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論文

時間:2022-09-30 03:11:00

導語:市場經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場經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論文

【摘要】和諧社會必須要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市場資源"的占有程度決定了對社會財富的占有程度。一個人、一個社會團體,不管他(它)對社會財富的創造是否有貢獻,都不防礙其對社會財富的占有;因為,對市場資源的占有程度越大,所占有的社會財富的程度也就越大。但是,如果對社會財富創造的貢獻程度較小與其因占有過多市場資源所獲得較大社會財富的程度形成太大反差,或者相反的情況,則一個社會就是不和諧的,就充滿著矛盾。和諧的社會就是要努力建構一個對社會財富創造的貢獻程度與其獲得社會財富的程度成正比的生產關系與社會關系,這就必須要打破因對市場的過多干預與管制而形成的對市場資源的壟斷占有,使市場利潤得到均衡。一句話:和諧社會的經濟基礎就是市場利潤的均衡化。

【關鍵詞】市場經濟,競爭,超額利潤,均衡利潤,市場資源,行業分工,和諧社會

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提倡建構和諧社會。一方面,社會復雜關系的和諧能夠使國家各方面的發展更穩定與迅速,如果沒有和諧的社會關系,則國家發展必定產生更多顛簸,阻礙發展速度。另一方面,國家的發展則為建構和諧社會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礎,因此,和諧社會的建構需要相應的經濟基礎,一個經濟落后,財富稀缺的社會,必定存在更多的生存競爭,無法想象是一個和諧的社會。

那么,如何從經濟學論理上說明經濟的增長發展對社會和諧的意義呢?

首先,社會經濟采取什么方式最適合于增長發展。如果不能采取最適合的經濟運行方式,致使經濟難以發展,則建構和諧社會最終只能是一句空話。過去中國采取計劃經濟的方式來運行社會經濟,雖然也能"集中力量"辦了一些"大事",但事實證明,由于難以發揮各方面、各因素的積極主動作用,所以它并非發展經濟的一個適合方式。因此,1978年后,中國經濟也隨世界潮流,在改革開放思想的倡導下,續步將經濟運行方式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當今世界經濟運行的基本方式,盡管每個國家的市場經濟運行各有特點,但都采取市場經濟的大方向來發展社會經濟,除了極個別國家外,基本上不再采取與市場經濟正相對立的計劃經濟方式來運行社會經濟了。

市場經濟的基本運作模式就是商品交換,市場不過是商品進行交換的一個互動場所而已。在市場經濟社會里,商品交換所形成的關系是所有社會關系的基礎;雖然有許多社會關系并不是商品交換的關系,也不能直接用這種交換關系來說明,但是,作為經濟基礎,商品交換的關系卻是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這個基礎在背后、在更深層次支配著所有社會關系。因為商品交換的關系實質上反映的是人與人的利益關系,而這種利益關系無論是善是惡,都是人得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實際上,無論一個人精神上有多高尚,有多么強烈的獻身精神,要維持他某種善良慈愛的行為,就必須有一定的利益相伴隨、相維持,無利益之事,是無法長久堅持的。因為,一個人的善行是需要相應的物質條件的,如果他沒有過去和現在的利益積累,就不可能發揮他的高尚獻身精神。比如,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建立了擁有資金量世界最大的公益基金會,它經常向全球重點疾病防治研究提供捐款。顯然,如果沒有比爾·蓋茨在商品交換中的賺錢利益,就不可能有這個公益基金會的存在。可見,商品交換是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

在商品交換中,每個人既必須是生產者,又一定是消費者,每個人,必須在參與生產經營活動,向市場提供有效供給中獲得利益收入,才有必要的購買力去消費自己應該消費的物品。另一方面,任何一個人的消費,既是生活性消費,同時也是生產性消費。因為一個人所擁有的勞動力資源同樣需要從日常生活消費中不斷產生、不斷維持。一個人如果是簡單勞動的勞動力,那么他為維持與再生這種勞動力所需要消費的水平可能較低。相反,如果一個人的勞動是復雜的、智力性的勞動力,比如是科學家、藝術家、律師、政治家、思想家、國家領導人等等,他們為維持自己相應身份的勞動力所需要消費的資源就比一般人大得多,同時他們對社會發展的貢獻也會大得多。這就使我們意識到一個重要道理:如果社會經濟生產力足夠強大,能夠為廣大民眾提供足夠的消費資源,就可以維持更多的人從事復雜的智力性勞動,使更多人的素質得到提高,社會產生更多科學家、藝術家、律師、政治家、思想家等等。

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在生產與消費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關系中,生產只是手段,消費則是目的,是社會經濟活動的關鍵;通過更先進的生產方式,獲得更高水平的消費,從而"生產出"更高素質的社會民眾。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在政府的經濟政策中,側重于社會生產方面還是側重于社會消費方面,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關系到社會經濟能否增長發展。在利益上往往互相矛盾與沖突、此消彼長的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如果國家政策側重于維護生產者的利益,則有可能使生產者形成并維持相應的壟斷經營特權,從而使消費者不得不承受其所提供的質次價高的產品。相反,如果國家政策側重于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就必定在生產經營市場上引入更多的供給競爭,迫使生產者向社會提供品種更優、品質更好、價格更低的產品。實際上,消費并不僅僅是指人們的生活消費,還包括所有生產活動中需要的原料性消費。側重于"消費"的經濟理念通過"生活消費"與"生產消費"兩個方面的充分滿足而使社會經濟得以興旺繁榮。因此,這也是對社會生產的支持與維護。

自亞當·斯密開始,我們就認識到"行業分工"對社會經濟增長發展的基本意義。可以說,觀察一個社會經濟是否先進發達,就看這個社會經濟的行業分工程度是否足夠高。因為一方面,分工程度越高,經濟所獲得的生產率必定越高,從而使經濟產出更大;另一方面,社會經濟的發達,可以容納更高程度的分工,可以消化更高程度的分工所帶來的更高生產率。象亞當·斯密所說,能否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容納更高程度的分工所形成的更高生產率,是分工得以進一步發展的基本條件。如某人想專門從事某行業,但他周圍的市場卻難以容納他專門從事這行業所形成的更高生產率,這個市場無法完全消費吸收他專門生產后所生產出來的全部產品,這樣他自然難以專門從事這一行業車行業成本負擔加大,并難以保證汽車的品質,導致消費者對汽車的消費減少,這勢必使整個汽車行業的市場利益遭受損害,汽車行業的勞動者與資本家日子都不好過,甚至全行業虧損,企業紛紛破產。但是,鋼鐵行業產品質次價高卻對這個行業的資本家及工人有利,因為產品價格高就可以使他們獲得更大利益,而品質低劣也可以轉化為更低成本下的更高利潤。

顯然,從行業分工來看,如果上游行業的勞動者所獲得的利益分配很大,肯定會通過價格機制,直接影響到分工的下游行業所有從業者(勞動者與資本家)的利益,使下游行業的勞動者與資本家不得不承擔上游行業的高福利所轉嫁過來的經濟負擔。比如,我們知道,如果電力行業的從業者們獲得很高經濟福利,工資、獎金及其它經濟利益很高,那么,在一般情況下,這些福利始終要轉化為更高的電力價格,使電價(比如)從0.5、0.6元/度提高到0.7、0.8元/度,這顯然是要消費電力商品的下游行業及廣大消費者承擔電力行業從業者的高福利利益,最終使一方面利益受損,另一方面利益超額,造成分化與不平等,形成不和諧的經濟局面。亞當·斯密"行業分工"的基本意義就是從這種行業關系來觀察社會經濟,從"提供產品"的上游行業與"消費產品"的下游行業之間的關系來觀察經濟;它進一步包含著更深意義:上游行業在供給上的充分競爭,是下游行業得以充分發展的必要條件。這也就是亞當·斯密高度稱贊"市場"這"看不見的手"的根本原由。一個社會經濟體存在著充分的供給競爭(盡管我們很難看到"充分競爭"的存在),是這個經濟體得以充分發展的前提條件。因為,這種競爭可以迫使各個生產要素的成本價格大大下降,從而使需要利用這些要素的廣大經濟部門和每個人獲益;同時,要素低廉價格所形成的強勁需求反過來促進了要素生產部門的繁榮與增長發展。比如,當今中國之所以獲得巨大的經濟發展成就,一個基本原因就是生產要素(比如勞動力)仍然是廉價的,這個因素既可以使中國制造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價格低廉的競爭優勢,又可以吸引全球資本在華投資,以充分利用低廉生產要素所帶來的好處。當然,中國這種"低要素成本"的發展模式仍然是低層次的,并且不是長遠之計;比如,近年廣東等地出現"民工荒"是經濟學家們很感興趣的問題,他們相當關注廣東等地的經濟發展對低廉勞動力的依賴程度到底有多大。必須依靠技術提高與進步,形成強大的"獨特性經濟",才是高層次的發展模式,獲得經濟強國的地位。

實際上,馬克思"勞資關系"模式也可用"行業分工"模式加以理解。勞動力是資本家經營生產活動所需要的一個生產要素,它從勞動力市場中獲得。因此,勞動力商品可以被看作一個上游行業所提供出來的一種原料性產品,它同樣需要充分的供給競爭以提高其有效供給能力,才能對利用它的其它行業的生產活動有利,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生產的繁榮,使社會經濟得以增長發展。可見,"勞資關系"同樣是"行業關系",勞動與資本,分屬上游與下游兩個不同又互相依存的行業。我們經常看到西方經濟學對現今西方社會工會組織力量過于強大的抱怨,因為這使西方國家的勞動力供給不能得到充分競爭,致使社會經濟所必須采用的勞動力成本過高,無法有效提高其經濟的競爭力(不過今天的西方工會勢力已經有所削弱)。于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國家的資本源源不斷地流出其國家,到發展中國家尋求利用低成本勞動力資源,就成為一個難以抗拒的趨勢。

今天,社會貧富分化與城鄉二元結構等問題的存在,是中國建構和諧社會所遭遇的根本性問題,是中國各種不和諧社會問題的根源。許多人認為市場經濟導致了這樣的結果,這是非常錯誤的;正相反,是市場經濟不徹底、不夠純粹的結果,是市場運行遭受種種不當壟斷侵襲,被非市場力量所扭曲與利用的結果。解決這個問題,仍然需要發揮以"行業分工"為主導的市場的力量。

按市場經濟的基本原理,如果一個行業有大于其均衡利潤的超額利潤,則市場運行的自由性就會引起更多社會資本進入這個行業,從而使這個行業產出增大,價格下降,過高利潤被削弱。就象水流從高水壓處流向低水壓處一樣,投資由無利潤、低利潤行業流向高利潤行業,直至將所有超額利潤削平為零。所謂"超額利潤"就是價格大于投資成本與勞動耗費成本之和所具有的利潤。假設投資成本為C(包括不變資本與體現為工人工資的可變資本),勞動耗費所形成的剩余價值為m,則當所生產的全部產品的總價格W=C+m時,所形成的利潤M即是均衡利潤(可表示為M0),此時它等于剩余價值m,即M=M0=m。而超額利潤則是總價格W大于C+m時的情況,即W〉C+m。一個行業M的超額程度越大,所吸引到的投資額也就越大,最終這個行業的產品價格下降直至使M=M0。當出現M=M0的情況時,這個行業投資量變動情況最小,既沒有新的資本流入,也沒有資本流出,從而出現投資均衡狀態。均衡狀態說明沒有誰能夠獲得超額利潤,同時,也沒有誰虧損,從而縮小社會貧富分化。當然,如果一些資本尋找到超額利潤更大的行業,則有可能從這種投資均衡狀態下流出;因此,一個封閉經濟體的局部均衡是難以持久的,一般均衡才是持久的均衡狀態,除非有更強有力的因素(比如重大的技術進步使某個行業出現生產率革命)。公務員之家

但是,如果資本不能自由流動,自由而低成本地從一個行業進入另一個行業,就會出現兩種情況:<1>一部分資本與勞動力沒有辦法脫離低利潤的行業,因為<2>這部分資本與勞動力沒有辦法流向高利潤的行業。這樣,低利潤行業就沒有辦法以減少資本與勞動力的方式減少產出,以抬高過低了的價格。而高利潤行業則由于其它資本與勞動力難以進入而長期維持產品的過高價格,從而獲得高額利潤。這顯然會使在低利潤行業從業的人員陷于貧窮,而高利潤行業的人員則畸形地富裕。這是社會貧富分化加劇的基本原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財富的分配,無不是市場資源的分配,當你獲得更大的市場買賣的資源,從而能夠在市場交易中獲得更多利益時,你自然就可以占有與分配到更多社會財富,相反,如果占有的市場資源小,則你只能獲得更小的財富分配。如果你能夠壟斷一個需求巨大的行業,從而擁有巨大的市場資源,則你無疑會擁有巨大的社會財富,雖然你擁有的這些財富并不是你創造出來的,但通過市場機制卻是屬于你的。比如當你壟斷一個國家的電力商品市場,使得這個國家的電力需求都由你供給時,你在電力價格上的決定權就非常大,定得很高的電力價格會使你非常富有。

中國由于剛剛從過去計劃經濟時期過渡到今天的市場經濟狀態,市場經濟還不成熟,甚至市場經濟的一些基本性質還未認識清楚。比如,前面所說"社會財富的分配,無不是市場資源的分配"就沒有得到人們的充分認識,認為分配只是某種與市場狀況無關的人為的財富分配。但是所有的分配權額,無不都是對生產經營所獲利潤量的分配,而利潤的獲得,又與相應產品所占市場資源的份額有直接關系。中國目前的市場經濟,仍然受到較多計劃經濟殘余的滲透與限制,市場準入、行業管制程度仍然較高,社會資本與勞動力不能充分自由的流動,致使某些行業壟斷經營的程度較高,從而使其占有更多社會財富。相反,某些市場競爭已相當充分的行業,由于競爭迫使其產品價格最低化,利潤已經非常微薄,其從業人員所分配到的社會財富量就相當少。這樣自然形成社會財富分配上的差距。如果這種分配差距越來越大,就說明某些行業(特別是基礎性行業)市場準入與行業管制程度提高了,而另外一些行業的市場競爭程度卻更大了。比如,眾所周知,石油、煙草、鋼鐵、電信、電力、金融等在今天仍然是由國有企業壟斷經營的行業,從壟斷經營中獲得的社會財富的分配額相當高。另外,提供壟斷性公共服務的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的職工平均工資年均增長率超過18%,速度提升了5個百分點以上。壟斷程度高的"最高行業"與競爭程度高的"最低行業"之間,職工平均工資之比由"八五"末期的2.2和"九五"末期的2.6上升到3.0以上,并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根據以上所述,在市場經濟中,解決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問題的根本辦法就是以"開放"精神為指導,在壟斷行業中引入更多競爭。這樣做的好處,一是能夠在壟斷行業中擴大就業容量,因為更多資本進入這些行業,必定能吸收更多的人員就業;二是壟斷行業的充分競爭,迫使其產品價格下降,從而為其它行業的更大發展創造必要條件,比如如果電力價格下降,則會對其它用電行業的發展創造很大的利好條件;三是以上述這些市場行為解決問題,自然而然,相比于強制征收更多稅額以加大"政府轉移支付",或者規定壟斷企業職工應得多少工資等辦法,不會遭遇太大的反彈力量。

由此可見,如果我們能夠不斷打破對市場的不合理準入與管制所形成的壟斷局面,各個行業共同興旺繁榮的局面就可以形成,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就完全是可能的。而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是建構和諧社會的基本條件,是和諧社會得以存在的經濟基礎。了,同時也制約了他的生產力發展。

亞當·斯密從"行業分工"的角度觀察市場經濟,而馬克思則從"勞資關系"的角度觀察和理解市場經濟,這是到目前為止仍然很有意義的觀察市場經濟的兩個基本角度。在馬克思看來,全部社會經濟的生產關系分為"勞動"與"資本"的關系,分為工人階級(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關系,在此,所有工人,無論從事于什么行業,都被認為具有相同利益關系,同樣,所有資本家,無論從事于什么行業,也具有相同利益關系。但是從"行業分工"的角度看,事情并非完全這樣,在許多時候,相同行業中的工人與資本家之間,要比不同行業的工人之間(或資本家之間)具有更大的利益共同性。比如,鋼鐵行業是向汽車行業提供制造汽車用鋼鐵原料的一個上游行業,我們假設鋼鐵行業為P,汽車行業為Q,兩者內部都存在著"勞動"與"資本"的關系,都存在勞動者a與資本家b兩種身份的人。這樣,對于鋼鐵行業P來說就具有勞動者Pa與資本家Pb,同樣,對于汽車行業Q來說也具有勞動者Qa與資本家Qb。于是,按馬克思的觀點,Pa與Qa之間、Pb與Qb之間所具有的利益共同性,大于Pa與Pb之間的利益共同性,也大于Qa與Qb之間的利益共同性。但按亞當·斯密的觀點情況則正好相反,Pa與Pb之間、Qa與Qb之間的利益共同性,要大于Pa與Qa之間、Pb與Qb之間所具有的利益共同性。這種情況體現在:如果鋼鐵行業所提供的鋼鐵產品質次價高,造成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