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保理在國內開發現狀探索

時間:2022-09-11 09:44:00

導語:國際保理在國內開發現狀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保理在國內開發現狀探索

【摘要】文章首先采用數據及圖表對我國的保理業務的現狀進行分析,揭示我國目前保理業務的發展水平較低,但增長勢頭強勁,具有很大的潛力。其次分析我國國際保理現存的問題。最后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國際保理;發展狀況;對策

國際保理是一項集貿易融資、商業資信調查、應收賬款管理以及信用風險擔保為一體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國際保理解決了賒銷中出口商面臨的資金占用和信用風險問題,有效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它在世界范圍內已經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業務,但在我國仍處于發展初期。

一、國際保理業務在我國的發展狀況

(一)我國的保理業務量落后于發達國家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國際保理業務起步較晚,而且規模較小。近幾年,雖然國際保理業務在我過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業務規模仍不能滿足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我國2008年國際保理業務量為550億歐元,在國際上排名第八位,其保理量占世界保理總量的4.15%,我國國際保理的發展現狀跟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仍屬落后。

(二)我國國際保理業務發展速度較快

近十幾年來,我國對外貿易額突飛猛進,連年持續增長,巨大的國際貿易量為開展國際保理業務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國際保理業務在我國內地企業中影響也越來越大,受到國外客戶的影響和要求,敘做業務的需求也日益強烈,同時,由于企業開展國際保理業務的需求旺盛,銀行方面也在積極嘗試,業務量并且逐步增大。從整體上看,我國國際保理業務的發展是比較快的。(見表1)

雖然我國保理業務是呈連年上升的趨勢,但是我國是世界第三出口貿易大國,2008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值為25600億美元,而保理業務量為352.50億美元,僅占我國進出口貿易總值的百分之一點三左右,遠遠沒有達到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保理業務占貿易總值的水平。

(三)我國國際保理業務的發展空間較大

我國近20年的經濟發展速度位于世界的前列,貿易發展更是日新月異。不僅擁有巨大的市場供應量和需求量,同時還有份額很大的市場空間尚未開發。國際保理業務的應用有助于我國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場。從我國的外貿出口結構分析,2009年我國對外貿易出口值為12016.7億美元。其中,紡織品、紡織業、電子設備等都屬于結算周期短的商品,占到我國出口商品總值的45.16%,國際保理業務十分適合作為此類商品的結算方式。國際保理的出現可以很好地解決賒銷中進口企業信用風險和出口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內部組織結構,國際保理業務都十分適合我國企業。

我國企業逐漸認識到國際保理的上述優勢,使用率逐漸上升,為我國的貿易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貿易大國地位的不斷提升,也為國際保理業務孕育了新的發展空間。

二、我國發展國際保理業務的瓶頸

(一)從我國的企業角度分析

中國企業在出口中出于控制風險的目的,仍然較多地沿用信用證這一傳統結算方式。而在目前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信用證及預付貨款這兩種方式必將使中國的外貿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越來越處于劣勢。同時,我們在對國外的進口商提出這些付款條件時,往往沒想到對外商來說同樣存在一個信用風險的問題,對方會對我方能否收到資金后準確按合同約定發貨也心有顧慮,而國際保理則能很好地為國際貿易中的買賣雙方解決信用方面的顧慮,特別是當買賣雙方資信較好,但對對方都不了解的情況下非常適用。但對于中國部分出口商來說,始終認為新的東西風險較大,從而錯失商機。

即使出口企業認識到國際保理業務的優勢,并愿意開展國際保理業務,但企業本身某些方面達不到商業銀行開展國際保理業務的條件。第一,國際保理業務對企業的應收賬款和財務管理水平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求企業相關人員熟悉財務、法律、信用控制等多方面的知識。因此現實中,企業往往由于缺乏規范透明的應收賬款和財務管理制度,缺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導致銀行拒絕敘作保理業務。第二,我國出口企業產品多為初級產品或消費性產品,附加值低、利潤空間有限。企業采用國際保理業務也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成本,因此出口企業多數不愿意,從而限制了國際保理業務的發展。

(二)從我國的銀行角度分析

1.提供的服務項目有限

我國商業銀行所能提供的保理業務服務項目主要集中在為客戶提供融資和賬款托收方面。其它方面的服務項目,包括銷售賬務管理、壞賬擔保等,則較少提供。就融資功能來講,也是以提供有追索的融資為主。這一方面是企業相關需求不大,從這一角度講,我國目前的國際保理業務與典型的現代保理業務還有一定的差距。

2.費用過高

在國內,銀行一般按應收賬款金額收取的賬戶管理費、資信調查費、額度核定費等手續費通常為2%至6%,再加上對企業獲得的預付款收取利息,保理費是信用證業務費用的十倍左右,也是國外保理費用的好幾倍,這常常使進出口雙方望而止步。

3.缺乏專業的國際保理人才

保理業務要求從業人員具備保理業務專業知識,熟練的英語應用能力、豐富的國際金融知識以及法律知識,熟悉相關國際慣例、國際貿易交易規則和習慣等。但從實踐上看,由于中國開展此項業務時間不長、業務量少,從業人員在實務操作上的鍛煉機會少,因此保理從業人員在辦理保理業務過程中業務不熟練,直接影響了國際保理業務在中國的推廣速度和應用范圍。從保理理論知識角度,專業研究人員仍比較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際保理業務的推廣。我國在國際保理的立法研究上也體現了人才匱乏的現象,同樣制約了國際保理業務的開展。

(三)從外部環境分析

1.我國的保理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首先,沒有針對保理業務的法律、法規或司法解釋,對國際保理業務中許多具體問題缺乏可操作性,對保理的法律適用規則和糾紛解決機制等內容都沒有涉及;其次,保理的監管立法在我國嚴重缺失。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保理商的資格、成立條件和程序、保理商的性質和法律地位及保理行業的管理等未做明確規定;再次,保理業務順利開展的配套基礎法律制度尚未建立。

2.缺乏社會信用機制

保理業務需要對買賣雙方當事人和應收賬款合同進行全方位的調查。但是由于征信數據的缺失、信用監管的缺乏、社會信用意識的滯后和信用信息的透明度低等因素,銀行和企業間的信用資源分隔給銀行資信調查帶來困難。同時,社會信用機制不健全也使銀行不能及時發現應收賬款本身的質量問題。

三、發展我國國際保理業務的對策

(一)我國企業發展國際保理業務的對策

首先,企業應轉變觀念,從長期收益角度出發認識到國際保理業務的優勢,而不應該局限于目前開辦國際保理業務需要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其次,中小企業應以優質的應收賬款作為還款保證積極采用國際保理。一要積極尋求與國內大型外貿公司的合作機會。二要積極的與國外公司簽訂協議。三要認真履行供應合同,以保證良好的應收賬款記錄。通過這三方面中小企業就可以以優質的應收賬款作為還款保證,積極申請無追索的國際保理業務成為我國商業銀行國際保理的中端客戶。

(二)我國銀行發展國際保理業務的對策

首先,全面開展國際保理服務。商業銀行應嘗試發展除融資外的其他國際保理服務,開展與國外保理合作項目,并吸取和借鑒國外保理商的經驗。同時,要充分利用FCI提供的豐富的國內外資源和保理商覆蓋網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國際保理金融服務。其次,開展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國際保理業務是一項涉外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業務。要重視利用國外成熟的管理模式和豐富的交易經驗培養專業人才。

(三)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健全法律法規

首先,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征信系統和信用體系,努力建立國際保理業所必需的信用信息系統、高功效的支付系統、信息管理系統。這需要政府的介入和支持。其次,政府要制訂保理業務法律法規,加快保理業務的規范化、法制化建設。金融監管和外匯管理方面,也應根據國際保理業務的性質和特點出臺適宜的政策,指導規范此項業務的準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