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分析8篇
時間:2022-05-09 09:04:45
導語: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分析8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發展農業經濟也是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在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必然,但是現階段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只有解決了這些制約因素,才能更好地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了相關的分析。
關鍵詞: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資源的消耗也越來越多,人們逐漸開始認識到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來看,在推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難度較大。農業經濟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推動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想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在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下,合理解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可持續發展理念來指導農業經濟的發展。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在人口、資源、經濟、環境矛盾日漸突出的環境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已經迫在眉睫。對于農業而言,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就我國當前社會農業經濟發展來看,“三農問題”的存在使得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越來越緩慢,再加上現階段農業生產依然是采用傳統的生產方式,在這種傳統生產方式下,造成了浪費大、污染重等問題,從而影響到農業經濟的發展。因此,加快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越來越重要。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加快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可以更好地節省農業資源,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降低污染,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2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
2.1勞動力匱乏
勞動力問題一直是制約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F階段來看,經濟水平的提高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遠離農村,進入到城市生活,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必然會影響到農業經濟的發展。再者,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一些農民,他們的文化水平不高,綜合素質比較低,無法保證農產品的綜合指標,他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大多比較隨意,缺乏科學指導。
2.2農業生產規模較小
目前來看,我國農業生產經營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而且規模較小,主要以家庭為主,而且農業生產經營缺少規劃,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而農民種植大多是自給自足,而且生產方式比較傳統,生產效率比較低。
2.3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現階段,各種農藥、化肥的使用使得土壤貧瘠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大量的使用農藥、化肥使得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再加上人們肆意開墾荒地、不合理的開采,非法占用田地,使得農業生產資源越來越貧乏。
3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策
3.1穩定農村勞動力
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勞動力是根本,缺乏勞動力,農業經濟就難以發展下去。為了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相關部門就必須積極做好農村勞動力改革工作。一方面,要加強農村現有勞動力知識教育,普及農業科技知識,以知識帶動生產,不斷壯大農業生產隊伍;另一方面要鼓勵那些人才投入到農業生產中來,同時要制定優惠政策,在穩定農村勞動力的同時,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農業生產,從而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3.2實現規?;a經營
在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下,那種個體經營方式很顯然不適合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個體經營比較分散,而且不易管理,針對此類問題,可以積極實行規模化生產經營,實行承包制,讓農民承包,這樣既方便管理,又可以實現規?;a經營。
3.3加強農業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農業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許多地區為了提高知名度,盲目的開發農業資源,不注重農業資源的保護,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卻忽略了長遠利益。而可持續發展講究的是保護可再利用,而要想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需保護好農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要制定相關制度,以制度來約束行為,確保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如加強耕地資源的保育,通過對耕地資源的保育可以有效地避免耕地資源的破壞,實現耕地資源的循環利用。另外,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非法破壞農業資源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為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3.4加大可持續發展的宣傳
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意識決定著行為,而農民的行為與他們的文化水平、認知水平有關,為了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相關部門就必須加大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宣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如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向農民宣傳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提高農民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將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一些違背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的事項進行重點交代,從而更好地規范他們的行為。
4結語
綜上,農業可持續發展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F階段,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依然存在許多問題,而要想真正地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結合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現狀,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原則,制定符合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進而更好地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作者:孫菲菲 單位:博興縣農業局
參考文獻
[1]申俊玲.推動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分析[J].產業經濟,2016,(2):223-226.
[2]李麗.制度創新視角下我國農業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5,(9):126-129.
[3]張亞娥.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11):180-182.
第二篇:農業可持續發展下土壤肥料問題及對策
摘要:農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是國家正常發展的基本保障,因此,要大力推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對農業的持續發展而言,土壤和肥料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但是,我國目前的農業土壤和肥料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促進我國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應該對面臨的問題提出一定的解決措施。本文主要就農業可持續發展下土壤肥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討論。
關鍵詞:農業持續發展;土壤肥料;問題和措施
土壤肥料對我國的農業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雖然,我國的農業人口相比其他國家多出好多,但是,我國人均使用的農業機械化設備較少,并且我國的農業機械水平和農民具有的專業知識相比其他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為了使我國的農業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必須對我國土地資源和土地肥料強加管理。
1農業可持續發展概論
用專業的知識講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可解釋為在滿足現代人需求的前提下,同時又不影響下一代人健康的生活發展。農業是我國健康發展、穩定和諧的基本保障,農業的持續發展也是我國持續堅持的方針。相對比其他國家,我國人口較多,而人均土地較少,從而導致了我國物質資源緊張。近些年,我國農業水平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農業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忽略了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使得農業生態環境比較令人擔憂,為使我國農業走可持續化發展道路,必須對現在我國農業方面出現的問題實施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2目前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土壤肥料問題
2.1土壤養分缺失,土壤質量降低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能力的不斷提高及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方便快捷,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民使用化學肥料,而越來越少的人使用有機肥。長期的使用化學肥料,導致土壤中本身的養分也一點點減少?;瘜W肥料可以對植物起到短期的作用,但是,并不能養好土壤,反而會由于過多化學元素進入土壤,導致土壤的質量越來越低,主要表現為土壤的物理結構、基本養分吸收能力以及保存養分的能力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此外,過多化學肥料的使用,對自然生態環境也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對農業走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
2.2自然環境因不合理施肥而出現惡化現象
近幾年,由于化學肥料的使用導致對環境出現的嚴重負面影響。例如,有些含有氮元素、磷元素的化學肥料流入到河流里,使河流內營養過剩,從而長出許多綠藻,嚴重污染了河水,同時,對魚的生存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果使用含有重金屬的化學肥料,則會有可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由于農民為了給植物提供一定的溫度,越來越多的使用塑料薄膜,但是塑料薄膜很難降解,會一直存在土地里,嚴重影響了土壤的原有的結構,同時也使肥力不斷下降[1]。
2.3有機肥和化學肥料的使用存在不平衡現象
在農業活動中,農民為提高產量便會使用更多的化學肥料,因為化學肥料效果立竿見影,植物吸收較快,但是,由于化學肥料含有各種化學元素,對自然生態環境和土壤自身的質量都存在一定的影響。、化學肥料使用過多,忽視有機肥料的使用,就會使得整個土地接收的有機肥和化學肥料存在嚴重的不平衡,也會對土壤基礎養分造成不良影響。
3土壤肥料所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
3.1農業廢棄物實現資源化利用,緩解土壤壓力
在農業活動過程中較多的使用化學肥料,會導致土壤肥力和土地質量嚴重下降。因此,為了提高土地質量,我們可以對農業廢棄物實行資源化利用。例如,把植物的秸稈、動植物的糞便通過一定的作用便可以轉化為有機肥,并把它應用在耕地中。這樣不僅可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還可以有效增加土地的肥力。
3.2應用微生物肥料,促進土壤肥力的提高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肥料的認識也取得了進步,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和微生物科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施加適量的微生物肥料。特別是氮肥、菌根菌肥料、綜合性菌肥、有機磷細菌肥等。
3.3適當增加有機肥料,培育高肥力土壤
由于過多的使用化學肥料造成有機肥與化學肥料使用不平衡,導致土壤的肥力降低,農民獲得的收益便會減少,影響了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進程。因此,要增加有機肥的使用量,并根據有效地科學發展培育出高肥力的土壤,只有這樣,才會逐漸提高土壤的肥力,進一步促進農業的發展。農業是我國穩定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也是衡量我國綜合經濟能力的重要部分,只有當我國農業水平取得了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到很快的提高,從而促進我國的經濟更好發展。
作者:許琳琳 單位:山東省東阿縣農業局
參考文獻
[1]閨紅蓮,楊瑋瑋淺談土壤肥料與農業可持續發展[J].農家參謀,2011(3).
第三篇:園藝生產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摘要:從當前鞍山市園藝生產受化學肥料與化學農藥的污染現狀,論證了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推進“農業清潔化生產”是增強我們園藝生產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并提出了加速推進鞍山市園藝清潔化生產的核心技術措施。
關鍵詞:清潔化;園藝生產;可持續發展
“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是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我國農業生產提出來的更高的、更宏觀的要求,而“農業清潔化生產”則是綠色生產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倡綠色農業生產方式,推進“農業清潔化生產”不僅再一次的體現了中央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更彰顯了黨和國家對與人民休戚相關的化學肥料、化學農藥對環境污染、對農業環境污染、對農產品污染問題的高度重視。多年來,由于歷史的、生產模式和文化素質等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我們的農業生產組織者和農業生產者們,對生態環境污染和保護生態環境問題的漠視,才導致在農業生產上,各個層面對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嚴重,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對環境和農產品的污染已經危及到我們的人居環境、食品安全。而園藝生產由于是集約化經營、經濟效益高,生產者舍得投入。因此,在園藝生產中對化學肥料與化學農藥不僅使用量大,而且對其依賴程度更為嚴重,尤其是“保護地”一旦建成后,由于“保護地”的這一固定的、不變的特殊生態環境、生產環境,就為各種病蟲害的發生蔓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生態環境,所以“保護地”生長的作物,從育苗開始,到苗期、到整個生長期的全過程,幾乎都有病蟲害發生,而且發生程度越來越重,所以防治病蟲害已經成了“保護地”園藝生產上的最大問題,而當前防治病蟲害的主要手段又多是以化學農藥為主。可見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對“保護地”的環境和農產品的污染問題非常突出。而我們在市場上長年食用的蔬菜絕大部分品種,又來源于“保護地”,可見“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對農業生產、對園藝生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眾所周知,當前對“保護地”生產威脅最大的是病蟲害,而影響“保護地”經濟效益低的主要原因則是防治病蟲害的農藥支出,從鞍山市“保護地”的經濟效益初步統計看出,“保護地”建成后三分之一的生產費用,便是用于防治病蟲害的支出(有時可能更多),可見病蟲危害及高額的防治費用,是當前影響“保護地”園藝生產經濟效益和持續增長的主要瓶頸問題,而“保護地”推行清潔化生產,不僅可以解決農藥對環境和農產品的污染問題,又節省了大量的防治費用,提高了“保護地”園藝生產經濟效益和可持續增長的空間。
1提高對推進“農業清潔化生產”重要意義的認識
所謂的“農業清潔化生產”,就是要解決:傳統的“增產靠化肥、防病治蟲靠農藥”的生產理念和模式,達到既要保證生產不因受病蟲害危害而遭受損失,又要最大限度的限制化學肥料、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這才是“農業清潔化生產”真正要達到的目的。可是要想改變多年形成的傳統的農業生產理念和模式,首先需要解決的是農業生產組織者和農業生產者們,對推進“農業清潔化生產”是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精神的重要意義的認識,才能徹底改變傳統的“增產靠化肥、防病治蟲靠農藥”的生產理念和模式。
2推進“農業清潔化生產”的技術支撐
要做到“農業清潔化生產”就必須有完善的、核心的技術做支撐,因為“農業清潔化生產”,它既要求減少化學肥料、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達到減少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對環境和農產品污染的要求,又要切實有效的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這才是“農業清潔化生產”的最終目標,如果沒有切實有效的控制病蟲害的核心技術做支撐,“農業清潔化生產”也很難真正推進和落實。21充分利用生態防控技術充分利用生態環境因素,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是農業清潔化生產的最好途徑,尤其是受化學肥料、化學農藥污染最嚴重的“保護地”的園藝類的果蔬等的生產,只有充分利用生態環境因素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才能達到園藝農業清潔化生產的目的。211“保護地”園藝生產的生態防控技術“保護地”是果蔬園藝生產的重要基地,而“保護地”病蟲害嚴重發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恰恰是“保護地”里具備的對病蟲害發生非常有利的、高濕度的棚室小氣候條件。既然“保護地”的高濕為病蟲害提供了有利的發生生態條件,我們就要利用“保護地”封閉的、可控的條件,人為的采取一些措施,改變保護地內的溫濕度條件,減輕棚室內的濕度,創造適合“保護地”內園藝作物生長發育,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生態環境,如:采用短時間的高溫悶棚、適時放風降低棚室濕度、清潔棚膜增加棚室光照增強作物抗病能力、嚴禁大水漫灌提倡滴灌、改噴霧防治為煙劑熏蒸、粉塵劑等減少棚室濕度防治措施,對防控棚室內病蟲害的效果,遠遠好于化學農藥的防治效果。212裸地園藝生產的生態防控技術對裸地的園藝生產,同樣要發揮、挖掘生態防控技術的控害作用,來達到“園藝清潔化生產”的目的。2121充分利用自然天敵的控害作用鞍山市森林覆蓋率比較高,森林資源比較豐富,在廣茂的森林資源中,涵養了數量巨大的天敵資源,這些天敵資源對農業果蔬害蟲有著非常強大的控制作用,因此,我們必須采取一切保護自然天敵的措施,充分利用、發揮自然天敵的控害作用,同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2122挖掘生態防控技術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有許多農業生產技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防治病蟲害的作用,比如輪作倒茬,它不僅可起到培肥地力、用地養地、改善土壤生態條件的作用,也可以對許多病蟲害起到防治的作用。如:結合農事作業整枝打杈、刮除老樹皮、摘除病殘枝葉、蟲果蟲癭、清潔田間等都可以起到防病控制害蟲的作用;增加鏟趟、深翻灌溉等措施,也可以達到防病治蟲的目的。22控制減少化學肥料與化學農藥的用量為了減少化學肥料與化學農藥的污染問題,農業部已經啟動了“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園藝生產中的果蔬生產尤其應率先堅決把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控制下來,確保果蔬農產品的食用安全。221農家有機肥園藝生產中的果蔬生產,必須堅持增施農家有機肥,農家有機肥這不僅可以起到用地養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的作用,還可以增進果蔬產品的品質和口感。222測土配方施肥對化學肥料必須有全面的認識和科學的使用化肥,化學肥料的增產作用是毋庸置疑,農業部的“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也不是完全禁止使用化學肥料,“零增長”是因為我們國家當前化學肥料的使用量,已經遠遠超過國際化學肥料使用量的標準,鞍山地區化肥施用量已經超過50kg/667m2。所以農業部才啟動了“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瘜W肥料“零增長”關鍵是要科學的、有度的使用化學肥料,所以首先要堅決克服無度的使用化學肥料,其次要堅持測土配方施肥。223科學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農藥仍然是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手段,但是必須克服那種盲目的、無度的濫用農藥的現象,尤其是對我們園藝生產中的果蔬生產,在化學農藥的使用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下幾點:第一、堅決杜絕使用農業部在果蔬生產中禁用的高毒、高殘留的化學農藥;第二、采用低毒、低殘留與環境友好的生物農藥、仿生物農藥和植物源農藥;第三、堅持按防治指標用藥,尤其是防治害蟲,不打預防藥,不達到防治指標堅決不打藥;第四、控制化學農藥的使用劑量,嚴格按規定標準劑量使用農藥,避免害蟲較快的產生抗藥性;第五、改變施藥方法,尤其是“保護地”堅決改噴霧防治為煙劑熏蒸或粉塵法噴粉防治或采用藥拌種等措施,盡量減少棚室濕度,裸地可采用點涂、挑治等辦法。
3加大園藝清潔化生產的投入力度
園藝清潔化生產勢在必行,方針政策既定,就必須有堅實的支撐技術做保證。而多年來執行的是“增產靠化肥,防病蟲靠農藥”的傳統技術路線,對園藝清潔化生產的技術貯備非常匱乏,因此,必須盡快拿出保證園藝清潔化生產的核心技術,盡快應用于生產。這就要求財政部門、科研院校、生產技術部門,加大對園藝清潔化生產的的投入力度,研發出取代“增產靠化肥,防病蟲靠農藥”的傳統技術,才能真正做到“化肥農藥零增長”的要求,才能切實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推進“農業清潔化生產”的要求。
4小結
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對園藝生產的污染,遠遠超過其它農業生產領域的污染程度,因此,在園藝生產領域必須積極貫徹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推進“農業清潔化生產”的要求,確保園藝安全生產、增強園藝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財政部門、園藝科研部門、大專院校以及園藝生產部門,都必須加大投入力度,把“農業清潔化生產”做為園藝生產是否能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開展研究、示范、推廣,改變傳統的“增產靠化肥,防病蟲靠農藥”技術路線,切實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宏偉目標。
作者:王洪喜 單位:鞍山市園藝科學研究所
參考文獻:
[1]張北贏,陳天林,王兵.長期施用化肥對土壤質量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11):182~187.
[2]楊天和.基于農業生產行為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實證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6.
[3]錢原銘,趙春江,陸安祥.農產品安全生產和監控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11):146~150.
[4]張朝明.農戶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的生產意愿及影響因素[J].中國農業信息,2014(7):106.
[5]劉海玉.海城市農業環境污染產生原因及治理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10(8):120~122.
第四篇:中低產田改造及農業可持續發展
1中低產田改造的必要性
土壤、水源、地理環境和配套設施等,都會影響農田產量及農作物的種植質量。中低產田改造是通過修建路、溝、水窖等基礎配套設施,使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具備良好的外部環境,提高農作物產量,最大程度實現種植效益。該項目屬于惠民性工程建設,地方政府部門要嚴格落實該項工作。
2中低產田改造特點
中低產田的形成與區域性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農作物的種植栽培技術、生產能力等具有很大關聯性。中低產田改造過程中,需加大對其關注度,為農作物種植和糧食生產奠定良好的基礎。
2.1灌溉條件差,土壤鹽漬化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的地勢地形環境等不同。以平原地帶為例,因地勢過于低平,對地下徑流造成嚴重的阻礙,使其暢通度不足,導致水鹽聚集嚴重,嚴重影響了農田質量,出現鹽漬化問題。而地下流沙含量比較大,增加了自流排水難度,使地下水位升高,很難對鹽堿荒地等進行充分改造和利用。這一系列問題,都不利于農業生產和農作物培育,難以實現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1]。
2.2用養失衡,土壤肥力不足
因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糧食種植效益低,很多農民過度使用土地,而不注重對其進行養護。農田因為長年單施化肥,無法及時補充土壤有機質,嚴重影響了土壤肥力,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的外部條件無法保障。無論是土地利用率,還是生產率,都特別低,生產力嚴重下降。很多土地甚至缺氮和磷,形成中低產田。
2.3耕作粗放,多草害
農業生產過程中,如果種植和管理過程過于粗放,采用掠奪性生產方式,會使土壤中的養分嚴重流失,影響其肥力,甚至出現板結狀況。土壤質量下降,耕層變淺。該過程中,雜草與農作物爭水和肥,使糧食種植過程中,無法獲取充足的營養,抑制其生長發育,且產量降低。
2.4水資源缺乏,污染嚴重
水資源短缺和污染嚴重,也是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地下水污染、超采等。加之,污水和廢水排放量的增加,導致水體污染嚴重,地下水水質下降,而且嚴重不足,出現土壤沙化、濕地萎縮、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3合理改造中低產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依據區域性特征,對中低產田進行有效改造,以適宜農作物種植及農業生產。
3.1坡改梯
沿等高線在坡地上修筑臺階式或波浪式斷面農田。采用該種方式,能夠使地形坡度發生改變,滯留地表徑流,使土壤更加穩定,具備良好的保水、保土、保肥性,以達到良好的種植效果,提高農作物產量,實現其種植效益。與此同時,應用坡面小型蓄排水工程和保水耕作措施[2]。
3.2小田并大田
結合區域背景,以小組為單位,在其自愿情況下,依據二輪承包人口和面積,在地力和配套設施相近的地塊范圍內,對二輪承包零散的多塊小地塊進行整合,農戶依照整合之后的地塊進行耕作。
3.3合理施肥
對氮肥、磷肥、鉀肥等,進行合理配置及應用,為農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拓展其覆蓋范圍,對地表徑流和泥沙流失問題等,進行嚴格控制。推廣和倡導配方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實現農作物增產和土壤培肥。配方施肥的應用原理是依據土壤的養分情況和各類農作物的營養需求狀況,對各類肥料進行科學配施??茖W搭配有機肥和無機肥,嘗試應用農家肥、秸稈還田、綠肥種植、合理輪作倒茬等方式,使土壤具備充足的有機質,使土地的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確保土壤和農作物具備較強的抗逆性。
3.4采用綜合治理方法
中低產田改造過程中,需要遵循改造、使用和養護相結合的方法。治理和改造中低產田的土壤,可充分實現培肥利用。因地制宜,依據土地實際狀況,選用合理的作物種植品種,并采用正確的種植方法,嚴格控制農田種植過程,提高農作物種植質量及產量。例如,修建機械耕種道路,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對小型機械化作業進行推廣應用,實現機械化生產,使中低產田改造工作更加有效。改進種植制度,注重日常除草等,耕地使用與養護相結合,實現土壤結構的改善和優化,使土壤具備較高的肥力。
4結語
中低產田改造比較復雜,專業性強,涉及到的相關內容比較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結合區域性農業發展要求,明確中低產田特點,提出針對性的改造方法,以達到良好的中低產田改造效果,推進我國農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為人們供應優質農產品,實現農民增收。
作者:周景林 單位:云南省騰沖市芒棒鎮芒棒農業技術推廣站
參考文獻
[1]黃璐,劉京寶.河南省中低產田現狀及改造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2(07):4245-4246,4265.
[2]朱鐵輝,麻吉亮.中國農田治理模式的路徑選擇——以中低產田改造為例[J].當代經濟研究,2012(06):76-80.
第五篇: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策略
摘要:我國水產養殖行業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環境問題。良好的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因此,必須要對環境進行有效保護,本文將針對水產養殖對環境的影響進行探討,并提出一些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水產養殖;環境印象;可持續發展;策略
水產養殖的飛速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在養殖的過程中,注重經濟效益固然重要,但是注重生態環境更加重要。水產養殖業若想長期穩定發展下去,就必須要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發展的前提,本著可持續發展原則,深入研究合適的養殖方法,為水產養殖的發展提供保障。
1水產養殖對環境的影響
1.1水產養殖廢棄物
隨著經濟的發展,水產養殖業也在不斷進步,就規劃來看,我國水產養殖業的無序性非常嚴重,許多養殖者沒有經過綜合考慮就盲目擴大養殖規模,導致養殖密度劇增,致使排放的廢水和廢物量急劇增加。這些廢水廢物中含有很多污染環境的物質,特別是固態的廢棄物質,放置的時間久了會對土壤造成嚴重破壞,若不能及時處理,則會導致很大區域內的環境惡化,對水產養殖業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1.2化學品殘留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經常會用到一些化學藥品,主要是為了控制水中疾病的滋生,起到殺菌、殺蟲、殺藻的作用,防止水體中的病菌、寄生蟲、水生植物大量繁殖等問題影響水產養殖。這些化學藥品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會對水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時也會對周邊的環境造成污染,間接對動物和人造成威脅。若是長期使用,則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現象的發生,致使水產養殖減產,不能可持續的發展水產養殖。
2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策略
2.1對水產養殖進行合理規劃
面對水產養殖行業的無序性,相關監管部門必須要對水產養殖進行合理的監測和規劃,使水產養殖行業能夠沿著科學正確的軌道前進,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參考以下幾點建議:要根據不同水域的使用功能,結合水產養殖的真正需要,對其進行合理分配和規劃;要考慮水體對養殖水產的承載能力,無論是對于網圍精養還是網箱養殖等方式,都要以科學養殖為基礎而展開工作;要考慮水體對氮、磷等微量元素的承載力,測量出準確的承載值,以便最后確定出水體的具體養殖容量,方便管理,也可以從基礎上保證水產養殖能夠可持續發展[1]。
2.2優化養殖模式
水產養殖引起的環境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養殖模式的不合理。水產養殖戶的養殖模式,對環境有著直接影響,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必須要實施健康的水產養殖原則,科學合理的養殖模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優化養殖模式的方式可以參考以下幾點內容:要根據養殖群體對象的生長規律、繁殖規律、生活習性以及生理特征等,選擇科學合理的養殖模式,如熱帶蝦與青蝦進行輪養,先養一批熱帶蝦,起捕后再養一批青蝦,這樣不僅能夠節約了養殖場地,還能使養殖更加有效率;要通過合理的技術控制水體內的病原體的繁殖,以免造成水體污染,降低養殖效率;采取混養的方式,通過生物之間互補的生理特點,減少有害物質的代謝,降低水體污染程度,進而保證可持續發展。
2.3確立嚴格的監管機制
水產養殖帶來的經濟效益固然重要,但是在實際過程中還要注意其正面以及負面的影響,面對養殖中出現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該設立嚴格的監管機構,制定嚴格的監管機制,在分工明確的前提下,嚴格執法,遇到不遵守監管機制的養殖戶,要給予嚴肅處理,及時對其進行教育,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相關部門要定期對養殖戶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水體污染程度檢測等,通過檢測報告的指標來評定養殖戶是否真正遵守監管機制,按照正確的養殖方式養殖,隨時隨地履行保護環境的職責,以此來保證水產養殖業能夠健康發展[2]。
2.4提供科學的技術支持
目前,我國針對水產養殖的環境污染防控還沒有科學完善的技術支持,防控力度小,對環境的保護作用不是非常明顯,因此,應該將水產養殖的環境問題列入科學治理的范疇,給予重視。還要在水產養殖以及環境保護兩方面加大投資力度,研究合適的科學技術,使水產養殖能夠得到持續發展。對于條件好的地區,可以對養殖戶進行相關科學知識的培訓,普及保護環境的技巧,降低水產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為水產養殖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實現水產養殖業的持續發展。
3結束語
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利弊共存,雖然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但是其造成的環境問題也不可忽視,相關部門要通過合理的監管機制、先進的科學技術為水產養殖業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水產養殖戶也要及時優化養殖模式、對水產養殖進行合理規劃,提高水體利用率的同時,達到水產養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蘇有鑫 薛飛 普光美 單位:1.臨滄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2. 臨滄市臨翔區忙畔街道農業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祝景懷.水產養殖對環境的影響[J].中國農業信息(上半月),2015(2):91-91.
[2]秦曉燕.水產養殖對環境的影響及其可持續發展[J].科學時代,2014(2).
第六篇:高原夏菜可持續發展技術措施
清水縣是傳統的山區農業縣,近年來,該縣以建設甘肅省高原夏菜重點縣和西部獨具特色的優質農產品基地為目標,緊緊圍繞“川區田園化、基地標準化、產品綠色化”的要求,以發展高原夏菜為重點,通過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推廣、新技術創新及應用等技術措施,促進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規模迅速擴張,效益不斷提升,成為推動該縣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一、基本情況
清水縣氣候溫和,屬隴中南部溫帶半濕潤區,年平均氣溫9.8℃,地面平均氣溫12.7℃,年降水量561.9mm,日照時數2011.7h,全年無霜期204d,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適宜多種蔬菜生長,尤其是發展高山蔬菜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該縣通過抓政策扶持、抓項目管理、抓技術服務,在創建特色上求發展,在提質增效上求突破,初步建成了白駝河流域、紅堡安坪、永清溫溝、泰山廟塬、白沙馬溝、白沙桑園6個高山蔬菜示范基地。2016年全縣種植蔬菜11萬畝,總產量20萬t,總產值達2.4億元,蔬菜收入占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5%。推廣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面積達7.5萬畝。不斷加大蔬菜質量安全檢測力度,全縣蔬菜檢測合格率達98%以上。建成2000t蔬菜氣調庫1座,有效提高了該縣蔬菜貯藏保鮮能力。充分利用農業園區連棟溫室,以新技術穴盤育苗為載體,大力實施新品種引進示范工程。不斷推廣發展“三品一標”認證,實施品牌戰略,全縣共通過無公害蔬菜品牌認證3個,獲得綠色食品認證3個,注冊了“隴蔬源”蔬菜商標,不斷提升了該縣“菜籃子”的檔次。
二、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及推廣
為了豐富高原夏菜種植種類,擴大蔬菜種植規模,調整蔬菜種植結構,加快該縣高山蔬菜發展的步伐,把蔬菜產業做大做強。2012-2014年在泰山廟塬、溫溝等地,引進蔬菜新品種,進行了高原夏菜品種試驗,篩選出適宜該縣種植的高山蔬菜品種,從而為該縣高原夏菜合理安排種植品種提供有力科學依據,為高原夏菜生產提供品種支持,促進高原夏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確保農民收入穩定增加。(一)2012年引進品種共有胡蘿卜、甘藍、花椰菜、西芹、娃娃菜、青筍六大類,共計55個品種。品種分別是:胡蘿卜:東洋無敵、阿里郎、板田316、夏時鮮紅五寸。甘藍:鋼頭60、鋼50、濃早生、綠生、合歡中生紅玉(紫甘)、TI—12D(紫甘)紫星(紫甘)、元寶甘藍、鐵頭六號、華耐百惠、高華種子、特圓、珍奇、春光珠、精選8132、中甘21、新意?;ㄒ耍合然?0、利卡、春秋雪蓮、GYBRIDF、雪麗雅、瑞白、荷蘭83、雪盤、雪健85、興利菜花王、綠帝西蘭花、GL—70西蘭花。西芹:黃嫩西芹、皇妃、優文圖斯、美國文圖拉、皇后。娃娃菜:多寶、黃小華、夏福娃、花木蘭、秀玉童星、津玲瓏黃02。青筍:三青香、太原筍、抗熱先鋒、紅葉筍子。(二)2013年引進品種24個其中甘藍4個,紫甘藍3個、花椰菜8個、青花菜4個、松花菜2個、萵筍1個、大蔥2個。品種分別是:甘藍:高華種子、普威冬福、強勢甘藍、普威萊寶、珍早等。紫甘藍:荷蘭紫園、中生紅玉、紫星?;ㄒ耍合然?0、利卡、雪盤、高富、天馬圣雪、興利菜花王(3號)、興利菜花王(82天)。青花菜:金橋118、精優、耐寒優秀、美麗寶春秋天、炎秀松花菜:益農松花王、祥云100天。萵筍:超霸。(三)2014年引進13個新品種其中甘藍4個,蘿卜2個,大蔥7個。品種分別是:甘藍:鐵頭60、超強、綠豐、綠玉405;蘿卜:世農301、悍雪909;大蔥:天光一本、藏吉、元藏、好彩、301、日本黑蔥、元吉。(四)篩選出的優良品種1.2012年經試驗,篩選出29個優良品種。胡蘿卜:東洋無敵、板田316;甘藍:元寶甘藍、鐵頭六、號珍奇、華耐百惠、特圓、春光珠、鋼頭60、鋼頭50;中生紅玉(紫甘)、TI—12D(紫甘)紫星(紫甘);花椰菜:雪健85、雪盤、利卡、先花80、瑞白;綠帝西蘭花:GL—70西蘭花、GYBRIDF;娃娃菜:多寶、花木蘭、玲瓏黃02;青筍:三青香、太原青筍、抗熱先鋒表現良好,為適種品種;西芹:皇后、黃嫩西芹、皇妃、優文圖斯、美國文圖拉。2.2013年篩選出的13個優良品種。甘藍:強勢甘藍、珍早;紫甘藍:中生紅玉、紫星;花椰菜:先花80、利卡、雪盤、興利菜花王(82天);西蘭花:美麗寶春秋天、炎秀;紅葉萵筍:超霸;松花菜:益農松花王、祥云100天。3.2014年篩選出的9個優良品種。甘藍:超強、綠豐、綠玉405;蘿卜:世農301、悍雪909;大蔥:天光一本、301、日本黑蔥、元吉。一些表現好的優良品種在2013年和2014年已經進行了大面積推廣。2013年春季推廣種植皇后西芹200畝,畝產達0.75萬kg,秋季推廣種植萵苣超霸200畝,大蔥200畝,畝產達7500kg,畝產值上萬元。2014年春季推廣種植甘藍200畝,畝產達5000kg,畝產值5000元。推廣種植大蔥400畝。在秋季計劃推廣種植萵筍200畝、娃娃菜200畝。三年時間共引進高原夏菜新品種92個,篩選出優良品種51個,已經大面積推廣的品種10個。累計推廣面積2000畝。
三、新技術創新及應用
(一)高密度多茬栽培技術娃娃菜、早甘藍市場要求個體小、品質佳、口感好的產品,因此在生產中,采用窄壟距、低壟、高密度的栽培模式,一般壟距為1m,壟面寬50cm,壟底寬60cm,定值時沿壟面寬3株1排,后以2株1排與前一排呈三角形,再以3株1排,其株距都為25cm,這樣畝株數從原來的5000~6000株增加到7000~8000株,且由于密度大,其個體都相對較小,適合市場要求,銷售非常走俏。另外,利用這些蔬菜生長周期短的特點,進行多茬栽培。娃娃菜4月下旬至5月上旬點種,7月上旬上市,7月中旬播種第二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上市。早甘藍大棚育苗,于5月上旬定植,7月上旬上市;第二茬7月中旬定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上市。(二)蔬菜水漂育苗技術蔬菜水漂育苗技術是一種無土育苗方法,育苗采用浮力強的泡沫板穴盤裝填營養基質,播種后漂浮在水池上育苗的一種技術。優點:第一,育苗速度快,比傳統育苗方法提前5天以上成苗。第二,由于穴盤浸水在同一深度,水分供應均勻一致,苗子整齊度高。第三,水分由下方向上滲透,根系向下生長旺盛,根系發達。第四,減少人工澆水環節,節省勞力。一個育苗周期畝省勞力25個。創新點:傳統水漂育苗穴盤是整體用泡沫板加工而成,目前國內生產廠家少,穴盤成本高,每盤(126穴)成本8元,且體積大不易運購,該站2012年9月份,用泡沫板做漂浮載體,上載普通穴盤,在泡沫板上打孔,調整浮力大小,使穴盤浸水深度適度,成功育出了水漂苗,畝節省穴盤費用5000元。此法簡單易行,材料易找,一般育苗廠的普通穴盤都可利用,適于大規模推廣。(三)小麥穴播機播種胡蘿卜技術2013年該站將小麥穴播機的播種深度進行調整,由播深3~5cm調整至2cm,種子用細沙土拌勻,經反復試驗,終于摸索出了適宜播種量,每穴保證播種2~3粒種子,經試驗,起好壟后,每人每機一天可播種5畝,如大面積播種胡蘿卜每畝可省人工28個,每天一個人可干100多人的活,極大提高了勞動效率,在土壤水分適宜的情況,出苗率可達95%以上。完全滿足高原夏菜的生產標準。甘肅省永昌縣是全省胡蘿卜生產大縣,使用的是機械條播法,出苗后,勻苗難度大,而我站試驗的穴播法勻苗難度較小,因此較其有先進的一面,此項技術可達省內先進水平。(四)早熟洋芋膜上覆土技術傳統地膜早熟洋芋都是人工放苗,在苗子出土前要及時破膜放苗,否則膜下高溫極易燒死芽苗,且由于不同部位的芽苗生長速度不同,放苗工作要持續半月左右,費工費時。膜上覆土出苗技術是在苗子將要出土之時,在地膜上均勻覆蓋一層3~4cm厚的細土,馬鈴薯苗子可自動穿透地膜出苗,省時省力,畝節省人工10個。優點:第一,覆土工作一次性可完成,省得出苗時段每天檢查放苗,覆土給膜一定壓力,加上芽向上的生長頂力,可自動穿透地膜出苗。第二,覆土起遮陽作用,降低土溫,絕對避免燒苗。(五)開展新技術集成推廣與應用在集成新技術推廣應用上:一是開展了農機和農藝的結合。在示范點上引進了大蔥培土機、早洋芋播種機、覆膜機、微耕機等大量機械,結合標準化栽培技術的應用,從而大大節省勞力,并且使栽培技術更加規范,標準化程度更高。二是草甘膦、乙草胺等除草劑在蔬菜種植前的探索應用,極大地減輕了雜草對蔬菜的危害,為節省種植成本,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三是大力開展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和綜合農藝集成技術。示范點上全部采用滴灌和噴灌,核心示范區采用施肥器施肥,病蟲害防治采用物理加生物農藥防治的辦法;在施肥上,力爭做到根據作物需求和土壤條件開展配方施肥,示范點全部采用有機肥作為基肥,復合肥、液態肥、綠肥、葉面肥綜合施用,既確保了各類作物的供肥需求,又達到無公害的標準。
作者:陳順祥 單位:甘肅省清水縣經濟作物工作站
第七篇:冬油菜高產創建項目可持續發展問題探討
摘要:本文探討了天水市秦州區冬油菜高產創建項目實施過程中可持續發展問題,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行政推動是項目實施的基礎;加強技術措施的落實是項目實施的主要措施;加強技術宣傳指導是項目實施的主要方法等建議,并總結了經驗啟示。
關鍵詞:冬油菜;高產創建;可持續發展;秦州區
天水市秦州區冬油菜種植面積在10000hm2左右,是冬油菜的適宜種植區,為了更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上穩定發展油料生產的精神,增強秦州區油料的綜合生產能力,促進油料持續穩定發展。根據農業部、財政部“將大規模開展高產創建,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大規模上深入推進,加大投入,創新機制,發揮更大的輻射帶動作用”的指導思想,秦州區的冬油菜高產創建項目在省市各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高產創建項目專家指導組的精心指導下,積極實施了冬油菜高產創建項目,確保冬油菜的高產創建工作全面落實,現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可持續發展問題作以探討。
1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行政推動是項目實施的基礎
為了加強高產創建項目的管理,及時了解進展動態并總結高產創建的經驗,進一步發揮高產創建項目的示范帶動作用,成立了冬油菜高產創建項目行政領導小組,并成立了高產創建項目專家組和技術指導小組。行政領導小組組長由主管農業的副區長擔任,組員由農業局局長及所在鄉鎮鎮長擔任,主要負責高產創建項目工作的協調、統籌安排、監督檢查、資金管理、督促執行及制定高產創建項目管理辦法等工作。專家指導組的組長由農技站具有高級職稱的同志擔任,主要負責制定高產創建項目實施方案和目標管理制度,根據產量指標編寫高產創建技術規程和培訓計劃,抓好技術培訓、栽培措施和試驗示范等各項工作的落實。技術指導小組的組長由農技站站長擔任,農技站全體人員為技術指導小組組員,主要進行田間技術指導,聯系科技示范戶,印發宣傳資料,進行技術培訓,同時負責全區冬油菜高產創建項目日常工作和成效宣傳。為了加強高產創建工作的領導,在區農技站設立全區冬油菜高產創建辦公室,負責全區冬油菜高產創建項目日常工作和成效宣傳,區農業局設立冬油菜高產創建督導組,負責高產創建重要農時季節的生產督導。兩鄉鎮成立高產創建領導小組,協調相關單位和人員,組織開展創建工作。高產創建示范鄉鎮專門成立了冬油菜高產創建項目實施小組,鄉鎮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協調各方力量,保證措施到位,確保高產創建項目順利實施。在高產創建工作中強調“三個加強”。一是加強領導促保障。在工作開展之初,就成立了項目行政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對項目實行了行政技術雙軌承包制,為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二是加強培訓促落實。保障了各項栽培技術措施落實到位、良種良法落實到田。三是加強示范促推廣。選用了冬油菜新品種,開展了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一膜兩年用等新技術、新品種、新材料示范展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2加強技術措施的落實是項目實施的主要措施
在冬油菜高產創建項目中,將強化技術培訓與指導,落實技術人員包片、包點指導制度,充分發揮區高產創建項目專家指導組的作用,萬畝示范片采取“六統一”的管理模式,即統一品種,統一藥劑拌種,統一施肥,統一播量,統一機耕,統一開展田間管理。做到“五個一”要求,即展示一批優良品種,集成一套成熟技術,建立一支專家隊伍,樹立一塊示范標牌,探索一種創建機制。提出分區域負責指導,基層農技人員要聯村包片、定點服務,做到萬畝有技術專家,千畝有技術骨干,百畝有技術標兵,重點抓好以下技術措施的落實。
2.1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
為了推廣更先進的實用技術和適宜于本區域種植的新品種,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實際問題,提高項目的實施水平。在冬油菜品種使用和栽培技術上尋求突破,實現良種良法配套,以提高秦州區冬油菜生產水平。一是篩選出適宜秦州區示范推廣種植的冬油菜新品種及甘藍型雙低油菜新品種,以提高秦州區油菜的產量和品質。二是篩選出適宜于秦州區冬油菜高產的栽培方式,為冬油菜高產創建項目打下良好的技術基礎。三是由于甘藍型雙低冬油菜品種的越冬性比較差,在秦州區越冬存在一定問題,不能實現高產穩產。采用新技術可解決其越冬問題,為大面積推廣甘藍型雙低冬油菜品種,解決秦州區冬油菜品種由白菜型轉向甘藍型,提高油菜的產量和品質提供技術支撐。四是通過對冬油菜不同群體密度的越冬率、產量的鑒定和評價,確定冬油菜在“一膜兩年用”栽培條件下的適宜密度。根據項目區的實際情況,結合鄉鎮選建千畝、百畝示范片的生態特點,因地制宜選擇優良冬油菜新品種進行集中示范推廣,使萬畝示范片良種率達100%。
2.2集成組裝高產技術
按照良種良法配套的要求,對現有先進實用技術進行組裝配套,建立適宜不同地區的冬油菜高產栽培技術體系。重點推廣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后茬種植冬油菜技術、全膜覆土穴播多茬技術、開溝溜種冬前覆土技術、精量播種合理密植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以上先進實用技術進行組裝配套,形成了適應不同地域的高產栽培技術體系。
2.3加強病蟲草害防控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油菜主要病蟲害有菌核病、霜霉病、白粉病、猝倒??;蟲害有蚜蟲、小菜蛾、潛葉蠅、菜青蟲、地老虎等。其中以菌核病發生普遍、危害最大。在防治上以防為主,除采取輪作、種子處理、降低濕度等措施外,做好示范區域內病蟲害的監測與預報,科學制定防控預案,做到準確預報、專業防治、發現一點、控制一片、統防統治、群防群控。做到生態防控、綜合防控,從根本上減輕病蟲害的威脅,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
2.4開展測土配方施肥
按照土壤養分構成和冬油菜需肥規律,實行氮、磷、鉀配合施用,開展肥料品種、施肥數量、施肥時期、施肥方法等技術服務,尤其是將蕾薹期、花期追肥、葉面噴硼、噴磷酸二氫鉀作為冬油菜增產的主要技術來推廣普及,科學施肥面積達100%。
3加強技術宣傳指導是項目實施的主要方法
3.1實行行政人員和技術專家分片包干責任制
技術專家建立聯系片制度,實行分級培訓,區上重點培訓鄉(鎮)村的技術骨干,鄉(鎮)重點培訓鄉、村技術人員和重點科技示范農戶。區上成立冬油菜高產創建專家組,開展巡回技術指導。鄉(鎮)也成立了高產創建技術指導組,制定技術方案,加強協作攻關,深入開展巡回指導和服務,按照冬油菜不同生長季節開展技術指導。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的農技人員建立了聯系戶制度,按照各自所在鄉鎮不同區域內項目田農戶的具體情況開展蹲點服務。做到了萬畝片有技術專家,千畝點有技術骨干,百畝田有技術標兵,將高產創建工作引向深入。
3.2開展現場觀摩
在示范點建設時盡量做到村戶相連,集中連片。在示范點嚴格按照項目要求設立標牌,并注明創建單位、工作責任人、產量目標、品種名稱及栽培技術要點等內容,既方便了農民學習,又接受了社會監督。同時,各示范點也建立了高產創建檔案,做好了生產數據和工作記錄。技術指導組人員、農技人員、技術專家、示范農戶選擇有代表性的高產創建項目示范片進行現場觀摩,開展技術交流,總結先進組織方式和生產技術模式。在秦州農業信息網等媒體開辟“高產創建”專欄和專版,宣傳報道各鄉鎮工作進展和好做法、好經驗,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將冬油菜高產創建工作做得更好。
3.3建立科技示范戶,全方位地開展技術培訓
實施項目的鄉鎮及示范點按照“科學、實用、實效和技術培訓不漏戶”的原則,利用逢集和秋播時到田間地頭,走村入戶。通過新聞媒體、現場演講、專欄、墻報、咨詢講解、專題講座、發放技術資料等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對鄉村干部、蹲點人員、科技示范戶、高產創建項目示范區群眾進行系統的宣傳和技術培訓,并選聘技術指導員。高產創建項目示范區農戶每戶至少有一人接受過1次正規的技術培訓,通過高產創建典型的示范與宣傳,引導各鄉鎮政府、部門、農技人員、農民、媒體等共同關注冬油菜高產創建項目,充分發揮示范片輻射帶動作用。
4經驗啟示
冬油菜高產創建項目的實施充分調動了秦州區農民種植冬油菜的積極性,尤其是淺山及河谷川區的農民。種植冬油菜已成為秦州區的增效產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為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于項目的實施突出重點、集中連片、調整品種、改變小規模的種植方式,形成區域化的生產格局,充分發揮了規模生產經營的集聚效應、輻射效應和帶動效應,促進了秦州區油料生產及其產業的形成,同時輻射帶動了加工業、運輸業及養殖業的發展。
作者:白云 王香玉 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土壤肥料工作站
第八篇:節水灌溉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農業種植區節水灌溉的現狀
下面以紅興隆墾區為例,該墾區自發展旱田節水灌溉以來也實施了許多措施,在水稻種植節水灌溉方面實施淺、濕、干技術模式,自零三年開始試驗推廣政府提出的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雖然在實施此技術的過程中政府也出臺了許多優惠的政策,在旱田中采用移動噴頭灌溉,以此來推廣水稻灌溉技術,也緩解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問題,對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但根據多年的發展現象來看,墾區的農業節水灌溉發展依然比較緩慢,目前的發展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我國現有水田灌區節水改造步伐比較緩慢
就我國水田灌溉種植而言,墾區的水田具有非常充足的灌溉渠道,對農業種植的用水灌溉能夠充分的供給,但由于灌溉渠道在修建結束后沒有對渠道實施防滲工程,因而如果通過渠道實施農田灌溉,將導致大量的水資源浪費,因而目前利用在農業灌溉中的水利渠道非常少。再加上墾區地表水的利用率比較低,因此現有的水田灌溉與節水改造的狀態不相適應。
(二)目前水田灌溉節水工程比較單一
以紅興隆墾區為例,該墾區的平原地區占地面積比較少,而被運用于灌溉的水田也沒有適當的修建配套的節水工程,再加上我國的節水灌溉控制技術的發展還不成熟,正處于灌溉技術試驗階段,因而推廣試驗的農田面積比較少。此外,由于傳統灌溉技術的利用率比較低,而新興灌溉技術的運用又不成熟,最終導致我國當前的水田灌溉節水工程比較單一,也對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步伐的調整產生很大的制約作用。
(三)我國部分水田灌溉存在大水漫灌的現象
在我國實施灌溉節水技術以來,許多地區的水稻灌溉得到了控制,并且水稻控制灌溉和淺濕調控灌溉技術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并在總灌溉面積中占據比例非常大,最終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對于沒有嚴格推廣實施水稻灌溉節水控制的地方,由于人們對水稻灌溉節水控制技術的認識不充足,也沒有節水意識,因而在水稻灌溉時多采用大水漫灌的形式,導致灌溉水資源的大量浪費,其中在自流灌區的水資源浪費現象更加嚴重,每年所浪費的水資源多達五千億立方米。
(四)參與水稻灌溉的職工群眾節水意識比較淡薄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民種田的歷史比較悠久,由于農民長期自由種植,靠自然的雨水種植農業,因而農民也沒有較強的節水意識,在實施灌溉種植過程中,農田灌溉的水量也沒有固定的量,因而在實際灌溉期間人們采用多多益善的灌溉措施,導致水資源嚴重浪費現象。此外,由于對灌溉用水采用按方收費的計算模式,每戶業主的用水無法具體計算,使得人們認為不用水也要價錢,用水少的人和用水多的人家交水費一樣多,因此在灌溉用水時無法調動農民的用水節水的積極性,使得水資源大量浪費。
二、加快發展節水灌溉的具體對策措施
(一)要對水田灌溉科學規劃,堅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
在實施水田灌溉的過程中,首先要與當地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相結合,并根據當地的水資源情況和相關的地理地貌等條件,結合當地人們的節水觀念制定出符合當地區域經濟發展的節水灌溉實施措施,讓水稻灌溉農戶開展各自節水模式。同時還要將節水灌溉技術與農業的結構調整和發展農業經濟的措施相結合,根據不同的農業結構采用不同的灌溉措施,從而提高水稻灌溉的節水控制效果。
(二)要大力宣傳,提高全民的灌溉節水意識
在我國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經濟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還要加強農民意識的轉變,在農業種植中,灌溉節水意識也是新型農民該具備的素質之一。由于傳統的大水漫灌不僅不利于節約水資源,而且還會將農田中施的化肥、農藥等大量沖走,不利于保留農田中的肥料,而且還對水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破壞。因此,在農業水稻灌溉的季節,要為個縣各村安排相關的負責人,讓他們做好灌溉節水的宣傳工作,從農業種植的經濟投資角度為農民講解灌溉節水控制的益處,最終達到節水、節電、節地、節工的效果。
(三)要合理完善政策,增加農田灌溉投入力度
在發展農田節水灌溉的目的是為了節省資源,提高農業經濟的效益,但在灌溉節水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由于農民只注重農田灌溉后的增產情況,對節水灌溉根本不關心,為此,節水灌溉的技術也沒有得到很好地推廣。為此,需要政府對節水灌溉政策不斷地完善,然后實施農業補償機制,主要針對節水灌溉工程實施一定資金的補償,從而提高農民水田灌溉節水的積極性。
作者姚俊曉 單位:南陽市宛城區鴨灌局
參考文獻:
[1]房敏,王見,吳建華.發展節水灌溉技術促進農業集約化經營[J].科技視界,2015,(29):314.
[2]哈買提•哈力合馬什,古蘭旦•艾斯克爾.推廣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走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J].吉林農業,2015,(15):88.
[3]周永新.發展農業節水灌溉促進現代農業發展[J].吉林蔬菜,2015,(06):53-54.
[4]高春偉.農業節水與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J].科技展望,2015,(12):51.
- 上一篇:林業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論文3篇
- 下一篇:計算機網絡安全現狀及預防5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