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區建設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12-27 09:45:17

導語:智慧社區建設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慧社區建設問題與對策

摘要:社區是社會的細胞,智慧社區建設是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乘勢而上已是必然。文章以茂名市社區為例,分析智慧社區建設的問題:認識體制、資源開發、人才培養、宣傳推廣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智慧社區認識體制;資源開發;人才培養;宣傳推廣對策

“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建設方興未艾,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自古以齊家治國方能平天下,建設智慧城市必先從智慧社區開始,并且鐵杵尚未磨成針,推進建設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克服。

一、智慧社區問題的提出

智慧城市的建設是總理“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具體體現,指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智慧社區立足于智慧城市建設細部,讓互聯網與家務、政務、商務聚合,解決社區居民衣食住行的難題,避免辦事難、手續繁、跑斷腿、磨破嘴、門難進、臉難看的實務辦理,讓生活方式更簡單、更快捷,打造幸福生態,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建設智慧社區的問題

中國的南海之濱——茂名,是著名的南方油城、果菜之鄉,是廣東經濟強市,經濟總量位居前位,陸地總面積達11459平方公里,下轄茂南區、電白區,代管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全市戶籍人口757.7萬人。2012年就已開始啟動建設濱海新區,打造智慧型、生態型、集約型現代化的宜居宜業城市,時過5年,成效甚微,是什么制約了其發展?主要問題如下:

1.認識問題

在茂名施行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不論是干部還是群眾都可能存在對智慧社區內涵認識的錯誤和不足。干部層面會存在在總體認識不夠準確,定位出現錯誤,單一的把智慧社區的建設當做表面的簡單升級,或者脫離了社區,沒有樹立服務意識忽視了居民主觀性,一味地發展技術。群眾層面,容易對領導階層傳達的信息理解有誤,把智慧社區建設理解為政府的工作,離自己很遠不相干的事情,而忽視了自己的建設主體地位。茂名隨著2017年深茂鐵路的等重大交通項目的建成開通,即將融入珠三角2.5小時生活圈,與此同時隨著智慧城市的逐步試點推廣,茂名智慧社區建設的條件日趨成熟,建設趨勢愈漸明顯,但茂名還沒有相關的系統具體的規劃方案,缺少科學的指導規劃。茂名本身的社區管理體制還存在很多滯后的問題,辦事效率低下,存在權責不清缺位、錯位的問題。社區建設不足,公共服務得不到滿足,社區居民參與度不夠,區域發展不平衡等,不能適應智慧社區的管理模式,制約智慧社區建設。據調查,以茂南區官渡街道為例,居民對本社區公共服務的提供來源不了解,當地戶籍居民和當地非戶籍居民的比例分別是39%和58%。在“居民參加社區活動情況”的調查中,沒有參加過社區活動的本地戶籍居民和非本地戶籍居民分別占33%和49%,居民對社區建設情況不了解參與冷漠,社區管理出現脫節,與受眾主體脫離,與建設自發力量脫離。此外,茂名的社區公共服務供給問題也很突出,據官渡街道的情況了解,居民對社區的需求已經由生存階段上升到發展階段,對文化娛樂、醫療衛生等方面的需求很迫切,培訓咨詢、網絡社交、社區養老、幼教服務等發展型服務越來越符合居民生活的發展趨勢。要全面滿足居民需求,必須發展數字信息化的社區。茂名的社區建設存在較大的差距,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位于茂名中部和西部,養殖業、種植業、林業較發達,社區建設整體相對較落后,一些山區交通十分落后,鎮級公路穿街而過,缺乏管理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茂南區、茂港區、電白縣位于茂名市中南部,是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中心,產業相對集中,社區建設較發達。但也存在新老城區并存的狀況,茂南官渡街道擁有湖泊環境幽美的高等豪華小區有國際花城、碧桂園等,海印集團•茂名“森鄰四季”是在茂名布局的第一個地產項目,但也存在很多基礎設施老舊、醫療衛生落后的單位社區和聚集大量外來務工居民的城中村。

2.資源問題

據快報數字,2011年茂名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6.12億元,據快報數字,比上年增長27.3%,在構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為11.47億元,政府財政資金支持力度不夠;茂名缺乏集成智慧社區建設的商企,企業投資不足,智慧社區建設資金不足。茂名本土化企業掌握核心技術的能力弱,很多技術依靠外來,技術引入和技術運行過程中存在安全風險。

3.人才問題

智慧社區建設將會產生一大批相關的就業崗位,就業要求不僅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科技創新力和應用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以便于更好地開展社區服務工作。茂名市產業主要以石化、對外貿易為主,人才培養主要針對專業技能和對外交流,不能適應智慧社區建設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需求。

4.宣傳問題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2010年,茂名市常住人口5817494人,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759686人,65歲及以上人口550522人,分別占常住人口的13.06%和9.46%,分別比國際認可的老齡化標準高出3.06%、2.46%。茂名已經步入老齡化階段,老年人比重大,不利于智慧社區的宣傳推廣。茂名擁有移動電話用戶數約為341萬,人均擁有量約為0.586,移動電話普及率較低,不便于智慧社區手機端服務。茂名新媒體宣傳手段在社區宣傳的運用較少,宣傳效率低、方式單一,不能滿足智慧社區建設推廣宣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36元,增長11.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704元,增長12.6%。茂名居民可支配收入雖有增長但是仍然不高,且農村城市差距較大,居民收入還有待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也較低,居民收入不高,綜合素質普遍偏低,思想意識不到位,傳統不固有的思想觀念不易改變。

三、建設智慧社區的對策

2011年,茂名提出濱海新區發展戰略,構建現代產業和城市發展新格局,以片區規劃為單元,形成“一核雙軸五帶,多節點放射狀”的城市發展模式。像市民片區,有明確的功能分區,公共活動、時尚居住、生態居住、觀賞旅游等。公共設施占12.11%,綠地占28.91%,道路廣場占10.71%。配置小學3個,中學、綜合醫院、體育中心、郵政局等各1個,垃圾中轉站2個。而站南片區,居民地較集中,綠化較少,臟亂現象較明顯;7所中小學,學校規模小分布散,宿舍緊缺,班額超編;醫療設施數量水平都存在不足,沒有衛生監督所,未成立社區醫療服務中心;河東主城區的聯系道路集中在天橋路,主次干道貫通性不夠,時常擁擠造成公路損壞,停車位預留不足,嚴重影響交通和居民出行。此外也有具體規劃建設一批新社區,如牛嶺小區、福地小區、粵華小區、吉祥小區等等。現基于茂名社區建設規劃情況,以茂名市為例分析智慧社區建設解決的解決對策:

1.認識上,提高到戰略地位,科學規劃

領導干部階層要起好帶頭作用,深刻領悟智慧社區建設要領。從建設大局出發,做好系統全面的上層建筑理念設計工作,總體與階段現結合,完善好相關的標準條例、評價體系、規劃目標。建設智慧社區不僅重視科技互聯網的運用,也要關注社區管理的新理念,為居民營造良好的社區環境,智慧社區是新形勢下社會管理創新的一種新模式。必須明確社區職能,分工明確,職責劃分清晰,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原則,堅定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主動服務群眾。同時做好茂名市居民相關概念普及工作,讓居民認識到自己的定位,發揮主體的作用。更新社區管理制度,充分考慮居民主體地位,利用移動互聯網更方便快捷的方式讓居民參與到社區管理中,讓社區管理融入適應居民的生活方式。完善相關的基礎設施,增設新的體育健身器材、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充分保證基本的公共服務供給。通過管理模式的創新克服原有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引進互聯網技術,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實現居民生活的智能化信息化,實現物流信息、家具維修、外出旅行、政務辦理、社區養老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服務的數字化、智慧化、人性化。重視社區文化建設,融合方便快速的信息傳播方式,發展居民喜聞樂見的社區文化活動,形成專業的社區文化工作室、文化站,以現代化手段滿足居民發展需求,拓寬公共服務供給廣度和深度。協調體制,發展社區建設。一方面繼續扎實推進較發達的市區的經濟建設,對老舊社區進行翻新改造,進行綜合治理,循序漸進,穩步推進,如茂名官渡二路官渡北社區。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視茂名欠發達地區信宜、高州等地的社區建設,給予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各方面的傾斜支持,先從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入手,在基礎設施完善成熟后加強信息網絡應用系統、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全面推進智慧社區建設。

2.資源上,政策支持優安排,落實到位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無論在政策上還是財政資金上都給予傾斜優惠,一方面,加大改善社區基礎建設、公共設施、改善民生的財政支出,為智慧社區的建設打好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對于社會上發展智慧社區的企業組織,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和政策優惠,充分調動社會力量、一切有利因素發展智慧社區,采用政府+社會+商企協同驅動模式,既要發揮政府的調節作用,也要引入市場機制,積極培育非營利性社區服務組織,營造全民融入智慧社區建設的良好氛圍。加大技術研發方面的資金投入,重點發展移動互聯網、通訊技術、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盡量自主掌握核心技術,減少技術上對外的依賴,同時積極引進外來先進的技術,在學習外來技術的基礎上,創新技術,實現技術的升級和換代,從而更快更好地自主掌握核心科技。加強信息網絡安全的維護,制定信息安全條例,保證技術引進和運行中的信息安全,對邊界管理、訪問權限、安全監控、云服務安全事件等技術環節都要加強安全維護。

3.人才上,外引內培促催化,以人為本

加大教育投入,注重對學生技術水平、管理才能和人文素養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引導大學生就業適應到智慧社區建設當中來。制定定期的人才培養計劃,對已經掌握信息技術的人員進行相關的管理技能的訓練和人文知識的普及,對于管理階層的工作人員加強信息技術的技能培訓,了解跟多的專業知識從而更好地進行智慧社區建設的管理指導工作。制定適當的獎勵機制,從外部引進智慧人才,產學研結合,與高校、科研機構等進行合作,滿足社區建設進步對于人才的需求,利用他們的成果技術實踐經驗更好地推進智慧社區建設。

4.宣傳上,線上線下造輿論,營造環境

創新多種宣傳方式,注意運用現代新媒體手段,采用符合社會發展、大眾潮流的宣傳方式。線上,利用論壇、博客、社交、SEO等手段推廣,普及相關概念知識,營造智慧環境。線下,針對從老人到小孩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服務方案,如老人的養老服務、小孩的幼教服務等,重點對青壯年進行推廣,再由青壯年作為主力輻射連帶家庭,以家庭為單位推進智慧社區的服務推廣;宣傳的同時推進移動手機等設備的普及,增加居民收入,縮小收入差距,加強思想宣傳教育,促進居民傳統思想觀念轉變。

作者:吳鶯鶯 梁家維 梁沛 單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參考文獻:

[1]沈秋彤.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A].遼寧大學,2016.9

[2]陳貞,黃石.智慧城市建設的思考[A].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