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交易風險研究論文
時間:2022-03-12 08:45:00
導語:電子商務交易風險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電子商務的風險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其中的電子商務交易風險更加成為研究的熱點。本文評述了電子商務交易風險及其特點,論述了電子商務交易風險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模型,探討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電子商務交易風險研究評述
由于用戶的超大規模、潛在的巨大價值和信息的快速傳播,電子商務提供了各種商業機會,但其發展也面臨著各種風險災害和不利因數。電子商務的風險問題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己成為信息時代不可回避的問題。
一、電子商務交易風險及其特點
電子商務交易所涉及的交易各方不是當面交換或直接面談,而是在網絡平臺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的,它可以減少消費環節和交易費用,節約時間,跨越空間,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式,它既存在高收益又存在高風險。到目前為止,對電子商務交易的風險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范圍劃分,但研究中普遍地把信息安全作為電子商務交易風險的一個方面,用“計算機的風險”來定義與電子商務交易有關的風險,包括網上頁面的破壞、操縱和非授權訪問用戶記錄,互聯網欺騙和長途通信偷竊,版權的侵害和訪問拒絕等。有的把與電子商務交易有關的風險看作為機密數據的損失可能性,或是破壞、產生和使用數據的損失可能性,或是程序造成身體、精神和經濟上傷害他人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硬件損害的可能性。還有的研究關注于電子商務交易管理中的有關商務風險,認為當一個組織發展或實施電子商務交易策略時,對組織自身負面影響的可能性。事實上,產生電子商務交易風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電子商務交易的威脅來自于互聯網上的安全入侵、隱私入侵、聲望的毀壞、身份的盜用、知識產權的侵犯等多個方面。電子商務交易是一種全球范圍內的活動,它還涉及到不同的文化、法規和貨幣的流通。類似于傳統的交易活動,也有難以確定利潤、缺少策略、不當的領導和殘酷的競爭等風險的存在。此外,電子商務交易風險的存在還在于過多地依靠賣方或其他第三方,缺少技術上的可靠性和沒有有效專家意見。因此,電子商務交易風險涉及到策略、領導、聲譽、文化、安全、隱私和技術等多個方面。它不僅是技術領域的風險問題,它也是社會科學領域的風險問題。
二、電子商務交易風險分析的方法
風險的識別和評價是風險分析的兩個過程。當前應用的風險分析方法有很多種,它主要包括MonteCarlo仿真、失效樹分析、事件樹分析、失效模式、基于可信性的風險分析、文檔分析和模糊分析法等,這些方法依賴有效的信息和要求不同的細節水平對風險進行定量或定性的評價。在電子商務交易風險風險分析中,研究者多是采用模糊分析法對交易過程的風險進行估計和評價。
MonteCarlo仿真根據不確定事件的要求建立概本模型,對各種風險變量(不確定因家)進行風險辨識,按照各風險變量的概率分布產生偽隨機致,使用選定的序列隨機數對模型中不確定的量進行限定,然后進行計算,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各指標的風險度。
失效樹分析(FaultTreeAnalysis,FTA)作為一種復雜系統進行風險預測的方法。在產品設計階段,失效樹分析可幫助判明潛在危險的模式和災難性危險因素,發現系統的薄弱環節。事件樹分析(EventTreeAnalysis,ETA)是風險分析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是在給定系統起始事件的情況下,分析此事件可能導致的各種事件的一系列結果,從而定性與定量的評價系統的特性。
失效模式、后果與嚴重度分析(FailureModesandEffectsAnalysis,FMEA)在風險分析中占重要位置,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主要用于預防失效。它如果與失效后果嚴重程度分析聯合起來(FailureModes,EffectsandCriticalityAnalysis,FMECA),應用范圍更為廣泛。FMEA是一種歸納法。對于一個系統內部每個部件的每一種可能的失效模式或不正常運行模式都要進行詳細分析,并推斷它對于整個系統的影響、可能產生的后果以及如何才能避免或減少損失。基于可信性的風險分析是按照兩類危險進行分析的:(1)系統運行過程中,預計進度計劃受到干擾,預計的資金被突破或沒有到位,可信性達不到預期水平。(2)系統或裝置運行時發生失效,其后果可能導致人身傷亡建筑物破壞環境污染造成經濟損失。風險分析按照這兩類危險可能發生的概率大小和發生后造成的后果來度量。
模糊分析法(thefuzzyanalysis),將風險分析中的模糊語言變量用隸屬度函數量化。由于在電子商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中存在著許多難于精確描述的指標,可以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綜合評價。具體是確定電子商務企業風險模糊綜合評價指標集,給出電子商務企業風險綜合評價的等級集,確定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權重,模糊矩陣的統計確定,模糊綜合評價,評出電子商務風險的最終綜合價值。
三、電子商務交易風險分析的模型
由于電子商務交易是一種新的商務模式,關于它的風險研究還剛剛起步,絕大多數研究者主要是使用解釋結構模型和層次分析法、技術接受模型和社會-技術模型等。其中,基于層次分析和解釋結構的模型、社會-技術模型主要的分析對象是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風險,技術接受模型研究的是電子商務活動中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認知風險。在基于層次分析和解釋結構的模型和社會-技術模型的研究分析中,研究者選擇構成電子商務交易風險的關鍵因素,分析各種可能的不確定性和這些不確定性可能產生的影響。在技術接受模型分析研究中,研究人員用改進的技術接受模型解釋消費者網上的購物行為,電子商務的網上商店集溝通渠道、交易渠道、配送渠道于一身。消費者在采取購買行為時不僅僅會評價其感知利益,還會評估其感知風險。感知風險和感知利益將共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向,進而決定購買行為。四、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電子商務交易是一個新興的商務模式,它的發展涉及政治、經濟、技術和文化等很多方面,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社會、經濟、技術系統。電子商務交易活動必然受到交易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電子商務的風險具有復雜性、多樣性和隱蔽性等特點,電子商務交易風險管理研究涉及信息技術、市場營銷與運作管理等方面,是一個新的涵蓋范圍較為寬泛的風險研究領域,目前的研究還存在如下的問題:
1.在電子商務交易風險分析模型方面,多是從局部對電子商務活動中的不確定進行探討,對電子商務風險的模型建立研究尚顯欠缺,目前還沒有建立反映電子商務特點的完整全面風險分析模型框架。
2.有關研究采用了很多傳統的定量和定性的風險分析方法,已經應用
的定量技術方法過多地依賴統計學分析,定性的技術方法則更多地依賴主觀判斷。這些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沒有考慮多個風險因素的相互作用對未來結果不確定性的影響。很多研究僅僅是提出了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中可能的風險因素,而沒有對這些風險因素可能產生的結果做進一步的定量分析,有的進行了定量分析,但分析僅僅是部分的或不全面的。
3.新的分析方法和技術應用于電子商務交易的風險分析還有待于探索。如應用人工免疫原理和數據挖掘等新的技術,通過對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的交易數據進行風險的相關性分析,發現風險因數間內在關系特征以及它們相互的作用對風險的影響。
參考文獻:
[1]M.Greenstein,ElectronicCommerce:SecurityRiskManagementandControl,McGraw-Hill,NewYork,2000
[2]JudyE.Scott.Measuringdimensionsofperceivede-businessrisks.InformationSystemsandE-BusinessManagementDate:2004Volume:2Issue:1p.3156
[3]D.W.Viehlandm,Managingbusinessriskinelectroniccommerce,AmericasConferenceonInformationSystems
[3]李龍沫等:系統工程原理及其應用[M].延邊人學出版社,1993.44-47
[4]許樹柏:層次分析原理[M].天津人學出版社,1988.41-43
[5]F.Davis,R.Bag0zziandP.Warshaw.Useracceptanceofusertechnology:acomparisonoftwotheoreticalmodels.ManagementScience35(1989),PP.982-1002
[6]H.J.Leavitt,AppliedOrganizationChannelinIndustry:Structural,Technical,andHumanApproaches[M].inNewPerspectivesinOrganizationalResearch,Wiley,Chichester,1964.55-71
[7]Bj?rnAxelGran,RuneFredriksen,andAtoosaP.-J.Thunem.AnApproachforModel-BasedRiskAssessment.M.Heiseletal.(Eds.):SAFECOMP2004,LNCS3219,pp.311–324
[8]傅少川張文杰馬軍:電子商務風險分析及定性評估方法研究[J].情報雜志,2005,(5).18-20
[9]井淼周穎:基于TAM模型和感知風險的消費者網上購買行為研究.上海管理科學,2005,(05)7-9
[10]JayoungChoi,Kyu-HyeLee,Riskperceptionande-shopping:across-culturalstudy.JournalofFashionMarketingandManagement,Volume7Issue12003,pp.49-64
- 上一篇:電子商務物流發展趨勢
- 下一篇:體育舞蹈保價值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