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區域化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13 04:54:00
導語:人民幣區域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民幣區域化將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利益,對中國的經濟和政治都有著重要意義。
(一)獲得鑄幣稅收入
人民幣區域化帶來的最大收益就是可以獲得鑄幣稅的收入,當人民幣成為區域貨幣或者國際貨幣后,中國就可以紙幣換取境外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的實際資源。鑄幣稅是貨幣發行者憑借其發行特權所獲得的貨幣面額超過發行和管理成本的金額。根據維恩(2002)的估算,到2010年人民幣的區域化帶來的鑄幣稅收入可能為152.8億美元,到2015年約為224.6億美元,到2020年約為300.2億美元,這意味著中國每年將因人民幣區域化而獲得至少25億美元的鑄幣稅收入。
(二)減少中國持有巨額外匯儲備的成本
由于人民幣尚不能用來償付外債,在全面融入國際體系的過程中,中國不得不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以防范金融風險。中國的外匯儲備大部分用于購買流動性高的美國國債,2008年次貸危機的爆發使得美元不斷貶值,美元匯率的劇烈波動讓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中國不但要面臨因美元貶值而投資受損的風險,還要承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同時,中國用巨額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債,就相當于中國不斷向美國提供巨額的廉價資金,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美國經濟的擴張和鞏固了美元的霸權,在無形中強化了人民幣對美元的依附,也相應地弱化了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能力。
(三)有利于推動周邊國家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促進地區和世界經濟金融穩定
人民幣如果作為區域性貨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履行職能,有利于加強中國與周邊國家、地區的經濟、貿易和金融聯系,增強中國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經濟金融的影響力,提高周邊區內貨幣與人民幣之間的聯系和互動關系,從而加快中國與周邊地區經濟融合的過程,促進亞太地區經濟金融的穩定。此外,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一體化的發展,將增強中國在國際政治和經濟金融事務中的地位,進而對全球經濟穩定產生正面影響。
(四)促進中國成為貿易、金融大國,促進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人民幣區域化后會大大方便中國的國際貿易往來,促進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使中國成為世界貿易大國。同時,中國的金融機構在國際上將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國內銀行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吸收人民幣短期負債,向外提供人民幣長期貸款或投資,從而獲得較高的利潤收入。中國企業也可以較低的成本在海外從事直接投資,實現較高的投資收益,提高中國的國際投資地位。此外,人民幣的區域化還有利于中國政府更方便地使用人民幣在國外從事對外援助等事務。這些都必將提升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大國和政治大國的地位,增強中國對國際經濟與政治事務的發言權以及影響,有利于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二、人民幣區域化的現實條件
人民幣走向區域化對中國至關重要,而且中國具備了日趨良好的條件,使得人民幣區域化成為可能。
(一)中國經濟總體規模不斷擴大,經濟實力增強。為人民幣區域化提供了經濟基礎
一種貨幣能否成為區域關鍵貨幣,是市場選擇而不是政府力量推動的結果,而市場選擇的基礎是貨幣發行國要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同時,經濟實力的增強也必將導致一國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經濟影響力的擴張和經濟地位的上升,而這種上升的一個集中體現就是該國貨幣走向區域化甚至國際化。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GDP年平均增長率保持在9.7%左右,總體經濟規模不斷擴大。200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3.38萬億美元,經濟規模超過了德國的3.32萬億美元),僅次于美國,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力量之一;200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邁過300000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9.0%。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長,對整個世界,特別是東亞地區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中國經濟地位的提升為人民幣區域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中國對外貿易常年順差,利用外資規模擴大,外匯儲備穩步上升,為人民幣區域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從2002年中國加入WTO到2007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已經連續六年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長。2008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2561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8%;貿易順差2954.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5%,凈增加328.3億美元。巨額的貿易順差成為我國經常項目順差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中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數額也在穩步增長,2008年上半年,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達到719億。國際收支的順差使得中國的外匯儲備穩步上升,到2009年3月,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達到1.9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外匯儲備的不斷攀升意味著中國具有十分充足的國際清償能力,提高了中國對外支付、調節國際收支平衡的能力,使國際社會看到了人民幣的穩定性。
將外匯儲備和其他一些經濟指標結合起來被證明是有用的金融危機預測指標,諸如外匯儲備與每周進口額的比率、儲備和短期外債的比率等。數值越大,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越低。我國外匯與每周進口額的比例在二十一個有代表性的國家中排在第二位,外匯儲備與短期外債的比例則排在第一位。所以我國抗金融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強,這為我國開放資本賬戶提供了條件,從而為人民幣區域化,進而國際化創造了條件。
(三)中國外匯管理和金融體系改革朝著有利于人民幣區域化的方向發展。為人民幣區域化提供了體制上的保障
1近年來,中國外匯管理體制發生了有利于人民幣區域化的變化。
資本項目的可兌換成為中國市場化改革延續以及開放型經濟完善的需要。從國際上資本項目開放的經驗來看,中國具備了一些實現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的條件,比如宏觀經濟穩定、國內金融體系的深化等。而且近年來,通過一系列配套措施(如對外借債實施嚴格控制、鼓勵外國在中直接投資等),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已悄然拉開帷幕,例如資本收益現在可以自由匯出。可以預見,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金融開放程度的加深以及金融監管水平的提高,中國最終會分階段的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
2中國金融體系改革不斷深化,金融市場日益完善,為人民幣區域化創造了金融網絡基礎。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體系的不斷完善,回購協議、大額可轉讓存單、長期政府債券、可轉換債券、股票和基金等多種形式的金融工具日益豐富;貨幣市場、外匯市場、證券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等多層次的金融市場不斷開放;金融服務體系日益健全,銀行支付體系等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銀行和私人可以使用眾多便利的金融工具進行交易、避險和儲蓄等活動,從而為人民幣區域化提供了金融服務基礎。
(四)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成為人民幣區域化的重要推動力
自1994年實現匯率并軌以來,人民幣匯率一直保持穩定,特別是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在出口增長率和國內需求雙向下降,以及遭遇特大洪澇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中國政府以高度負責的態度,作出了人民幣不貶值的決定。這不但避免了貨幣危機進一步擴大,保護了香港的聯系匯率制,減輕了已實行貨幣貶值國家的經濟壓力,而且維護了東南亞的經濟秩序,為人民幣贏得了良好的國際信譽。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改革并完善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形成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從而人民幣幣值進入了緩步上升期。2006年5月1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8.00,達到1美元兌7.9982元人民幣;2007年1月11日,匯率中間價突破7.8,達到7.7977元,同時人民幣匯率十三年來首次超過港幣;2008年5月1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次突破7.00,6月17日突破6.90,進入6.8時代。
三、人民幣區域化的戰略機遇
中國足夠大的經濟規模、充足的國際清償能力以及在外匯金融體制上的改革,都使得人民幣不可避免的成為區域內的重要貨幣。而且,人民幣區域化發展正面臨著難得的國際環境。
(一)東亞貨幣區域化發展的深入,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人民幣充當區域關鍵貨幣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使人們意識到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單個國家難以有效地抑制國際金融風險,而貨幣合作是抵御外部沖擊、降低交易成本、獲得重大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由此,東亞各國形成了用區域合作抵御金融風險的共識,并以此為契機,邁出了東亞合作的第一步——“貨幣互換”。眼下制約東亞貨幣合作深入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區域內缺乏核心貨幣,而人民幣在東亞區域化中成為關鍵貨幣的可能性正在不斷增大。
1日本經濟低迷,政治地位較弱,日元難以成為東亞區域化的關鍵貨幣。
雖然日元曾被認為是區域內最有可能的關鍵貨幣,但是由于日本陷入經濟泥潭難以自拔,信用關系嚴重惡化,加上日本長期存在的政治歷史問題,使其失去了這種可能。一方面,日本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低迷,加上美國經濟的不景氣,日本的對外出口也受到阻礙,美日匯價急劇波動,日元貶值,直接導致了日本金融動蕩,加劇了經濟惡化;另一方面,由于日本長期存在的政治歷史問題,影響著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人民的感情,極大影響著日元的信任度。日本在歷史上侵略過許多東亞國家,而且始終不能正確對待歷史,使得其在政治上難以得到鄰國的信任。
2人民幣在東亞區域化中成為關鍵貨幣的可能增大。
隨著中國邊境貿易和邊境旅游的發展,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具備了一定區域的可接受性。在新加坡、韓國、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已出現人民幣兌換該國貨幣的兌換店;在中蒙、中俄、中朝和中緬等邊境地區,人民幣不僅在較廣的范圍執行交換媒介的職能,并且部分執行了價值貯藏的職能;在香港和澳門地區,人民幣的兌換和使用已經相當普遍。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向香港、澳門銀行提供人民幣清算安排,與越南、蒙古、俄羅斯等國家簽訂了邊境貿易結算協議,這為人民幣在區域內的可接受性提供了保障。2010年“中國——東盟貿易區”的啟動,將進一步擴大中國從東亞的進口規模,中國也將逐漸替代美國現有的東亞地區“市場提供者”的地位,這樣人民幣作為區域貿易結算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二)美國次貸危機和國際貨幣體系新變化為人民幣走向國際提供了機遇
1美國次貸危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民幣區域化。次貸危機是否已經結束,目前尚無定論,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元的國際信用,動搖了投資者對美國金融市場的信心,從而為資本流入亞洲新興市場地區提供了機遇,也為人民幣擴大國際影響、增強國際間的信用水平、提高國際地位創造了一定的條件。
與此同時,區域性的貨幣互換也促進了人民幣的區域化。2008年以來,區域性的貨幣互換成為眾多國家緩解危機影響,增進貿易的重要手段。主要國家中央銀行從穩定金融市場,保證國內經濟平穩的高度出發,紛紛簽訂雙邊貨幣互換協定。為了應對美元等硬通貨的短缺,亞洲一些國家,如韓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以及南美的發展中國家均與中國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這在事實上推動了人民幣在區域范圍內的流通程度。
2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成為區域性關鍵貨幣的可能性增大。
克魯格曼(1980)曾從交易成本的角度人手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貨幣交易網絡的建立存在固定成本。就某種貨幣而言,它的交易規模與單位交易成本成反比。交易規模越大,單位交易的成本就會越低。1983年,凱文·多德與戴維·格里納維在其《論貨幣競爭》一文中,進一步論證了貨幣交易網絡的規模效應,即在經濟主題選擇交易幣種的時候,會考慮有多少人在使用這種貨幣。這樣,經濟主體在選擇使用何種貨幣的時候就要考慮這種貨幣的使用規模和穩定性。
目前,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本位貨幣制度正在向多元化的國際區域貨幣制度演變,逐步形成了貨幣同盟的歐元區、貨幣替代的拉美美元化和正處于探索中的東南亞貨幣合作三足鼎立的國際區域貨幣格局,而人民幣正崛起于這一變革時期。中國經濟作為大國經濟,人民幣的使用存在規模經濟效應,同時人民幣在東亞金融危機中及之后超穩定的出色表現,為自己贏得了國際聲譽。這會使得更多的經濟組織及個人選擇使用人民幣,這一過程也是一個有利于人民幣區域化的過程。
四、推進人民幣區域化的措施
中國應該把握難得的戰略機遇,在已有的有利基礎上,積極采取措施,積極推進人民幣的區域化。
(一)擴大邊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從推進人民幣區域化進程的角度看,隨著邊境貿易的不斷發展和人民幣在周邊地區流通范圍的擴大,應該支持邊境貿易中采用人民幣結算,鼓勵中國的商業銀行參與邊貿的人民幣結算業務。中國要加強與其他周邊國家特別是東盟國家的磋商、交流和合作,充分利用中國——東盟自有貿易區建設中的優勢,積極爭取領頭羊的地位,為人民幣輸出到東盟國家提供推動力,為邊境貿易甚至是一般貿易的人民幣結算提供明確的雙邊契約安排。邊貿結算銀行作為人民幣結算的重要載體,其金融深化程度對人民幣結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把建設邊貿結算銀行的重點放在提高其金融深化程度方面。
(二)把香港打造成人民幣的離岸金融市場
離岸金融市場被成為是“國際資本流動車輪的潤滑劑”,國際經驗表明,成功的離岸金融市場,對推動市場所在國國內金融深化,促進國內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有著積極的影響。在中國,隨著香港人民幣業務的開展,在香港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已經是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的必然趨勢,香港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將形成一個市場化的人民幣利率指標,并可以為中國內地的外匯市場調節提供參考,還可以提升中國內地與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深度,而且建立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已經具有相當的現實基礎。首先,內地游客在港旅游,消費的增長為香港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來源;其次,邊境貿易積累的人民幣尋找流通的出路,這為香港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推動力;最后,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健全的金融法規、及時的信息流動、高效的金融監管、優惠的政策待遇、良好的基礎設施和高級的金融人才都為香港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模式選擇上,近期香港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應實行嚴格的內外分離型管理模式,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足夠的監管措施后,再向內外混合型發展模式變遷。
(三)建立東亞匯率協調機制
在建立東亞匯率協調機制的過程中,必須明確參與方相互間的均衡匯率、波動幅度范圍以及維持匯率穩定所需履行的義務。同時,必須確定以人民幣和日元共同組成的機制化的“貨幣錨”,其他國家的貨幣與日元和人民幣掛鉤,隨日元和人民幣對美元的上下波動而波動。如果這一協調機制得以實施,將大大提升人民幣在亞洲的地位,到時不僅我國在亞洲的貿易和投資將加大人民幣的使用量,亞洲各經濟體也將提高人民幣在外匯儲備中的比例。通過建立東亞匯率協調機制,各國貨幣兌換的交易成本和遠期拋補成本都將大幅降低,區域內匯率波動的風險將有效降低,東亞各經濟體間惡性貨幣貶值也將得到避免,還為我國金融體系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安全閥。
內容提要本文從人民幣區域化對中國的重要意義入手,通過對中國總體經濟規模、外匯儲備規模、外匯金融體制改革以及人民幣幣值等方面進行分析,認為人民幣具備區域化的良好條件;同時,通過對東亞區域化發展、美國次貸危機和國際貨幣體系動蕩對國際環境影響的分析,認為人民幣區域化正面臨著難得的外部環境。因此,中國應利用有利條件和機遇積極推動人民幣的區域化。最后,本文還就如何推動人民幣區域化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
關鍵詞人民幣區域化東亞區域化次貸危機貨幣互換
- 上一篇:市長在藝術節籌備工作動員會講話
- 下一篇:政府系統開展干部作風建設年動員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