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區新農村建設論文

時間:2022-06-10 04:44:10

導語:革命老區新農村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革命老區新農村建設論文

一、巴中革命老區新農村建設的特殊性

(一)自然資源豐富

巴中革命老區自然資源豐富。植物種類繁多,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一些珍稀樹木,森林覆蓋率54.5%。銀耳、木耳、香菇、金銀花、核桃、茶葉等特色農產品較為豐富,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有天然氣、花崗石等50多種金屬礦和非金屬礦產資源。特色旅游資源極具潛力,紅色(紅軍文化)、綠色(自然生態)和特色(溶洞景觀)旅游資源豐富,紅色旅游被列入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有光霧山?諾水河國家AAAA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4個國家森林公園(巴州天馬山、通江空山、南江米倉山、平昌鎮龍山)。

(二)自然環境惡劣

巴中屬典型的盆周山區,地勢北高南低,三級階梯狀構造,由北向南傾斜。北部為深切割中山,中切割中山,中部為中切割低山、淺切割低山;南部為丘陵,沿河兩岸及臺狀山頂有平壩。丘陵、平壩面積約為1243平方公里,占幅員面積的10%;山地占90%。農民居住分散,生產生活條件較差,地質災害多。巴中市有137萬農村人口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北部高山區、地質災害隱患區、洪水淹沒區等不宜人居、生產條件惡劣的環境中;旱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每年因災返貧約2萬人,占農業人口的5‰左右。惡劣的自然環境制約了巴中農業生產發展、農民生活環境改善。

(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大了對巴中革命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但巴中交通、水利、電力、能源、通訊等方面的建設仍然滯后。在被調查對象中,有75%的農戶認為“基礎設施薄弱”,表現在:除市、縣的主干道外,大量的縣道、鄉道、村道建設不足,通達深度不夠,惠及范圍不廣,不少地方仍有行路難的問題。2010年,巴中市有1424個村未通瀝青(水泥)路,晴通雨阻現象突出。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薄弱,欠賬較多,全市沒有一座大型水庫,病險水利設施多,農業還未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不少鄉村農民飲水困難,有103萬人飲水不安全。有效灌溉面積75820公頃,僅占耕地的49.6%。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農村電網改造尚未完成,部分農村通電難。在被調查對象中,有25%的農戶認為“通訊信號不好”。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差,是巴中農村發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頸制約。內部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外部資金進不來,制約了區域經濟發展和扶貧開發進程。同時,基礎設施建設嚴重缺乏后續資金投入和管護,一些道路因無人管護而損壞,損壞后更無錢修復。如通江用連片扶貧開發項目資金修建的靈山路,因無人管護,路面已經嚴重損壞,更無修繕的后續項目資金。

(四)農民自我發展能力不足

巴中市人才十分缺乏,發展能力不足。在革命戰爭時期,巴中有12萬人參加紅軍,其中有4萬人獻出了寶貴生命。改革開放后,大量農民外出務工,常年外出務工人員達110萬人以上,創造的價值留在了外地,全市每年有1萬名左右的大學畢業生沒有回本地就業。全市僅有一所高等院校—巴中職業技術學院(2013年2月成立),沒有市以上科研院所,現有科技人員僅占總人口的1.2%,科技創新要素嚴重匱乏。農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掌握的農村實用技術較少,知識、技能水平較低,農村勞動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僅占8.5%,掌握專業技能的僅占農村勞動力的23.5%,有55%的外出務工人員是靠從事建筑、采掘等體力勞動掙錢,勞動生產效率低,收入低,依靠打工增收也存在較大難度。留守的大多數是婦女、兒童和老人,務農勞動者素質普遍不高,農業收益不高。

(五)農村貧困問題突出

巴中革命老區貧困問題突出,農民收入較低,貧困人口多。1.貧困程度深2012年,巴中革命老區農民人均純收入5387元,為四川、全國平均水平的76.95%和68.04%,并且城鄉居民收入與全國、全省的差距呈不斷拉大趨勢。家庭經營性收入是主要收入來源,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6.26%;家庭經營性收入中農、林、牧業收入占89.77%。農村產業發展薄弱,很多山區沒有特色農業,只有傳統的種植業,收益較低。在被調查對象中,45.08%的農戶選擇“當地沒有特色產業”。這些農戶一般是居住于偏僻山區,當地沒有發展特色農業。由于傳統的農產品品種單一,品質較差,市場競爭力弱,商品率、加工率、產業化程度較低,很多農戶生產的產品多用于自給,對外出售少。部分新農村建設試點地區發展了特色農業,但土地經營規模小,畝產量較低,經濟效益不明顯。養殖業受山區畜種生產周期長的影響和動物疫情威脅,出欄率低、商品率低;經濟林木和藥材種植總體規模小、質量差、布局分散,短期內難見效益。種養業難以成為增收的主要依托。2.貧困范圍大按照2300元的新扶貧標準,巴中市2012年仍有100萬左右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多;貧困人口散居于四縣(區)的各個鄉鎮,其中有30.89余萬戶農戶居住在土坯房(危舊房)中、5.6萬戶居住在安全隱患較多的災害區、2.8萬戶居住在高寒山區、2.1萬戶居住在需要搬遷的沿路沿邊地區;城鎮化率僅為31.3%,分別比全國、全省低20.4、10.9個百分點。

二、巴中革命老區新農村建設模式選擇的原則

(一)自愿原則

自愿原則是指根據當事人的意愿選擇作為或不作為。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巴中革命老區新農村建設模式選擇一定要尊重農民的意愿,充分聽取農民的意見,征得農民同意,以農民自愿、村民自治為主,輔以政府引導。充分發揮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引導農民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和發展能力,引導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立足自身實現脫貧致富。

(二)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是指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制定或采取適當的措施。巴中革命老區農村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種植優勢、文化資源和區位條件,要根據財政財力、農民承受能力和當地實際情況選擇建設模式。巴山新居建設宜聚則聚,宜散則散;主導產業選擇要根據當地傳統優勢、發展基礎、農民的技能等因素,做到與自然環境相協調,保持巴山文化傳統基礎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三)發展原則

發展原則是指選擇發展方向、設定發展目標、尋求發展道路、制定發展策略時必須同時考慮當前和未來的發展。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既要解決當前農業、農村、農民急需解決的問題,又要考慮農村可持續發展。因此,要用“城鄉統籌”、全域扶貧的理念規劃巴中革命老區新農村建設,既要符合農民意愿,滿足當前需要,又要適度超前,統籌協調,考慮今后的發展,與長遠的發展目標相協調。

(四)輸血和造血并舉原則

巴中是貧困老區,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每年有專項扶貧資金和項目支持。應整合外來扶貧資源和巴中自身資源條件,“輸血”和“造血”并舉,提高巴中農村自我發展能力。扶貧方式由“授人以魚”向“授之以漁”轉變。把提升農民素質作為扶貧開發的治本之策,實行救助與開發結合、扶貧與扶智并重,既注重“輸血”,更注重“造血”,增強農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三、巴中革命老區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模式及適用條件

(一)特色農業帶動型模式

特色農業帶動型模式是指根據當地氣候、土壤、區位、種植(養殖)傳統優勢、市場需求等資源(自然、社會、經濟資源)潛力,確定一種或幾種特色農產品,推進土地流轉、業主經營或一家一戶生產統一銷售,形成規模種植(養殖),種養加、農工商一體化經營,實現規模效益的農村建設模式。如“一鄉一品”“、一村一品”、“專業村”建設等。這種模式直接帶動農村勞務、儲運、加工、包裝、餐飲等二、三產業的迅速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巴中有特色種植和特色養殖發展的傳統和優勢,可以根據當地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走特色農業發展道路。(1)發展特色種植業。巴中具有富硒茶、食用菌、金銀花、川明參、核桃、銀杏、綠色有機蔬菜種植傳統和優勢,可以大力發展“一縣一業”、“一鄉一色”的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如:通江縣可建成富硒茶產業帶、食用菌產業帶,空山鄉以獼猴桃,食用菌,洋芋為主導產業;南江縣可建成富硒茶產業帶、金銀花基地和川明參基地;巴州區建成有機蔬菜產業帶;恩陽區關公鄉西南村葡萄、蔬菜產業帶。(2)發展特色養殖業。巴中有黃羊、黃牛、生豬、土雞等養殖傳統。可以發展以生豬為基礎,家禽為優勢,草食性牲畜為特色的畜牧業。如:通江縣空山鄉的黃牛養殖業;南江縣的黃羊養殖業;通江縣的青峪豬養殖業;巴州區、南江縣、通江縣、平昌縣的巴山土雞養殖業。采用特色農業帶動型模式需要一定的條件。第一,自然條件優越,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光熱資源、水資源、土壤資源、農業基礎條件等適宜種植或養殖;第二,要有較長的種植、養殖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第三,要規模經營,以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規模效益;第四,要有市場比較優勢,交通運輸便利,具有明顯的質量價格優勢和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力。

(二)旅游休閑產業帶動型模式

旅游休閑產業帶動型模式是指根據鄉村地域和旅游資源優勢,順應旅游業發展趨勢,規劃創造出靈活多樣的、具有市場消費潛力的新型旅游休閑項目,帶動農村發展的新農村建設模式。旅游休閑產業有多種發展方式,如:自然風光觀光、田園風貌觀光、田園農業休閑體驗、農家生活體驗、農家大院游覽、民俗文化活動體驗、紅色旅游、特色餐飲等模式。巴中旅游資源豐富,可以概括為“紅色、綠色、特色”。“紅色”是指以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蘇區首府”為代表的紅軍文化,革命遺跡、舊址遍布全市。“綠色”是以米倉山等4個國家森林公園為代表的綠色旅游資源。“特色”是指以光霧山—諾水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為代表的特色旅游資源。巴中可以將旅游發展與扶貧開發、特色農業產業培育緊密結合,開發以秦巴山脈自然生態觀光、文化體驗、休閑度假、科普探險等為特色的綜合性旅游產品,培育一批生態天然、民風質樸、文化獨特、怡人宜旅的旅游小鎮和旅游山村,打造鄉村旅游產業帶和示范區。同時,推進旅游區內交通運輸、餐飲住宿等行業發展和旅游產品開發,延伸旅游產業鏈。以休閑旅游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采用旅游休閑產業帶動型模式需要一定的條件。第一,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包括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民俗文化,獨特才具有長久生命力。第二,形成完整的旅游產業鏈,吃、住、行、游、購、樂六大要素齊全,提升服務質量,滿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第三,交通方便快捷,滿足游客出行需求。

(三)工業企業帶動型模式

工業企業帶動型模式是指根據鄉村自身的基礎和資源條件,以市場為導向,整合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和資金,創辦工業企業,帶動農村發展模式。農民就地進廠務工,獲得務工收入。工業企業發展,帶動鄉村第三產業發展。鄉村經濟由農業主導型向工業主導型轉變,經濟效益快步增長,從而推進新農村建設。巴中革命老區具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和礦產資源,可以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和特色礦產資源加工業,延伸產業鏈,就地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增強鄉村積累。(1)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巴中革命老區可以利用優質農業資源,進行農產品深加工,發展食品、茶葉、中藥材、食用菌、畜禽等農產品加工業,生產天然綠色食品和地方特色保健品,延伸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壯大鄉村積累。一方面,解決初級農產品銷路問題,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另一方面農民就地務工,增加勞務性收入。這就需要扶持培育產業帶動力強、示范性廣、經濟效益顯著的農業龍頭企業,實行規模化生產、企業化經營、一體化服務。同時,提高農產品加工質量,加大宣傳力度,打造區域品牌產品,如巴山土雞、南江黃羊、通江銀耳等。(2)發展特色礦產資源加工業。巴中礦產資源豐富,可以對礦產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提高礦產品附加值,增加鄉村工業積累,解決剩余勞動力就業,增加務工農民收入,帶動當地鄉村發展。如對煤炭、鐵礦和霞石、花崗石、鉀長石、石墨等非金屬礦等礦產資源精深加工,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延長產業鏈和產品鏈,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優質玻璃、陶瓷、新型建材等。采用工業企業帶動型模式需要一定的條件。首先,具有區位優勢,適合瀕臨城市的近郊農村,交通條件便利;第二,當地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或農產品資源,滿足原料就近供給;第三,有能人或龍頭企業,工業企業直接與市場對接,需要高素質的經營管理者,這就需要農村“能人”出現或龍頭企業帶動。

(四)生態移民新村模式

生態移民新村模式是指對生存條件惡劣、地質災害易發區、洪水淹沒區、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等不宜人居地區的住戶進行有序搬遷,分期分批實施易地搬遷:一部分農戶遷入生產生活條件好、有足夠土地的村或鄉鎮,從事農業或養殖業;一部分農戶遷入就業條件好的中小城鎮、工業園區,從事非農產業;一部分農戶遷移到適宜人居的區域,建立移民新村。巴中市位于秦巴山區的核心區域,屬典型的盆周山區,生產生活條件較差,地質災害多。生態移民新村模式是適合巴中革命老區新農村建設的模式之一。巴中可以選擇交通條件便利、地勢平坦、生態環境良好的出境通道口、城區周邊、公路干線、重大工程拆遷區等區域建設移民新村,規劃建設“巴山新居”,配套建設農田水利、農村道路、供水、供電、供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開展社會管理創新和環境治理;發展現代農業、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小型微型企業,對移民進行創業就業技能培訓,實現移民就近就業、轉移就業或自主創業,為搬遷移民增收致富和長遠發展創造條件。生態移民新村模式適合于生活在生態比較脆弱地區,需要遷移出來的缺乏二、三產業就業技能的農戶。新村的選址對土地、水源和交通條件要求較高。移民新村建設,首先,要培育和發展后續產業,提高移民自我發展能力;其次是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農田、水利、鄉村道路、人畜飲水、居民住房及附屬設施、教育、文化、衛生等必要的生產、生活和社會事業設施,改善生產生活環境,解決好移民生產生活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使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四、結語

受自然條件、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區域新農村建設不可能采取整齊劃一的模式。具體模式可以靈活多樣。根據巴中革命老區的自然、人文環境及其內部差異,可以采取特色農業帶動型模式、旅游休閑產業帶動型模式、工業企業帶動型模式、生態移民新村模式等四種新農村建設模式。各具體區域可按照統籌規劃、因地制宜、政府引導和農民自愿的原則,選擇適合自身的新農村建設模式。

作者:李啟宇 何凡 單位:四川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