倒霉。”故事講到這里,并沒有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平鋪直敘講述下去,而是讓學生討論什么是內在美與外在美。
二、開發人文因素,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課本中人文素材很多,但畢竟是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的。教師要學會靈活地處理與運用課本中的材料。隨著現代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創設與課文內容相一致的教學情境,可以充分挖掘課本中的人文教育資源。通過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讓學生置身于具體的人文情境中。通過積極主動的思考、民主的交流討論、合作探究,來感受道德的無形力量,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收獲成功的喜悅。例如:在學習“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這一課時,就引用當時社會上普遍關注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活動”、“中國驕傲”、“全國道德模范”的人物評選活動等熱點問題,來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給學生上了一堂實實在在的道德教育課。又如:在教學《家庭保護》一課時,針對新時期家庭教育中,父母打罵子女、家庭暴力、父母干涉子女學習、要求過嚴等行為請學生談自己的看法。在此之前,還特意給學生推薦了著名女作家畢淑敏的文章《孩子,我為什么打你》一文的音頻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聆聽,并談談自己的想法。聽完這篇文章后,學生都深有感觸,并從中對父母的行為又多了一份理解與認同。同時,也更加熱愛父母了。
三、開展社會實踐,教學與社會現實相統一
荷蘭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說:“學,最好的方法就是做。”新課改理念之一就是要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學生親自參與的調查、參觀、訪問等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形成“平等、競爭、參與、積極進取”的意識,實現教學與社會現實的有機統一。這對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以及交往的社會適應性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例如:在開展“環境問題”這一課題調查過程中,首先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考證有關本地區河流治理的歷史情況。接著再帶領學生走訪本地規劃部門與環保機構,了解采取哪些具體的整治措施,看看在整治過程中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應該采取何種對策,以及整治后所帶來的各種社會效益。同時,大家還一起調查了市民對治理河道后的意見以及采取何種保護措施等問題。學生能根據收集到的各種資料,展開熱烈的交流與討論,并形成了一致的共識。最后提出了一些保護環城河面貌的具體措施。通過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意識到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還要注重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問題,從而培養了學生關注現實生活,關注人類共同命運的情感,也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
總之,沒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基礎,正確的人文思想就沒有基礎,良好的行為就缺乏價值目標。沒有人文化的思想與理念,一個人就很難會尊重他人、遵守社會規則。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有必要借助傳統的思想文化,加強人文教育,大力弘揚人文思想,從而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
作者:皮芬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開明中學
- 上一篇:論物權法與刑法占有罪的認定
- 下一篇:基于法益保護的刑法解釋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