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K12教育會計核算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4-16 11:43:41

導語:民辦K12教育會計核算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辦K12教育會計核算問題與對策

摘要:現行的幼兒園及中小學的會計制度,是根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中小學校財務制度》修訂版及國家有關法律制度綜合實施,其中對民辦k12教育會計核算僅說明參照執行。在民辦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辦學主體在生搬硬套上述核算方式時,出現諸多不適用、不合理、易混淆的地方,導致會計準則使用不恰當、輸出報表不準確、數據龐大難以追溯等情況。因此,本文依照新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制度、結合民辦K12教育的自身特點,研究并整理出目前實踐中普遍存在的幾個典型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在實務中既能合理合規地進行會計核算,又能使會計人員更加快速地適應行業需求,以促進民辦K12教育的財會工作有序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民辦K12教育;會計核算;收入準則;政府補助;報表統計

本文提及的K12教育,即包括學前教育(主要形式為幼兒園)、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約15年的校園基礎教育。在實踐中,推行并修訂的各類相關會計制度中,并沒有出臺或明確以民辦學校為主體設計的一套完整又貼切實際情況的核算指引,來規范不斷發展變化的辦學形態。因此,考慮到目前民辦K12教育中的重要指標及辦學特色,本文選取其中關于收入、政府補助、報表填報三個關鍵方面進行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K12行業特點及會計核算特點

首先,K12行業具有其特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提出民辦教育區分非營利性與營利性辦學,使用的會計準則有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及(小)企業會計制度。國家為促進民辦教育,規定學校不可上市交易,但認可集團運營式進行辦學。投資方既要保證教學質量,也會在不違規的情況下適當逐利。其次,K12行業會計核算有其自身的特點。通常民辦學校在會計核算層面上,上述兩種會計制度均可適用。在選擇其中之一后,針對不同報表使用人對外填報報表時,數據卻受到報表名稱、項目明細、核算年份、比例限額等不同要求而重置。這使得在平時核算時,將會計記賬與會計報表產生混淆的局面。因此在核算時,由于缺乏具體的理論指導、從業人員本身素質的局限、領導層忽視等多重原因,導致核算的連貫性、規范性、及時性、準確性都未能盡善盡美。

二、目前K12行業會計核算存在的典型問題

(一)收退費數據的準確性難以保證。按教育局相關規定,校方不可提前收取新學期學雜費。現行收費模式多是本學期末至下學期初為家長繳費日。一個學期收取一次費用的方式,是家長與校方雙方認可且較為理想的繳費模式。提供教學服務通常是持續整個學期,提供教育服務屬于時段收入,計量方式應在學期內分段核算,按勞務進度確認收入。然而,現實中許多狀況卻被迫對收入難以準確的計量。實務中,學校可能經常發生如下情況:學生已接受教育服務,卻拖欠學雜費;學生未繳費卻正接受教育后又中途轉學;學生未接受教育但已繳學雜費等。另有文規定按“老生老辦法、新生新辦法”收費,上述情況在同一時期極可能反復發生,很容易造成多計、漏計、錯計收入的情況。若民辦學校參照公辦學校的核算模式,則以收付實現制方式計量收入。此種方式通常并不會被集團運作式的辦學管理層接受,因其KPI及審計報表需與國際接軌,更傾向使用權責發生制,以便在行業內橫向比較。對前期核算基礎信息及部門職能的協作質量要求更加精準。(二)政府補助準則后新舊核算的不一致。2018年我國推出修訂版《政府補助》準則后,并非所有從事教育服務業的單位都按此執行的。本文中提及的政府補助,主要是指無償撥款及無償給予非貨幣性資產兩種形式。有相關政府指導意見中曾表明,各地要建立健全政府補貼制度,探索對民辦學校給予經費獎補,要按不低于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的標準補助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由于多方面原因,有些民辦K12學校仍選擇與以往核算方式保持不變。曾經涉及與新準則核算不一致的方式也被沿用下來。比如:收到財政撥款時直接取出使用,在代收代支科目過渡,而未計入其他收益科目;或者校方收到實物不告知會計也未入賬,而是直接使用,賬內外均無登記等。通常情況下,這些資產的收支都應有賬務處理,附上合規的票據,并按每筆撥款的要求對應支付。是計入其他收益或是遞延收益,均可按專業判斷來選擇記賬。然而,受會計人員自身的素質限制、準則的非強制性執行,又或是對政策文件本身的解讀不到位,致使新舊計量方式出現混用或濫用的情況。如何做到對政府補助更準確合規地核算,不浪費國家的任何一分錢,也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三)同一學校多口徑報出數據時對核算要求的選擇弊端。民辦學校應當依法建立財務、會計制度和資產管理制度,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會計賬簿。民辦學校資產的使用和財務管理受審批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的監督。民辦學校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時制作財務會計報告,委托會計師事務所依法進行審計,并公布審計結果。從實務調查中可以發現有情況表明,一個會計主體賬套需要面對至少三種核算口徑進行報表輸出。向教育局提供的年審報告,是以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為基礎編制的;向稅局提供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報告,是以(小)企業會計制度為基礎編制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向教育局提供的全國教育經費統計報表,是以專門的統計標準為基礎填寫。當按民促法要求對收費標準提交審批報告時,按成本監審辦法的標準再進行數據加工。因此在針對不同外部對象,單一的核算要求不能同時滿足使用者需求。在不同標準中轉換調整時,易導致報表項目出錯。在同時適用多重準則計量的情況下,易混淆交叉概念,又使得會計核算不清晰。如固定資產按收付實現制計入統計經費;按凈額法或全額法計入財務報表;因使用者不同致使攤銷年限不同。會計在對原賬面數據進行加工時,會因工作量增長、理解力偏差、解答模棱兩可等現狀,導致報表失準。此時,將耗費大量精力對同一事項進行數據拆解和匹配。

三、完善K12行業會計核算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核算準確性的方法及步驟指引。首先,核算收入的來源,即基礎數據的準確性極其重要。校方的招生辦應在學生報名、退學、插班等變更狀態時錄入信息,IT部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財務部及時確認收費情況。做好前期基礎數據的完整記錄,達到數據鏈流暢、信息共享。多個相關部門應當無縫式合作,才能保證核算的第一步是準確的。其次,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會計進行分段核算時,應當將上述所有變動情況全部計錄下來,根據當期最真實的數據進行拆分。在無重大差錯的情況下,將所屬本學期的收入減去前期已計量的收入作為當期收入,應當把前期累積的變動都記錄在當期,不應再對前期收入追溯調整。最后,可通過調研評估,引入合適的智能式招生繳費系統,將上述實務中各部門所需管控的節點進行設置并限定操作權限。確保數據真實、及時、可靠,也可設置相關人員監督,并與部門KPI掛鉤進行激勵。(二)政府補助準則后新舊核算選擇。首先,弄清楚每一筆政府補助的緣由,是選擇適當的核算方法的關鍵。按校方自身核算水平,若判斷為方法從舊,即使延用代收代支科目進行核算,也需要改進完善原不足的地方:如收支未逐筆入賬,未對應提供合理票據和審核依據作為附件,缺乏后續審查程序等。若為實物,還需做好賬外資產盤點登記等。其次,當判斷使用新準則時,實務中會計處理的難點在于,有些政府補助下撥之后,并未及時發文或根本沒有文件列明補助的對象。我們不應因政府文件并未表明補助對象,就可以任意將其認定為收益性政府補助,而應結合校方向政府申請補助時所注明的目的、項目性質、補助用途以及政府下發補助時索引的政策依據等,基于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進行綜合判斷。最后,從優化政府補助核算的角度,主管單位還需多加指導校方財會人員制訂相關的資金預算和資產管理,并進行有效的后續監督,實時規劃使用進度。目前,廣州在2020年5月已開通使用中央對地方教育資金管理支付平臺,雖然省市的暫未上線,但也從側面展露政府對財政資金的使用管理又升級了,也迫使加深會計人員對新系統學習的需求。(三)針對不同口徑報出的數據應有合理詳細的指引。首先,根據專業判斷或者集團要求,在保證基礎數據準確無誤的前提下,針對不同的報表使用方,對原核算口徑進行修正。修正過程中,應制作并保存底稿,保證前后鏈接的邏輯性,也為后續審查或驗證提供依據。其次,許多核算制度間的差異,實務中是無可避免的。在對外報出報表時,需由較專業或較高層級的一方,對關鍵點、易錯點提供輔導性指引。如有必要,還可提供相關培訓,或制作線上/遠程教學。最后,促使形成整個行業的財務報表有理有據、有始有終,形成閉環的智能型大數據檢測。如教育局、市場監管、稅務局等對關鍵性指標的信息披露與銜接。這既是對行業的財務質量考驗,也是對經營狀況分析的挑戰。

四、結束語

會計核算記錄著每件會計事項的來龍去脈,會計報表述說著整個行業的經濟態勢。民辦K12這個既有潛力又日趨成熟的教育行業,為使其會計環境更加生態健康發展,我們在要求提高業內會計專業素質的前提下,規范行業內會計核算管理,積極總結問題,善于琢磨辦法,開發共享信息平臺,共同推動民辦K12行業會計核算的蛻變。將其會計核算模式發展成為一套先進、智能的方法體系,使中國的教育之路更加科學。

參考文獻:

[1]蘇榮深.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中小學校財務管理的影響[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02):86-87.

[2]余崢嶸.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中小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9(15):214.

[3]李樹瓊.淺析中小學校財務管理在政府會計制度下的實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9(25):194,196.

[4]沈君花.淺析中小學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訊,2019(20):131-132.

[5]汪曉茜.中小學校財務信息化管理的困境及紓解[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10):74-75.

作者:鮮汶圻 單位:廣州市增城區碧桂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